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被忽悠與被修理以及資本主義的未來

[複製鏈接]

2566

主題

9156

帖子

45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52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打狗棒 發表於 2009-4-6 11: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G20倫敦峰會成為中國向世界講述自己故事的新舞台,我們用自己的姿態和語言,向世界坦誠、自信地說明中國。

    繼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在《泰晤士報》撰文後,3月29日,中國駐英國大使傅瑩也接受了BBC電視台的採訪。她在詳細論述中國對倫敦金融峰會的看法和期待時,提到了有些人吹捧和忽悠中國,這些人給中國戴上「富裕」、「有錢」和有大量儲備等等各種帽子,但別忘了,中國的人均GDP只有3000多美元——意思就是,別再把中國當「獃子」。她這樣在別人的地盤講中國的故事,肯定不是第一次。馬克·戴維斯發表在《悉尼先驅晨報》的專欄文章,在讚賞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章均賽展示軟實力藝術時,也提到了他的前任傅瑩大使。文章說,中國的外交使節善於交流和溝通。

    交流的前提是傾聽,我們得習慣被吹捧或者被指責。「德國之聲」就送給中國一頂大高帽,其署名文章說,德國智庫「德國外交政策協會」在政商學界的精英人士中進行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88%的被調查者認為,中國將在20年之後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76%的人認為,20年後中國將保持僅次於美國之後世界第二大政治強國的地位。20年後中國的政治體系會變成什麼樣子,現在還沒有人能回答。但從世界秩序的角度來看,中國保持穩定是必要的。

    當然,不是所有的聲音聽起來都那麼悅耳。約翰·弗雷在英國《每日電訊報》發表的專欄文章中就提出,中國還沒有完全準備好帶頭走向世界新秩序。作者在列舉了諸如最晚陷入金融危機、增長仍然積極等正面因素后,筆鋒一轉,直指中國面臨的一大堆問題。

    扮演先知先覺者的還有羅比恩·麥迪思。他在《福布斯》發表的專欄文章中認為,身為倫敦G20峰會東道主的戈登·布朗,試圖打造應對經濟危機的「全球新政(globalNewDeal),不過這一願望可能落空,因為G20峰會其實只是中美的G2峰會,沒英國人什麼事。中美在推動世界經濟的同時,又相互爭鬥。

    爭鬥需要實力,美國還有多少本錢呢?對此,「德國之聲」記者亞思明從亢奮中表現出了「清醒」。他在專欄文章中指出,奧巴馬當選前後儼然是現世彌賽亞,但到了他作為美國總統首訪歐盟時,人們對他的期待已經變得更為理性。當奧巴馬要求歐盟加大經濟振興方案的刺激力度時,巴黎和柏林紛紛背過臉去不予理睬。這表明美國對全球的統治力開始衰退。

    但美國人慣於將責任推給別人。美林達·劉在《新聞周刊》發表的專欄文章中說,在經濟衰退之下,美國正被中國修理。民間爆發「修理美國(America-bashing)」風氣,使得中國對美國的態度變得強硬。文章甚至提到中國將在青島展開海軍閱兵,是1949年以來最大一次海上力量展示。他藉此調侃了一把《中國不高興》的作者,說這種姿態也許能讓他們不那麼「不高興」。

    「戰爭太重要,但不能把它交給將軍們。」——法國政治家喬治·克列孟梭的這句名言,被吉姆·霍格蘭借用到《華盛頓郵報》專欄文章中反思美式資本主義,他改造成了另外一個版本:管理美元太重要,但不能把它交給美國人。全球金融危機讓歐洲和亞洲國家確信,美國人揮霍無度,而美元正好滿足了他們的消費癖好。作者擔心美式資本主義將在G20峰會上受到模擬審判。而同樣憂心忡忡的還有《紐約時報》,該報社論認為,G20峰會上盎格魯-撒克遜式的資本主義將經受考驗。

    英國《金融時報》似乎更有先見之明。該報在峰會前就刊發「資本主義的未來」的系列文章,提到經濟自由化是否終結,人的「獸性」如何影響經濟活動等命題。參與爭論的有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加里·貝克爾和阿瑪蒂亞·森,前者依依不捨地提醒「勿讓金融危機葬送資本主義」,後者斬釘截鐵地回答:「我們不需要資本主義。」資本主義是否有未來,金融危機就是答案。(李鴻文)

來源: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123

主題

3559

帖子

91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有車階層(十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14
沙發
栗 劍 發表於 2009-4-6 14:21 | 只看該作者
原封不動的資本主義已經滅亡,改良后的資本主義也可能會存活下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357

帖子

478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78
3
愛國有理 發表於 2009-4-6 15:13 | 只看該作者
1# 打狗棒

純粹的資本主義早在19二十年代大蕭條后羅斯福的新政向社會主義妥協(國家投資,福利事業)中滅亡,而當時的列寧也看到純粹的社會主義的問題而向資本主義妥協採取新政,現在的大國都是採取中間路線,只不過有的偏右,有的偏左罷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3

主題

3559

帖子

91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有車階層(十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14
4
栗 劍 發表於 2009-4-6 16:01 | 只看該作者
相互吸收借鑒,應該是正確之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00

主題

2601

帖子

434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348
5
kumar 發表於 2009-4-6 16:54 | 只看該作者
這兩位大使我都見過,一個草包,一個表演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06: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