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爛牙不拔 當心引發腦膿腫

[複製鏈接]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8-9-20 13: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口腔亞健康已成為身體亞健康的重要表現之一。

  「爛牙根」入腦導致腦膿腫

  長期以來,民間一直流傳著一句話——「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牙疼真的不是病嗎?記者了解到,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對牙病確實不以為然,疼的時候固然咬牙切齒,但是疼痛一過,只要還能吃飯,立馬就把牙病拋到九霄雲外。劉冰說,口腔疾病不僅使很多老年人深感失去牙齒而無法咀嚼的痛苦,其致病菌還可以引起或加重胃病、糖尿病、心腦血管病和關節病及併發症,嚴重危害全身健康。同時,它還影響心臟、肺、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事實上,口腔亞健康已成為身體亞健康的重要表現之一。

  「不肯拔爛牙,其病毒可能通過血液循環進入腦部,從而導致腦膿腫!」劉冰告訴記者,幾年前她接診過這樣一個病例,患者經常患牙痛,但是每次到口腔科看病,醫生勸他拔牙,他都很緊張,害怕拔牙太痛,只是吃點止痛藥了事。後來,這位患者要參加一個重要考試,考前比較緊張,出現了血壓升高、頭暈發燒癥狀,到醫院沒多久就昏迷不醒。一開始醫生以為是壓力大引起了高血壓,給他做了降壓處理。但奇怪的是,血壓降了患者仍未好轉。之後,醫生對他進行抽血檢查,發現患了「菌血症」——也就是敗血症的前期癥狀。與此同時,患者腦部CT發現顱內有一塊「不明物體」。進行開顱手術后,醫生才恍然大悟,其腦部「不明物體」根本不是之前懷疑的腫瘤,而是感染引發的膿腫。到底是什麼引發感染呢?經過專家會診,一致確認禍根原來就是患者屢次都不肯拔掉的「爛牙根」。

   牙周病細菌可進入血液循環

  關於牙病和其他全身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病關係的研究,這些年得到全世界醫學界的關注。研究發現,牙周病可引起細菌進入人體的血液循環,從而激活免疫細胞。而這些免疫細胞則能產生細胞因子,由此對全身健康產生破壞性的影響。比如在胰腺里,過多的細胞因子就很容易對負責產生胰島素的細胞造成破壞,而該類細胞的減少容易引起Ⅱ型糖尿病,哪怕這一切是發生在一個其他方面健康狀況均良好的普通人身上。

  除了糖尿病,人類健康的另一個殺手——心血管疾病也正在被越來越經常地與口腔健康聯繫在一起。早在1911年,一些醫生就開始懷疑牙周炎細菌能通過血液感染心血管組織,如今更有實驗室研究發現,口腔細菌一旦進入血液,便會依附在冠狀動脈(心臟血管)的脂肪酸,導致血塊形成,影響心臟健康。而冠狀動脈疾病的病徵正是脂肪蛋白積聚使冠狀動脈內壁加厚。血塊阻塞正常血流量,限制了進入心臟的血液營養和氧氣含量,從而引發心臟病。

  劉冰指出,在接診當中,她同時也發現很多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比正常人群更容易犯牙周病,出現牙床腫痛、牙周萎縮乃至牙齒鬆動等現象。

  

  爛牙不拔 當心引發腦膿腫

   影響篇

      口腔疾病可影響心肺腎功能

  明天是全國愛牙日,今年愛牙日的主題是「重視中老年口腔健康,提高生活質量」。記者了解到,近些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口腔健康已經有了相當大的改善,但是,對於牙病有什麼危害、應該怎麼維護自己的牙齒等等,仍存在很多誤區。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口腔科副主任醫師劉冰指出,口腔疾病並非人們想像的那樣只是會影響進食,其致病菌還可引起或加重胃病、糖尿病、心腦血管病和關節病等,嚴重時甚至引發致命的腦部膿腫。牙病與全身健康息息相關!

   關懷篇

      人老了就會掉牙?錯!

      無牙老人也應堅持用柔軟的牙刷刷洗牙齦、牙槽。

  隨著年齡增長,牙齒一定會搖晃脫落嗎?劉冰指出,很多老年人都普遍這樣認為。事實上,有些人50歲就滿口牙搖搖欲墜,而另一些人可能到了70歲還能吃炒豆。「導致掉牙主要有兩個因素,一是血供差,一是毒素侵蝕。前者是身體差引起的,後者與牙齒保養不當有關,並非都由年老引起。」

  人的牙齒是「種」在牙槽上的,需要牙周支持組織提供營養成分,包括鈣、蛋白質、氧氣等等,而老年人很多患有心血管病等,牙齒的血供會比較差,容易導致代謝障礙,出現齒搖發落、眼花耳聾、嗅覺遲鈍等現象。

  此外,人體口腔中總會有很多細菌,正常情況下,說話、飲水等活動有助於分泌唾沫,對牙齒起到沖刷作用,可阻止細菌積聚在某個地方,但是,有些老年人活動減少,尤其是卧床的老人,可能一整天都說不上幾句話,口內細菌很容易積聚發酵,而細菌代謝的產物是有毒的,可侵蝕整個口腔,最終導致牙齒脫落。「其實,從年輕的時候開始愛護自己的身體,正確保養口腔,我們的牙齒完全可以使用70年乃至更長!」

  刷牙可以預防老年性肺炎

  王奶奶今年78歲,牙齒早已掉光了。因為沒有牙齒,她也就不再刷牙了。自從沒有刷牙后,王奶奶早上起床后總感覺嘴裡苦苦的,平時出氣也感覺有一種臭味。自覺身體也不如從前,經常三天兩頭地「感冒」。她到醫院檢查也沒有發現什麼大病,不過醫生告訴她要繼續堅持刷「牙」。王奶奶很納悶,我都沒有牙了,還刷啥?

  專家介紹,刷牙不僅能保持牙齒衛生,預防蛀牙,而且對整個口腔的健康都有重要作用。因為,每個正常人的口腔中都藏有數以億計的細菌,漱一次口可使細菌減少15%~25%,而刷一次牙,可使細菌減少70%左右,沒有牙齒的老年人由於對食物的咀嚼能力下降,口腔中各種腺體的分泌功能也下降,更應該注意口腔衛生。

  此外,多數人不了解刷牙還可以預防老年性肺炎。老年人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功能都有所下降,口腔中的異物易錯吸入呼吸道,引起吸入性肺炎。刷牙時,牙刷刺激牙齦、牙槽引起的興奮傳入中樞神經系統,可使中樞神經所支配的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功能增強,有利於保護呼吸道。因此,老年人即使牙齒已完全脫落,也應該用柔軟的牙刷刷洗牙齦、牙槽。這對預防呼吸道感染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爛牙不拔 當心引發腦膿腫

  預防篇

      如何判斷口腔是否亞健康?

  劉冰提醒,患某種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臟病,或者家族有某種慢性疾病遺傳史,以及最近工作很繁忙、全身抵抗力下降,這樣的市民要警惕自己的口腔狀況。如果您有上述三種情況之一,同時牙齒出現如下問題,如已經出現齲洞、牙石或牙菌斑,經常牙齦出血或紅腫,牙齦和牙齒之間有囊袋物形成,牙齒容易鬆動或常感到咬合無力,經常有口臭,或最近曾遇到口腔潰瘍兩周以上不能癒合的情況,表示牙齒健康不容樂觀,必須反省一下自己的生活習慣了。

  哪些不良生活習慣會影響口腔健康呢?每天刷牙次數少於兩次,以及睡覺前不刷牙,或經常抽煙、喜歡吃含糖食物或脂肪含量偏高的食物等,都容易導致口腔疾病。

  愛護牙齒每年做次口腔體檢

      如何預防口腔疾病?

  劉冰建議說,要保持口腔健康,讓牙齒健康用到70歲以上,應至少每年做一次口腔檢查,如果發現問題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此外,出現其他亞健康狀況時,也要注意有沒有口腔的狀況;重視牙齦出血、牙齦腫痛、牙齒鬆動等早期牙周疾病癥狀;培養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飯後漱口,每天刷牙三次,不用牙籤,改用牙線;超過兩周以上的口腔潰瘍要進行嚴密醫學觀察;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少吃甜食,多吃富含纖維的耐嚼食物;不吸煙,少喝酒;保證每天的睡眠和休息時間;學會自我調節,降低精神壓力;定期進行全身體檢及時了解身體健康狀況。

  「尤其需要提醒的是,很多人吃完飯喜歡用牙籤剔牙,這個習慣很不好!」劉冰說,牙籤多是竹制的,非常堅硬,會把牙縫越掏越大,反而更容易塞牙。

  「正確的做法是選用牙線,因為牙線有彈性,可以擠進牙縫但又不造成破損。」劉冰介紹。另外,洗牙后一定要拋光,因為洗牙之後牙齒表面凹凸不平,更容易吸附污垢,拋光則可避免這個問題。

  所下降,口腔中的異物易錯吸入呼吸道,引起吸入性肺炎。刷牙時,牙刷刺激牙齦、牙槽引起的興奮傳入中樞神經系統,可使中樞神經所支配的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功能增強,有利於保護呼吸道。因此,老年人即使牙齒已完全脫落,也應該用柔軟的牙刷刷洗牙齦、牙槽。這對預防呼吸道感染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009,我等你……

1083

主題

3萬

帖子

896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白金鑽石會員(八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8964
沙發
tylz888999 發表於 2008-9-21 14:3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9: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