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複製鏈接]

279

主題

2638

帖子

80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awang 發表於 2008-7-4 04: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想起父親帶回的那本聖經,一打開就看到「你們不要審判,免得你們受審判;因為你們用什麼審判審判人,也必受什麼審判……」(太七1-2)。很奇妙,我的心因這些話而平靜了許多。

我出生在中國大陸南方的一個小鄉村,後來因父母工作調動而搬遷到一個海濱小城,在那兒完成了中學和大學的教育。在讀大四的第一學期時,父親到韓國考察,給我帶回了第一本聖經。那是一本中英對照的新約聖經,是一個韓國青年向他傳福音後送給他的。當時我想,這本書可以幫我學英語。

那時我正陷入苦戀之中,心亂如麻。為這心亂,我在食堂買了不少鹵豬心吃,要「以心補心」,卻還是心亂;找來許多書讀,但都只能添「亂」。正如我在「浪子詩」中所寫的,「你的雙手伸向天空,你這在絕望中燃燒的靈魂啊,你想擁抱誰?」我想起父親帶回的那本聖經,一打開就看到「你們不要審判,免得你們受審判;因為你們用什麼審判審判人,也必受什麼審判……」(太七1-2)。很奇妙,我的心因這些話而平靜了許多。

終於到了收場的時候,是我不願見到的,我只感到落葉的蕭瑟,欲哭無淚。就象路加福音十五章里的浪子,耗盡一切,卻淪落他鄉,窘困難當。那一刻,我彷徨無助,想起所讀的聖經,就緊緊抓住主說,「你是我惟一的出路和救拔。」在那本聖經最後一頁是信仰宣告,其中寫著:「我接受主耶穌為我的救主,祂為贖我的罪流血而死……」。我簽上了姓名與日期:一九九九年元月六日。

279

主題

2638

帖子

80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1
沙發
 樓主| aawang 發表於 2008-7-4 04:54 | 只看該作者
也是在大四,同學介紹我參加一個英語研討班,而且是「免費的!」原來是 Miss King 在自己的辦公室里教英語。她是一位五十多歲單身的美國老姊妹,在我們大學教電影,但她並不喜歡電影,因為裡面沒有神。

我有什麼問題都去問她,包括信仰上的事。她從英文的雜誌上複印了一些聖經經節給我們,如《詩篇》二十三篇:「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祂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讀這些話,覺得很美,很新鮮,好似有一股甘甜的活水流到人的最深處。我感激這位遠渡重洋到中國教書的美國姊妹,是她把福音的種子播在我心裡,引我以神的話為依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9

主題

2638

帖子

80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1
3
 樓主| aawang 發表於 2008-7-4 04:54 | 只看該作者
大學畢業后,我到北京預備托福和GRE考試,住在西郊。寒冬的一天晚上,我和最要好的朋友竟為一個小話題而吵翻了。他走後,我心裡直覺得一種站在流沙上的空虛,因為我和他情如兄弟。這時我拿出聖經,從中找關於朋友離棄時的經節,「……因為主曾說,『我絕不撇下你,也絕不丟棄你。』」(來十三5)這話象一道光從黑暗中透過來,明亮而溫暖,又象一塊磐石放在腳下,讓我站得踏實。我大受安慰,也更喜愛這帶來安慰的神的話語。當時,我把聖經放在枕頭下,從經文中尋得慰藉,便睡得安穩。後來無論到哪裡,都不忘隨身帶著聖經。

二○○○年元月六日,我獨自在家,莫名其妙地坐立不安,於是上教堂買書,回來抬頭一看日曆,整整一年!我頓時有一種神命定的感覺,彷彿主耶穌正在向我伸出雙手,要擁抱我入祂的懷抱。那一天,我從深處信了主耶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9

主題

2638

帖子

80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1
4
 樓主| aawang 發表於 2008-7-4 04:55 | 只看該作者
在北京住了一年半,送我離開京城的是二○○一年春天最後一場雪。那時,朋友們都各奔東西,四散而去,只剩下我一個人。大清早起來推開門,只見一片銀白,一片寂靜,走在北京西郊農村的巷子里,只有腳下的雪吱吱地響,看不見一個人,一隻鳥,甚至連只老鼠也看不到,孤獨之感油然而生。不久之後,有天早晨,我流鼻血,腦海里突然閃過一個念頭,要是客死在這異鄉,又有誰會知道?有誰會為我流淚?我內心深深地體會到孤獨的悲哀─傷心,沒有人會安慰;高興,也沒有人可以分享。有時要天黑獨自回住處,心裡害怕,只好背誦《詩篇》二十三篇,並默念:「主與我同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9

主題

2638

帖子

80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1
5
 樓主| aawang 發表於 2008-7-4 04:55 | 只看該作者
也在那時,我第一次讀到《正常的基督徒生活》。那本書是簡體字版,在新加坡印刷,由一位在韓國的基督徒寄給一位中國姊妹,而她是我在大學的校友,最後輾轉到我手中。這真是主的憐憫,讓我在大陸就能讀到這本書。

我覺得此書真是深入淺出,是我讀過最好的信息,比教堂里牧師講的道不知好多少!該書作者是倪柝聲弟兄。倪弟兄曾說:「神注重我們所是的,過於我們所作的,真實的工作,乃是生命的流露,算得數的事奉,總是基督的活出。將自己獻給神,不是為神作工,乃是讓神作工,凡不讓神作工的,就不能為神作工。」他所講的與人好大喜功的天然觀念完全不同,他注重源頭。他給我看見,向主絕對的奉獻及單單隨從調和的靈,否認己和拒絕魂生命。借著永遠的生命,為著一個目標就是召會,基督的身體。這個啟示成為我基督徒生活的異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9

主題

2638

帖子

80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1
6
 樓主| aawang 發表於 2008-7-4 04:55 | 只看該作者
我從到美國的第一天起,就住在弟兄之家。那是「911」前兩天,開學已經兩周了,舅父整天開車帶我找房子也找不到。他是召會中的弟兄,最後就帶我去弟兄之家。可是弟兄之家已經住滿了,我只好在一樓的禱告室暫住一周。禱告室牆上有一句聖經:「只要凡事借著禱告、祈求,帶著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腓四6)我就把難處告訴主。到了周末,弟兄們就讓我搬進去。從此,就一直住在弟兄之家。

我在二○○一年感恩節那天受了浸。受浸后,弟兄之家的弟兄們還合影留念,大家都很喜樂。一位弟兄告訴我,一個人得救,天使天軍都為之喜樂歡呼。我這喜樂持續到凌晨兩點,睡不著,就看《初信造就》第一篇「受浸」,才知道受浸就是浸入基督的死與復活,何等緊要。後來我把受浸當天的相片寄回家,家裡人都說,很少看到這樣的照片―每個人都臉上放光,喜樂無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9

主題

2638

帖子

80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01
7
 樓主| aawang 發表於 2008-7-4 04:56 | 只看該作者
弟兄之家使我很快成長。團體生活不但讓我學會了做飯做菜,還有晨興禱告供應我一天的生活學習。我剛到就被禱告的同心合意所吸引,我要的就是這個!在國內,我從未體會到什麼「同心合意」,除了能一起大罵中國足球隊之外,大家都「偏行己路」。這裡的禱告是實實在在,體貼到每位弟兄的需要。弟兄之家的生活不是完美的,卻是真實的。我也常常被暴露,看見「己」的可怕。我最大的收穫是看見:如果我們和主的關係正常,我們和人與事的關係也必然正常;如果我們和神的關係不對,和人與事定規是麻煩、磨擦。在弟兄之家兩年,我特別感激一位八十三歲老弟兄的餵養。他每天一早準時打電話和我一起晨興,並為我代禱。

如今在美國,我遇到環境艱難時,知道主是近的,祂就在我口邊,我隨時可以呼求祂寶貝的名;祂是那賜生命的靈安家在我的心裡(弗三17上);祂還在弟兄姊妹們中間,我軟弱時,有他們的代禱托住我。祂也用聖經里的話堅定我們,「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然而借著那愛我們的,在這一切的事上,我們已經得勝有餘了。」(羅八35-37)(劉志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12: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