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華國鋒平穩過渡兩時代 子女姓蘇不姓華平凡本分

[複製鏈接]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8-11-28 09: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華國鋒同志遺像 新華社發

  華國鋒同志遺體在京火化

  「沒有文革的結束,就沒有改革的開啟」。在中國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年之際,一個曾被多年淡忘的名字----華國鋒讓人無法忘記。

  在一九七六年到一九八一年那段風雲變幻、決定此後中國命運的歲月里,集黨、政、軍要職於一身的華國鋒在粉碎「四人幫」中居功甚偉,以克制、寬容的民主態度默許了關於真理標準的討論,同時主持召開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因此,在評價他的歷史功績時,最獲贊同的便是稱他「實現了毛時代向鄧時代的平穩過渡」。

  然而,就在改革開放三十年之際,這位前中共最高領導人撒手人寰,不禁引起人們的諸多遐思:在過去的近三十年間,當中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時,位於北京西皇城根一所院落內的華府,又經歷了如何的滄桑變遷?

      二十七載 遠離政治舞台

  從一九八一年辭去中共中央主席一職起,華國鋒度過了二十七年遠離政治舞台的生活。雖然其間也曾四次高票當選為中共中央委員,但卻從未發表過任何講話或接受媒體的專訪。除了華府周圍的鄰居能夠在他出門散步時偶遇外,他出現在公眾視野的機會僅為每逢毛澤東的誕辰和忌日於毛主席紀念堂祭拜之時。

  在華國鋒的日常生活中,更為關注的似乎是書法和他親手種滿小院的葡萄。不過,這位老人並未與時代脫節。每天上午,他都會花大量時間閱讀報紙,除了黨報,也有都市類報紙,而且每晚還有一個雷打不動的習慣:收看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聯播》。

  雖已離開權力中心,但華府的客人卻不少,有華國鋒的山西同鄉,有來自湖南的老部下,有同時代朋友的後代,也有黨和國家的現任領導人。據華國鋒的子女介紹,毛澤東、胡耀邦、劉少奇等後人,都與華家保持著經常的聯繫--在三0五醫院為華國鋒舉行弔唁時,前來祭奠的就有劉少奇的兒子劉源、薄一波的兒子薄熙來等,毛澤東之孫毛新宇也在華國鋒於八寶山火化當日赴靈堂悼別。

  而國家領導人的到訪華府則以慰問居多,有時也會通報一些人事安排。這時,華國鋒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們幹得好!」並且還能說出一些具體事例。

  不過,在日常生活中,華國鋒的話題卻從不涉及國內政治,即便有人在他面前提起,他也擺手示意不聽。

      子女平凡 謹遵其訓

  華國鋒原名蘇鑄,一九三八年參加革命時改名華國鋒,取意於「中華抗日救國先鋒隊」。因此,他的子女都不姓華,而姓蘇。四個子女,既無出國的,也無經商的,都是本分的普通人。

  華國鋒的長子蘇華,原於空軍某部任職,現已退休,至今仍住在單位分配的房子里,同事對他的評價是:「很樸素,沒有架子,與同事關係很好。」小兒子蘇斌是北京衛戍區幹部,也已退休。小女兒蘇莉是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的幹部,在華國鋒生前擔任他的生活秘書。四子女中稍為顯赫的或許是大女兒蘇玲,現任中國民航總局交通管理局黨委常委、工會主席的她,今年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

  據子女們說,華國鋒一般都不會嚴厲批評他們,只會要求他們好好努力。在時時鞭策之餘,「他還要求我們做個節儉的人」,這是外孫女王蘇佳牢記的一句話。

  中新社記者 鄧敏
2009,我等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14: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