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下任總統面臨重重經濟挑戰

[複製鏈接]

1410

主題

8362

帖子

31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3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m021 發表於 2008-9-19 18: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如果經濟學家們預測正確的話,無論麥凱恩(John McCain)和奧巴馬(Barack Obama)誰上台執政,提振經濟都將成為新任總統的首要挑戰。受此影響,減稅和政府支出或將列入政府的首要議事日程,而醫療改革和應對全球變暖等耗資不菲的工作就要往後站了。

《華爾街日報》對私營部門經濟學家進行的最新月度調查顯示,經濟學家對明年年中之前的經濟形勢持悲觀態度。美國經濟摺合成年率的增長率或將連續四個季度低於2%,這將是自2001年經濟衰退以來連續低於平均增長速度最長的一次。

受訪者預計,美國經濟有60%的可能完全陷入衰退,未來一年中每月減少的工作崗位將達19,000個,而失業率在8月份升至6.1%的基礎上將繼續上揚,明年年中前會達到6.4%,突破上次經濟衰退時6.3%的最高紀錄。

經濟學家們認為,未來幾個月將是經濟表現最低迷的時候,而此時恰逢總統大選如火如荼之際。他們預計今年第四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僅會比上年同期增長0.7%。這一增速明顯低於幾個月前的調查預期。他們認為,明年1月20日新總統就職時,經濟形勢也難有明顯改觀。預計明年第一季度美國經濟將按年增長1.3%。

Capital Economics的艾思沃斯(Paul Ashworth)表示,失業率迅猛上揚,退稅效應已經結束,房價持續下跌,股市繼續下探,市場整體人氣低迷,信貸標準明顯收緊;所有這些因素都不容樂觀。

但也並不儘是壞消息。通貨膨脹壓力可能會逐步緩解。經濟學家預計,今年年底前油價會回落至每桶102美元左右,明年6月前會進一步跌破每桶100美元大關;這可能有助於減輕美國家庭承受的財務壓力。

但即便如此,消費者仍然可能遭受痛苦。他們不僅要面對不斷上漲的食品和能源價格,還要遭遇日益惡化的就業市場、更加緊縮的信貸環境和跌跌不休的房價。

今年39歲的伊夫特•佩雷拉(Yvette Perera)來自加利福尼亞的瓦列霍。自今年1月份失業以來,她一直沒能找到工作。她的失業補助只能領到11月1日。佩雷拉說,我在找任何工作,什麼都行。她試著將每次超市購物的消費控制在40美元以內。

麥凱恩提議將企業稅率從35%下調至25%,同時保留布希政府對個人的所有減稅措施,認為這有助於提振商業。奧巴馬則打算對年薪超過25萬美元的人群加稅,將所得用於對中等收入工薪階層實施減稅。奧巴馬的顧問認為,此舉有助於通過提振消費支出刺激經濟增長。

經濟學家們平均預計,第三季度美國消費者支出會收縮0.1%,為17年以來首次下滑。令很多經濟學家意外的是,消費者支出在上次經濟衰退期間仍保持了增長勢頭。受訪者預計,隨著假日購物季節的來臨,第四季度消費者支出將增長0.1%。

零售商們8月份的同店銷售業績表現不佳,今年學生返校季節對消費的提振效應令人失望。美國商務部周五將公布8月份零售額的正式數據。接受道瓊斯通訊社(Dow Jones Newswires)調查的經濟學家預計,當月零售額表現難有起色。

接近三分之一的受訪經濟學家預計,消費者捂緊錢包的趨勢可能數年都難以扭轉,這可能很快就會成為下任總統需要解決的頭號問題。

鑒於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已經大幅減息,白宮未來可能需要挑起刺激經濟增長的重任。但通過財政政策刺激經濟不會是一條坦途。不斷擴大的預算赤字可能會束縛新政府的施政手腳。與此同時,事實已證明退稅舉措只能短暫提振經濟。

三分之二的受訪經濟學家認為,再出台一輪經濟刺激計劃並不是正確之舉。這一計劃目前正在國會討論,奧巴馬也對此表示支持。大多數經濟學家都和麥凱恩一樣,贊同延長布希政府的減稅措施,或將其永久化。

在支持新刺激計劃的經濟學家中,沒有一個人認為新計劃應主要基於個人退稅措施;奧巴馬也是這麼認為的。在他提出的1,150億美元經濟刺激方案中,有650億美元用於退稅,其餘500億美元用於對州和地方政府的財政援助以及基礎設施支出。他計劃向石油公司徵收利潤稅,用以支付退稅支出。麥凱恩表示,他願意考慮各種經濟刺激計劃,但他還沒有明確選定哪種方案。

支持經濟刺激計劃的經濟學家中,13%的人表示應將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納入計劃,一些人認為這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2%的人表示應將重點放在延長失業保險和提供食品券上;另有19%的人認為新方案應綜合包括退稅、基礎設施支出和福利支出等內容。

艾思沃斯說,美國無力同時擔起拯救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這兩副重擔。

Phil Izzo / Kelly Evans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20: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