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西方「愚民」報道幫了中國

[複製鏈接]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jd713 發表於 2008-7-22 15: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7月初,筆者接待了15位訪華的瑞士商人。他們都是第一次到中國,都是抱著「親眼看看中國」的願望,趕在奧運開幕前來華的。

  在中國,他們仔細地觀察了這個因多受西方媒體責難而十分「熟悉」,但實際上卻又非常陌生的國度。結果,一位專搞國情研究的瑞士朋友對我說:你們的奧運會已經成功了!你們一切準備工作都表現得那麼完美。我不需要看你們的經濟數據和報刊資料,從我感受的氣氛中,從我看到你們的人民如此沉靜、平和,就知道這是一個成熟的民族。只有成熟的民族,才會給人一種安全感和信任感。有位已年逾七十的資深瑞士商人,剛從俄羅斯和蒙古一路觀光到北京。他說:一路向東,真有種朝聖的感覺。越接近中國,這種感覺越強烈。一踏上中國國土,頓時讓人窒息。這就是神聖的東方。

  我實在很難理解,他們這樣的感覺是從何而來。尤其是我周圍許多人都在為如何辦好奧運緊張不已時,更難想像為何這些歐洲人會作出這麼高的評價?

  西方某些媒體「愚民」造成「物極必反」

  一位常年在歐洲做證券生意的商人對筆者解釋,因為出發前,我們聽到了太多中國的負面消息,這和我們親眼看到的實際相差得太遠,大概正是這種巨大反差后的重新平衡,才使我們的感覺如此強烈。有位同事更是略帶幽默的口吻說,來之前,我們被「愚民」了,來了之後,我們又被「開愚」了。

  這使我想起中國成語「物極必反」。前段時間,某些西方媒體利用一切可能的話題抹黑中國。但是,他們越是這樣抹黑,就越是會激起西方更多普通百姓的好奇心和求真欲。為什麼今年2月前,西方媒體對華報道基本還是不溫不火,怎麼在一個月後中國就成了負面新聞的焦點,甚至變得一無是處?為了弄清真相,許多西方人士更願意到中國來看個究竟。當他們看到一個真實的中國,他們自然而然地就會為中國感到不平了。在這一點上,我們倒真要感謝那些總是盯著陰暗面報道中國的西方媒體了,是他們的「愚民」宣傳,起到了中國媒體做不到的「反面教育」作用。過去幾個月,西方媒體的「刁難」實在是無傷中國大雅,反而更多地提升了奧運會的籌備水平並反襯了中國新形象。

  對「中國日益成為西方媒體焦點」進行規律性的總結

  瑞士朋友對中國的觀感,也在提醒著我們,在奧運會這個大背景下,對「中國日益成為西方媒體焦點」這些現象進行規律性的總結。

  筆者認為,我們首先要對西方媒體的責備有一種正常的心態。不能無視西方媒體的存在,但也不必害怕西方媒體的責難。西方媒體有其利益性和集團性。這種特點決定了西方媒體對中國的批評,反映了某一部分人的看法,有較為強烈的目的性,甚至代表著某種利益集團的偏好,但並不代表所有西方受眾的意見,離當地政府的政策也有一定距離。

  因此,在許多時候,在「國際壓力」下如何更好地維護國家利益,取決於我們如何與西方媒體展開有效地博弈,也取決於如何讓更多的西方人看到一個真實的中國,了解一個真實的中國。中國應該有這種自信心,不必唯「西方媒體」是從,更不必輕易在西方輿論壓力下低頭。

  另一方面,如果化西方媒體的壓力為中國發展之動力,將取決於中國各級政府如何有效地處理與西方媒體的關係。搶佔先機、加強溝通、廣傳真相,應成為當前國際輿論競爭的要訣,也是中國相關部門需要在應對西方媒體時的主動心態。2008年上半年中國與西方媒體的關係,堪稱新聞學、國際關係學甚至是世界史上的經典案例,經驗證明,「第一時間」公布中國信息、讓更多的信息傳播者到新聞的發生地走走看看、用最大的力量傳播事實真相,將是塑造中國新形象的關鍵。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7: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