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德國漢學家顧彬論中國作家

[複製鏈接]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0-29 02: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文摘自《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顧彬 著 華東師大出版社 2008年9月版 )

  魯迅

    他沒有同時代人的幼稚。正是他與自己作品及與自己時代的保持距離構成了《吶喊》的現代性。這些小說是「五四」時期最重要的文學範例,標誌著中國新文學的開端,其意義有三重性質:分別在於新的語言、新的形式和新的世界觀領域。

    老舍

    直到今天,老舍仍然屬於少數幾位能敏銳地感受一個城市,創造出一種藝術形式去描繪它的作家之一。……老舍不僅僅將目光投向上層的一群,也在觀察底層人物。他同時也注意到了這個以閑適文化著稱的城市中的人們:幽默,對於作家和對於城裡的居民,它常常是那消泯了憤恨的一笑或微微一笑。

    巴金

    他的中文更多的是以一種情感衝擊力為特徵,而不在於對修辭的講究。……巴金的巨大影響和無可逾越的成功還得益於另外兩個源泉:他報導自身生活,把自身生活變成了文學;他善於營造抒情氣氛和樂於使用對話的形式。

    趙樹理

    在藝術上趙樹理並不屬於「五四傳統」。他來自農村,操著農民的語言並且把自己看成他們的傳聲筒。他是一個用傳統手法來糅合帶韻散文的說書人。……他學習民間表達方法的天賦,令他無論如何也算是中國文學語言的一個重要革新者。他的農民形象顯著地區別於「五四」代表者。他強調的不是苦難,而是鄉村中人的活力。

    王安憶

    王安憶作品中匯聚了很多文學潮流以及不同類型的影響,因而我們很難把她歸於某一流派。但是女性意識應該是其作品中最顯眼的主題。……王安憶的寫作是神經質的,根本不能停筆。自1979年以來,沒有人能像她那樣寫出這麼多值得嚴肅對待的作品。她就像是必須通過寫作來擺脫某種夢魘,所以筆下始終在寫同一樣東西。

    莫言

    我們姑且確定:莫言改頭換面地繼承了1949年前的現代中國文學,特別是沈從文和魯迅。他另外還借鑒了中國傳統和西方的(后)現代敘事技巧。……此外,他似乎看過了大量的暴力電影和義大利式影片———這在他的同行們那裡也一樣。於是我們在這裡對什麼都能看到一點,後果就是,在閱讀中會禁不住湧上這樣的印象,即好像是些任意的刺激,而沒有深入穿透材料。

    余華

    他所鼓吹的暴力的美學很可能得益於他同戰後法國盛行的「新小說」的接觸。一目了然的共同之處是那種對於客觀事件的冷靜、寫實、耽於細節的描述。以《活著》為例,在某些方面,作者是從底層視角來重寫人民共和國的歷史。然而,必須說到的是,對於大躍進的批判視角同1979年以來黨的路線完全一致。

    蘇童

    蘇童的主人公們是作為已定型了的人物上上下下。生物性完全支配了他們,以致情節進程帶有一種必然性,第一事件都是可以預料的。無論男女,生活僅僅演出於廁所和床鋪之間。蘇童追隨著世界範圍的「糞便和精液的藝術」潮流。在此以外,則又悄悄地潛入了程式化的東西。如:鄉村是好的;女人是壞的而且是一切墮落的原因;邪惡以幫會黑手黨的形式組織起來;一個多餘的「鬧鬼」故事和一個乏味的尋寶過程最終圓滿地達成了這個印象:這裡其實是為一部賣座影片編製電影腳本。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3: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