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紙「新聞護照」就能成為收買記者的糖衣炮彈?

[複製鏈接]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09-4-17 22: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9年04月17日 07:32:02  來源:中國青年報  

    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日前正式聘請14名記者為特約新聞觀察員,並向他們頒發了由省高院院長簽發的「新聞護照」。今後,這14名特約新聞觀察員在該省法院系統採訪時,將享有更大的便利。輿論質疑這是在「收買」記者,這可能隱藏著扼殺輿論監督的危險。以一個在雲南媒體工作,兩個多月前還跑省級政法機關的新聞工作者的角度,我想為特約新聞觀察員說幾句公道話。

    今年兩會過後,我從政法記者崗位調到了要聞編輯中心,同事接替了我的工作,本月初他獲得了由省高院院長簽名的《特約新聞觀察員》證書。作為媒體管理來說,往往會安排某位記者專門與幾家「跑口單位」聯繫,新聞職業越來越專業化,新聞線索的供給也有著連續性。記者的資質、專業背景有別,可能會更擅長於某些領域的報道。比如我是學法律出身,對法律專業知識比別的記者知道更多些。而專人與提供新聞線索的單位保持長期聯繫,人脈也會更熟絡,寫起報道也更加得心應手。很多新聞事件都有延續性,比如一個案件的報道,從案發、起訴、一審、二審……全程由一個記者來跟的話,情況掌握得更多些,換個完全不了解情況的記者中途介入,恐怕光熟悉磨合都需要很長時間。「特約新聞觀察員」也就是跑法院系統的法制專業記者,但專業化並不意味著「畫地為牢」,排斥別的記者介入。

    在我看來,雲南的政法系統聘請「特約新聞觀察員」也不是創新了。去年年底,雲南政法系統進行內部表彰,評選「2008年度雲南政法系統十大傑出人物」,啟動儀式上,政法委就給9家新聞單位主要負責人頒發「警風警紀特約監督員」聘書。出席會議的報社副總編輯對我說,報道不用寫很長,頒發聘書一筆帶過就行了。

    但是,「特約監督員」的作用可不是一筆帶過那麼簡單。去年7月15日,雲南省公安廳召開座談會,邀請社會各界人士為公安工作號脈會診,當時座談會上一個媒體特約監督員更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說:「貴州甕安事件和上海襲警案雖然沒有發生在雲南,但發生的一些事件都能找到甕安事件的影子,公安機關應該居安思危,一些共性的東西值得我們警惕。對待群體性事件不要把公安民警推到第一線。」沒想到這位特約監督員的話幾天後一語成讖,7月19日上午,雲南省孟連暴力衝突事件爆發,公安民警被迫使用防暴槍自衛。

    一紙證書就能成為收買記者的糖衣炮彈?這樣的說法太小看雲南的政法記者了。如公安廳的那位特約監督員能夠提出如此有遠見卓識的建設性意見,水平可不一般,那是基於長期觀察與積累,源於完善制度的公民責任感。有評論者說,記者的採訪權,更是輿論監督題中應有之義,用不著「新聞護照」的認可和恩賜。我認為,這簡直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人人都知道媒體的輿論監督很重要,有言道「防火、防盜、防記者」,記者進行輿論監督之難也是公認的,當遇到所謂的負面報道,受訪單位百般阻撓是家常便飯。而雲南省高院以開放的姿態歡迎輿論監督是難能可貴的進步。當前,有的基層法院對新聞輿論的監督心存顧慮,於是對記者敬而遠之,對採訪要求一味迴避;有的則認為媒體報道會將自己置於被動,因此以各種理由將媒體擋在法院大門之外;有的無正當理由推諉躲避,或生硬地拒絕採訪。設立特約新聞觀察員,是法院自加壓力,實現陽光審判,增進公眾對法院了解的重要舉措。(普嘉)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沙發
新鮮人 發表於 2009-4-18 04:50 | 只看該作者
2009年04月17日 07:32:02  來源:中國青年報  

    雲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日前正式聘請14名記者為特約新聞觀察員,並向他們頒發了由省高院院長簽發的「新聞護照」。今後,這14名特約新聞觀察員在該省法院系統採訪時 ...
小辣辣 發表於 2009-4-17 22:21



中國的新聞記者聲名不好. 假新聞多如牛毛. 難怪有人質疑.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9

主題

7041

帖子

257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4

積分
2576
3
不惑之禍 發表於 2009-4-18 06:0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不惑之禍 於 2009-4-18 06:13 編輯

日前正式聘請,還沒有干出任何一件像樣的事,讚揚的文章就已經出來了。等幾天再吹喇叭也不晚嗎!沒有任何約束力,沒有任何公信力的所謂特約新聞觀察員就能解決中國的法律腐敗,真是天方夜談。

其實騙子並不可怕,沒有傻子,騙子再多也沒有用。傻子才真的可怕。相信這種東西的人真傻真天真。
一個人,如果極力宣揚他自己都不信的東西,那他就是做好了干任何壞事的準備。— 托馬斯潘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61

帖子

6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2

積分
60
4
cyc679 發表於 2009-4-18 09:20 | 只看該作者
凡  是事------都有規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13: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