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推薦《中醫該死的原因》而寫的按語

[複製鏈接]

75

主題

420

帖子

15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goodoctor2 發表於 2008-8-31 01: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8年8月26日,星期二

張功耀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學中醫的。他寫的另外一篇文章《惡夢醒來是早晨》,我也推薦了,而且點擊率很高。

這篇文章寫得很好,很有說服力和戰鬥力。但是,文章中有一句話,我不贊成。作者說「在2006年取締中醫的風潮中,政治打敗了學術」。這個話是不對的。以下一些事實,可以說明,我國人民自發反中醫的鬥爭已經取得了重大勝利。

第一,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在我國民間輿論的帶動下,反對中醫已經形成了一種世界性的風潮。哪裡有中醫,哪裡就有廢除中醫的呼聲。韓國有「醫療一元化國民聯合會」一直在致力於反中醫的鬥爭,據我最近到韓國了解的情況,已經有韓國國會議員和一些市民團體,也積极參加到反中醫的行列當中了。日本民間從90年代初開始,就有人在致力於促使日本政府刪除80年代初被厚生省批准的148個漢方為日本政府合法用藥。英國、義大利、比利時、瑞典、瑞士這些歐洲國家,則加大了對中醫中藥的監管力度。

第二,國內爆發的「手足口病」和四川地震,衛生部已經沒有再像60年代預防腦膜炎和2003年抗擊SARS那樣胡來,強迫老百姓去喝中藥預防湯了。

第三,2006年10月,我國盲目相信中醫中藥的有89%,到2007年10月,只一年工夫,就降到了53%。這些至今還盲目相信中醫中藥的人,除了冥頑不化的「鐵杆中醫」外,不少人是在療效評價上的無知。也就是說,許多人對「療效需要評價」,而不應該「跟著感覺走」,還缺乏認識。這種思想狀態與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密切相關的。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我們對傳統文化的真理觀部分進行徹底的、一針見血的批判。如果我們把這個工作做好了,盲目相信中醫中藥的人數還將繼續減少。

第三,「捍衛中醫」的言論,不管這些言論是來自官方,還是來自民間,都表現得越來越乏力。他們起初以為,通過謾罵,耍橫,巴結官僚政客發話,我們就會投降。可是,他們明顯打錯了算盤。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人看清了中醫衛道士的醜惡嘴臉。他們既沒有資格代表傳統文化,也沒有資格聲稱「愛國主義」,他們是一群徹頭徹尾的利己主義者,一邊吞噬國家財富又一邊禍國殃民的寄生蟲。

第四,經過兩年來人民群眾自發的反中醫鬥爭,一顆一顆的「中醫衛星」紛紛落地,現出了騙子的原形。現在,靠謾罵來捍衛中醫的人已經越來越不得人心了。有一位作者,寫了篇《砸向張功耀的一塊磚》的文章,2006年12月上網,到現在的點擊數還只有260次。可見,人民群眾在對鐵杆中醫做「冷處理」。我相信,隨著反中醫鬥爭的深入發展,我國民眾對捍衛中醫的言論做「冷處理」人會越來越多。

第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利用他們手中的權利搞「中醫藥中國行」,擺出來的架勢可謂不可一世,來勢洶洶,而實際上卻是冷冷清清。除了官方自己說好話安慰自己外,人民群眾根本不感興趣。

第六,中醫藥大學的招生和就業,比任何專業都更加困難。廣州中醫藥大學今年畢業的研究生,就業率還不到20%,其中,還包括幫人家跑龍套(做藥品銷售)在內。最近,在湖北省,又發生了學生進中醫藥大學后,強烈要求自動退學,寧肯明年重考的事。

這些現象都說明,2006年,我國民眾自發反中醫的鬥爭已經取得了輝煌的勝利。中醫已經被我們從至高無上的神壇上拉下來了。這就是我們取得的最重大的勝利。

該死的終將會死去。值得我們關注的只是在於,究竟會有多少冥頑不化之徒去充當垂死事物的殉葬品!我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挽救那些可以被挽救的人。讓該死的中醫中藥自己去死,不要做中醫中藥的殉葬品。這就是我提出告別中醫中藥這個忠告的意義所在!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75

主題

420

帖子

15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4
沙發
 樓主| goodoctor2 發表於 2008-8-31 01:48 | 只看該作者

附:中醫該死的原因

bareu

半夜三更,睡不著,然後,起來,上網,心煩意亂。畢業了,到了一家西醫院,進了非中醫的臨床科室,卻無緣故的心煩意亂的半夜睡不著,因為,中醫鬧的。

從來沒有那個專業像中醫這樣,受到了廣大有良知的學者們的批判,中醫的基礎理論是陰陽五行,奇經八脈,氣血津液,臟腑一類的,首先說中醫的陰陽五行,和算卦的理論基礎一樣,算卦已經明確被國家定為迷信了,可是,中醫仍舊在頑固的堅守著它,中醫不是迷信又能是什麼?再說中醫的經絡,國外嚴格的科學論證,並沒有發現所謂的經絡的存在,中醫界到處的折騰著花錢,幾千年過去了,也沒聽說過那個大仙發現了經絡確實存在的理由,連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對中醫針刺治療的研究結果也不過是「對慢性鈍痛有一定的緩解作用」。而且,並沒有發現中醫所謂的穴位的存在,因為「是否是穴位的部位,並不對針刺治療的效果產生影響」。再說中醫的氣,根本就是子虛烏有,不說也罷,再說血,現在血液學發展得很完善了,不提也罷,至於中醫的臟腑學說,更是鬼扯,明明的解剖在那裡放著呢,何必要找來原始粗糙的中醫原始解剖來說事兒?

這就是中醫的用來指導救命治病的「理論依據」,無可否認,它是一無是處的,所以,中醫的理論,也就無法有效的指導臨床實踐,所以,沒有理論指導的民間半吊子中醫反而可能有療效,就是一個明證,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有人天天在那裡鼓吹中醫的未來在民間的借口。

可是,問題是,民間中醫,治療個不死不活,不痛不癢的病,可能有效,而對於一些急診的,危重的病情,他們除了謀財害命的本事以外,就一無是處了,即使是什麼國醫名手,遇到這種情況,也只能大呼「快打120」,這是中醫明顯無能的另一個表現,如果用陰陽五行,奇經八脈,氣血津液指導中醫的急救,簡直不可想像。

現在,中醫的另一個奇怪的現像是,越是文盲的中醫,反而越是受到人們的追捧!這個專業的所謂「中醫泰斗」大部分文化素質極差,很多人,也就是文盲,初中文化,更有一部分人,竟然是老紅軍轉行以後半路出家的主兒。這些人,被神仙化,被神奇化,大搞個人崇拜,所以,這個專業里,最火的事兒就是對文盲老中醫們只言片解的再咀嚼,他們的話,被奉為語錄經典。科學從來是一個不斷質疑,前進,否定之否定的過程,真理也是這樣,而中醫除外,在某種程度上講,中醫更像是宗教,所以,名老中醫的常說的一句話是:你得信中醫,不信,怎麼可能有療效?!而西醫不同,你信不信都無所謂,反正,我手術做了,療效立桿見影的在那裡擺著呢,明明白白的證據,讓你信不信都顯得根本不值一提,這不是西醫醫生所考慮的!抽個血,拍個片,讓你啞口無言。所以,西醫發展到現在的循證醫學,徹底的打破了個人迷信的色彩,讓年經與年老的醫生站在了一個地平線上,老不老,臨床經驗多不多,並不重要,拿證據說話!可是,中醫不是這樣,甚至有些搞中醫的老頭子居然說,不到六十歲,你根本沒入中醫的門兒之類的,中醫是一個不講證據的混蛋學問,所以,中醫就會出現盲目狂熱的「崇老現象」甚至於近似於瘋狂病態,老頭子們的經驗,就像是黃金珠寶一樣,讓人愛不釋手!

從某種角度來講,中醫是一門實踐學問,他的理論根本上無法指導實踐,而實踐上的盲目混打混撞,才是一個中醫醫生安身立命的不二法寶,臨床是硬道理,天上有一種豬,它的肉比龍肉還好吃,可是,如果吃不到口,也不過是胡吹亂叫的混話罷了。而不可否認的是,沒有理論指導的臨床實踐,是盲目的實踐,大家現在明白了甘草里有擬皮質激素成份,所以,無良的醫生總喜歡用甘草,並叫「國老」,大家現在明白了清熱解毒的中藥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作用,所以,遇到棘手的雜菌感染的病人,可能嘗試用一下清熱解毒的中草藥,就是這個道理。這種進步,顯然不是建立在中醫的所謂「天人合一,整體論治,陰陽五行……」等混話理論基礎上的,說白了,這是科學在中醫改造中的進步。任何人,都不能否認

從另一方面講,中醫用了幾千年的抗瘧疾的青蒿,真正治療瘧疾有效的原因,還是西醫研究出來的,更確切的說,是科學的功勞,它告訴了我們為什麼這樣一個困擾中醫幾千年的難題,無可否認,以中醫文盲泰斗們陰陽五行,奇經八脈的理論再解釋上一千萬年,也是無果的。

廢醫驗葯,成了中醫界,西醫界,中西醫結合界心照不宣的內容,看看國外醫藥公司生產出來的新葯,許多就是從中藥中提取,鑒定出來的,就是一個明證,這裡面壓根兒不關中醫理論什麼事兒。要知道,以朝醫,蒙醫,壯醫的理論,甚至於上帝的恩賜理論來解釋中藥的功能也完全解釋得通。

中醫是一個政治的東西,臨床,治病,救人,開刀,手術,醫學不過是一門專業技術性極強的職業罷了。無論是在什麼國度,什麼政治體制下,甚至於什麼民族的環境下,療效都應當是可以重複驗證的。而中醫不是這樣,一有人批判中醫,立碼就會有人說你「不愛國,漢奸,民族敗類」種種污言穢語,讓這個民族失去了冷靜,為了政治,主管衛生的官員也要跳出來義正言辭的出來表達,這是學術的東西,何關政治?如果中醫真的是博大精深,民族奇草的話,為什麼我們的政府官員們得了病要去西醫院,年紀大點兒的,還要去看西醫的老年病科,還要求著人家西醫開刀救命呢?中醫行不行,我們的政治官員們心裡明鏡似的,可是,卻仍要繼續打腫臉充胖子。自欺欺人

幾千年過去了,中醫一直就是扶不起來的阿斗,取締中醫的風潮也一波接著一波,但是,無一例外的,中醫在政治的疪護下,仍舊苟延殘喘著,一直在虛假的神位上,被國人以盲目的愛國,民族熱情追捧著,很另人尷尬的是,在2006年取締中醫的風潮中,政治打敗了學術,中醫學術界一直沒有拿出什麼像樣的可以證明中醫那怕有半點科學性的學術性的文章,充斥我們眼球的,除了漫罵,侮辱,人身攻擊,就是政治上的無賴狡辯了,可以說,這樣一場全國性的大討論,中醫雖然還活著,卻加速了它的死亡的進程,科學,真理,讓我們的心更加明亮。有意思的是,中國中醫研究院竟然掩耳盜鈴般的把名字改為「中醫科學院」,可是,算卦的本質卻欲蓋彌彰。風水大師,不也可以用一台光鮮的電腦為自己加一個「科學預測」的標籤么?

中醫學院畢業的學子們是這個專業里受害最嚴重的,中醫學院里傳銷洗腦般的教育,讓這群學子喪失了最基本的思辯能力,絕對的力挺中醫;掙扎在臨床一線治病救人歷屆中醫畢業的醫生們更是害怕因為中醫的取締而失去養家糊口的飯碗,而保持沉默;至於名老中醫們,反正是名也有了,利也有了,也活不了幾天了,中醫取不取締,更是與他們無關。這就是中醫的現狀,臨床是硬道理,中醫騙子們最擅長的,就是吹噓,中醫畢業的學生們,臨床上更是與西醫畢業的學生們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出於醫療安全有效的角度講,中醫院不要中醫畢業生,而西醫院,更別提了,更不會要那些滿嘴陰陽五行胡言亂語的廢物,許多人抱怨國家政策有問題,這可能是一方面,但,最重要的一方面是,中醫學院的學子們,被中醫害了,浪費了五年的人生寶貴青春,換來的,不過是一門算卦的騙人學問,毫無臨床實用價值。可悲的是,仍舊有一些中醫學子對中醫抱著美麗的幻想,吃著速食麵,啃著老,卻仍舊在憧憬著美好的中醫國粹再次復興的偉大春天!

中醫學院畢業生就業率不足10%的調查結果,基本上是真實可信的,實際的就業率,可能連這個10%都不到!這才是實際的真實情況。

許多人,看中醫,是以一個局外人的眼光來看的,而中醫界內部的人,人數少,加上生存的壓力,也很少有人有勇氣出來說出真話,一部分人連飯都吃不上了,憤而跳出來,說一些真話,說一些取締中醫的話,卻立即被政治的帽子打壓了下去,這就是為什麼揭露中醫仍舊任重道遠的原因。

人類對於真理,科學的追求,是無止境的,歲月的流逝,會讓一切假話無所遁形,終究會有一天,中醫會退出歷史的舞台,無法逃脫被取締的命運!

可是,又有誰來為歷史負責?又有誰來為這些無辜的中醫學子們的悲慘命運來負責?

有的人,選擇了拭目以待,可是,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一屆屆的中醫學子們,你們就這樣甘心做中醫的陪葬品么?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5

主題

420

帖子

15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4
3
 樓主| goodoctor2 發表於 2008-8-31 01:51 | 只看該作者

何去何從? 全國中醫學院畢業生就業率僅10%

中醫學生就業難尚無藥方    商報記者陳亮/攝

http://www.ce.cn/cysc/zyy/jrgx/200804/07/t20080407_15071755.shtml
    眼下,一個題為《請全社會都來關注中醫學院畢業生的命運吧!》的帖子,在網易論壇引起熱議。

    發帖人自稱是中西醫結合專業的碩士研究生,他在帖子中稱,目前全國中醫專業的學生(以下簡稱中醫學生)陷入了「進中醫院沒機會,進西醫院沒資格」的尷尬境地。

    也許是目前正值大學畢業生求職高峰,此帖一發,引發的中醫學生就業難的思考接踵而至。

【供求失衡】

    河南每年僅需中醫學生千人

    除就業面窄外,不少中醫院校盲目擴招,使中醫學生供過於求也是造成中醫學生就業難的一個原因。

    林繼臻是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市場部主任。昨天,他看到單位擬定的招人計劃,今年醫院打算招收11名碩士,博士視情況而定,不招本科畢業生。

    因為老中醫經驗豐富,一些醫院寧可返聘退休醫生也不願招新人。

    醫院如此,學校更甚。因為需要臨床經驗、競爭壓力大等原因,中醫學院招聘的畢業生,一般需要有博士學歷。

    1998年至2002年在衛生廳工作時,林繼臻曾關注過中醫行業的發展。

    他說,河南省縣級以上的中醫院約有100家,以每家每年提供10個崗位來算,每年全省約有1000個中醫崗位要人。但今年,單是河南中醫學院中醫專業畢業生就達1270餘人。

    河南中醫學院就業指導中心主任潘建偉說,目前中醫專業畢業生就業市場已趨於飽和。

    招生規模不斷擴大

    與就業難相對,這兩年,中醫學院的招生規模卻在增加。

    林繼臻說,3年前,河南中醫學院每年能畢業幾百名中醫學生,現在則達1000多人,招生規模擴大了三分之一。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醫藥戰略研究課題組調查數據也顯示,民國初年,我國有中醫80萬人,1949年為50萬人,現在只有27萬人。而真正能用中醫思路看病、開處方的據推測最多有三四萬人。

    而與此相反,西醫則從1949年的約8.7萬人發展到今天的175萬人,增長近20倍。

    「 本來中醫存廢的爭議對中醫行業打擊就很大,中醫市場日漸萎縮,但中醫學院卻一如既往地擴招。」李鑫說,「如果國家決定保護、發展中醫,就應該為中醫學院畢業生解決現實的問題。如果中醫確實不太適合社會發展,就應該果斷地縮小招生規模,招生時就明確告知學生以後只能幹什麼,否則像我們這樣的人會層出不窮。」

    【難題求解】

    中醫學生應拓寬就業視野

    「中醫學生應轉變觀念,就業可選擇保健服務業。」潘建偉說。

    他說,現在,服務業的興起速度非常快,城市生活的快節奏、高壓力下,人們會選擇推拿按摩來減壓。並且,中醫養生功能很強,這些都提供了很大的服務市場。事實上,目前就有約20%的中醫學生選擇了服務業就業。

    此外,賈謙認為,還要撤除持中醫執業證書的人只能在中醫科工作的規定。

    《執業醫師法》規定,中醫學院學生畢業后不能參加臨床類別的執業醫師考試。而持有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證書的人員申請執業註冊,必須在聘用單位的中醫科從事診療活動,如該單位無中醫科,則不能聘用。

    但現實是,西醫院中醫科都很薄弱,進人計劃極少,中醫市場本身又不斷縮減。「中醫的式微是造成中醫學生難就業的根本原因。」賈謙說。

    他認為,現在因為執業政策的限制,中醫學生沒辦法施展才能,他建議國家破除此規定。

    最後,中醫專業招生規模也應適當控制。

    鄭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學教授紀德尚建議,今後中醫學院在招生時要適度控制招生規模,要與市場需求相適應。

    他說,中醫是中國的傳統醫學,中醫能不能發展好,要看政府的支持。政府部門應加大宣傳力度,可進社區等宣傳,增加市民對中醫的認同,從而擴大市場需求,以此來擴大中醫學生的就業面。

    「目前,中醫的現狀是:中國原產、韓國開花、日本結果、歐美收穫,中國要努力逐漸改變這種現狀。」紀德尚說。

    【相關鏈接】

    史上4次中醫存廢之爭

    與中醫學生就業難相關聯的,是中醫整體上面臨的發展困境。

    據了解,中國中醫史上關於中醫存廢有4次交鋒。

    第一次是民國初年的「教育系統漏列中醫案」。

    北洋時期,政府一味推行西洋醫學,而無視中國傳統醫學的存在。1912年,北洋政府以中西醫「致難兼采」為由,在新頒布的學制及各類學校條例中,只提倡醫學專門學校(西醫)而沒有涉及中醫,完全把中醫藥排斥在醫學教育系統之外。這就是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系統漏列中醫案」。

    第二次是1929年的「廢止中醫案」。

    1929 年2月,國民黨中央衛生委員會在南京召開第一次會議。會上,在褚民誼的授意及主持下,通過了余雲岫等提出的《廢止舊醫以掃除醫事衛生之障礙案》,提案把貧窮落後的舊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的不發達歸咎於中醫。此案一出,人們群情激憤。中醫界空前大團結、大覺醒,在全國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反廢止」風潮。

    而在文化大革命時期,中醫被視為「四舊」,成了清除的對象,被稱為第三次交鋒。

    2006年10月,中醫存廢之爭再起波瀾,被認為是第四次交鋒。

    在這次交鋒中,中南大學教授張功耀等人發起了一場「促使中醫中藥退出國家醫療體制」的簽名活動。張功耀還提出修改憲法,讓中醫在5年內全面退出國家醫療系統。

    對此,官方的立場則比較明確。當年10月10日,衛生部新聞發言人明確表示,「中西醫並重」是我國衛生工作的方針之一,堅決反對取消中醫的說法。

    中醫存廢爭論多年,至今尚無定論,而這一爭論所帶來的一系列併發症卻正逐步顯現。

    專家建議中醫學生拓寬就業面,同時國家放開中醫就業藩籬、推廣中醫並適度控制中醫招生規模,或可解此難題。

    【就業遇冷】

    同宿舍8名中醫學生  僅1人當醫生

    李鑫(化名)今年26歲,為河南中醫學院在讀研究生。畢業在即,與宿舍3個室友一樣,他的工作還沒著落。

    今年1月,李鑫在網上看到這樣一條新聞:因就業壓力大,山西醫學類畢業生九成謀考研。

    對此,李鑫並不驚訝。年初到現在,他參加的醫學專業專場招聘會不下6場,但一半以上的招聘職位都是招聘醫藥推銷員。偶爾有單位招聘中醫學生,也是縣市醫院。鄭州本地的中醫院,則一般招博士。

    3年前,李鑫本科畢業時,已意識到就業難問題。為此,同宿舍的8個同學,全都決定考研,最終4人「中榜」,另外4人僅有1人當上了醫生。

    河南中醫學院就業指導中心主任潘建偉說,該校每年的畢業生中,僅三成能當上醫生。

    中醫學生就業難遠不止河南省,全國都遇此情景。

    對此,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醫藥戰略研究課題組研究員賈謙說,全國範圍內,中醫學院畢業生就業率只有10%。

    【政策尷尬】

    學了中醫只能幹中醫?

    1956年,中央提出了發展中西醫結合的政策,緊接著,全國各省紛紛辦起了中醫學院。可到現在,一種意想不到的局面出現了——中醫學院畢業生面對「集體失業」的危險。

    1998年,我國《執業醫師法》將醫師執業類別分為臨床、口腔、公共衛生、中醫四大類別。而中醫學院畢業生只能從事中醫類別工作,中醫學院的中醫、中西醫結合專業畢業生只能參加中醫類別的執業醫師考試,不能參加臨床類別的執業醫師考試。

    一中醫專業的學生說,現在中醫院也紛紛聘用西醫專業畢業生,而中醫學院的畢業生一旦進不了中醫院只能去西醫院。可目前西醫院的中醫科都很薄弱,進人計劃極少,不少中醫專業畢業生即使到了西醫院也是從事中醫以外的工作,而按照《執業醫師法》及執業規定,這屬於跨類別行醫,是違法的。

    「中醫院太難進,而西醫院又因為執業規定無法容納中醫學生。」該學生說,「很多中醫本科生、研究生,只能做醫藥代表或者乾脆離開醫藥這行,這就是我們面臨的就業形勢。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 12: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