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縱橫周刊 南奧塞梯戰爭后的中美俄關係

[複製鏈接]

419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長白山 發表於 2008-8-21 02: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8月8日,全世界都在目睹兩場世界級的戰爭,一場發生在北京,中國和美國領銜諸國,以奧林匹克為賽場,以「更高更快更強」的名義,展開以國力、體制、商業、技術以及民眾素質為背景的全面競爭。在這場競爭中,中美兩國各有得失,但毫無疑問,奧運報道強化並且坐實了一年以來西方媒體對中美關係的臉譜化描述:中國被視作美國目前真正意義上的全面對手。當天,布希總統一家人,為美國新駐華大使館開館,這個美國最大的駐外使館,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反應了美國對中國的判斷。

  另一場發生在喬治亞北部的事實獨立州南奧塞梯,喬治亞人迎戰(或者說招來)俄羅斯的猛烈炮火,美軍訓練下的格軍,在佔領(或者說侵入)南奧塞梯不出12小時,就被世界第二軍事強國俄羅斯擊潰,並且自己的城市被俄軍佔領。北約和美國立刻開始協調,先是歐盟輪值主席法國的薩爾科齊居中籤下第一份不清不楚的停火協議,后是美國國務卿賴斯再要求雙方簽下更強硬些的協議,然而何時俄羅斯真正撤出喬治亞領土,還是一個未知數。在這場以喬治亞親美總統冒進、俄羅斯總統級總理普京過度反應的戰爭背後,分明是美俄關係戰略重大轉移的演示——普京的俄羅斯,越來越更像是美國的敵人。

  理解南奧塞梯戰爭當然可以從事實和戰略兩個層面去看。不過,布希和賴斯在外交政策上信奉新保守主義,重視戰略勝於重視形式。理解新保守,一定要知道他們戰略上的布局和對公眾表達可以差距很大,里根戰略上是要避免大政府對自由的毒害,因此用政府負債的方面逼迫政府減員,但他卻用「減稅反而能增加稅收」的「巫術經濟學」說服民眾支持;他希望以軍備競賽拖垮蘇聯,卻編出星球大戰計劃讓美國人也上當;布希打伊拉克是既定的對不聽話的邪惡政權殺雞駭猴,但卻讓鮑威爾搞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借口。因此,當賴斯指責俄羅斯竟然侵入一個主權國家的時候,大家也不能當真,這個主權原則,最早在國際上拋棄的也是美國。

  事實上,無論喬治亞總統是自己頭腦發熱冒進,還是在美國和北約的暗示下走出這步,美國和北約大概都會見獵心喜。喬治亞立刻宣布退出獨聯體,烏克蘭等國也會跟著這麼做,而美國波蘭立刻簽署導彈安置協議,以前渾濁不清的俄歐邊界,再次清晰起來。而因為石油而強大的俄羅斯,也在普京的帶領下向世界顯示了自己的以大欺小的實力和意志。雖然歐盟好些國家還因石油和天然氣受到俄羅斯的勒索,但美國和美國為首的北約,卻非常樂意劃出清晰的「你和我」的邊界,在軍事上有了繼續在歐洲主要是新歐洲存在和擴張的必要。

  在觀看奧運和觀察南奧塞梯的同時,再想想因「Made in China」和威權而造成的「中國威脅論」,卻是那麼表面——俄羅斯的這個,才是真刀真槍地對西方社會的威脅。中國人往往不理解的是,美國媒體和政客為什麼放著軍事第二大國俄羅斯不提,近年只提中國威脅?一個主要原因是,雖然俄羅斯因為石油收益而經濟崛起,但除此之外,基本可以被世界市場忽視,而中國製造卻無處不入,對西方普通民眾帶來了切實的威脅感,而西方媒體和政客,當然會投民所好,很便宜地談及中國威脅。但正如Zakaria所說,中國的威脅,是學習美國遊戲規則的競爭。相反,俄羅斯才並不在乎西方的遊戲規則,普京希望是一雪1990年代「沒有俄羅斯的國際政治」的恥辱,重振俄羅斯大國理想,這個理想,是為了打破現有規則,而不是為了遵循規則。

  地球上最大的國家美國在尋找自己的頭號敵人或者對手。讓中國或者中國當今政府感到幸運的是,2001年的911,讓美國傾盡國力對付中東恐怖主義,而中國卻被邀請加入WTO,成為全球化少數的贏家之一,並且在朝鮮等問題上幫助了美國。在全球化獲得的紅利開始給中國帶來全面的負面影響、讓美國全民都注意到崛起的中國可能是威脅的時候,大國夢不死的俄羅斯卻也同時崛起,在南奧塞梯問題上,準確無誤地表達了大國的野心,事實上軟化了中國的負面形象。

  中國的命運,一直就是和俄美兩國有關。國共內戰,本質上是蘇美代理人戰爭;朝鮮戰爭,等於是替蘇聯出頭;尼克松恢復中美關係,是為了對付蘇聯; 1984年中國參加洛杉磯奧運會的輝煌,其實是配合美國抵制莫斯科奧運會的延續。世界上最大的三個國家共處一個地球,中國必須甘居第三,和美國保持友好關係,和俄羅斯做和平鄰居,才能有長期的和平發展環境。

  俄美兩強相爭,作為第三者的中國,要恪守自己和平的角色,繼續融入而不是抵制國際社會,繼續貫徹而不是反對民主價值。我們曾經用自己的犧牲,成為了世界和平的五大締造者(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因此,做一個民主和正常的大國,而不是站到國際社會的對立面,才能保證更長期的和平和安全。(作者/安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4: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