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英報:金融危機標誌將出現新地緣政治

[複製鏈接]

131

主題

652

帖子

20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ii8 發表於 2008-10-14 08: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新華網消息:英國《金融時報》10月10日發表文章,題目是「危機標誌著即將出現新的地緣政治」,摘要如下。

各國政客和監管者難辭其咎,他們看不到即將到來的風暴。但是,有時候,從另一個角度看一看也是值得的。殘留的金融體系可以成為一面鏡子,正在變化的地緣政治平衡可以從中得到借鑒。對於西方應當讓即將形成的全球秩序成為什麼樣,這面鏡子可以提供建議和警告。

如果說影響世界金融體系的有毒抵押證券和不透明信用交換已經打上美國製造的印記,那麼,歐洲各銀行就是熱衷的購買者。美國慘敗就是西方的慘敗。

退一步看,這場危機跟以前有兩種根本的不同。第一種不同是來得非常猛烈。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顯然沒有先前的經驗可以借鑒,以對付我們在過去一年裡所經歷的震蕩和緊張。

第二種不同是地緣上的不同。震中在西方,這還是第一次。從華盛頓、倫敦或巴黎的角度來看,金融危機通常都是發生在其他地方——拉美、亞洲、俄羅斯——的事情。

震蕩波有時會衝擊西方海岸,通常的形式是要求富國救援自己傲慢的銀行。但是,這些危機都會在北方和南方之間——在工業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劃一條線。新興國家陷入混亂;西方嚴厲地告訴它們必須採取什麼措施擺脫危機。

指示是以名副其實的華盛頓共識的形式發出的:作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供金融支持的代價,發出的指令是令人痛苦的,其中包括放寬市場和整頓財政。

但這一次,危機是從華爾街開始的,是由美國住房價格大幅度下跌引起的。新興國家成為受害者而不是始作俑者。這種角色轉換的原因何在?西方的葯它們已經吃夠了。

十年前,在1997-1998年危機給其中一些最有活力的經濟體帶來災難之後,亞洲說再也不會讓這種情況出現了。碰到困難時也不再表現出屈尊姿態。為了避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災難性的規則,各國政府將建立自己的防禦措施,對付不斷增多的外匯儲備帶來的困境。

對富國來說,承認地緣政治影響將像為揮霍浪費付出國內代價一樣痛苦。西方道德權威的喪失始於伊拉克戰爭,現在已經大大加快速度。西方債務人再也別指望他們的債權人相信他們的信譽了。這裡還有含義更廣泛的教訓。全球經濟實力向東轉移已經成為政治演講中的老生常談。在西方,現在幾乎所有人都用敬畏的語氣談論中國崛起的步伐、印度作為一個地緣政治角色的興起、巴西和南非在國際關係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可是,富國還沒有恰當地面對這些政治影響。他們可能想像著要分享權力,但是,他們認為談判要按他們的條件進行:新興國家將——按西方選擇的步伐——被吸收進類似的國際論壇和機構。

當美國和歐洲外交家談及新興國家成為全球體系負責任的利益攸關者時,他們真正的意思是說,決不能讓中國和印度等國家挑戰現有的標準和規範。

西方現在的心態認為,比(利時)荷(蘭)盧(森堡)三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仍然比中國擁有更大的投票權;7國集團認為它仍然是重新設計全球金融體系的合適論壇。

我並不反對推廣西方的價值觀念——宣揚法治、多元政治和基本人權的優越性。我也不認為,自由市場制度是最糟糕的選擇。

可是,重要的教訓是,西方不能再認為全球秩序將根據它自己的想像重新確立。兩個多世紀來,美國和歐洲輕而易舉地行使經濟、政治和文化霸權。那個時代正在結束。
觀自在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6 00: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