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鎮定創造奇迹--都江堰市虹口鄉黨委帶領群眾自救紀實

[複製鏈接]

603

主題

846

帖子

484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俺說兩句 發表於 2008-5-23 09: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8年05月22日 22:17:41  來源:新華網  


    面對突如其來的巨大災難,一個基層黨組織的鎮定指揮創造了自救的奇迹。這就是四川省都江堰市虹口鄉黨委。

    都江堰市虹口鄉和汶川一山之隔,直線距離只有30公里。5月12日大地震發生后,虹口鄉所有交通斷絕,6000多名群眾、遊客受困。

    5月19日中午12時,經過116個小時晝夜奮戰,武警官兵開著挖掘機、裝載機趕到鄉政府--汶川大地震中成都最後一條被阻斷的、通往受災鄉鎮的道路搶通,救護車、裝載著各種救災物資的卡車源源不斷開往虹口。

    虹口終於獲救。這一切,源於都江堰市虹口鄉黨委大災面前的不畏艱難和鎮靜指揮。

    5月12日下午2時28分,虹口鄉黨委書記馬遠見和鄉長張文斗陪投資商考察結束,正往鄉政府走。突然,路旁的魚塘向上噴出數米高的水柱,巨石從山上直墜而下,馬遠見一頭栽倒在地,身旁的客商被甩出兩米多遠。

    「是地震!」馬遠見掏出手機撥鄉政府,聽筒里傳來一片死寂。他跳起來,向鄉黨委、政府所在地一路狂奔,路上全是奪路而逃的村民。

    等他跑到鄉政府,樓已經搖搖欲墜。「都不要慌,留在院壩里!」馬遠見招呼正往外跑的幹部,在鄉政府外設立了緊急指揮部。

    馬遠見知道,這時虹口6200多村民大多在山上,還有近800名遊客,而當地民房主要是磚木結構和磚混結構,在這樣的強震中根本不堪一擊。當務之急是和外界取得聯繫,尋找救兵。

    「我帶人衝出去。」張文斗主動請纓。指揮部決定:由鄉長帶人衝過一段正在塌陷的山道,徒步前往3公裡外的成都軍區某部尋求救援。

    「當時人們都想往山下跑,又都不敢。」村民周濤說,「危難時候有人站出來,心就定下來了。」

    救援的第一個目標是鄉中心小學。這時,小學教學樓已經發生坍塌,數名學生被埋。「先去救娃娃。」流石隨時在身邊飛過,張文斗往駐軍疾跑,路上見到有村民就喊救學生。短短十幾分鐘,就有幾十個壯漢聚集到中心校。加上隨後趕來的部隊戰士,到5月13日凌晨,兩名被埋學生從廢墟中成功獲救。

    但情況並沒有好轉。「部隊趕過來,我剛鬆口氣,就聽有人報告通往都江堰市的路全部斷了。」馬遠見說,只覺得頭皮都要炸開,「當時完全是急火攻心,一直想,山上幾千人咋才能安全轉移出去。」

    「這個時候千萬不能亂。」指揮部馬上決定,立刻統計鄉政府所在地就近的村民家中還有多少糧食,對糧食進行集中管理和分配,同時,鄉上所有商店的商品全部集中。

    虹口鄉以山為主,沒有稻田,大米等食物主要依靠平時到都江堰市採購。地震發生后,村民家中的食物都被掩埋在廢墟中。知道鄉黨委和政府在解決糧食問題,大家心裡稍微穩了些。「糧食一集中,大家的心就齊了。」周濤說,接下來的幾天,大鍋煮出來的稀飯保證供應到每個人,「一天兩餐都是稀的,但是沒斷過頓。」

    隨後,馬遠見等人決定,派鄉規劃辦主任許雲富和鄉幹部劉安德步行前往都江堰市區,要求他們趟出一條路,不管想什麼辦法,都要下山,把這裡的情況向市裡報告。

    死命令擺在許雲富和劉安德面前,但問題是,面前沒有路,「只看見巨大的石頭擋在前面,都虹公路就像突然消失了一樣。」

    「50多年前,好像有一條通下山的路。」許雲富曾聽當地山民說起過一條小路,但他在虹口鄉這幾年,從沒親眼見過。

    這是解放前虹口地區民眾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隨著都虹公路建成,這條路就被遺棄了。50多年前的這條小道,盤旋在崇山峻岭之間,總長達10餘公里,而且必須翻過10幾道險峰。50多年後的今天,虹口再也無人認識這條已經成為傳說中的「天路」。

    來不及多商量,許雲富和劉安德揣上一把手電筒往山外走。

    鄉政府門前的小街上,許雲富突然停住,「馬文強!」他大喊一聲,叫住街對面一個正埋頭走路的40多歲的漢子。

    「老婆娃娃呢?」許雲富問。

    「還沒來得及回家。」

    「跟我走一趟,下山送信。你經常在山裡砍柴,路熟。」

    馬文強平素就木訥,現在想著家裡沒有音訊,更說不出話來。他猶豫了一下,「路難走得很。你們幹部敢去,我就帶路。」路上,他們又遇到了村民騫錫紅。於是,兩個鄉幹部和兩個村民湊成了一個探路隊,擔起了把「虹口告急」的消息帶出去的任務。

    許雲富說,天黑之後,路已經看不清了,他們只能順著手電筒微弱的光一步步往下挪。「以前常說爬山,這次真的是『爬』下去的。」他說,要趕時間,基本是手腳並用往下爬,遇到石頭少的地方,乾脆就坐在地上往下滑。

    這段10餘公里的山路,他們「爬」了8個小時。晚上11時許,探路隊的成員抵達都江堰市抗震救災指揮中心,最先向市領導彙報了虹口鄉的災情。市指揮中心隨即作出指示:迅速分期分批派出搶險隊和救護隊,沿著那條才探明的小路翻越原始叢林,直奔虹口救災……

    虹口有救了!

    馬遠見在焦急的等待中過了一夜。

    「書記,路砍通了……口信送出去了!」馬文強衝進鄉政府,話未說完便癱倒在地上。

    馬遠見忙叫來「大學生村官」何珍,「你來寫,把鄉上受災的最新情況和最需要的救援物資報告給市上。」隨後,都江堰市緊急派出60名救護隊員,分三批,每人背負20-25公斤的藥品或搶險設備趕往虹口。

    但救援力量仍然不夠,14日,又一封求救信從虹口帶出:現虹口區域約有遊客60餘人,其中有2名以色列籍留學生,系成都中醫藥大學學生,其中1人有生命危險。緊急請求解決食品、飲用水、藥品、防疫葯、帳篷、通訊問題。

    虹口危急的信息通過都江堰市指揮中心很快報告到成都市指揮中心。15日下午3時許,3架運輸機出現在虹口上空,投下了上百件的急需物品;下午6時,成都軍區直升機裝載著一批救命藥品直飛到虹口;7時,40多名搶險隊員每人背負25公斤的短缺物資連夜往虹口進發……

    在連續5天的搶險戰鬥中,當地6000多名村民和遊客被轉移到安全地帶,多數村民經探路隊砍出的「天路」,有組織地轉移出來。

    5月19日,武警官兵搶通通往虹口的道路。直到這時,馬遠見和鄉上的幹部才顧得上身在都江堰災區的家屬。「誰當時不擔心,我們這裡基本所有的幹部家屬都在都江堰。這裡這麼嚴重,那邊形勢肯定也不樂觀。但是,那個時候誰還顧得上那麼多,大家急的是,6000多人怎麼才能從虹口突圍。」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22: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