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擴增財政赤字至9500億創建國60年之最

[複製鏈接]

1344

主題

1773

帖子

1152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haiji 發表於 2009-3-5 12: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9年03月05日 11:48新華網【大 中 小】 【列印】 已有評論0條

新華網北京3月5日電題:中國擴增財政赤字至9500億元創新中國成立60年之最

新華社記者 韓潔 張旭東 岳德亮

與國際警戒線曾經漸行漸遠的中國財政赤字率將在2009年急速反彈並逼近3%的警戒線。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披露,為彌補財政減收增支形成的缺口,2009年中國財政赤字將擴增至9500億元。

中國權威財政專家說,這將是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60年來最高額度的財政赤字,與2003年歷史最大規模赤字3198億元相比,在絕對量上增加近200%。根據5日披露的財政預算報告,2008年中國的財政赤字只有1800億元。

「此次政府大規模擴大赤字仍是在安全範圍內實行的擴張。」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對新華社記者說。如果按照2009年GDP比去年增長8%左右計算,9500億元的財政赤字佔中國2009年GDP總量的比重約為2.93%——雖然逼近但並未突破3%。

目前,國際上評價一國財政赤字風險有兩個指標:赤字率(赤字佔GDP比重)不超過3%,負債率(國債餘額佔GDP比重)不超過60%。

對此,溫家寶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雖然當年赤字增加較多,但由於前幾年連續減少赤字,發債空間較大,累計國債餘額佔GDP比重20%左右,這是中國綜合國力「可以承受的」,總體上也是安全的。

中國社科院財貿所副所長高培勇說,此次9500億元赤字將通過相應增加國債發行規模彌補缺口,其中7500億元國債用於彌補中央財政赤字缺口,另外2000億元國債為中央代地方政府發行,這也是繼1998年之後中央財政再度代地方發債。

「大規模增加財政赤字,有利於保障中國實現8%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全國人大代表、東北財經大學校長艾洪德說。他指出,2008年下半年以來,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衝擊逐步凸現。外部衝擊和內部經濟轉型的雙重壓力,使得中國經濟增長面臨顯著的挑戰,經濟下行壓力很大。在這種情況下,擴增赤字是防止經濟下滑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舉措。

不過,縱觀財政部歷年財政赤字數據,如此高的赤字率在中國歷史上確屬罕見。10年前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中國的赤字率曾一度從1997年的不足1%提高至2002年的2.6%,赤字規模最高擴增突破3000億元。但隨著經濟進入高速增長期,財政收入連年大幅增長,導致赤字率一路下滑至去年的 0.6%。

高培勇認為,從此次政府赤字規模看,中國現有赤字率在國際上屬於中等偏上。討論赤字規模不能單看絕對量,既要看相對於GDP的比重,也要看相對於財政支出的比重。

他說,從安全性上看,9500億元赤字不會對財政和經濟安全構成威脅,一方面中國財政收入經過十幾年的高速增長已經積累了相當雄厚的物質財力——去年財政收入已經突破6.1萬億元,支出突破6.2萬億元;另一方面赤字率並沒有突破3%的安全線。

賈康也認為,中國要實現8%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在現有調控政策下,如果今年二季度經濟形勢仍不能得到改善,那就有必要為擴張政策「加碼」,而現在看政府的政策調控還有很大空間。

但是財政赤字的激增也引發專家們的一些擔憂。高培勇認為,如此大規模赤字帶來的最大挑戰是其可持續性問題。政府要警惕未來兩三年繼續較大幅度增發財政赤字的可持續性。

而艾洪德則擔心,政府大規模發行國債會在一定程度上分流債市和資本市場資金,政府需要警惕在貨幣供給不變的情況下,公債發行會對私人部門投資產生「擠出效應」;而當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持有公債時,通過貨幣乘數會產生通貨膨脹效應。

從全球範圍看,歐美各國為應對金融危機出台了一系列經濟刺激計劃,也造成各國赤字率和公共債務大幅上揚。在美國赤字率創下8%以上新高的同時,歐盟27個成員國中預計有12個赤字率將超標。

對此,一些國際機構擔心金融海嘯之後,接踵而來的將是財政危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在近期一份報告中強調,加大財政開支勢必加劇一些國家的財政赤字,這就需要各國出台長遠規劃,審慎應對。

對於中國增發赤字舉措,IMF駐中國代表處首席代表維韋克·阿羅拉評價說,中國政府在前幾年赤字率和債務比重較低階段執行穩健的財政政策,為目前執行積極財政政策創造了發揮政策效應的「調控空間」,從這個角度看,中國在全球中正處於相對優勢位置。
清貧仍能讓我自得其樂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12: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