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內人民網熱帖:胡總在小崗村聽彙報被人騙了!

[複製鏈接]

551

主題

2287

帖子

1080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8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無維 發表於 2008-10-24 20: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小崗村村民:胡總在小崗村聽彙報被人騙了!

--------------------------------------------------------------------------------

人民網論壇    2008-10-23 15:22:54

有關小崗村的彙報上竟然有人敢欺騙中央

     
人民網網友於2008-10-22 14:31:52 在強壇貼出一篇「有關小崗村的彙報上竟然有人敢欺騙中央」的貼文,讀來不禁讓人心存疑惑。

    中國的改革是從農村發起的,農村的改革又是以小崗村分田到戶為突破口的,小崗村是改革樹立起來的典型,是全國人民學習的榜樣,記念改革三十周年,首先就要記念小崗村。在「有關小崗村的彙報上竟然有人敢欺騙中央」貼文中卻說小崗村彙報有假,是欺騙中央,那麼是誰欺騙中央?是小崗村還是安徽省地方各級相關政府領導?這個問題必須要搞清楚,這不但關係到共產黨政府領導誠信問題,也關係到改革方向大問題。小崗村當初解散集體,分田單幹,經過三十年實踐,若是已經讓全體農民富裕起來了,則說明是分田單幹這條改革路走對了。若是分了田,經過三十年仍然沒有富裕起來,那麼就要總結經驗,找出沒有富起來的真正原因,吸取教訓,另尋求改革的正確方向。如果小崗村明明沒有富起來,卻說分田三十年讓不小崗走向了富裕道路,欺騙中央,欺騙全國人民,這將比三鹿毒奶粉還要毒。三鹿毒奶粉只是欺騙嬰兒,而小崗村說了假話卻是誤導改革,坑害的是整個社會主義國家。

    共產黨是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黨,又是一個實事求是、為了人民的利益勇於自我批評的政黨,如果這個問題不調查清楚,這將直接影響共產黨的威信。以胡錦濤為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了科學發展觀,要實現科學發展觀,首先要實事求是,不能弄虛作假。

附[一江春水向東流也向西流] 網友原貼文:有關小崗村的彙報上竟然有人敢欺騙中央

  人民日報《江淮金秋話農事--胡錦濤總書記在安徽農村考察紀實》文章介紹:近年來,小崗村大力發展蘑菇、葡萄種植,帶動農民收入顯著提高。胡錦濤來到村裡的雙孢菇種植基地考察。村幹部告訴總書記,這個基地是兩年前安徽科技學院的3名大學生幫助村裡建起來的,現在已發展到179棚、150畝的種植規模,村民通過種植雙孢菇增加了不少收入。總書記同基地的大學生親切交談,充分肯定了他們的做法,勉勵他們更好地用學到的科學知識為農業發展、農民增收服務,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本領。(2008年10月01日01:1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當時,筆者曾經對此報道感到有所「不滿」,還發了個帖子,質疑媒體對改革開放30年的小崗村取得的偉大成就,怎麼就這麼捨不得筆墨——僅僅是「村民通過種植雙孢菇增加了不少收入。」但今天看到新的報道,終於明白了當初文章的春秋筆法。

    在《21世紀經濟報道》的文章《鳳陽小崗村為形象工程所累 村委會賠本賺吆喝》中,是這樣介紹的:  

  村裡大面積推廣的蘑菇大棚,就讓他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

  兩年前,三位來自鳳陽縣城的安徽科技學院的大學生,在小崗村建立了9個蘑菇大棚,並進而帶領當地眾多農民投入蘑菇種植,激起了小崗村土地流轉的第二次高潮。

  按照鳳陽縣維持到現在的政策,2006年,每新建一個標準棚財政補貼6500元;2007年,大學生每新建一個標準棚財政補貼6000元;2008年,大學生每新建一個標準棚財政補貼5000元。

  按照嚴美昌的說法,地是村裡拿錢出租的,地給承包戶不用錢,然後每個棚還有補貼。而建大棚等錢不夠的話可以有貼息貸款,等賣了蘑菇再還貸款。

  這本來是一個很不錯的經營方式,但現在,承包人向上級申報的大棚數,和實際經營的並不一致。

  「申報幾個棚,拿到補貼后,到時候實際上只種其中一小部分大棚,這樣就可以賺很多錢。」一位村民說,「比如有5個棚,就有25000塊的收入,到時候就只做3個棚。」

  記者在現場的確發現,很多大棚都空著。一位種植戶說,因為投入成本高,而且價格受市場影響大,所以後來很多農戶就不弄了。而現在,「明知道蘑菇不賺錢,但還干,因為有錢補貼。」

  嚴美昌認為,之所以蘑菇大棚說有收益,是因為「他們(指種植戶們)在拿到5000元補貼后,減少雙胞菇的種植,比如原來是8層架子,現在減少幾層,這樣減少了投入」。嚴美昌的侄子也培植了雙胞菇,但是也虧本了。

     這就是「村民通過種植雙孢菇增加了不少收入」。到此,我們清楚地看到,在收入問題上,胡錦濤總書記被騙了。

  「目前,小崗村已經流轉出600畝農地,用於種植葡萄、蘑菇,養豬等,,並沒有經營太可惜了。」一位但的確存在部分承包地荒著的現象村民說。。」在土地流轉問題上,胡錦濤總書記也被騙了。

    另據《小崗村「大包干」30年》(作者:《中國報道》葉賢)介紹:1998年,江澤民同志到訪前的3個月內,為了看起來「富裕一些」,當地政府給小崗村蓋起了「大牌坊」;張家港援建了水泥大道;省里出資安裝了自來水供應系統,開辦了學校;鳳陽縣電信局免費安裝了電話;家家戶戶都擁有了企業和社會捐贈的彩電和小崗村專用車。看到了吧,當年江澤民同志也被騙了。

  我們不說對於小崗村的特殊扶持手段對全國農村是否公平,也不說小崗村的民風如何,只說考察調研的結果是會體現在農業政策中的,便可知道是何等重要,但是他們這麼欺騙國家最高領導人,難道不是嚴重的犯罪行為嗎?

「我保證我所說的話是準確的。」嚴宏昌一臉嚴肅。

誠然,沒有人懷疑,這位30年前在中國農村改革歷史上掀開轉折性一頁的農民——當年的生產隊副隊長,對小崗村正在進行的土地流轉擁有發言權。

他捏著香煙的手指在顫抖。

「我盼總書記盼了兩年了。」嚴宏昌說,他想跟總書記拉拉家常,拉拉關於小崗村的發展,拉拉小崗村的土地流轉情況。

但後來,他還是失去了這個機會。

9月30日,胡錦濤總書記來小崗考察工作,按照村裡剛開始的想法,當年「大包干」的12個人(共18個人,其中6個已經去世)本來都可以去見總書記,但後來政府和村裡只安排了12人中的兩個幹部和兩個代表去,包括嚴宏昌在內的其他八個人沒有過去。

「村裡好多人都想見見總書記。」嚴宏昌一臉遺憾。

4年沒有公開賬目!

嚴宏昌:村裡跟我說沒賬本

「村裡公共的房子修了再修,浪費錢。」於是,嚴宏昌產生了想具體了解村裡的財務狀況的想法。

10月10日上午,記者在豪華的小崗村村委會偌大的辦公室看到,很多辦公桌上沒有擺放任何物品,只有一張桌子上擺放著「公務員考試用書」。

「2004年之後小崗村后就沒公開過財務。」嚴美昌對本報記者表示,「我們要求他們公開,但一直沒有結果。」

「後來村裡就直接和我說沒有賬本。」由於現在的村級財政基本都是上級撥款,「原先我們村的會計都不讓幹了,從外面聘請了會計。」嚴宏昌說。

記者曾試圖找過原先擔任小崗村的會計,未果。

「後來我們給縣裡面反映,縣裡面說叫我們找鎮里,我找鎮黨委書記,鎮里說鎮不是村的法人代表,叫我們找村裡。」嚴宏昌說,「而村裡直接和我說沒賬本。」

事實上,按照現行《村委會組織法》,村委會有義務必須每年公布一次村財務狀況,而小崗村村務公開制度也提出要公布「年度財務計劃及各項收入和支出」。

10月10日,本報記者在小崗村委公布欄看到,公布欄上公布有計劃生育補助等情況,由於不是年關或者年初公布村財務的時候,記者並沒有看到相關信息。

但記者在小崗村官方網站「小崗村先鋒在線」上獲得了這樣一個數字,「小崗村集體年收入超過80萬元」。

對此,沈浩回應說,「我們每干一件事情都會在公開欄上公布,只是我來之前,財務可能有一段時間沒公開。」

「我來了之後,建立了嚴格的財務制度,鎮財政所專門給我們派了個專職會計,出納也是大學生。」沈浩說。

「這事關老百姓的民主權利,過幾天對我以及以前的村賬務的全面的審計結果就會出來。」沈浩表示。

「其實大多數村民都支持我們現在的做法,只有少數幾個人,生怕自己當年大包乾的功勞被搶了。」沈浩補充說。

示範項目的空間

小崗村部分電話、學校、水塔、自來水、大包干紀念館等等設施都是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等各部門以及社會各界捐贈和撥款。

「比如電話,當時免了初裝費,但當時還是有很多老百姓用不起。」嚴宏昌回憶。

村民們希望,能有更多的錢投到農業上。

記者隨即問了幾個村民是否上過自己村裡的網站,村民都表示家裡沒有電腦,還有一位村民表示他家裡到現在還沒裝電話。

而在當地,圍繞一些項目是不是形象工程,還有著不同的說法。以前,鳳陽縣政府為上述三名大學生提供了誘人的條件:每畝6000元補貼和1萬元的政府貼息貸款,蘑菇銷路由村裡的專業合作組織統一安排,並簽訂合同、訂立保護價,有關部門還安排三人之一的王中華等人到日本、美國等地考察現代化農業生產。

村民說,這樣的待遇不具有代表性,比如本村的村民也承包的大棚就沒有這麼好的待遇,「我們就沒有大學生貸款額度大。」一村民說,而由於這兩年蘑菇價格不高,讓部分農戶去年賠了本,所以今年就沒有再種。

在談及蘑菇加工廠時,「平時都不加工蘑菇。」嚴美昌的妻子對本報記者說,而記者10月10日這個工作日下午在蘑菇廠時,當天的確沒有見到有生產的跡象。

而對於葡萄園,小崗村原村長嚴德友在去年擴建了120畝葡萄,是因為有政府扶持,每畝補貼1000元,另外還有350元的材料費。

而作為葡萄種植戶的嚴付昌和嚴宏昌則沒有任何補貼,嚴宏昌家裡原來種植了10畝葡萄,但是因為沒有補貼虧本,後來挖掉了。

在採訪中,部分村民表示希望能一視同仁,不能只給那幾個示範工程補貼,而應該給其它一些種植大戶也給予補貼。

被村民稱之為形象工程的還有當地的二層小洋樓,按照村民提供的說法,當時村裡提出每戶出4萬,村裡出2萬,建設小洋樓。「當時村裡答應每戶給2萬,但後來有的只給1萬,有的給了2萬。」

儘管村民住進樓房普遍感到開心,但嚴美昌的妻子告訴本報記者,「幾乎每家每戶因為建房都欠外債。」這也得到了嚴宏昌的認同,「房子蓋了,腰包癟了」。

「所以很多人出去打工了,大概有80戶人家子女在外面打工。」嚴宏昌說。
願所有華人,充分利用互聯網,積极參与中國公民運動,共同推動祖國的偉大變革,以期早日建成一個自由、民主、憲政的國家,實現國人百餘年來的追求與夢想。

551

主題

2287

帖子

1080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80
沙發
 樓主| 無維 發表於 2008-10-24 20:04 | 只看該作者

下面是《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的報道!

真實的小崗村揭秘:又一個做假的形象工程

--------------------------------------------------------------------------------

21世紀經濟報道    2008-10-22 21:31:12


《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中國的農村改革發展作出了新的戰略部署,也註定將把中國的農村改革推向一個新的歷史起點。那麼,在這個新的里程,如何在影響農村體制改革的關鍵環節上取得突破,更是引起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

  《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30年前在中國農村改革歷史上掀開轉折性一頁的鳳陽小崗村農民嚴宏昌對土地流轉擁有絕對的發言權,他說,「我盼總書記盼了兩年了。」他想跟總書記胡錦濤拉拉家常,拉拉關於小崗村的發展,拉拉小崗村的土地流轉情況。但後來,他還是失去了這個機會。

  胡錦濤9月30日來小崗考察工作,按照村裡剛開始的想法,當年「大包干」的12個人(共18個人,其中6個已經去世)本來都可以去見總書記,但後來政府和村裡只安排了12人中的兩個官員和兩個代表去,包括嚴宏昌在內的其他八個人沒有過去。

  「村裡好多人都想見見總書記。」嚴宏昌一臉遺憾。30年來,中央領導每在改革的重要關口,都會來這裡考察民情,考察重點也都會是土地方面問題。

  雖然這次沒見到胡錦濤,但胡錦濤的話,在嚴宏昌們那裡得到了共鳴:「不僅現有土地承包關係要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還要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同時,要根據農民的意願,允許農民以多種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適度規模經營。」

  嚴宏昌們希望,小崗村,這個當年的土地改革的先鋒,能在土地流轉的過程中,摸索出一套更適合小崗村乃至整個中國農村新一輪改革發展的模式來。因為,在土地流轉過程中,這群改革者,遇到了他們意想不到的困惑。

  「不少承包地荒著」

  90戶人家、476人,耕地面積1600畝。這些構成了原小崗村的全部家當。2008年初,在上級的授意下,石馬、嚴崗兩村合併到小崗村,人口達到3800多人,土地面積8700多畝,在皖北也算得上一個規模大村。

  儘管這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和廣大中西部大部分農村一樣,走過溫飽線的他們,有著強烈的致富渴望。「大包干」成員嚴美昌的妻子說,「小崗村很多在外面打工,我二兒子和妻子都在福州打工。」跟嚴宏昌一樣,那天,嚴美昌也沒有被安排去見胡錦濤。他們想對胡錦濤說,希望小崗村在新一輪土地規模經營中,能使得當地民眾獲得更大的收益。

  村裡大面積推廣的蘑菇大棚,就讓他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兩年前,三位來自鳳陽縣城的安徽科技學院的大學生,在小崗村建立了9個蘑菇大棚,並進而帶領當地眾多農民投入蘑菇種植,激起了小崗村土地流轉的第二次高潮。

  按照鳳陽縣維持到現在的政策,2006年,每新建一個標準棚財政補貼6500元;2007年,大學生每新建一個標準棚財政補貼6000元;2008年,大學生每新建一個標準棚財政補貼5000元。

  按照嚴美昌的說法,地是村裡拿錢出租的,地給承包戶不用錢,然後每個棚還有補貼。而建大棚等錢不夠的話可以有貼息貸款,等賣了蘑菇再還貸款。這本來是一個很不錯的經營方式,但現在,承包人向上級申報的大棚數,和實際經營的並不一致。

  「申報幾個棚,拿到補貼后,到時候實際上只種其中一小部分大棚,這樣就可以賺很多錢。」一位村民說,「比如有5個棚,就有25000塊的收入,到時候就只做3個棚。」

  在現場的確有很多大棚都空著。一位種植戶說,因為投入成本高,而且價格受市場影響大,所以後來很多農戶就不弄了。而現在,「明知道蘑菇不賺錢,但還干,因為有錢補貼。」

  嚴美昌認為,之所以蘑菇大棚說有收益,是因為「他們(指種植戶們)在拿到5000元補貼后,減少雙胞菇的種植,比如原來是8層架子,現在減少幾層,這樣減少了投入」。嚴美昌的侄子也培植了雙胞菇,但是也虧本了。

  而流轉用於養豬的土地則更讓不少村民有了爭議。2007年,上海三農公司在小崗村建立一個養殖基地,送來了100多頭母豬,並帶動了40多戶農民養豬,不過這個養豬廠的佔地是以4000元/畝的價格一次性買斷20年的使用權,已經不同於當時的以出租為主導的模式了。

  但「養豬的地,只用了一些地,其它都荒廢放在那邊幾年了(部分用做苗圃),公司沒給錢村裡,村裡拿錢給村民。」嚴宏昌說。

  村民們認為,既然該項目引進的是外地的老闆,就應該是承包方支付,而不該是村委會支付,所以他們向相關部門反映情況,結果一年多來,村民反而沒得到一分錢租金。

  原因是承包方沒有支付相關土地費用給農民,而即使在僅有的20畝地養豬場,「現在效益不好。」被上述公司任命為養豬場老闆的小崗村委書記史學亮說。如今,這個養豬場飼養了300餘頭豬。

  「我們找了縣委書記,村裡承認這樣已經做了兩年,縣委書記則說老百姓的錢肯定要付的,所以一直就是村裡付款給村民。」嚴宏昌說。「這很不好,佔用了村裡本來可以用在其它地方的錢。」嚴宏昌說。

  不僅如此,當年的養豬場的其餘土地如今則處於荒廢狀態,「就在村大路入口處那邊,你可以去看下」。嚴宏昌說。

  目前,小崗村已經流轉出600畝農地,用於種植葡萄、蘑菇,養豬等,但的確存在部分承包地荒著的現象,並沒有經營。「太可惜了。」一位村民說。

  在2006年,小崗村招商引資租地15畝建設的一個農貿市場,門面房全部賣掉,但由於缺乏消費市場,整個農貿市場至今沒發展起來。

  「你可以自己去那邊看看情況。」嚴宏昌手指了指友誼大道盡頭方向。

  而利用整理土地建設的小崗鋼構工廠也處於半停工階段,當地村民透露,這個廠最多時估計大概十來個人在生產,不過現在基本處於停產狀態。

  對此,沈浩,鳳陽縣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這個被下派到小崗村以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安徽省財政廳的官員表示,「由於交通日益便利,會有更多的廠過來小崗投資,未來小崗村工業會發展起來。」

  嚴宏昌:村裡跟我說沒賬本

  「村裡公共的房子修了再修,浪費錢。」於是,嚴宏昌產生了想具體了解村裡的財務狀況的想法。嚴美昌表示,「2004年之後小崗村后就沒公開過財務。」「我們要求他們公開,但一直沒有結果。」

  「後來村裡就直接和我說沒有賬本。」由於現在的村級財政基本都是上級撥款,「原先我們村的會計都不讓幹了,從外面聘請了會計。」嚴宏昌說。

  「後來我們給縣裡面反映,縣裡面說叫我們找鎮里,我找鎮黨委書記,鎮里說鎮不是村的法人代表,叫我們找村裡。」嚴宏昌說,「而村裡直接和我說沒賬本。」

  事實上,按照現行《村委會組織法》,村委會有義務必須每年公布一次村財務狀況,而小崗村村務公開制度也提出要公布「年度財務計劃及各項收入和支出」。

  10月10日的小崗村委公布欄上公布有計劃生育補助等情況,由於不是年關或者年初公布村財務的時候,並沒有看到相關信息。但在小崗村官方網站「小崗村先鋒在線」上卻又這樣一個數字,「小崗村集體年收入超過80萬元」。

  對此,沈浩回應說,「我們每干一件事情都會在公開欄上公布,只是我來之前,財務可能有一段時間沒公開。」「我來了之後,建立了嚴格的財務制度,鎮財政所專門給我們派了個專職會計,出納也是大學生。」沈浩說。

  「這事關老百姓的民主權利,過幾天對我以及以前的村賬務的全面的審計結果就會出來。」沈浩表示。「其實大多數村民都支持我們現在的做法,只有少數幾個人,生怕自己當年大包乾的功勞被搶了。」沈浩補充說。

  示範項目的空間

  小崗村部分電話、學校、水塔、自來水、大包干紀念館等等設施都是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等各部門以及社會各界捐贈和撥款。「比如電話,當時免了初裝費,但當時還是有很多老百姓用不起。」嚴宏昌回憶。村民們希望,能有更多的錢投到農業上。當地村民家裡都沒有電腦,還有一位村民表示他家裡到現在還沒裝電話。

  而在當地,圍繞一些項目是不是形象工程,還有著不同的說法。以前,鳳陽縣政府為上述三名大學生提供了誘人的條件:每畝6000元補貼和1萬元的政府貼息貸款,蘑菇銷路由村裡的專業合作組織統一安排,並簽訂合同、訂立保護價,有關部門還安排三人之一的王中華等人到日本、美國等地考察現代化農業生產。

  村民說,這樣的待遇不具有代表性,比如本村的村民也承包的大棚就沒有這麼好的待遇,「我們就沒有大學生貸款額度大。」一村民說,而由於這兩年蘑菇價格不高,讓部分農戶去年賠了本,所以今年就沒有再種。

  在談及蘑菇加工廠時,「平時都不加工蘑菇。」嚴美昌的妻子說,10月10日這個工作日下午的蘑菇廠的確沒有見到有生產的跡象。

  而對於葡萄園,小崗村原村長嚴德友在去年擴建了120畝葡萄,是因為有政府扶持,每畝補貼1000元,另外還有350元的材料費。

  而作為葡萄種植戶的嚴付昌和嚴宏昌則沒有任何補貼,嚴宏昌家裡原來種植了10畝葡萄,但是因為沒有補貼虧本,後來挖掉了。

  部分村民表示希望能一視同仁,不能只給那幾個示範工程補貼,而應該給其它一些種植大戶也給予補貼。

  被村民稱之為形象工程的還有當地的二層小洋樓,按照村民提供的說法,當時村裡提出每戶出4萬,村裡出2萬,建設小洋樓。「當時村裡答應每戶給2萬,但後來有的只給1萬,有的給了2萬。」

  儘管村民住進樓房普遍感到開心,但嚴美昌的妻子表示,「幾乎每家每戶因為建房都欠外債。」這也得到了嚴宏昌的認同,「房子蓋了,腰包癟了」。「所以很多人出去打工了,大概有80戶人家子女在外面打工。」嚴宏昌說。
願所有華人,充分利用互聯網,積极參与中國公民運動,共同推動祖國的偉大變革,以期早日建成一個自由、民主、憲政的國家,實現國人百餘年來的追求與夢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0

帖子

0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0
3
Janwoo4 發表於 2008-10-24 20:0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2408

帖子

858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58
4
任O行 發表於 2008-10-24 20:10 | 只看該作者
我記得去年冬天胡總去安徽還是什麼地方喝自來水..那個擰自來水的就是專門用來應付各級領導的托兒

就是安徽 那還是王三運才去當省長不久

擰自來水給胡總的哥們接待過從縣領導到湖錦濤..每一級都接待過

見了湖錦濤后.那哥們省級以下的都不屑於接待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51

主題

2287

帖子

1080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80
5
 樓主| 無維 發表於 2008-10-24 20:15 | 只看該作者

給三樓的癟三,你只是暴露你自己的下流給倍可親的網友看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

主題

345

帖子

8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9
6
zengtu 發表於 2008-10-27 01:50 | 只看該作者
算了!人家當官也不容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0: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