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要二胡曲【新婚別】伴奏音樂

[複製鏈接]

4

主題

8

帖子

4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邱少明 發表於 2008-7-24 23: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請問能為我找到二胡協奏曲【新婚別】的伴奏音樂嗎?最好是樂隊的,電子合成的也可以。我要全首的,共16-17分鐘。有勞了!

350

主題

799

帖子

642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42
沙發
笑笑笑 發表於 2008-7-25 00:20 | 只看該作者


是這個吧!





《新婚別》

作曲:張曉峰   朱曉谷   
二胡獨奏:閔惠芬   
演奏:上海民族樂團   
指揮:夏飛雲
資源格式:MP3/192Kbps
時長:16:44
文件大小:22.3MB

  二胡敘事曲《新婚別》是根據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同名敘事詩創作的。唐代的安、史之亂刀兵四起,給人民帶來下一場深重的災難。為了防守邊關、平定叛亂,朝廷四處徵兵,連一個剛剛結婚的丈夫也不能倖免。「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匆忙。」昨晚剛剛舉行婚禮,今早祛征如的丈夫就告別了妻子,未免太急促了吧!「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腸。」妻子送別丈夫,難捨難分,淚眼相望,柔腸寸斷。

  正當生離死別時,無情鐘聲催入緊,丈夫忍痛走向從軍的行列,妻子含著熱淚,凝望著遠去的丈夫。「人事多錯遷,與君永相望!」

  引子以姜白石歌曲《鬲溪梅令》的音調為素材發展而成,展現了戰火紛壇,兵荒馬亂的歲月。

  全曲分為三段:

   1. 迎親

  明亮悠揚的竹笛聲,展現了山青水秀的鄉村美。接著,二胡以慢速奏出由《鬲溪梅令》發展成的主題,委婉質樸,刻畫了少女新婚喜悅嬌羞的神態。在迎親歡快的鼓樂聲后,二胡以自由舒展的曲調,細膩多變的技法,以及大革胡的對奏,鋼片琴的點綴,形象地表現了洞房花燭之夜的情景;

   2. 驚變

  定音鼓的滾奏,戲曲的"亂錘"節奏和二胡激憤的散板旋律交織在一起,猶如風雲突變;官吏深夜抓丁。后運用"緊打慢唱"的手法,二胡"慢唱"恰似哀號乞求;樂隊則以急促的十六分音符節奏"緊打"襯托,更增驚慌之狀。最後出現二胡的華彩樂段,跌宕起伏,如泣如訴的散板旋律,表現了"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的情景;

   3. 送別

  樂隊的節奏緩慢,二胡運用探弦、顫音、滑音、抖弓等技法潤飾主題,表達了新人離別的痛苦與悲哀。接著,悲哀的旋律逐漸變成了堅定的音調,猶如新娘強壓悲痛,囑咐丈夫"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迅雷下載鏈接:

新婚別

http://www.mydcentre.com/club/gFlisnhzN537d5ky7v543f97jfgkdr3bYgjc/Aimo_XinHunbie_MinHuifen.mp3

或:

http://www.lxroom.cn/music/rhxhb.mp3


試聽:







[ 本帖最後由 笑笑笑 於 2008-7-25 01:20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50

主題

799

帖子

642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42
3
笑笑笑 發表於 2008-7-25 01:01 | 只看該作者






杜甫《新婚別》

兔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

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

結髮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匆忙?

君行雖不遠,守邊赴河陽。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養我時,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腸。

誓欲隨君去,形勢反蒼黃。

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婦人在軍中,兵氣恐不揚。

自嗟貧家女,久致羅襦裳。

羅襦不復施,對君洗紅妝。

仰視百鳥飛,大小必雙翔。

人事多錯迕,與君永相望。



  題解

  這是杜甫著名的新題樂府組詩「三別」之一,作於唐肅宗乾元二年(759)。詩中描寫了一對新婚夫妻的離別,塑造了一個深明大義的少婦形象。頭天結婚,第二天新郎就去當兵,這完全違背當時新婚者不服兵役的常理和習俗。一想到丈夫就要到九死一生的戰場上去,新娘悲痛得心如刀割。但她同樣認識到,丈夫的生死,愛情的存亡,與國家民族命運,是不可分割地連結在一起的,要實現幸福的愛情理想,必須作出犧牲。於是,她強抑悲怨痛楚,在離情別緒中,平靜而深情地鼓勵丈夫,同時熾熱堅定地表達至死不渝的愛情誓言。這首詩寫出了當時人民面對戰爭的態度和複雜的心理,以及他們對正常人生和親情的留戀,他們為國家承擔責任的勇氣。


  句解

  兔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

  兔絲附在又短又矮的蓬麻身上,它的蔓兒自然不會很長。把女兒嫁給出征打仗的人,還不如把她扔在路旁!「兔絲」,一種蔓生植物,多纏附在別的植物上生長,古人用以比喻女子之依附男子。這裡是新娘用以自比。「蓬麻」,兩種低矮植物,用以比征夫。

  開篇以「兔絲附蓬麻」這一自然現象,比喻婚後女子依附丈夫的不可分割的關係,比中有興,貼切巧妙,恰到好處,不僅準確地把握了結婚僅一天的新嫁娘的特定身份、語氣口吻、感情色彩及心理動態,也符合詩歌進程的需要。比興意義並不局限於表示夫婦的依存關係,而是更形象深刻地表達了新娘對新郎那種依依不捨、纏綿悱惻的情意,這樣婉轉入筆,比開門見山效果更佳,而且從新婦的角度敘述,不宜直截了當。丈夫應徵入伍,吉凶難卜;自己依託無著,生活前景難料。一想到此,她又怎能不痛斷肝腸,無奈悲傷?

  結髮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匆忙? 

  自從結髮作了你的妻子,到現在還沒坐暖你的床。昨晚成婚,今晨你就告別,這豈不是過於匆忙?這裡語氣由重加急,以通俗而富有個性化的語言,描畫出一位愛怨交織、感情細膩的新嫁娘形象。「結髮」,古時婚禮,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髮,因以指成婚。

  君行雖不遠,守邊赴河陽。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你此行雖說不甚遙遠,但奔赴河陽也是去守衛邊防。我的身分尚未明確,叫我如何去拜見公公和婆婆?前兩句的弦外之音是,守邊守到了河陽,邊境竟在自己的家門口。昔日強大的唐帝國窮兵黷武去開邊,現在戰火都打到王朝統治的中心地帶,這是何等辛辣的諷刺!后兩句是感怨嫁與征夫為妻的痛苦。新婚竟成生離死別,本是痛不欲生,但一想到自己還是剛過門的新娘子,所以態度不免矜持,語帶羞澀,備極吞吐,這是完全符合人物的特定身份和精神面貌的。「河陽」,今河南孟縣西。當時為郭子儀的駐防地。「姑嫜」,即公公和婆婆,丈夫的父母。古代兒媳婦稱婆婆為姑,稱公公為章,「章」即「嫜」。古時禮制,女子出嫁三天,要告廟上墳,才算成婚,人妻的身分才確定。

  父母養我時,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 

  回想父母撫養我的時候,日夜都叫我深居閨房。女兒一旦嫁了出去,無論丈夫是雞是狗也得把他跟上。這幾句娓娓道來,字字凄惋,所謂發乎情也;細細追憶,深深感人,終能止乎禮義。后兩句所採用的俗語,增加了詩的真實性和親切感。「藏」,意謂不輕易見人。「歸」,指女子出嫁。「將」,跟隨。「雞狗亦得將」,就是俗語所說的「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腸。誓欲隨君去,形勢反蒼黃。 

  你如今前往九死一生的戰場,怎不讓人痛斷心腸!我本來決心要隨你前去,又怕落個事與願違的下場。這一席話語,如泣如訴,慷慨悲涼,哀婉真摯,充分表現了這位新婚女子為公忘私,識大體,送郎參軍,奔赴國難的愛國情操。元代劉塤《隱居通議》說,以下八句「沈鬱頓挫,哀而不傷,發乎情止乎禮義之言也」。「蒼黃」,本指青色和黃色。《墨子·所染》:「見染絲者而嘆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后因以「蒼黃」比喻極大的變化或事與願違。

  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婦人在軍中,兵氣恐不揚。 

  請你不要以新婚為念,努力去當兵打仗。有女人在軍隊中,士氣怕要受到影響。前兩句是新婚妻子對丈夫的勸慰詞,一變哀怨沉痛的訴說為積極的鼓勵,為使丈夫一心一意英勇殺敵,她表示了自己深明大義、生死不渝的堅貞愛情。這是人民的呼聲,時代的呼聲,是詩人通過新娘之口發出的愛國號召。后兩句是說,她怕觸犯軍隊的忌諱,不能跟隨前去。這一典故出自《漢書·李陵傳》,李陵與單于作戰,李陵說:「吾士氣少衰,而鼓不起者,何也?軍中豈有女子乎?陵搜得,皆劍斬之。」

  自嗟貧家女,久致羅襦裳。羅襦不復施,對君洗紅妝。 

  可嘆自己是貧家女兒,積攢許久才得到這身嫁衣裳。這漂亮的衣裳今後不能再穿,當著你的面兒洗掉紅妝。由勸夫轉為自勸,由慰夫轉為自誓,莊重沉鬱的語氣,也隨之轉為婉曲纏綿,欲斷又續,語氣抑揚有致。「襦」,短衣。年輕的姑娘,又是新娘,而且還是貧苦人家的女兒,哪能不想穿漂亮的衣裳,然而積攢許久、好不容易才製成的漂亮的衣裳,卻偏偏穿不上身,豈不可悲可嘆?這可悲可嘆卻無一語直言,全是通過寫實的敘述來體現,詩人真是揣摩入微,寫得真是深刻而又逼真。

  仰視百鳥飛,大小必雙翔。人事多錯迕,與君永相望。 

  仰望天空飛著的百鳥,無論大小都成雙飛翔。人間之事卻多不如意,但願我們的情意能地久天長。篇終仍比興兼用,與開篇相照應。至此,將國事、家事、個人事綰成一個絲絲相扣的同心結。「永相望」三字,扣題目中的「別」字。「錯迕」,雜錯交迕,即不如意。


  評解

  《新婚別》的敘事抒情主人公是新娘,其傾訴對象為新郎。詩歌所述內容,主要是這對新婚夫婦暮婚晨別時的複雜情愫。清代浦起龍《讀杜心解》說:「此詩以比體起,比體結,語出新人口,情緒紛,而語言澀。」情感與心理的發展主線上,只有悲與壯的起伏,所以,詩人的語言運用注重清淳、自然、樸實、雅正,集中體現了儒家溫柔教厚、怨而不怒、哀而不傷的詩教要求。

  這一首感人至深的千古佳作,其最大的閃光點就是對新娘這一敘事抒情主人公的塑造。一方面,在新娘的身上傾注了作者浪漫主義的理想色彩,另一方面,在具體刻畫上,既鮮明地體現了現實主義的精雕細琢的特點,同時也運用了大膽的藝術虛構:實際上杜甫未必有這樣的生活經歷,也不可能聽到新娘子對新郎說的私房話,況且洞房之夜,即是生離死別之夜,如此巧合,本是現實生活中可能有而不一定有的事。但詩中的這一主人公形象,有血有肉有發展,人物的語言生動而逼真,絲毫不感到勉強和抽象。她通過曲折劇烈的痛苦的內心鬥爭,最後毅然勉勵丈夫從軍,表現戰爭環境中人物思想感情的發展變化,顯得非常自然,符合事件和人物性格發展的邏輯。

  詩中一連用了七個「君」字:「君妻」、「君床」,見出聚之暫;「君行」、「君往」,見出別之速;「隨君」,見出情之切;「對君」,見出意之傷;「與君永望」,見出志之貞且堅。如此頻頻呼君,出語沉痛,動人心魄,幾乎一聲一淚,充滿生死離別之感。

  在押韻上,《新婚別》和《石壕吏》有所不同。《石壕吏》多次換韻,《新婚別》則一韻到底,這大概與它所採用的人物獨白的方式有關,一韻到底,一氣呵成,更有利於主人公的訴說,也更便於讀者的傾聽。




[ 本帖最後由 笑笑笑 於 2008-7-25 01:06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8

帖子

4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4
4
 樓主| 邱少明 發表於 2008-7-25 16:41 | 只看該作者

要【新婚別】的伴奏音樂

先謝謝您熱心、詳盡的幫忙,真的很快手…不過,很不好意思,還是要非常的麻煩你。我急需要的是只有伴奏部份的音樂(背景音樂),演出用。煩請再幫個忙,找找。最希望能得到樂隊伴奏的,否則電子合成也行,要全曲的(某個網站就只允許下載頭5分鐘的內容,剩餘10多分鐘不給,很無風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50

主題

799

帖子

642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42
5
笑笑笑 發表於 2008-7-26 03:3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邱少明 於 2008-7-25 16:41 發表 [要二胡曲【新婚別】伴奏音樂 - 音樂時空 -  backchina.com]  
先謝謝您熱心、詳盡的幫忙,真的很快手…不過,很不好意思,還是要非常的麻煩你。我急需要的是只有伴奏部份的音樂(背景音樂),演出用。煩請再幫個忙,找找。最希望能得到樂隊伴奏的,否則電子合成也行,要全曲的 ...



對不起,不太明白你的意思,附張琴譜看看有用嗎?



http://www.gepuw.com/show.asp?q=%3CTABLE+%3E%0D%0A%3CTBODY%3E%0D%0A%3CTR+bgColor%3D%23ffffff%3E%0D%0A%3CTD+align%3Dmiddle%3E%3CIMG++alt%3D%D0%C2%BB%E9%B1%F0++onload%3D%22javascript%3Aif%28this%2Ewidth%3E790%29this%2Ewidth%3D790%3B%22+src%3D%22%2Fimages%2Fgetimg%2Easp%3FFName%3D%2Fsp%2F20061010211940557dNO2%22+onload%3D%22javascript%3Aif%28this%2Ewidth%3Escreen%2Ewidth%2D333%29this%2Ewidth%3Dscreen%2Ewidth%2D333%22%3E+%3C%2FTD%3E%3C%2FTR%3E%3C%2FTBODY%3E%3C%2FTABLE%3E



[ 本帖最後由 笑笑笑 於 2008-7-26 03:41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8

帖子

4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4
6
 樓主| 邱少明 發表於 2008-7-26 14:13 | 只看該作者
我的意思是想要一個沒有二胡獨奏旋律的,只有伴奏那部份的背景音樂的錄音。通常很多演奏二胡的愛好者都會利用這種音樂來進行演奏練習或演出的。我要的是音樂,不是譜。譜和你第一次提供的cd我都有。不好意思,讓你勞神了。希望你明白我所要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4: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