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將五月十九至二十一日訂為全國哀悼日,我們在哀悼之餘不要忘記反思。中國自視為崛起中的大國,但四川大地震卻揭示了大國這一概念的粗疏和殘缺。我們評估一個國家的國力,習慣了倚賴軍力、國民生產總值(GDP)以及是否擁有大殺傷力武器等可量化(quantifiable)和準確量度(measurable)的標準。即使奈伊(Joseph Nye)提出『軟權力』-(soft power)的概念,強調以軍事優勢和武力威脅做重心的硬權力,必須以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力做後盾,也只是補充了大國論述的部分不足,我們對於構成權力的基本要素(the elements of power)的認識和探討仍欠深度。四川大地震的啟發,就是單單擁有權力不足以成為大國,是否能夠有效地行使、運用權力(the effective exercise of power)才是關鍵;而權力的有效行使又涉及政府領導人的素質、社會的和諧和基礎建設、公民意識、政府的效率和危機處理能力等因素。
據估計,四川大地震的破壞力,比起人類擁有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有過之而無不及。從這個角度看,大自然才是唯一擁有數之不清、用之不盡的大殺傷力武器的超級大國,在它面前任何超級大國也會不堪一擊。中國的工業化和都市化過度發展,使它成為污染地球的元兇之一。四川大地震就像零五年的卡特里娜風暴和零四年的南亞大海嘯一樣,都是大自然對人類的訓話。Nature has spoken(大自然開了腔),但人類是否有慧根聽得懂,又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