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看中國三十年前援助阿爾巴尼亞

[複製鏈接]

10

主題

455

帖子

493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9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ontreal73 發表於 2008-11-26 02: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靠近希臘及義大利有一個小國叫阿爾巴尼亞,位於巴爾幹島西部,它的首都叫地拉那(Tirana),首都現在只有六十萬人口,根據2008年7月的統計,全國總人口是3.6百萬人。

  原先是奧圖曼帝國(Ottoman Empire) 的部分,在1939年被義大利佔領,1944年由共產黨解放,后屬於蘇聯盟邦至到1960年靠近中國,一直到1978年為止。1990年結束共產黨專政,現在轉型成為一個民主議會的政治體系,

  在2008年阿爾巴尼亞北方發現有2.987 billion barrels 的石油及3.014 trillion 立方米的天然氣,這在能源危機時是一個好消息。

  阿爾巴尼亞的國旗是深紅色,中央有一隻黑色的雙頭雄鷹,阿爾巴尼亞被人稱為「山鷹之國」【1】。

  當年和中國關係密切時,毛澤東稱它為「東歐社會主義的明燈」。中國可看的電影是越南,朝鮮,羅馬尼亞和阿爾巴尼亞,人們有一個順口溜:「越南電影飛機大炮,朝鮮電影哭哭笑笑,羅馬尼亞電影摟摟抱抱,阿爾巴尼亞電影莫名其妙。」

  這個莫名其妙的國家在「文革」期間派了許多代表團到中國伸手要錢使得中國窮於應付。

  根據前中國國際辦公廳外事處長后改任軍委總參外事局常務副局長朱開印先生的回憶:

  「當時阿爾巴尼亞已轉入正常建設,軍隊也沒有打仗,也沒有很過不去的困難,可是他們的代表團一個接一個來,一來就是一長串『帳』單,一副不容討價還價,非給不可的架勢,僅在1972這一年,我們給阿爾巴尼亞的各種無償援助,平均到他們國家每個人頭上,達一人五千人民幣之多(相當於當時中國一個普通工人十年的工資)。毛澤東說過,我們把他們包下來,我們一人少吃一口,他們全國都飽了!

  「可哪裡只是包他們全國吃飽飯?各種軍事裝備,各項建設器材,醫藥,日用品,還有他們需要而中國沒有隻有到外國去弄的外國鈔票,他們都把手伸到你鼻子跟前。

  「我們當時還有一項義務,就是幫這些友好國家到外國購買先進的裝備,技術與器材。後來我們發現,他們將我們高價買來的『無償』援助,又轉賣給別人,價錢低於我們買進的一半甚至更少!出於『友誼』,我們有苦說不出!

  「阿爾巴尼亞曾將我們進口來的用於製造某種精密機器的不鏽鋼材,製作成門窗掛鉤出口,其他國家也干過這類事。」

  朱開印向周恩來反映這種情形。周總理說:「我們太慷慨大度了,但有什麼辦法呢?外援原則是毛澤東主席定的。」

  毛澤東說:「我們寧可勒緊褲腰帶,也不能讓人家認為中國只是口頭支持他們,我們並不富裕,困難也不少,但我們寧願作出犧牲。」

  阿爾巴尼亞是山地之國,三分之二的土地是高山。北部有一條德林河,是阿國最重要的發電河。一座79米高的大壩把河流分隔。一座水電站冷冷清清地站在山腳下,30年前這裡一度非常熱鬧,很多中國人在這裡出入而這個水電站當時以一個東方人的名字來命名──「毛澤東水電站」。後來中阿兩國關係中斷水電站的名字也改成了代烏代耶水電站。

  珍寶島事件具有雙重意義,它既是中蘇已臨戰爭邊緣,兩國關係無以挽回的標誌;同時,它又為中美關係的恢復提供了契機。中國一貫的反美立場迅速發生了改變,而美國對此也作出積極回應,中美迅速開始接近和對話。1971年7月,美國總統特使基辛格秘密來華。在16日中美兩國同時宣布尼克松總統將於1972年訪華。

  當時考慮到兄弟國家對此可能產生誤解,所以中國總理周恩來除了向其他兄弟國家的領導人通報有關情況、作解釋外,很快就約見了阿爾巴尼亞駐華大使羅博,詳細介紹中方與基辛格會談情況,說明中國邀請尼克松訪華的想法和對美國的政策,說明這是中美之間的「談判升級」,是美國「找上門來的」。特彆強調中國反對帝國主義的基本原則不動搖,不會拿原則作交易。阿爾巴尼亞大使說要回國作彙報。

  70年代以後,隨著中美關係的逐漸轉熱,「中阿友誼」慢慢變冷。阿大使回國彙報后返回北京時帶回了霍查簽署的阿爾巴尼亞勞動黨中央給毛澤東主席的信遞交給周總理。信中對中國調整對美國政策表示強烈不滿,認為中國的決定「突然」,指責中國沒有同阿爾巴尼亞「預先磋商」。說「在共產主義歷史上,有過同敵人進行各級會談的很多例子,但歷史上類似的事情不可能重現,因為那是在不同的條件、時間和問題的情況下進行的」。因此信中說:「你們要在北京接待尼克松的決定是不正確的、不受歡迎的,我們不贊成、不支持你們這一決定。」信件詳細闡明了阿勞動黨反對的理由,認為中國的作法「在原則上和策略上都是錯誤的」。阿爾巴尼亞黨甚至批評中國右傾,毛澤東不管那一套,還理直氣壯地說:我就是右傾機會主義,你能把我怎麼樣?

  1972年阿爾巴尼亞對中國態度發生轉變后,毛澤東主席1974年提出「三個世界」劃分的理論,阿爾巴尼亞領導人堅決反對這一理論,認為「三個世界理論是宣揚和推行種族主義,要統治全世界,奴役全人類,是反革命和沙文主義的理論」,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機會主義的變種」,是「反馬列主義的」。阿對中國發展同羅馬尼亞的往來,以及改善同南斯拉夫的關係和邀請鐵托訪華,也表示極其不滿,對中國進行攻擊。毛澤東對幾次來要東西的人說:「我們現在也是困難重重的,我們靠的是自力更生這幾個字!」

  1974年10月,謝胡寫信給周總理,提出了阿爾巴尼亞第六個五年計劃(1976─1980年)期間對中國的經援要求。阿要求中國提供新貸款,在貸款項目下提供成套設備20個項目,一般物資98項,另外要求提供現匯貸款5000萬美元。以上三項共約值50億人民幣。1975年6月阿爾巴尼亞派部長會議副主席查爾查尼為首的政府經濟代表團來華商談。中國認為過去對阿援助已經不少,這次阿方要求援助的數量過大,不僅中國力不從心,很難滿足要求,也不利於阿爾巴尼亞自力更生地發展國民經濟;另外認為阿方已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和自力更生能力,所以決定少給一些援助。

  中方向阿提供的援助與阿方的要求之間差距較大。阿爾巴尼亞代表團派人回國請示,后查爾查尼以阿黨中央名義宣稱:對中國突然地嚴重減少對阿援助「很不理解」、「很不滿意」、「嚴重不安」,堅持要求增加貸款,還提出延期償還需1976─1980年應償還的貸款。李先念對中方這次提供的援助作了解釋,除同意延期償還貸款外,在其他方面沒作出大的讓步。阿要求提供石油專項貸款和派人勘探石油,中方沒同意。在7月30日雙方簽訂的中國向阿提供的貸款協定中,中方提出的數額為10億元人民幣。在這次談判中兩國還簽訂了1976─1980年長期貿易協定。五年貿易額規定為10億元人民幣,進出口各5億元人民幣。阿方還一再要求中方提供糧、油,中方堅持未供;而中方需要的原油、瀝青,阿方也未給。

  「文化大革命」後期,中國經濟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粉碎「四人幫」以後,中國百廢待興,對阿爾巴尼亞的援助要求無法全部滿足,也無法及時滿足,阿不但不體諒中國的困難,反而把不能滿足對它的援助問題,上升到政治高度,在阿爾巴尼亞勞動黨第七次代表大會的報告中,霍查含沙射影地攻擊中國。

  到1978年,阿爾巴尼亞的態度越來越惡劣,強加於人,拒絕協商解決問題,兩國關係再也無法維持下去了。此時正值鄧小平主持中央工作。鄧小平復出后,在外交領域,作出的第一個重大決策,就是果斷地擺脫中阿關係的畸形狀態。到了1978年底終於徹底破裂。自1979年起,阿爾巴尼亞中斷了與中國的一切貿易、文教、科技關係,僅僅保留了大使級外交關係。

  中國原駐阿爾巴尼亞大使范承祚回憶【3】,中蘇分裂后,中共將只有200多萬人口的阿爾巴尼亞看成是「第一號朋友」、「歐洲的明燈」,中國在最困難時期仍向阿爾巴尼亞人提供了人均4000元人民幣的援助。中美建交,阿爾巴尼亞公開發表文章,批判中共變成「修正主義」。

  1978年,霍查在其著作《帝國主義與革命》中說:「毛澤東的思想絕不是馬克思主義。」阿爾巴尼亞堅持擁護斯大林及其路線。1979年1月,阿爾巴尼亞以世界上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名義,為紀念斯大林誕辰一百周年舉辦了官方的、民間的慶祝活動。在經濟上,中國的援助曾使阿爾巴尼亞走上了重工業的道路。阿爾巴尼亞從1978年起能自行生產農用拖拉機,1980年能夠生產所需零配件的90%。

  我在1975年在巴黎,有一天看到通告巴黎的《互助之家》今日放映阿爾巴尼亞的電影,我是對電影愛好,各國的電影都看,就是從來沒有看過阿爾巴尼亞的電影,很想見識這來自「東歐社會主義明燈」的電影是怎麼樣。

  放映正片前有一部宣傳片反映當前阿爾巴尼亞近況。令我吃驚的是他們家中那些整潔的餐廳,漂亮的傢具,農民每家每戶都有一輛拖拉機,那裡老百姓過得很富裕比蘇聯人民還富裕,當然當時我不知道這是中國提供的「錦上添花」的外援。

  而那時我們可憐的貧瘠黃土高原耕種的同胞,還只能用鋤頭來挖刨那黃土,日子過得非常艱苦。而土地最好的西安附近的農民,收成也不是那麼豐裕,要喝玉米糊過「初級社會主義社會」的日子。僅僅援助阿爾巴尼亞90億人民幣就剝奪了一億中國農民的受教育機會。

  王鑫海在《援助阿爾巴尼亞製造一億中國文盲:毛澤東人口政策重大失誤》【2】報導:「中國政府惜1954年就開始向阿爾巴尼亞提供援助,而大批援助則在1961年阿蘇關係破裂以後提供,中國『文化大革命』時期,援助達到了最高點。中國對阿援助累計高達90億元人民幣。中國為了阿爾巴尼亞這盞『歐洲的社會主義明燈』費盡心力,支援該國平均每人高達三千多元人民幣,這對當時每月工資僅二、三十元的中國廣大工人和一年收入只有十幾元、幾十元的中國農民來說,無疑是一個天文數字!

  「這一時期,中國陸續遭受三年自然災害(大飢荒),蘇聯撕毀協議、撤走專家,「四人幫」肆虐以及唐山大地震。在經濟凋敝的困難情況下,中國盡了最大的努力,把自己最新、最好的設備、機械、車輛等提供給阿,僅糧食就達180萬噸,相當於一千多萬中國農民一年的口糧。

  「中國人節衣縮食、勒緊褲帶、萬里迢迢運去的大量鋼材、機械設備、精密儀器等,阿方隨意露天堆放,常年被風吹雨打。中國專家看到他們這樣嚴重糟蹋援助物資,心疼得直掉眼淚。當時有些同志對這樣的援助不理解,私下裡說了一句『打腫臉充胖子』,卻遭到了批判。

  「當中方人員向阿方提醒不要隨便浪費時,阿國人竟毫不在乎地說:『沒關係,壞了,沒有了,中國再給嘛』。阿什麼都想要,包括他們的領袖霍查抽的香煙都要由中國專門生產特供。阿的胃口越來越大,數額一次比一次大,幾億元幾十億元的要。他們把向中國索要援助看成是理所當然的,認為援助他們是中國天經地義的責任。」

  任駐阿爾巴尼亞大使耿飈在《耿飈回憶錄》【5】中說:「特別令我感到憂慮的是我國對阿爾巴尼亞的援助問題。

  「我國對阿爾巴尼亞的援助一直是在自己遭受封鎖、存在經濟困難的情況下提供的。從1954年以來,我們給阿的經濟、軍事援阿將近90億元人民幣。阿總人口才200萬,平均每人達4000多元,這是個不小的數字。我們援助的化肥廠,年產20萬噸,平均一公頃地達400公斤,遠遠超出我國農村地使用的化肥數量。而軍援項目之繁多,數量之大,也超過了阿國防的需要。在阿方領導人來,向中國伸手要援助,似乎理所當然。霍查曾經毫不掩飾地說:『你們有的,我們也要有。我們向你們要求幫助,就如弟弟向哥哥要求幫助一樣。』謝胡還說:『我們不向你們要,向誰要呢?』

  「我通過對阿某些地區的實地調查了解到:阿在經濟建設方面,貪大求全,戰線拉得太長,非生產項目搞得太多。1969年阿非生產建設項目的投資就占國家總投資的24%,因而造成勞動力嚴重缺乏。根據阿方自己的計算,在第五個五年計劃中,僅按1968年11月20日中阿簽訂的協定,我國援建新項目的建築和投產就需要增加4.6萬名技術工人和普通工人,約等於阿當時產業工人的38.3%。

  「阿還存在一種不適當地向歐洲發達國家生活水平看齊的思想,如他們在向我們提出援建電視台時說,計劃在阿全國實現電燈照明后,做到每個農業社都有電視。而當時在我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黑白電視機的擁有量都少得可憐,更不用說農村了。

  「由於阿方領導人存在上述不切實際的想法,所以他們向我國提出了不少極不合理的援助要求。例如,我們幫他們搞了紡織廠,但他們沒有棉花,我們還要用外匯買進棉花給他們。他們織成布,做了成衣,還硬要賣給我們,倒過來賺我們的錢。在援助物資的使用上,阿方浪費極其嚴重。我在實地調查時看到:馬路邊的電線杆,都是用我國援助的優質鋼管做的。他們還把我國援助的水泥、鋼筋用來到處修建烈士紀念碑,在全國共修建了1萬多個。我們援助的化肥,被亂七八糟地堆在地里,任憑日晒雨淋。諸如此類的浪費現象,不勝枚舉。

  「這種情況引起了我的思考。我想,對友好國家進行援助,這符合國際主義原則,但必須注意兩點:一是要按照我國的能力,量力而行。二是要根據對方的實際需要和運用援助的能力。按現在這樣『有求必允』的援助法,對我們來說,是把錢物倒進一個無底洞,加重了我國的經濟困難;對阿方來說,只能養成他們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懶惰習慣,以及對外援的依賴心理,而無助於他們的經濟建設。因此我想把這種情況向國內反映,但是又存在顧慮。因為,在當時國內極『左』思潮泛濫的情況下,誰敢說『歐洲社會主義明燈』的『壞話』,其後果難以預料。經過反覆激烈的思想鬥爭,一個共產黨員、革命幹部和特命全權大使的政治責任感終於驅使我撇開個人得失,不顧個人安危,提起筆來給當時外交部主管歐洲事務的副部長喬冠華同志寫了一封長信。信中詳細反映了上述情況,並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我提出,我國對阿援助是主客觀不一致,即主觀願望是好的,是為了幫助阿搞好經濟建設,但客觀效果並不好,不但沒有使他們的經濟得到發展,反而助長了他們的驕傲、懶惰和依賴思想。因此,我建議國內對援阿的規模、內容和方法,均須重新考慮,通盤修改。

  「喬冠華看信后,對我如實反映情況表示稱讚,對我提的意見也表示贊同;但在當時情況下,他對此事也無能為力,只是將我的信轉報中央。後來我回國后遇到李先念副總理,他對我說:『耿飈,你膽子真不小,敢說阿爾巴尼亞的壞話!你是第一個提出這種意見的人。我對這件事也有意見,但一直沒有說話的機會。』

  「周總理有一次和我談話時也提起我寫信的事。他告訴我,毛主席看了我的信后說:『耿飈敢說真話,反映真實情況,是個好大使。』也許正是由於毛主席說了這句話,所以江青等未敢利用這件事整我。」

  劉暢在《他最早提出停援阿爾巴尼亞》【4】說:「1969年,耿飈作為黨的『九大』後派出的第一位大使,來到阿爾巴尼亞。毛澤東臨行前叮囑他,阿爾巴尼亞是『歐洲的社會主義明燈』,我們要加強和發展中阿友好關係。

  「耿飈,這位貧苦農民的兒子,童工出身的外交官,心潮難平,寢食不安。他認為,對友好國家進行援助,一定要按照我國的實際能力量力而行;要根據對方實際需要用好援助的物資。如果像現在這樣援助,實際上是把我國人民的勞動成果倒進了一個無底洞!這不僅加重了我國經濟困難,而且也養成了對方的懶惰習慣和依賴心理。作為大使,應該把這一真實情況如實向國內高層領導反映。

  「……1954年以來,我國給阿爾巴尼亞的經濟、軍事援助,高達90億元人民幣。當時,阿爾巴尼亞總人口才300萬,人均接受中國援助3000元,而同期中國農民一年的收入最多也就幾十元。

  「該不該勒緊中國人的褲腰帶,去援助阿爾巴尼亞?耿飈大膽提出調整援阿方略。耿飈回國述職時,李先念風趣地對他說:你膽子真不小,敢說阿爾巴尼亞的『壞話』!你是第一個提出這種意見的人。後來,中央肯定了耿飈的建議。1978年鄧小平復出后,中國停止了對阿援助。」

  一個已經邁向「高級共產主義天堂」的社會, 「情同手足的兄弟國家」,竟然是像水蛭貪得無厭在吮吸著龐大貧困的中國人民的血汗創造的財富!

  現在回想來真是覺得不可思議。我想今後中國和台灣不要再犯這類錯誤,應以國內老百姓的生活為重,等自己改善好了,再去援助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不要再做三十多年前的蠢事。

28

主題

408

帖子

1686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86
沙發
普通一丁 發表於 2008-11-26 08:04 | 只看該作者
阿爾巴利亞本來就是歐洲最爛的國家,我們竟然和這樣的國家稱兄道弟,要檢討的是自己,不是這個爛國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353

帖子

27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4
3
w.t 發表於 2008-11-26 09:38 | 只看該作者
還要把「三年自然災害」和援助朝鮮聯想聯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4

主題

1292

帖子

369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69
4
Norman 發表於 2008-11-26 11:2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普通一丁 於 2008-11-26 08:04 發表 [看中國三十年前援助阿爾巴尼亞 - 史海鉤沉 -  backchina.com]  
阿爾巴利亞本來就是歐洲最爛的國家,我們竟然和這樣的國家稱兄道弟,要檢討的是自己,不是這個爛國家。


不過這個國家現在實行了民主。而中國人民仍然毫無發言權。十幾億人的大國,連一個獨立於共產黨的媒體都沒有。還不如「解放」前。出了個毒奶粉事件,任何報道還要經過中宣部審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873

帖子

18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4
5
彈花機 發表於 2008-11-26 12:0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305

帖子

6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5
6
泰野 發表於 2008-11-26 22:55 | 只看該作者
阿爾巴尼亞的電影真的是莫名其妙,而且編故事的水平也就和我們小時玩打仗遊戲差不多.可那時還要天天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7
Hanxin 發表於 2008-11-26 23:2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montreal73 於 2008-11-26 02:41 發表 [看中國三十年前援助阿爾巴尼亞 - 史海鉤沉 -  backchina.com]  
  靠近希臘及義大利有一個小國叫阿爾巴尼亞,位於巴爾幹島西部,它的首都叫地拉那(Tirana),首都現在只有六十萬人口,根據2008年7月的統計,全國總人口是3.6百萬人。
僅在1972這一年,我們給阿爾巴尼亞的各種無償援助,平均到他們國家每個人頭上,達一人五千人民幣之多(相當於當時中國一個普通工人十年的工資)。毛澤東說過,我們把他們包下來,我們一人少吃一口,他們全國都飽了!
為了個人小利,不惜出賣國家利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63

帖子

3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6
8
勇敢的人 發表於 2008-11-29 14:06 | 只看該作者
如今,台灣正在做同樣的事情。 你看他們的那些又小,又窮,又黑的邦交國門,更是給錢就干,誰給的多就跟誰,絕對實際。 什麼台獨啊,中國啊,我都不知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9
Hanxin 發表於 2008-11-29 16:3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勇敢的人 於 2008-11-29 14:06 發表 [看中國三十年前援助阿爾巴尼亞 - 史海鉤沉 -  backchina.com]  
如今,台灣正在做同樣的事情。 你看他們的那些又小,又窮,又黑的邦交國門,更是給錢就干,誰給的多就跟誰,絕對實際。 什麼台獨啊,中國啊,我都不知道。
是台灣與大陸一起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850

帖子

171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711
10
yoda 發表於 2008-11-29 23:09 | 只看該作者
毛澤東做的蠢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主題

730

帖子

17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助教(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70
11
招財貓 發表於 2008-11-29 23:46 | 只看該作者
阿爾巴尼亞人首先在歐洲有極其爛的名聲,在南歐國家以粗野行為,偷竊和骯髒聞名.
就這麼一個好吃懶做的民族,居然得到那麼多中國外援,可見老毛是如何的SB,如何的愚蠢,GCD政府是如何失敗. 難以想象外援那麼重要的事情居然是他一個人說了算,異想天開拿著那麼老百姓糊口的錢去造次.
GCZY實在是可笑又可悲.
Quitters never wi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主題

59

帖子

18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6
12
o66459355k 發表於 2008-11-30 23:57 | 只看該作者
一慣地愚民政策!想一想老百姓幾十年是怎樣的水深火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4: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