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7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法醫專家詳解甕安事件當事女中學生第三次屍檢結果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8-7-10 05: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news.qq.com/a/20080710/000044.htm
2008年07月10日 01:26:21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貴陽7月9日電(記者 何雲江)經過貴州省權威法醫專家組成的專家組連續8天的工作,備受關注的甕安「6.28」事件當事女中學生李樹芬遺體第三次屍檢已全部完成,鑒定結論再次確認死者系溺水死亡。專家組負責人9日專赴甕安向死者家屬和社會公布了這一檢驗鑒定結果。

    當天下午媒體情況通報會後,法醫專家組負責人、主任法醫師、溺水專家屈劍平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一一細解女中學生死因之謎。

    死者生前未遭受性侵害

    李樹芬出生於1991年7月,系甕安縣三中初二(六)班女學生。6月21日子夜,她和同班同學王某及兩名男青年陳某、劉某到縣城旁西門河大堰橋玩耍,發生溺水事件。

    甕安縣公安局和黔南州公安局曾先後兩次對其遺體進行解剖檢驗,檢驗結果均為溺水死亡,死亡前沒有發生過性行為。6月28日下午,甕安縣部分群眾因對其死因鑒定結果不服,聚集到縣政府和縣公安局,引發大規模人群聚集圍堵政府部門和少數不法分子打砸搶燒突發事件。

    7月2日上午,在李樹芬的父親李秀華、姨媽羅興菊及61歲的村民代表李成華等人及一名女性見證人在場的情況下,由貴州省公安廳刑偵總隊主任法醫師、溺水研究專家屈劍平、貴陽醫學院法醫教研室主任、司法鑒定中心主任王傑副教授、貴州省人民檢察院高級工程師葉忠源、副主任法醫師楊永剛組成的專家組對死者遺體進行了仔細探查,並將有關提取物用無菌物證袋封存,於3日上午送貴州省公安廳物證鑒定中心作精斑及DNA檢驗。

    屈劍平介紹,經過檢驗,未檢出人的精斑及男性DNA分型。DNA分型檢驗即個體認定檢驗。如果陰道內有精子存在,則實驗中就能檢驗出人的DNA分型。

    同時,經過探查表明,李樹芬仍為處女,生前未發生過性行為或受過性侵害。

    沒有發現遭受暴力侵害時可能留下的內外傷痕迹

    據現場目擊者反映,李樹芬被打撈上來時,臉的右側有一道明顯的划痕,其左右腿部存在較小片狀擦傷,死者家屬懷疑這是「抓扯留下的痕迹」。此前更有傳言說,死者生前曾遭受暴力傷害。

    法醫專家分析了以上所說幾處傷口認為,所有這些損傷均屬淺表挫傷。一種可能是,死者在墜入水中後身體觸及到河底及河底硬物或河中漂浮物均可以形成此類傷口,也可能是施救和打撈過程中與工具接觸所致。

    屈劍平告訴記者,專家組對遺體體表進行了認真查驗,同時對死者頭顱、頸部及肝臟等腹腔臟器進行了仔細解剖和檢驗。經對遺體頭部進行層層解剖表明,腦組織沒有出血和挫傷,顱底無骨折;頸部查驗未發現勒、扼、壓、掐等痕迹,系統解剖檢驗中也未發現顱腦、頸部肌群、胸、腹臟器損傷。其胸腹體表皮膚完好,無鈍器、銳器傷,也沒有發現遭受暴力侵害時可能留下的搏鬥傷和抵抗傷。

    生前入水溺死還是死後被投入水中?

    屈劍平告訴記者,根據屍體解剖檢驗所見和實驗室檢驗結果,結合現場勘查綜合分析,死者應系生前入水,因溺水窒息死亡。

    長期從法醫學角度研究溺水問題的屈劍平說,屍檢表明死者遺體具有明顯的溺水窒息徵象:「瞼結膜見針尖樣出血點;雙側顳骨岩部骨松質出血;心包膜、心耳針尖樣出血點。」同時,有典型的溺死屍體徵象:「雙肺膨隆腫脹,雙肺前緣超過鎖中線;鼻腔外見白色蕈狀泡沫。」

    他進一步解釋說,上述徵象屬於典型的水性肺氣腫,即人在活著的狀態下墜入水中,水被吸進呼吸道后與肺里分泌的大量粘液及空氣相混合,形成一種非常穩定的泡沫,通常不易消散,會較長時間附著在口鼻部。與此同時,人入水后肺呼吸受阻,並吸入溺液,會形成典型的水性肺氣腫。癥狀為肺膨隆腫脹。因缺氧肺部邊緣細小血管都會有點片狀出血,瞼結膜、心包膜、肺膜也會有點狀出血。

    在死者遺體的檢驗中,水性肺氣腫、點狀出血、心包膜出血癥狀等典型溺水死亡屍體徵象均出現。同時,經貴陽醫學院司法鑒定中心做硅藻實驗,還檢驗出與死者落水點西門河大堰橋第4橋墩下與屍體打撈處河水中同一類型的硅藻。另外,病理學檢驗也排除了病理性死亡。

    「如果人是死後被投入水中,是不可能出現上述體征的,比如水性肺氣腫、點狀出血等等。」屈劍平說,「綜合判定,李樹芬應屬溺水窒息死亡。」

    無中毒徵象,也未檢出毒物

    屈劍平告訴記者,通過屍表查驗和大量實驗室工作,可排除其中毒死亡的可能性。

    一是屍體無中毒徵象。二是實驗室檢驗,在其胃內容物中,未檢出磷化鋅、毒鼠強等毒物,也未檢出巴比妥、安定、三唑侖等藥物;肝臟中未檢出阿片類、氯胺酮等藥物。據介紹,法醫專家組在對遺體解剖后,提取了李樹芬左右心室腔內冰凍樣血渣,進行了常規毒物及毒品等檢驗。

    此前,專家組抵達甕安后,本著慎重、科學和高度負責的態度,還調閱了卷宗,詢問了當事人,對歷次鑒定報告和依據進行審核,並對現場進行認真仔細的復勘。

    經勘測,李樹芬墜水現場位於甕安縣雍陽鎮西門河孫家堰大堰橋。該橋由東向西橫跨西門河,橋身全長40.3米,橋寬1.5米。據屈劍平介紹,此橋護欄較低,高度僅約80公分,玩耍攀坐比較容易。由於距橋下游700米處築有攔河壩,河水深約1.8米,給施救帶來一定困難。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0

主題

336

帖子

9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6
78
hitbadperson 發表於 2008-7-17 16:2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zjd713 於 2008-7-16 13:05 發表 [法醫專家詳解甕安事件當事女中學生第三次屍檢結果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你當醫院是印鈔廠阿,一般醫生年薪20萬?你做什麼大頭夢啊,我兄弟就在上海市級醫院,一般醫生年薪也就8萬左右。主任醫生在12~~13萬左右而已。還有美國大城市醫院醫生年薪才10萬?明顯是言不由衷,刻意歪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291

帖子

6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2
77
charming_ladysh 發表於 2008-7-17 14:4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1樓 新鮮人 的帖子

  附一:
  昨天晚上與一個新到上海市普陀區人民醫院(原紡織三院)的醫生吃飯,說
他所在科室(五官科之一)的醫生們,每天都帶飯到科室吃(我院護士還是有不
少帶飯的,但是醫生幾乎沒有了),獎金才300多元(在上海生活應該是辛苦的
了)。不過我沒有與這個醫院的醫生直接接觸,算是聽到的吧。

你的資料已經過期了
原紡織三院現是上海中山醫院的分院。已經好幾年了。中山醫院的職工每個人發150元餐券(沒記錯的話應該是150)。餐券用不完,可到醫院小賣部買別的東西。所以很多人帶飯

獎金才300多元? 現都是幾千了。上海的附屬醫院的院長都是年薪制。都是幾十萬的。這是正大光明的錢,灰色的不知多少呢。

我不會再就這個問題說任何東西了。 要不然,我再要舉更詳細的例子來證明我是對的話,就會損害到我的以前的同事和朋友們。我反正也不在中國,中國的腐敗說到底受害的是你們那些在國內的網評們,又不是我 。也許我是愚蠢,花那麼多時間打字。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監

[ 本帖最後由 charming_ladysh 於 2008-7-17 14:56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291

帖子

6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2
76
charming_ladysh 發表於 2008-7-17 14:3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新鮮人 於 2008-7-16 20:55 發表 [法醫專家詳解甕安事件當事女中學生第三次屍檢結果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http://edu.sina.com.cn/l/2004-06-16/73046.html
滬一線醫師薪金調查 因收入低轉行呈年輕化

http://www.sina.com.cn 2004/06/16 10:00  新京報  

  「付出與回報太不成比例了。」

  6月11日, ...



2004 年的材料來發表? 說明什麼問題? 你怎麼不把2004 年的房價說是2008年的房價呢? 。我也可以告訴你醫生據全國買房子和車子的首位。他們有很多紅包和回扣。沒有紅包的是小醫院和不是頂尖科室。你懂什麼? 上海五官科醫院的護士長可那10000多元。可是華山醫院的眼科醫生只能拿7-8000。因為五官科醫院的眼科知名度比華山醫院的眼科高。 華山醫院的腦外科是很有名的。所以人們送的紅包是20000。 我告訴一個上海的朋友(他的太太是上海仁濟醫院的醫生),我家人送了10000(不是腦部大手術,也不在華山醫院做)。他說: 便宜。 通常要2-30000。這是我的親生經歷。
我是不願送紅包的,可家人堅持,說都是這樣的,家人還把我的意見問她的同事(她的同事也做了同樣的手術)。她的同事對她說:她是送的。 如你面子很大,可以不送。
我就是因為對中國熱愛。所以才為中國著急。如你們也同樣,因多呼籲中國政府反腐敗。以前每次回中國時,我只是見見以前的同事。他們都帶我去看他們的房子,很多人都有2套房子。都是一次付清的。我也不在意這些。因為他們都是我的好朋友,相信我,讓我去看,當然他們是不會給他們現在的同事知道的。去年我回來時,去了別的醫院看病2次。那些醫生造假病史等來多收費。我才發現醫德不好。然後我把把我的經歷告訴我的同事。他們覺得「毛毛雨」。然後他們告訴我更令我吃驚的事(心臟支架和骨科進口鋼針)。
我已經習慣了國外的一切。去年和今年所發生的事,使我真的難以接受。
我再次申明我不是獨運輪。你們可以從我以前發表的帖子知道。但是我確實也很失望。我講出我的一點經歷和想法卻遭到如此的謾罵和攻擊。其實一個人或一個國家有不足之處是很正常的。重要的是能不能聽取別人的意見。我離開中國時,中國也有腐敗,當別人說中國不好時,我總是告訴別人:要給中國時間,中國正在改變。可十幾年過去了。這次經歷讓我感到中國的腐敗不但沒有改,反而更厲害。每個人都有想趁著自己還有權的時候趕快撈一把的心態到處可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291

帖子

6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2
75
charming_ladysh 發表於 2008-7-17 13:5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老周 於 2008-7-16 23:36 發表 [法醫專家詳解甕安事件當事女中學生第三次屍檢結果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美國醫生一般10多萬?誰告訴你的,這麼不解美國風情,看樣子你也只能回國了,硬留下也只能是loser.


我的前同事就是10 多萬美元。是美國的病理和超聲醫生。我講是普通醫生。在新加坡的GP一般的月工資是6000-8000新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74

帖子

17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7
74
天下第1劍 發表於 2008-7-17 12:4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harming_ladysh 於 2008-7-16 03:08 發表 [法醫專家詳解甕安事件當事女中學生第三次屍檢結果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我們不能以絕對值比。應以相對值比。上海的大醫院一般醫生可拿到20多萬。美國的一般醫生是10多萬美元。相對值還是中國的高。有多少普通的美國醫生可在美國買兩套1-2百萬美元的房子?

Hanxin同志請不要貶低廣大美國醫療工作者的待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79

帖子

19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9
73
benuxbj 發表於 2008-7-17 12:2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jeffersonforest 於 2008-7-11 09:45 發表 [法醫專家詳解甕安事件當事女中學生第三次屍檢結果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不如李同志去做鑒定吧

他不用去現場,開開「天眼」看看就行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841

帖子

17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73
72
老周 發表於 2008-7-16 23:3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harming_ladysh 於 2008-7-16 03:08 發表 [法醫專家詳解甕安事件當事女中學生第三次屍檢結果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我們不能以絕對值比。應以相對值比。上海的大醫院一般醫生可拿到20多萬。美國的一般醫生是10多萬美元。相對值還是中國的高。有多少普通的美國醫生可在美國買兩套1-2百萬美元的房子?


美國醫生一般10多萬?誰告訴你的,這麼不解美國風情,看樣子你也只能回國了,硬留下也只能是loser.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71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8-7-16 21:0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harming_ladysh 於 2008-7-16 01:22 發表 [法醫專家詳解甕安事件當事女中學生第三次屍檢結果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哈哈,非正規醫院的醫生能拿到紅包? 內科醫生拿不到紅包? 解決一個住院床位是2000。當然沒有名的醫院的醫生是拿不到紅包的,大醫院的醫生個個住大房子,開車子,國內國外地到處旅遊。他們的工資能買1百多萬或2百萬 ...



 也談談醫生的收入(1)我自己
http://www.wuda-alumni.org/post/A0/p0/html/365.html
  作者:手榴彈

  在這裡潛水很久了,看了這裡關於醫生的收入之爭論,還有醫改的話題,不
知是天氣太熱,激起了那久已冬眠的大腦,還是頭腦發熱,不說不快,也來湊湊
熱鬧吧。

  本人今年45歲,84年大本,87年研究生畢業,很正規的醫學院校畢業。隨後
分到中部一家大型醫院幹了4年臨床,91年先到歐洲的實驗室混了幾年,後來到
臨床上幹了2年後回來了,也算「海龜」吧。先在廣東的兩家醫院做了5年,01年
底被「引進」到上海,現在上海工作,屬於手術科室的醫師。對於我的畢業院校
和專業,大家就沒有必要弄清楚了吧?因為涉及到太多人和事,說的太清楚了也
不好。職稱在去年才進入正高行列,鬱悶吧?屬於死心眼不會來事兒的那種。

  由於轉的地方多,在不少醫院都有同學、同事和同行,大家也經常交流,不
過只對北京、廣東、湖北、湖南、上海、黑龍江、遼寧和四川等地比較熟悉一些,
工作中也接觸不少來自外地的進修醫生,對各地醫生的收入也了解的不少,但比
道聽途說的好得多。

  先說我自己的收入:91年前在工作了4年整,才積攢了人民幣700元,那時候
很窮。記得出國上飛機前,老婆說馬上要生孩子了,你總得給我留點錢吧?我就
將學校發的所謂服裝費800元,連同自己的積蓄,一共1300元,全給了老婆。留
下200元到北京。好在是公費出國,簽證什麼的都不要自己跑,所以記得清清楚
楚。出國期間,收入一般在3萬美元左右(匯率變化很大),所以回國后經濟上
還算不錯,沒有很窘的感覺。回國的理由也很簡單:老婆沒什麼專業,又不願意
出去,鬧離婚,我捨不得孩子,也算是孝子吧,看到父母年事已高,就回來了。
領導要我去談愛國經歷,覺得不是那麼回事,就回絕了。下場不說大家也清楚,
現在回頭看:很傻。

  當時月收入是工資加獎金2800元左右。我去時是中級,病人送紅包是有的,
但一般在200元左右一次。由於是外來醫生,與本地醫生之間在紅包上「競爭」
很激烈。97年任科主任,有了行政資源,但實際上調不動當地醫生。唯一好處是
可以做自己想做的手術,對水平提高很有幫助。收入上有所改善,但並不高。當
地醫生將外地民工和沒有錢的患者,以及危重病人都推給我,所以我在這幾年的
內分管的危重病人,竟然比在大醫院裡10年內管的還多。收入比會講粵語的住院
醫生可能還少點。我一般不開藥,所以沒有收受回扣,到現在心裡也很坦然。離
開廣東時,大約掙了8萬元工資獎金外收入,平均每年1萬多一點。到上海時,我
的手術水平已經很高,加上我的留學背景,所以被「引進」。單位不分房,給我
25萬元住房補貼。來上海時舉目無親,所以不得不買房,現在上海的房子成了天
價,很感激當時的院長。慶幸自己買了一個平價房。

  在上海工作4年,終於成了正高。不是水平不夠,而是現在的晉陞機制不好,
都要看論文。國內的人寫論文水平很高、速度很快,從國外回來的反到不大會寫。
箇中原因這裡已經有了很多討論,此不贅敘。附帶說一句,我研究某疾病與某激
素間的關係,開始共做了 400多例。比國際上任何人做的都多,沒有半點假。但
由於前幾年國內強調檢測激素的單位一定要使用nmol/L這個單位,而不是國際上
通行的IU/L,但這種激素的分子上的糖鏈是不穩定的。結果無法換算,現在得重
新觀察,大家說是不是很鬱悶?後來有位醫學會的前輩告訴我,上海有次觀察一
個與血壓有關的病,一個6000多人的大樣本資料也是這樣的原因給廢了。

  現在回到收入上來。現所在的醫院抓紅包出了名。結果少數熟人介紹來的病
人就改送交通卡。前三年一共收了30多張交通卡,每張金額170-200元,多數是
170元(30元的卡費,也有多充30元的)。去年5月颳起廉政風暴之後,就很少有
人送交通卡了。我一直堅持不開高價葯,所以也沒有回扣。現在藥廠的人很厲害,
都是看工號給,我是高年資醫生,不直接開處方,所以得不到。每周出門診一次,
就一個上午,才接觸門診病人。醫務科告訴我,前三年我開的葯一共有190 000
多元,連20萬都不到。不如別人一個月的工作量。前不久藥房看我開了一盒甲硝
唑泡騰片,說「還是大博士呢,還開這種葯!」。病人以為我開錯了,鬧到醫務
科,結果是葯沒有錯,而是這葯太便宜了(3元多)。我才知道我是全院嘲笑的
對象。

  我現在的收入是:月工資收入2600元(稅後),獎金一般在2000-4000元之
間。年收入大約是7萬元左右。

  我愛人是內科醫生(主治醫生3年)。以前一直在急診,獎金大約2000多元,
在內科系統是很高的了。工資1100多元。年收入在2萬到3萬之間。由於長期急診,
把身體搞垮了,得了頻發室早,現在回病房,在各病房輪轉。從而我知道了病房
的灰色收入:呼吸內科和神經內科:藥品回扣比較多,大頭,多的時候可以拿到
5000元。心內科,做導管是大頭,但是只有幾個主任級的人拿,多數副主任醫師
和所有主治以下的小醫師都沒有份。其他專科都很少。一般在200元。紅包也就
是幾百元。順便說一下,神經內科以前主要是主任拿,其他人都拿不到。後來換
了個主任,大家一起分,才發現原來有這麼多。但是這個主任幹了一年多,就被
排擠走了。跟不遵守遊戲規則也有一定的關係。

  現在上海搞醫保,每張處方不準超過250元(急診),我所在的科室不準超
過156元,所以想開有回扣的葯也比較難。

  04 年後,一家小醫院成為我現醫院的掛靠單位,科室派我每周去一次門診,
每月增加收入2000元。去年是不管去不去都有,今年對方改革,去了才有,不去
就扣,按每次400-500元的標準扣。不過這部分不上稅。這樣,全年收入有所增
加。另外,從去年起,在上海培養的進修醫生陸續回單位,偶爾請去做手術,每
次手術費用,都是由家屬隨意給,我很少開價。據我所知,普外與婦產科這些大
路專業,行情不好,一般是800-1000元一次。有的給交通費,有的不給。

  由於在本單位不大得志,一直很鬱悶。今年時來運轉:有家條件比我現醫院
還好的醫院缺科主任,主動找我去。對方請我過去做了3次手術,參加了2次疑難
病例討論,講了三次課(比第一次來上海考試的項目多多了!)。我對院長說,
國內的科研基本上是做不出來的,你如果看課題,就別找我了。院長是上二醫的
研究生畢業,有同感,所以也不在科研上為難我。上下都覺得不錯。院長找我談
了2次,說:現在有真才實學的不多,他們願意幫我付違約金,中間人說可能會
再給我50萬的安家費或交通費。我也沒有多提條件,準備過幾天去簽約。現單位
又想留我,但又不知道怎麼辦才留得下。因為我從來不與院長打交道,他也不知
道我腦子裡想的是什麼。我也是趨利動物。這是我自己的情況,也有我愛人的情
況。大家有興趣,再談我所知道的其他情況。

 也談談醫生的收入(2)我所知道的情況

  作者:手榴彈

  由於我求職了好幾次,所以對各地醫療的情況知道得比較多一點。據我所致,
現在在中國做醫生,收入與水平不一樣。與職稱的關係也不大。從與同學和同事
交談的情況來看,大致可以分以下幾種:

  牛皮大佬級:年收入大約在50萬到100萬之間。我有個同學自己就說有這麼
多。據大家在一起交流分析,這級別的人實在太少,而且局限在少數幾個專業:
如會做搭橋手術的心外科醫生,做心導管的心內科醫生,做導管的神經內科醫生
(有的醫院是神經外科醫生做),做肝手術的普外醫生,做腔鏡的普外醫生(僅
會做膽囊切除已經不夠了)和泌外醫生等,全國也就那麼幾個,數都可以數得過
來,所以這樣的人很少,不代表醫生全體。這些人一般的紅包不收,只收大的,
另外在外做手術,一般都是3000-5000元。再多的沒有聽說過。所有的臨床科室
加起來,估計全國也就100來人左右。當然不排除個別人超過了100萬的,但是估
計也超過不了多少。當然,珠三角地區的某些科主任甚至主治醫師也在這個級別
之類,但是那主要是地域差所致,我覺得最好不算在這一級內。

  腦外科醫師收起紅包來,也很牛皮,多數也屬於3000-5000元這個級別,但
是由於在別的醫院做腦外手術風險很大,所以到外面做手術、走穴的腦外醫生比
較少。結果使腦外同行在每個醫院的內部都很牛皮,但是進不了第一梯隊,只得
進入第二梯隊:20-50萬這個梯隊(大牛人宣武醫院的凌鋒教授到處建立腦血管
病中心,實在是個例外,把她歸於上面的牛皮大佬級,好像都有點虧待了她老人
家,應該屬於超牛皮大佬級的了)。這個梯隊的還有不大外外面做心導管的教授、
做腫瘤的教授、會做關節鏡的骨科醫師,會做前列腺電切的泌外醫師等,當然更
多的是心很黑的科主任一級的人。估計全國有數萬人之多。這兩個梯隊的人名聲
很大,但是數量也就這多,不是全國醫師的主體。自己開業的口腔科醫師,好的
屬於這個檔次,差的屬於下一個檔次。

  第三梯隊的人是8萬到20萬之間的,這是大多數,一般大科室的主任、有博
導頭銜的教授等。多數大學給教授定崗,但是臨床人員很少有人拿到。少數副高
也可以達到。估計這一檔次的人數以十萬計。名聲好點的三甲醫院的普外、婦產、
麻醉、眼科等行業的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基本上都可以進入這個行列。順便說
一下眼科:其實眼科的手術很小,做白內障很好來錢。但是由於這個行業內搞了
個「復明萬里行」,儘是香港來的醫生,而且不要錢,結果這個行業的行情反到
不是很好。

  至於主治醫生,是臨床上的主力軍,收入並不是很高。當然並不排除某些人
開藥時狠心得很,但是據我所知,多數人並不是很高。少數人在第三梯隊,多數
在這之下。最近問了來自湖南、四川、河南、湖北、黑龍江的幾位進修醫生,他
們都是二級醫院的科主任,職稱主治或副主任醫師,收入一般在2000元左右(紅
黑灰白全加起來)。雲南來的一位說不超過16 000元/年。他主要靠他老婆,在
玉溪捲煙廠工作,日子還過得不錯。我也觀察了一下,他(雲南來的那位)來上
海很久了,一般都不到外面去玩。最近實在是不好意思了,與幾個新來的到蘇州
去了一次。

  最嚴重的是我有一次到商丘某醫院去做手術:整個病房只有2個病人,而且
是約我才去的。走時我很不好意思拿那錢,但是同行說,如果你不拿,我們就更
沒有收入了。他們告訴我,全年的收入大約在15 000左右。不過,從那以後,我
就再也不到那裡去了。實在是心裡不安。

  平時與同行聊天,尤其是與網上的朋友聊,大家是比較放得開的。所以基本
上是真實的。據我所知,廣州、大連、哈爾濱、深圳的醫院,紅包不僅存在,而
且給的量很大,開藥也很厲害。上海的長征、長海和東方肝膽這三家醫院很特別,
醫院成本由軍委撥款,收入歸自己發獎金,當然牛皮得很。由於地方政府管不著,
軍委又不管,所以收紅包在上海也出了名,基本上是3000-5000的給,他們也敢
收。地方上的醫院如腫瘤、五官科、瑞金、仁濟東院、胸科、肺科、市一、市六
的骨科、市九的整形等,也都不錯。其他的基本上是上不得檯面。大家競爭得連
飯都吃不上,誰給你送紅包?

  無論在哪裡的醫院,醫院內的窮人也不少,如護士、中醫科、康復科、病理
科、輸血科和檢驗科等科室的醫生,誰送紅包?連生存都是問題,你還想紅包和
回扣?即使是在上面說的幾個好的城市,好的醫院,也沒有人送。不過魚有魚道,
蝦有蝦道。檢驗科的主任可以靠吃試劑的回扣,大醫院的病理也有一點,但是不
多。年手術量少於1萬台的醫院的病理科,生存基本上都比較困難。小醫生更慘。
護士、中醫、輸血、傳染和康復,什麼都沒有。所以大家有親友的,如果不是白
求恩,還是不要學這幾個專業。我本人科室今年3月有個40多歲的護士丈夫猝死,
養活一個上高中的孩子,還要供房,突然一下子就很窘了。開始大家還捐了點款,
但是以後呢?

  護士的獎金在不同的醫院和不同的科室,發的方法是不一樣的。有的醫院同
一科室醫護之間的獎金是發的一樣的,有的是有差別的。如果不一樣,這樣的差
別往往很大,甚至相差10 倍以上。大家都不知道別的科室的護士獎金是怎麼發
的,但是你可以從那個科室護士跳槽率上可以看出端倪。有次我與一位護士長聊
天,問某一個科室走的護士怎麼那麼多,我才知道這個秘密。

  我有個同學,畢業后在衛校教書,95年衛校垮了,招不到願意讀護士的學生
了,大家自謀生路(內地護校垮的速度比97年香港的樓市還快),他在珠三角找
了3個多月工作未果,我們大家把他扔給了在廣州一家中等大小醫院做院長老同
學。做了醫院的合同制醫師,在檢驗科。一開始就做主任,但他從學校里出來的
人膽子小,人家給的回扣一分錢也不敢拿,搞得我們那位做院長的同學哭笑不得,
又不好說破。做了一年就下來了。每月工資加獎金加起來不到3000元。40多歲的
人了,愛人還在內地,小孩要讀大學,不知道他是怎麼過的。畢業20年的時候,
廣東的同學就他一人沒有回去。估計是錢的原因。

  麻醉這個專業很特別。廣東的病人給紅包,如果給的話,滿天星式的給,就
是管床的醫生,人人有份,但是大家都不多,一般在200 左右居多。主任級的多
點,主刀的多點,也就300-400元左右,麻醉也有份。但是在內地,多數只給主
刀的,不給麻醉師。所以麻醉醫生的紅包,每個醫院跟每個醫院都不一樣。

  骨科醫生是另外一個很特別的代表。除了工資獎金紅包外,一次性器械的回
扣是大頭,遠遠超過前面幾項的總和。我有一個遠房侄女,大學畢業后找不到工
作,就做骨科一次性耗才的推銷,對這方面的情況了解得比我清楚得多。她找了
一個骨科醫師,愛人才30歲出頭,就買了房和車,比我有出息。骨科醫師的紅包
也不是全由患者給的,更多的是來自車禍、外傷中的另外一方。不僅量大,而且
源源不斷。同樣是骨科醫生,做骨病的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廣東珠三角地區是個地區上的異類。那裡的醫生,別說手術科室,就是輔助
科室(一般沒有人送紅包),只要你膽子大,收入也會不錯。有個仁兄在某軍醫
大學畢業前夕,與政委打了一架,跑了。部隊要捉回去審判,這老兄在廣州買了
一套假身份證、假證件。本來是個心地很善良的人,到了這一步,橫下一條心:
不知道哪天被抓去坐牢,不如一不做,二不休:每個去拿檢查結果的人都得送
(恕我故意不說他所在醫院和科室),不送他就不給結果,要麼說機器壞了,要
么說還得再看看,就是要你傻等。反正那裡的風氣也很差,大家見多了反而見怪
不怪了。這樣幾年下來,竟然比臨床還強。本來回去最多不過判三年徒刑的事,
結果把自己在心理上判了十幾年。

  所以談醫生的收入,有以下幾句話:同一醫院的差別很大,同一級別的差別
也很大。不同的專業差別很大,不同的醫院差別很大,不同的城市差別更大。大
到什麼程度?10-30倍之間也是很正常的,主要看你怎麼樣做。

  我自己知道,我在葯上,做的是問心無愧,但是也不是一點好處都沒有過。
至少在來上海之前,拿他們的錢來上海開了兩次會。醫藥代表為了醫生多開藥,
一般都要在所在城市開個藥物推廣會,請各大醫院的科主任或相當於這一級別的
醫生參加。參加后一般是吃頓飯或者給你一點交通費。我當主治醫師的時候參加
過幾次,那時候多數給50元,後來就不大去了,有了請貼就交給下面的小醫生或
研究生,他們實在是生活的很苦(現在上海的研究生好像每月只有200多元的生
活費)。聽說現在的葯介會以100元居多,偶爾有給200元的。

  但是我還是收過病人的紅包,雖然不是很多,也失去說別人的資格。只想對
大家說,你的親友就診時送不送紅包,對醫師處理好不好一點關係都沒有,唯一
區別是服務態度會有所不同。手術其實都是一樣的做。我收時堅持四項原則:窮
人、絕症患者、很要好的同事和領導介紹來的病人不收。但恰恰是后三種人構成
了送紅包的主體。農村來的人、打工的人送的一般不多,基本上就100元左右,
還有送幾十元的。我也來自農村,於心不忍。至於後面的幾類,收了之後麻煩事
很多,你就象他家的奴隸。我不願意這樣,不收的話,半夜裡他打電話過來,我
牛氣十足:明天再說!如果收了就不同了,就是你正在跟老婆做愛,也得停下來,
他跟你說個沒完。從送紅包的大小也可以看出各行業的污染程度:我在廣東時,
有個法官送了兩千,他唯一的要求就是要我幫他母親出院,不要做手術了(也是
可做可不做的那種)!另外,有一個中級法院副院長結婚多年,他老婆看了好多
醫生都還是生不出孩子,我幫他們介紹了一個很優秀的婦科醫生,生了孩子后,
他送了我一台洗衣機,一直用到現在,蠻好的。這是我從醫以來收受的最大紅包,
而且沒有任何風險!真的是使我感到非常意外。我的專業屬於大眾化的那種,
2000元以上的紅包在廣東那麼黑的地方也是很罕見的,手術的病人反而沒有給過
這麼大的。

  據我所知,對醫生,大家有很多誤解。我在內地的時候,大家把廣東的紅包
描繪成遍地黃金,但是等我去了之後,才發現紅包是有,但是不是送給我的,而
主要是送給當地會講粵語的醫師的。在來上海之前,朋友也把上海描繪成紅包的
樂土,但是到了之後,才發現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所以局外人的感覺與局內人
的感覺相差很大。我在上海的這家醫院,也是三甲,但是送紅包的人很少。請吃
的也有,但是我吃不慣本地菜,基本上都拒絕。

  廣東中山大學腫瘤醫院的院長對人說他們的收入人均8000元,我估計不是收
入,而是人均勞動力成本。我所在的醫院院長就多次說過,我們醫院的平均收入
是7萬,比瑞金還高,大家聽了笑笑,誰也沒當真。我去年還是老副高,愛人是
主治醫師,我們的人均絕對應該在平均以上,但我們算了一次(連值班補貼都算
進去了),兩人加起來才剛好10萬。其他人的感覺也是沒這麼多。後來我們遇到
一個搞財務的,問了之後才知道院長所說的「人均收入」,應該是「人均勞動力
成本」,除工資獎金外,還包括四金(去年大約佔工資總支出的12%,而且每年
都在上漲)、醫療事故保險,「引進」我這樣的所謂人才、退休老同志的補貼等
等,還有工會等發的降溫費啊等等什麼的,這些都是看不見、到不了你的卡上的。
有接近25%的成本是看不到的,歷史久的醫院更高。院長們為了吸引所謂的人才,
對收入一般都吹的天花亂墜。尤其是到了海外,或者與回國的海龜類談判、聊天,
都喜歡誇大自己的政績。我找過好幾個單位,遇到的院長基本上都是這類人物。
你如果想到某醫院去求職,假如你聽院長、副院長的話,不吃虧是不可能的。只
有打聽那個科室與你的級別一樣的人,得出的結果才是比較接近實際情況的。這
是我在國內求職后得出的唯一體會和經驗。例如,某手術科室在5月沒有領什麼
物資(如敷料什麼之類的),成本很低,而5月份又是手術高峰,這個月的獎金
就會很高,甚至超過1萬,到了院長的口裡,很喜歡吹牛,說這醫院某某科的獎
金已經有一萬了。其實,其他11個月的平均可能連2000都不夠。本人自己就經歷
過這樣的事情。

  也談談醫生的收入(3)我所知道的縣級醫院的情況

  作者:手榴彈

  前兩次所談的醫生收入,講的比較寬范。大家已經有了個大概的估計。現在
談談我所知道的縣級醫院幾個醫生的收入。我平時與縣級醫院的醫生接觸不多,
因為進修的醫生多數來自地市級醫院。不過,今年4月底,家父以80高齡、肺功
能中度損害接受前列腺手術,住進當地縣級醫院。本來早就要做手術的,但是老
頭怕死在上海,說什麼也不願意在上海做。當地的醫生又不敢收,我就請了在當
地縣級醫院工作的校友張羅,收進去后請我同學去做電切,效果很好。在請他吃
飯的時候,順便請了在那裡工作的幾位校友做陪,聊了一下。

  我家鄉位於中部,是所謂的魚米之鄉。這在幾十年前代表富庶,而現在卻正
好代表貧窮與落後。不過,我看市政建設等設施都還不錯。基本上代表了中部中
等地區的水平。我有個同學是內科醫生,在醫院做副院長,不過我回去的時候他
正好出差在外,沒有見著。低我一年的一個在做骨科主任,低我兩年的一個在做
病理,高中的一個同班同學上的是醫學專科,現在是檢驗科主任。他們三人的職
稱現在都是副主任醫師。工資收入大家都差不多,1100多元吧。

  在這三人中,混的最好的當然是骨科主任。他住的老丈人的公房(法院系統
的),老婆是藥劑科的,沒有文憑。據他說兩人收入在當地算是不錯,患者95%
以上是農民,所以大家送錢的很少,幾乎沒有。即使有,也就給個100元左右,
算是很大的了。偶爾遇到車禍,車主希望早點給治療好,會給的多點,有三五百
元的。不過,農民都很樸實,送臘肉、請去釣魚、大米、香油等等土特產品都有
送,還有送雞的。 「東西是吃不完的,你想要就到我宿捨去拿,還有幾壺油」。
他調侃了我一句。縣城也有人開始買小車了,他說他還買不起。據他後來私下告
訴我,平均下來,一年的收入在2萬多元,三萬不到,在當地不錯。但他愛人就
那麼一點工資,幾乎沒有什麼獎金,科里的頭兒也許有點回扣,但是輪不到他愛
人那級別。

  做檢驗科主任的那同學,由於沒有考上大學,與我總有點隔閡,所以一直說
不上知心話。從來沒有家屬人請他吃飯。所有試劑銷往農村時,價格本身都很低,
所以回扣也拿不到。不過,他愛人在銀行,生活還過得不錯。

  那個做病理的仁兄最慘。他愛人是護士,兩人在醫院都屬於低階層,紅包、
回扣、請吃絕對是奢望。好在每天的病理工作量不大,下面有兩技術員。他每季
度(不是每月!)的獎金是300多元,生活得很慘。他弟弟沒有上過大學,也沒
有職業,開了個很小的雜貨店。他每周抽2天到省城去進貨,他弟弟照看店子,
既解決了弟弟的就業問題,又還能補貼一點家用。他跟我說了好幾次,問我能否
幫他在外找個好點的單位。我實在是很矛盾,一是我自己本身混的不好,沒有一
官半職,二是他的水平,由於沒有受過很正規的畢業后培訓,怕弄出來之後承擔
不起那個責任,所以我一直沒有幫他。他後來也就不再要求我了。對於醫院下層
的這種人的生活,局外人一般是無法理解的。

  還有一位朋友的愛人,在鄰縣縣城的第三醫院婦產科做主任。醫院有三百多
人,其實就相當於鎮衛生院或中心醫院,想請我介紹到好點的醫院去進修。我也
順便問了一下她的收入情況。由於她所在醫院上面還有三座大山:縣中心醫院、
縣婦幼保健院和縣第二醫院,所以她所在的那醫院效益不好。談到收入,她說,
大概一年可以拿個1萬多吧。從穿著上看,我相信她沒有說謊。說缺醫少葯是農
村,縣城基本上一不缺醫,二不少葯,但是大家的收入就這狀況。

  前年冬,受我表哥之邀,利用在當地省城開會的機會,回家鄉的鎮衛生院去
給我那改嫁的舅母做了個中等大小的手術。我本來很不情願去做,怕當地設備不
好,但拗不過當副鄉長的表哥(他們實在是沒有錢到縣城去做手術),我還是去
做了。之所以去,是因為我舅舅在我表哥1歲多的時候就去世了,舅母不久改嫁,
新家的日子過得也非常艱難。不過我們一直很敬重她,母親說還得感激她在59年
的時候,作為新娘子把自己的口糧省出來,給我大哥吃(二哥跟著教小學的母親
結果就給餓死了),對我們家是有救命之恩的。手術前洗手時,用的是個生了銹
的臉盆,已使我吃驚不已。到了台上,才發現只有兩把腹腔拉鉤、一個刀片、7
把血管鉗、5塊敷料。「真正的」合理化手術:只要隨便掉一件東西到地上,手
術就得完蛋。我嫌器械太少,院長說,不夠用的話,還有一個產包(平時只做闌
尾切除和剖宮產)。所以跟我做助手的院長,不斷提醒我「教授小心,教授小心,
別掉了,別掉了」,搞得我哭笑不得,冷汗直冒。手術后,我跟院長聊天,才得
知在這近5萬多人口的鎮里,就這麼一個衛生院。最高檔的儀器是一台在省城裡
早該淘汰的B超,我看了一下,真正的雪花飄飄。還有一台X線機。衛生院全年的
毛收入連同下撥的財政撥款,加起來一共是130多萬,要養活50多人。我本想問
下他們的收入,但是一聽到這裡,我就打住了:絕對比農民少!病房裡空蕩蕩,
床已經很老,被單基本上都是破的,護士們有點無精打采。手術雖然很成功,但
回到上海后,我還是后怕不已。所以說,中國的醫生收入,如果不加上定語,說
是那一級的,對多數人來說,是絕對不公平的。

  不久前,家鄉政府住滬辦事處主任請在滬的家鄉人吃飯,我有幸被邀請,他
告訴我,現在家鄉(縣級市)有100萬人口,曾經有3家公司在滬深股市上市(不
過有一家被ST,一家被別人做了大股東,還有一家效益好得不得了!),去年的
財政收入有8個億,市裡留下來的也有2億多,在內地屬於比較好的那種。周圍的
兩縣級市,一個M市的財政收入也有7。8億,但有160萬人口;另一個T市有120萬
人口,卻只有 4.2億的財政收入。他告訴我,縣城裡最好的單位就是市中學(當
地最好的中學),老師人均收入大約是每月3000元,接下來是市中心醫院(當地
最好的醫院),人均大約是2000-3000元,一般單位和公務員都只有1000-1500
元了。聽到這裡,我感到深深的悲哀,因為在一個財政狀況這麼好的縣級市裡,
醫生的收入與老師的差別還這麼大(當然我也贊成老師應該高點),這隻說明政
府和我們大家還一直沒有把改善自己的衛生狀況放在第一位。人的命在政府的工
作日程上還排不上號。沒有錢時如此,有錢時還是如此!(老師的收入高主要是
因為大家都要過高考的獨木橋而已,他後來解釋到)。

  附一:
  昨天晚上與一個新到上海市普陀區人民醫院(原紡織三院)的醫生吃飯,說
他所在科室(五官科之一)的醫生們,每天都帶飯到科室吃(我院護士還是有不
少帶飯的,但是醫生幾乎沒有了),獎金才300多元(在上海生活應該是辛苦的
了)。不過我沒有與這個醫院的醫生直接接觸,算是聽到的吧。

  附二:前一文說20-50萬這一檔的人,全國有數萬人之多,恐怕不實。後來
與朋友計算了一下,從全國的醫院有6000多所,但地市級以上的好醫院並不是很
多這個基本點出發,計算三甲(北京最多,雖然有60多所,但多數三甲並非名實
相符,真正好的也就10多所;廣東次之,有近20所;上海有13所,加上東方醫院、
普陀區中心醫院、長寧區中心醫院、閔行區中心醫院、楊浦區中心醫院和松江區
中心醫院這幾所好的中心醫院,也才近20所;而其餘省市一般不超過5所。有些
部隊、廠礦企業的所謂三甲,無論從水平、患者群,還是收入上看,都與地方的
二級醫院差不多)中有可能拿到20萬-50萬的人,估計這數字應該在1萬左右,
所以這裡更正為數千人似乎更好一些。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70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8-7-16 20:5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harming_ladysh 於 2008-7-16 03:08 發表 [法醫專家詳解甕安事件當事女中學生第三次屍檢結果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我們不能以絕對值比。應以相對值比。上海的大醫院一般醫生可拿到20多萬。美國的一般醫生是10多萬美元。相對值還是中國的高。有多少普通的美國醫生可在美國買兩套1-2百萬美元的房子?


http://edu.sina.com.cn/l/2004-06-16/73046.html
滬一線醫師薪金調查 因收入低轉行呈年輕化

http://www.sina.com.cn 2004/06/16 10:00  新京報  

  「付出與回報太不成比例了。」

  6月11日,26歲的裴韜正式向院方遞交辭職報告。

  作為上海中醫藥大學98級臨床專業本科生,裴此前在上海一家三級甲等醫院工作不到一年,但「收入太低,工作量驚人」,即便晉陞到最高級別———主任醫師,合法的賬面
收入也難過4000元。

  因此,裴韜決定放棄曾夢寐以求的醫師職業,改行做醫療保險。  醫生轉行年輕化

  「醫學本科生一般要學5年,畢業後幾年內,每月就1000多元的收入,你說他們能守得住這份清貧嗎?」

  5月24日早8時至次日早8時,裴韜值班24小時,交班時,他所在的外科突然接到一個手術,協調完成手術,已是中午11時。

  「回到宿舍時人都快散架了。」裴韜說,他每天必須7點多到醫院,最早也要17點才下班。

  而如此付出換來的收入每月不過千元左右。「一個月工資就700元,最少時獎金才160元,上個月加到500元。」

  目前,裴韜的54名同班同學在醫院工作的只剩30人。在裴辭去三甲醫院職務的同時,他的4名同學也開始尋找「能體現自己價值」的新職業。

  事實上,在國內房價最高的城市上海,年輕人拒絕從醫的現象已開始受到關注。

  「我們每年要進30名醫護人員,但到了年底又基本持平了,醫生轉行有年輕化趨勢。」徐匯中心醫院院長朱建民說。

  上海曙光醫院主任醫師鄭舜華則對這種選擇表示理解:「醫學本科生一般要學5年,畢業後幾年內,每月就1000多元的收入,你說他們能守得住這份清貧嗎?」

  在次一等的二級醫院,人員流失的情況似乎更為嚴重。

  浦東長航醫院該院院長助理翟華披露,去年的一個月內,醫院有7個醫生和護士辭職。

  裴韜說,他的同學從醫院出來后,大多會選擇進入醫藥公司和醫療器械企業。

  「畢竟有5年的專業學習,對這些行業比一般人要懂得多。」而他自己選擇醫療保險也是出於這一考慮。

  有人擔心,醫療隊伍會否因此出現斷層。虹口區精神衛生中心一位負責人認為,很多二級醫院現有人才的學歷和專業水平,與醫院應有的水平相距甚遠。

  這位負責人透露,到2002年年底,該中心持有本科學歷的醫生佔21.21%,而持大專和中專文憑的醫生各佔39%.作為二級甲等醫院,該院整體學術水平在同類醫院中處於中等水平。

  一位醫學博士的生存困境

  孟煒從未將自己在上海的住址告知同事。同科室的一位醫生說,主任的手機從來不開,她還在用傳呼機。

  6月4日上午,七八名醫護人員擠在孟煒的婦科主任辦公室內,孟高挑的個頭在人群中分外醒目,說話時有濃重的東北口音。

  2000年年初,孟煒被上海某三級甲等醫院從東北「挖」到上海。院方公開資料對這位48歲的醫學博士作出描述:擅長於子宮內膜異位症等婦科疾病。記者通過網路搜索也查到多篇由她撰寫的論文。

  「四年了,我每月收入從未超過4000.」孟煒說


  這位正教授級醫生每月3000多元的收入包括工資、獎金兩部分,其中工資應發2300餘元,扣除失業金、醫保金、公積金、養老金等,實發數就2100元,獎金按工作量結算,每月也就1000多元。

  孟煒的丈夫至今還在東北工作,她與即將高中畢業的女兒同住上海。因單位不提供住房,房租、水電費以及日常開支每月要1000多元;而女兒一年開銷在1.5萬元左右。因此,她擔心女兒考上大學后,「家用會更緊」。

  一個細節是,孟煒從未將自己在上海的住址告知同事。同科室的一位醫生說,主任的手機從來不開,她還在用傳呼機。

  醫院「挖」人之初,曾承諾給孟煒提供15萬元的安家費,但四年後此事已無人提及。6月8日,孟所在醫院黨辦的一位負責人就此表示:「現在醫院也有難處,應該理解。」

  上海曙光醫院主任醫師鄭舜華告訴記者,他所在的醫院也有數位博士有此遭遇,另一位博士獲得8萬元安家費,則是因其申請到一個國家科研項目,「但這點錢在上海能做什麼?」

  岳陽醫院肛腸科主任孫建華,夫婦兩人都是醫生,一年的賬面總收入為7萬元左右,上大學的女兒一年開銷為2萬元,餘下的5萬元維持家庭正常支出。

  「在上海這樣的國際大都市裡,這樣的收入有些寒磣。」孫建華提到,與自己同級別的一位復旦大學副教授,年收入在6萬至8萬元,「但他們一年卻有兩個長假。」

  除了核定的醫療任務,孟煒也帶了5個研究生,有課題研究和教學任務。在大學上一堂課15元,30%留給科室再分配,「回報幾乎為零。」

  醫療費用分配之惑

  一位婦科副主任醫師將自己和醫院藥房包藥師的工資條作了對比:兩人工資分別為1782.75元和1614.83元,但包藥師的獎金高於醫生葉林(化名)是上海市某三級醫院主任醫師。在接受記者採訪之前,他剛完成一個全髖關節置換手術,共收手術費1200元,住院費預計3萬元。這包括主刀醫生、助手、護士以及麻醉師的勞動,以及手術所用材料的費用。

  「扣除藥費、假體費用以及器械的折舊費,留到我科里的最後收入大約2300元。」葉林說。

  據他介紹,醫療價格共由四部分組成:一是藥品,二是醫用消耗品、器材的費用,三是醫護人員的技術勞務費用,四是醫院管理費用。其中,藥品、消耗品、器材佔到絕大部分,「而醫院醫護人員技術收費基本沒有體現。」

  曙光醫院一位不願具名的醫師告訴記者,他所在的科室做一例心臟病手術,費用大致為5萬元,其中科室收取的手術費僅2000元,相當於總費用的1/20.這位醫師提供了一個類比例子,在美國做同樣的一例心臟手術,醫生、麻醉師、灌注師的費用佔到總體醫療費用的三分之一,病人所用藥物、材料等費用佔三分之一,醫院收的床位費、器材費、護理費、住院醫師費及管理服務費用也佔三分之一。

  分配的問題還體現在一線醫生和後勤人員之間。

  在上海某三級甲等醫院,一位婦科副主任醫師將自己和醫院藥房包藥師的工資條作了對比:兩人工資分別為1782.75元和1614.83元,但包藥師的獎金高於醫生。

  「從事高級複雜勞動的收入,竟然比不上從事簡單勞動的後勤人員,這是極端的不公平!」這位副教授級別的醫生說。

  記者多方求證獲悉,上海醫生工資按職稱分四檔,由低至高依次為: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和主任醫師,普遍的對應工資在1000元、1400元、2000元和2500元四檔浮動。

  而當地媒體對上海三級甲等醫院的薪金水平也曾有報道:科室主要負責人的年收入在5萬至10萬元;一線主力醫生的年薪在4萬至6萬之間,而外科醫生比內科醫生的收入高。

  另一個令人心態失衡的現象是,三級醫院和一級醫院之間,醫生收入差距並不大。

  曾在彭浦醫院(一級地段醫院)工作過多年的陳曉蘭醫生透露,像她這樣持中專文憑的地段醫院一線醫生,月工資加獎金也可以達到3000至4000元。

  一位業內人士認為,上海現行醫保政策是問題的原因之一,一級、二級、三級醫院的門診費和藥費,醫保個人分別承擔10%、15%、20%.由此派生的一種現象是,醫保病人去三級醫院診斷開藥方,然後到一級醫院拿葯。

  一線醫師的「三難選擇」

  「開藥時,我要考慮處方有沒有超過醫院規定的限額,也要考慮病人是否能夠承受,還要考慮如果總是開便宜葯,本月收入能不能填飽肚子。」

  一個背景是,上海的醫療保險基金長期存在超支現象。統計資料表明,2001年上海統籌到的醫療保險基金逾100億人民幣;但全年的支出達120多億;2002年全市醫保籌資110億,其中徐匯區分配到20多億,僅該區年終就超支2億多。

  為此,上海市醫保局給各級醫院下達了醫保費用定額,二級的民航上海醫院去年是200萬元,三級的長征醫院和瑞金醫院分別是2億元和4億元。受此約束,醫院院長也會對各科室的醫藥費用進行統籌限量。

  於是,一個「三難選擇」擺在醫生們面前。

  「開藥時,我要考慮處方有沒有超過醫院規定的限額,也要考慮病人是否能夠承受,還要考慮如果總是開便宜葯,本月收入能不能填飽肚子。」主任醫師葉林說。

  按上海衛生局相關規定,藥品費用不與醫生收入掛鉤。

  但在許多醫院,「開單費」仍是決定醫生們收入的重要依據。

  某地段醫院內科醫生陳虹(化名)透露,她每月必須完成10萬元開單費,然後才能得到400元左右的基本獎金;超出部分則按6%提取超產獎。

  這個開單費包括檢查單、治療單及各種材料費單,醫保病人的藥費不納入其中。

  4月份,因為未完成開單費任務,陳虹沒有拿到基本獎金。她說,開單上其實可以做些手腳,費用就會往上跳。「我一個同事4月開單費完成了18萬元,他收入有好幾千。」

  所謂「開單上的手腳」,陳虹解釋說,同樣一劑抗生素,如果用口服,只有藥品的錢;如果將口服抗生素改為打針,藥品價不變,會增加註射器和人工注射兩筆費用;如果改為輸液,則又會增加一副輸液器、一瓶鹽水或一瓶葡萄糖水。

  如此,葉林所說的「三難選擇」便更容易理解。另一個相關事實是,自費病人的藥品費用仍然屬於開單費統計範疇,與醫生的收入直接掛鉤。

  關於醫藥回扣的敏感話題,一位中醫院的醫生告訴記者,對同一病症可以開中成藥,也可以開煎藥,「開中成藥能拿到回扣,煎藥一分也沒有。但從中醫學治病原理看,用煎藥能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我們科里的某些醫生,一般都開中成藥。」這位醫生說。

  「最後一個堡壘」

  「政府對醫生實行嚴管,但相應的津貼制度一直沒有跟進,不可能根本制止腐敗行為。」

  今年4月,衛生部發出醫務人員禁收「紅包」令。上海市衛生局也再次強調,對多次收受索要「紅包」、「回扣」情節嚴重的醫務人員,吊銷執業證書;觸犯刑律者移送司法機關。

  記者從上海市衛生局獲悉,該局對全市296所醫院最新調查顯示,2003年全市醫務人員共拒收、上交病人「紅包」5749人次,金額共計318.5萬元。

  「政府對醫生實行嚴管,但相應的津貼制度一直沒有跟進,不可能根本制止腐敗行為。」衛生經濟學專家、復旦大學丁純副教授評價。

  6月8日,上海市衛生局規劃處處長諸葛立榮告訴記者,目前上海正在進行醫療機構改革規劃,但具體設想正在醞釀,尚未統一宣傳口徑。

  「醫院的薪酬矛盾,我們沒有調查,所以不好發表任何意見。」上海市衛生局人事處一位負責人表示,目前上海還沒有將醫生薪酬問題納入改革日程。

  復旦大學醫學院衛生經濟教研室主任程曉明認為,目前國家推行的各項措施本意是好的,但沒有抓到點子上。他主張改革兩點,一是實施醫院的產權、經營權改革,真正落實院長的獨立人事權;二是理順醫療收費,真正體現醫護人員的勞務價值。

  「我們的改革有了很大成效,但醫院是最後一個在吃大鍋飯的堡壘。」程曉明說。

  6月13日,衛生部常務副部長高強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政府將繼續降低不合理的藥品價格,同時適當提高優質醫療服務的價格,使醫務人員的勞動能夠得到相應的報酬,使醫院的經費得到充分的保障,逐步解決「以葯養醫」的問題。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69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08-7-16 20:3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harming_ladysh 於 2008-7-16 03:08 發表 [法醫專家詳解甕安事件當事女中學生第三次屍檢結果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我們不能以絕對值比。應以相對值比。上海的大醫院一般醫生可拿到20多萬。美國的一般醫生是10多萬美元。相對值還是中國的高。有多少普通的美國醫生可在美國買兩套1-2百萬美元的房子?


和吃中話鱘一樣. 離譜的造謠. 上海的大醫院一般醫生可拿到20多萬? 那你親眼看到普通的上海醫生可在上海買兩套1-2百萬美元的房子?請那出證據來.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

主題

1331

帖子

28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83
68
WinterDog 發表於 2008-7-16 18:5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zhousx18 於 2008-7-16 13:13 發表 [法醫專家詳解甕安事件當事女中學生第三次屍檢結果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如果人是死後被投入水中,是不可能出現上述體征的,比如水性肺氣腫、點狀出血等等。」屈劍平說,「綜合判定,李樹芬應屬溺水窒息死亡。」

不排除他殺的可能!


沒關係,你希望是他殺那就是他殺好了,只要不是你殺的躲在屏幕後面叫囂一下沒人會在乎得~
豬要養肥了再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850

帖子

171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711
67
yoda 發表於 2008-7-16 18:52 | 只看該作者
死者是自殺還是他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291

帖子

6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2
66
charming_ladysh 發表於 2008-7-16 14:1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zjd713 於 2008-7-16 13:05 發表 [法醫專家詳解甕安事件當事女中學生第三次屍檢結果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你當醫院是印鈔廠阿,一般醫生年薪20萬?你做什麼大頭夢啊,我兄弟就在上海市級醫院,一般醫生年薪也就8萬左右。主任醫生在12~~13萬左右而已。還有美國大城市醫院醫生年薪才10萬?明顯是言不由衷,刻意歪曲。

既然如此,那麼證明了醫生買1-2百萬的房子錢以及車子錢是拿。。。。得來的,看來你最後還是承認中國的腐敗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67

帖子

14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4
65
sprout 發表於 2008-7-16 13:2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bushangyin 於 2008-7-16 08:07 發表 [法醫專家詳解甕安事件當事女中學生第三次屍檢結果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雖然我早已對這兒那些張口就罵人腦殘的人出離憤怒了,也對最近一年多來這個論壇非常失望,不過還是想支持你一下!很多時候看到這兒的兩類帖子,覺得簡直有點侮辱自己的智慧。但是,有時候又覺得一個好端端的自由 ...

其實也就那麼幾個腦殘. 關鍵是每個腦殘都有很多不同的ID. 你從它們說話的風格一看就能知道誰是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4

主題

4481

帖子

3108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08
64
zhousx18 發表於 2008-7-16 13:13 | 只看該作者

能說明什麼,就是推測是自殺?和省委書記保持一致!

「如果人是死後被投入水中,是不可能出現上述體征的,比如水性肺氣腫、點狀出血等等。」屈劍平說,「綜合判定,李樹芬應屬溺水窒息死亡。」

不排除他殺的可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63
zjd713 發表於 2008-7-16 13:0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harming_ladysh 於 2008-7-16 03:08 發表 [法醫專家詳解甕安事件當事女中學生第三次屍檢結果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我們不能以絕對值比。應以相對值比。上海的大醫院一般醫生可拿到20多萬。美國的一般醫生是10多萬美元。相對值還是中國的高。有多少普通的美國醫生可在美國買兩套1-2百萬美元的房子?



你當醫院是印鈔廠阿,一般醫生年薪20萬?你做什麼大頭夢啊,我兄弟就在上海市級醫院,一般醫生年薪也就8萬左右。主任醫生在12~~13萬左右而已。還有美國大城市醫院醫生年薪才10萬?明顯是言不由衷,刻意歪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67

帖子

14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4
62
sprout 發表於 2008-7-16 12:5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harming_ladysh 於 2008-7-16 03:03 發表 [法醫專家詳解甕安事件當事女中學生第三次屍檢結果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謝謝你的好意,我不是獨運輪。我所說的全是我回中國時的親身經歷。中國的社會是越來越腐敗。比我離開中國時更腐敗,也許就像一個人告訴我的一樣,我們這一代是看不到法制的中國了。

我覺得不能把什麼責任都推到ZF頭上.  社會風氣有時ZF也無可奈何.  很多不好的風氣象三級的東西可以追溯到境外(比如港台). 問題是中國社會對這很感興趣, 媒體也推波助瀾. 久而久之, 形成了風氣. 拜金主義應該是香港傳來的.  這些不良風氣在中國人民的創新精神下, 就變得越來越厲害. 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

主題

158

帖子

5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2

積分
55
61
bushangyin 發表於 2008-7-16 08:0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harming_ladysh 於 2008-7-15 23:13 發表 [法醫專家詳解甕安事件當事女中學生第三次屍檢結果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現在我才明白你為什麼用中國醫生在美國當科學院士來證明你的中國醫生沒有收紅包的觀點了。因為你呆在中國,所以不知道他們在美國是不敢收紅包的,而且也不知道科學院士並不是醫生。更談不上了解法制和言論自由在 ...


雖然我早已對這兒那些張口就罵人腦殘的人出離憤怒了,也對最近一年多來這個論壇非常失望,不過還是想支持你一下!很多時候看到這兒的兩類帖子,覺得簡直有點侮辱自己的智慧。但是,有時候又覺得一個好端端的自由論壇被那兩種噁心人徹底佔據了,真是遺憾。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60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08-7-16 03:19 | 只看該作者
轉貼:
新鮮人````` 發表於 2007-12-11 01:15 隻看該作者 把作者設爲好友
兩次調查,結果顯示不少醫務人員非常壓抑 醫生子女願承父業者僅17%
本文由倍可親網友[ 新鮮人 ] 於 2007-12-11 01:15 上貼
原文網址: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iewthread.php?tid=599571
http://yuan297.bokee.com/viewdiary.13000439.html

「醫生和患者應該是一個戰壕裏的戰友,同舟共濟,同心協力,共同面對疾病,兩者不應該是敵人。」今天,衛生部原副部長殷大奎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健康産業高峰論壇上,對醫患關系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殷大奎現爲中國醫師協會會長。他說:「我並不是要爲醫生說話,如果醫患之間關系緊張的話,最後受損的還是患者。」
  他說:「目前政府辦醫院已陷入深刻的危機中。醫院、醫務人員成爲衆矢之的,出現了政府不滿意、社會不滿意、醫院自身不滿意的現象。」殷大奎說,現在不少醫務人員非常壓抑,「這是非常危險的信號。醫務人員是人民健康的衛士,如果一些高難度、高風險的手術,醫生不願做、不敢做了,最後受損害的還是患者。」

  殷大奎告訴記者,中國醫師協會曾經作過兩次調查,結果顯示,醫生的子女願意做醫生的比例隻有17%。「以前有很多醫生世家,現在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醫務人員的待遇太低,風險太大,勞動強度太大,而醫生又是最需要終身教育的。因爲壓力太大等,現在不少醫生都改行賣藥或賣醫療器械去了。醫生怎麽可能天天想著損害病人呢,那就不是『醫生』,是『醫死』了。」

  殷大奎表示,現在醫患關系緊張的原因有很多。第一,政府對公立醫院投入不足,但患者認爲公立醫院就應該滿足患者的需求;第二,以前一部分患者享受公費醫療、勞保醫療,什麽藥都可以開,什麽檢查都可以做,而現在要自己掏錢,而且不同的人費用還不一樣,所以心理上發生了變化;第三,患者的期望值很高,生了病就一定要馬上治療,而且必須治好,但這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不可能的;第四,少數醫務人員拿回扣、紅包,亂開大處方,導緻醫患關系緊張,政府對醫院投入不足,醫務人員隻能採取別的方法;第五,一些應該到基層醫院就診的患者,一定要去大醫院看病,大醫院的專家一天要看幾十名甚至上百名病人,患者花那麽多錢掛了號,排了很長時間隊,結果專家幾分鍾就看完了,患者自然不滿意,但這不是專家的意願,如果掛的號少了,看病就更加難了。

  另外,一些患者埋怨看病貴,但現在醫學技術發展了,有些費用自然要提高,比如以前心肌梗塞的死亡率是70%~80%,現在的治癒率是70%~80%,以前腫瘤的5年治癒率是30%左右,現在達到了70%左右。

  殷大奎指出,目前,我國醫療衛生的改革體制不確定,醫療衛生服務可及性程度不高;衛生事業福利性體現不充分;醫療衛生系統內機制改革轉換不徹底,衛生資源使用效率不高;國家公共財政體系不完善,衛生投入機制不健全;社會衛生資源組織動員缺乏有力手段,社會支持力度有限;醫療衛生事業管理制度建設滯後,全行業管理的整體水平不高。

  殷大奎認爲,政府應始終堅持衛生事業的性質是「政府實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會公益事業」。「公平、效率的責任在政府,政府應承擔向弱勢群體提供的基本醫療服務保障,而不應將責任推向社會和市場。」

參考網址:
http://www.iiyi.com/bbs/archiver/?tid-1279948.html
http://comment2.news.sohu.com/viewcomments.action?id=251271608
http://comment.news.163.com/news ... DA8MM3000124L2.html
http://dep2.daifumd.com/_daifumd/bbs/threads_100928.0.html
http://forum.xinhuanet.com/detail.jsp?id=48282551&agMode=1
http://cqwb.cqnews.net/webnews/htm/2007/9/3/257055.shtml
http://pop.pcpop.com/zpt/default ... ;btnG=Google+Search
http://www.5413.org/2006/node/320
http://bbs.cnhan.com/dispbbs.asp ... =514250&page=10
http://www.kkio.com/bbs/simple/index.php?t211867.html
http://dzh.mop.com/mainFrame.jsp ... ub_7478317_0_0.html
http://forum.newstarnet.com/showthread.php?t=64690
http://www.ncws.gov.cn/health/ShowArticle.asp?ArticleID=614
http://www.bandao.cn/news_html/2 ... 0060918_204620.html
http://gdb.leshan.cn/news/view.asp?id=453
- - - - - - -
請查google
世人皆醉我獨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7 16: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