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際先驅導報:請別讓「敬禮男孩」點奧運主火炬

[複製鏈接]

155

主題

521

帖子

20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redstar456 發表於 2008-5-27 07: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陶短房(作者系旅居加拿大華人)

災區的孩子們需要的並非上鏡頭、出場面、參加各種盛大的儀式,而是耐心的生活照顧、學習幫助和心理輔導
5·12汶川大地震牽動了全球華人的心,人們紛紛以各種形式表達對災區人民的慰問、支持和幫助。甚至還有不少人士建議,奧運開幕式應挑選在地震中倖存的「敬禮娃娃」郎錚來點燃主火炬,以體現中國政府和社會對生命的重視、對人性的關懷。

個人認為,這種想法的動機很好,但形式欠妥。

災區兒童更需要實實在在的關懷

不錯,現代政府和文明社會,理應重視生命、關懷人性,不能因為奧運盛會的熱烈,就忘記地震災民的痛苦。但熱心的人們在提出這樣的建議時,有沒有想過一個很容易被忽視、卻又十分重要的問題——那些倖存兒童是否受得了這樣的關懷?

據報道,在重災區某些村莊和學校,80%以上的兒童失去了家人或朋友,許多人不同程度地存在諸多震后心理問題,如不敢入睡、怕震動、怕黑、怕和陌生人交往等。據參加過日本阪神大地震災后重建的專家稱,大地震后的心理障礙通常需要兩年甚至更多的時間才能慢慢平復。

此時此刻,這些孩子當然需要關懷、需要重視,但他們所需要的關懷和重視並非上鏡頭、出場面、參加各種盛大的儀式,而是耐心的生活照顧、學習幫助和心理輔導。只有那些不起眼、不轟動但不可或缺的有形或無形的幫助,才能讓他們重新樹立信心、回歸正常生活,讓他們勇於重新面對社會、擁抱未來。

新聞媒體不要過於「勤奮」

事實也的確如此。此次賑災過程中,新聞媒體的及時跟進功不可沒,但不可否認,一些新聞工作者由於缺乏經驗或職業習慣,過於「勤奮」地將鏡頭對準早已身心俱疲、痛苦不堪的災區倖存兒童,給部分倖存兒童增添了不必要的痛苦和困擾。這一點,從一些活動中,那些被特意從災區請上台的兒童的茫然眼神和悲痛表情中,便可見一斑。相信人們請他們參與這樣的活動,目的都是為了幫助他們、愛護他們,但如果這種幫助和愛護反倒可能給虛弱的他們帶來更多傷害和痛苦,那麼就應該慎重一點為好。

也許有人會說,奧運是國家、是全國人民的大事,在這樣的場合突出地震災害,突出倖存兒童,有助於在全世界面前提升中國的國際形象,也有助於災區恢復重建得到海內外更多人士的關注和幫助。這些想法的出發點固然很好,但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的感人場面對於旁觀者而言可能催人淚下,可能感到意義非凡,但親身經歷過生死一線、體會著失去親朋好友痛苦的災區倖存兒童,他們的現場感受會怎樣?好心的人們難道真的忍心,讓他們好不容易結痂的身心創傷因為這樣的「感動場面」,在大庭廣眾之下重新被撕開一回?這樣的做法,對國家形象未必就是正面幫助,而對於當事人則不免過於殘酷了。

更應該照顧個體的需要

對人性的關懷,更應該照顧的是個體的需要,而不是關懷者的需要。此時此刻的災區兒童究竟需要什麼,大家都不妨將心比心,好好去想一想。人心都是肉長的,孩子們也許更需要和新的老師、同伴,和劫後餘生的親人朋友在一起,在平靜的氛圍里慢慢撫平身心的創傷,而並不需要什麼鏡頭、什麼儀式。

因此,每一個好心人、熱心人在提出諸如「災區倖存兒童點燃奧運開幕式主火炬」這類建議時,都應該先設身處地,為這些不幸的孩子們、為這些孩子們的不幸,想一想,再想一想。

56

主題

3017

帖子

698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98
沙發
細細小雨 發表於 2008-5-27 09:38 | 只看該作者
支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17 09: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