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點評各國政府在中國地震發生之後的政治表現

[複製鏈接]

89

主題

847

帖子

22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2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有道乃大 發表於 2008-5-24 20: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北京流浪貓 
    
  我並不否認有關自然災害的救援工作是一種人道主義行為,但也沒人可以否認在這一人道主義行為的背後卻暗藏著政治的博弈。關於這一點,遠的例子我就不舉了,就拿本月初在緬甸發生的導致十多萬人死亡和失蹤的風災來說吧。
  
  風災發生不久,美國便赤裸裸地提出派他的航空母艦和軍用運輸機幫助緬甸政府運送救援物資。這個假援助、真干涉的把戲恐怕就連小孩子都哄騙不了。所以緬甸軍政府一開始就明確拒絕了美國的這一建議。於是整個西方媒體就炸開鍋了,一致譴責緬甸政府置人民生死於不顧,拒絕「國際援助」的態度。有些性急的甚至赤裸裸地提出來要以武力強行打開國際「人道」救援的大門(比如法國電視二台新聞主播David PUJADAS)。
  
  然而,西方的政客們畢竟要比他們的媒體現實的多,他們清楚地知道緬甸政府背後的實力。經過了與緬甸軍政府數天的討價還價,最終形成了一個雙方都不丟面子結果——緬甸允許美國軍用飛機載著救援物資在仰光機場降落。明眼人一看就明白,這實際上又是一場大國博弈的結果。
  
  一般來說,通過災害救援要達到的政治目的通常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比較直接、具體的目的。比如:對受災國來說,救災時期通常會形成一段時間的權力集中,有經驗的政治家會利用這一時機不露聲色地進行內部的整合;對救援國來說,他們可以派駐軍隊以救援的名義對受災國的政府進行控制、在救援人員中夾雜些間諜來趁機刺探受災國的情報,或者通過參與到災后重建而使得受災國對援助國在某些領域產生依賴等等。在第一種目的達不到的情況下,政治家們通常會追求另一種比較間接的政治目的,那就是為自己樹立良好的形象以爭取民心。在這一點上,無論是受災國還是援助國都是一樣的。要知道能爭取到受災國民眾的好感對援助國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外交資本。
  
  這種伴隨在救災活動中的政治的追求是不會因為人們的厭惡而消失的。既然它是不依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我們就必須正視它。這次512汶川大地震一方面是一場人類的大災難,從另一方面來說,它也為各國的政治家們提供了一個集中表現的空間。在這裡他們的政治目的和政治技巧均在各國民眾的眼裡都一覽無遺。今天是災害發生的第10天,各種救援工作也已經接近尾聲,現在也到了該為他們打分和做小結的時候了。
  
  中國:獲得了政治上的大捷
  
  首先看看中國。中國是這次災害的受害國,無論從人道的角度還是從經濟的角度,損失都是十分的慘重的:截至目前為止,有41353人遇難,數座城鎮被毀,經濟損失難以估計。但在政治層面上,中國卻收穫頗豐。由於胡溫決策正確、指揮果斷,中國的民眾達到了自文革結束以來空前的團結,胡溫的聲望也在民眾當中如日中天,以至於那些準備好了來挑毛病的西方媒體面對中國政府快速的反應和信息的透明竟然無從下手了。
  
  另外,這次地震不僅沒有成為境內外反華實力可供利用的一個機會,相反地,其中一些反華勢力的生存空間反被大大地壓縮了(FLG就是個最好的例子)。現在竟然形成了這樣一種局面,那就是誰反對中國政府,全球華人就反對他。這可是某些人做夢都不想看到的呀。從此之後,任何反華勢力在向中國發起進攻之前都不得不好好地掂量一下與15億華人為敵的後果了。
  
  中國人對「勢」的理解和運用是這個地球上其他民族所無法望其項背的。胡溫更是這方面的高手。可以預見,胡溫取得了初步勝利之後是絕對不會收手的。他們一定會利用這一契機來加緊完成對內部的整合。結果如何,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從投入產出的角度看看精明的美國和倒霉的沙特
  
  美國政府在這次中國地震后的表現再一次向世人展現了他那精明的商人本色。美國政府這次捐獻了只有區區的50萬美元,這與世界第一超級大國的身份多少是有點不相符。網上雖然也有一些抱怨美國小氣的聲音,但這些抱怨很快被另一種聲音所掩蓋了:那就是美國媒體,其中也包括像CNN這樣反華的急先鋒,對中國救災活動的一系列正面的報道(有些報道讓我感覺只有在人民日報中才會出現)。說實話,美國媒體這次如此地向中國的主旋律靠攏的確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再加上美國眾議院不失時機地通過一項決議,就中國四川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向中國表示同情和慰問。美國政府在中國民眾心目中的形象可以說得分不少。應該說,美國人只是做了一些他們該做的事情,可他們得到的卻遠遠超過了他們所付出的50萬美元。
  
  與美國相反,沙特則多少給人留下個冤大頭的感覺。在寫沙特的時候,我有點猶豫,因為這樣議論一個為我們提供政府捐助最多的國家,我總覺得多少有點不厚道。可事情擺在這裡,視而不見也不是唯物主義的態度。我只是希望那些為沙特打抱不平的人別把磚頭向我這扔,要砸就去砸那些多事的網民。
  
  沙特政府這次向中國地震災區捐獻了5000萬美元現金和1000萬美元物資。雖然咱中國現在腰包也鼓鼓的,可人家和咱非親非故的,一下子掏了這筆巨款,也著實讓普通中國老百姓震動了一下。可不幸的是偏偏有一些好事者非要把沙特的這次捐款和它上次在美國遭受「卡特里娜」颶風時的捐款作一比較(上次它捐了一個億),結果這就使得沙特此次捐巨款在中國所產生的影響大打折扣了。
  
  日本:無論是政府還是民眾的表現都應該給加分
  
  日本政府的捐款有5億日元,但幾乎沒給人留下什麼印象。倒是下面的這些報道給人印象深刻:首先,在救災一開始有人質疑中國拒絕外國救援隊的時候,福田是第一個站出來替中國解圍的外國政治領袖。他以板神地震時日本也沒有接受外國救援隊的為例,表示理解中國政府的決定。我想即便是最反日的中國人也會對這一表態表示欽佩的。其次,日本的媒體和民眾這次也暫時放下了對中國的敵意,對中國所遭受的災難表示了極大的同情。國民整體素質之高讓人不得不佩服。還有,日本文部省減免了來自地震災區的中國留學生的學費。這一措施表明日本非常知道如何才能贏得中國民眾的好感。最後,日本救援隊在獲准進入災區救援之後,一直兢兢業業地工作,沒有一絲一毫的抱怨和指責。所有這些給人的印象是:小泉時代真的結束了,中日關係的春天又一次到來了。應該承認,這次日本的所作所為的確將中國國內的反日情緒化解掉了不少。看來我們今後在和日本爭奪亞洲領導地位的鬥爭中還有不少工作要做啊。
  
  俄羅斯:正在精心塑造自己中國的親密朋友的形象
  
  俄羅斯總統是第一批向中國發出慰問電的外國元首之一(5月13日)。第一批到達中國的外國救援物資是從俄羅斯發出的(5月14日)。此後,俄國又向中國發送了三批救援物資。俄羅斯救援隊也是第一批進入災區參與救援的外國救援隊(5月16日)。此外,俄羅斯還以最快的時間在彭州地區建立了一個戰地野戰醫院來為地震中的傷者提供治療(5月21日)。所有這些給人的感覺都是實實在在的,而且都是在低調中進行的。當一個人遇到困難的時候,只有他最親密的朋友才會在他身邊默默地提供各種實實在在的幫助。我想這正是俄羅斯試圖要告訴我們的。
  
  被遺忘的英國和德國
  
  我實在是想不起來這兩國國家在這次賑災中到底做了些什麼,以至於不得不翻看前些天的新聞,才找到了英國捐了100萬英鎊和德國捐了50萬歐元的報道。所以,我實在不知道該如何評論。因此,請了解情況的網友能將這部分內容補充上。
  
  令人刮目相看的加拿大
  
  中新社消息:加拿大聯邦政府在為中國地震災區捐助了100萬美元之後,十五日又宣布,加拿大民眾每為中國四川地震災區捐一塊錢,政府就跟進一塊錢,不設上限,不設截止日期。
  
  加拿大現在的右翼政府自從上台以後,一直強調對人權的保護是加拿大立國的基本的價值觀,並多次以人權為借口和中國政府作對,中加關係曾一度因此而緊張。我一度曾附和過一些人的觀點,認為隨著中國在對加經濟地位中的重要性的增加,加拿大右翼政府會從一個理想主義者轉變成一個現實主義者的。然而他們5月15 日的決定讓我不得不認為他們是這個地球上最有理想的一群右派。他們既向世人再一次表明了他們依然信守從執政歷來所一直強調的最基本的價值觀(人權),又非常巧妙地贏得了中國政府和民眾的好感。其政治技巧之嫻熟的確讓人欽佩。
  
  法國:失去了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
  
  法國自從被美國稀里糊塗地忽悠到了反華的最前沿,就一直處在一個十分尷尬的境地:繼續反華代價太大,退下來可又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梯子。前些時候寫的拙作《裸奔的法蘭西》說得就是這個意思。
  
  512地震可以說給法國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法國和加拿大的情況有些相似的地方,薩總統剛一上台時也提出了要把人權的保護作為其外交的主軸。因此,他完全可以借這次機會大打人道關懷的牌,以贏得中國政府和民眾的好感,從而跳出火炬事件給兩國關係所造成的陰影。而不同的是薩總統對人權外交僅僅是說說而已,可沒有加拿大人那麼一根筋。他除了例行公事般地向中國表示了一下慰問,似乎並沒有像上面的一些政治家那樣做出些讓中國人心裡感到熱乎乎的舉動。這樣的直接後果就是他的慰問信和親臨中國使館的弔唁都被中國網民忽略了,而他在中國使館的一個小小的疏忽卻被中國網民死死的糾著不放。
  
  要說薩總統是因為個人生活的事比較多把這個問題給疏忽了話,那麼法國其他搞政治的人為什麼在這個時候也都集體噤聲了呢?我就納悶了,為什麼在火炬在巴黎傳遞的時候能有幾十位國會議員能打著標語站出來以保護人權的名義來支持搞藏獨得喇嘛,這時候竟沒有哪怕是幾個議員站出來象美國的議員那樣提出個什麼哀悼地震遇難者的提案呢?為什麼在911的時候能有法國政治領袖向民眾大喊今天我們都是美國人,而在中國遭受如此大的災難的時候就沒有人出來喊一聲今天我們都是中國人呢?要知道這樣做只是動動嘴皮子,根本不需要花什麼成本就能贏得中國人的心啊。要知道贏的15億華人的好感給法國帶來的利益要是用再多的金錢也無法衡量的。
  
  看來法國已經沒有政治家了,甚至連合格的政客都沒有,因為那些在法國搞政治的人既沒有政治家的遠見卓識和洞若觀火,也沒有老練政客的趨炎附勢和見風使舵,現在在這個歐洲近代思想大國——法國玩政治的竟然都是些政治低能兒。
  
  法國真的墮落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21: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