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什麼華人父母喜歡當別人的面打自己的小孩?

[複製鏈接]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9-3-24 08: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廣南子 於 2009-3-24 10:22 編輯

我們中國人或者說華人之所以是中國人,之所以是華人,之所以是中華民族,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的文化從來就沒中斷過,以至於我們中國人,我們華人走向全世界,不管在什麼地方都是華人。有一部電影《刮痧》是講中西文化衝突的,裡面有這麼一個情節,就是有個中國人在一個美國老闆的公司里打工,當然是高級白領了。在一次宴會上中國員工的兒子和美國老闆的兒子吵起來了:


    【電影】丹尼斯,向保羅道歉。
   —這不算什麼。

   —不行。快,給保羅道歉。
   —(強行關掉了遊戲機)

   —我都快贏了。
   —說對不起。
   —孩子打架一會就好了,算了吧。
   —快說,我數到三,1,2,2.5。
   —哼。


    後來這個中國人被警方以虐待罪告到法庭。為什麼?因為他兒子身上有刮痧的痕迹,美國人看不懂以為這個小孩受虐待了。起訴他,就把這個美國老闆叫道法庭上來作證


   【電影】在許先生的頒獎儀式上,是不是你兒子保羅和丹尼斯為了玩暴力遊戲打了起來?
   —你怎麼知道的?男孩子打架在所難免。
   —但許先生的反應太過分了,當時許先生火冒三丈,重重一巴掌打在丹尼斯頭上。
   —不是這樣的。

   —他是不是當著你的面打了丹尼斯
   —昆蘭先生,請回答。
   —他打了。


    出了庭這個中國人就去找美國老闆。


    —我把你當朋友你卻出賣我,怎麼還能指望我和你一起工作。
    —我講了事實,你不該打孩子。
    —我為什麼打他,為什麼,我自己的兒子,我打他是對你的尊重,給你面子,懂嗎。
    —什麼亂七八糟的中國邏輯,你打孩子是對我尊重。
    —不可理喻。


    當然這個電影最後有個很好的結局,就是美國老闆自己去做了一次刮痧,發現刮痧很舒服的,那不是虐待,然後出庭作證,把衣服掀開給法官看他背上刮痧的痕迹,說這不是虐待,不是打,是一種特殊的治療,大團圓的結局。當時我們中國人看電影時,看到前面打孩子那個情節時都笑,因為我們中國人就是這樣的。如果你兒子跟別人的兒子打架,你要給對方面子肯定是打自己兒子嘛,這個觀念是從哪來的,儒家。

前面節目中講過孔夫子的一句話:子為父隱,父為子隱。就是在法庭上作證時,做兒子的要替老爸隱瞞,做爸爸的要替兒子隱瞞,這是正直,這是真實,這是孔夫子的觀點。按照這個邏輯友為友隱嘛,你既然是我哥們,你在法庭作證就說沒打嘛,這是第一條,孔夫子影響的。第二條,面子問題,面子這個觀念和儒家思想也有很大關係,儒家講什麼呢,講道德,儒家是最喜歡講道德的。但我們注意儒家的道德有個特點,一律都是二人之德,從來都不單方面講道德。比方說君仁臣忠,父慈子孝,一直發展的我們今天,比方說尊師愛生,它一定是同時向雙方發出道德要求,不會單方面只要求某一個人守道德。所以儒家的特點是什麼,是人與人不平等,注意君仁臣忠,父慈子孝,道德標準是不一樣的,是不平等的,但它要求對等,就說你不能說只要做兒子的盡孝道,做父親可以胡作非為可以虐待兒子,不可以,父要慈。做臣子的要忠於君王,不等於說這個做君王的就可虐待臣子,不可以,君要仁,它是對等的,它不平等但是對等。所以孟子才說,君視臣如土芥,臣之視君如寇讎(愁)。就是你對我不好我就可以對你不好,因為道德是雙方的要求。老百姓的話就是,你不仁休怪我不義,所以按儒家觀點是不可以對一個人單方面提出道德要求的,你要求人家講道德必須自己先講道德。而我們現在很多人老在指責人家不道德時,他自己先就不道德。

儒家講對等就產生了一個要求:面對。我們兩個人雖然身份不同地位不同,作為對等的人我們必須面對面,君臣,父子,夫婦,兄弟,師生,要面對面,面對面就要什麼呢?面子。你沒有面子你怎麼對面,怎麼對人家呢?因此必須君也有面子臣也有面子;父也有面子子也有面子;夫也有面子妻也有面子;兄也有面子弟也有面子;朋友和朋友,那肯定是都要有面子,有了面子就可以面對,你有面子我有面子,對起來,這叫什麼?對了,不對上了嘛。如果我不小心傷害了你的面子,我應該怎麼說,對不起。對不起什麼意思呢?哎呀,我吶是想對的,不是不想對,我也懂要面對的道理,可你老人家面子這麼大,我呢小人一個,面子這麼小,我想對,我對不起啊,對不起是這意思。這時對方就說沒關係,就是我們沒有發生關係,就不存在對不對得起的問題了,但是我現在搭了你的話,我們就對起了嘛,用四川話叫對得起了嘛,咋個對不起嘛。對起來了嘛。所以按照對等原則那個美國老闆應該做的事是打自己兒子一耳光,這就對了嘛,對上了嘛。可美國人不懂我們中國人這個彎彎繞,還傻乎乎的說,你打你的兒子是給我面子,是什麼邏輯?他想不清楚,中國人全明白,而且那個中國人在打他兒子時想都沒想過,第一反應就是打。為什麼呢?說明這些東西已經變成了我們的文化無意識。所謂文化無意識就是一事當前我想都沒想我就這麼做,由此可想見儒家的影響是何等之大。


    剛才提到的文化無意識也稱『集體無意識』,是心理學研究上的一個術語,指的是一種代代相傳的無數同類經驗在某一種族全體成員心理上的沉澱物,比如電影《刮痧》中的打耳光情節,給對方面子是中國人代代相傳,無師自通的同類經驗,而打自己兒子便成為無意識的沉澱物。所以這種集體無意識便是中華文化區別於其他文化的重要表現,可見儒家思想對中華文化的影響之深。(文/易中天)

0

主題

4

帖子

14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4
沙發
大江南 發表於 2009-3-28 09:17 | 只看該作者
我最恨打小孩子的父母了.昨天在動物園我就罵了一個打小孩子的父親.並且對他講.旁邊管理員要報警的話.你麻煩大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11: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