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我們也認同,如果民族情感由於外力刺激而走上仇外、自我封閉乃至暴力的軌道,毫無疑問它就是負面的,這方面我們不是沒有歷史教訓。這次抗議浪潮中,也的確出現了一些過激言論,有的還很極端。但主流是什麼?更多的網民依然抱著尋求與西方溝通、理解的態度,我們期望澄清的僅僅是事實,以及基於這些事實所做出的符合邏輯的判斷。僅憑網上隻言片語的過激言論和少數情緒化的「抵制」言行,是否就要招致所謂民族主義的指責?那麼,我們是否也可以因為美國國寶級歌手布魯斯·斯普林斯汀在《生於美國》中唱「To go and to kill a yellow man」,或者由於別的什麼歌手在海灣戰爭中高唱「Killing an Arab」,而同樣指責美國人玩弄民族主義?至少我們沒有學著CNN主持人卡弗蒂的語氣說過去二百年來美國人都是「一群暴徒」。因為我們理解,個別人表達的權利,跟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總體「光譜」是兩回事;我們反對的是盲人摸象式的誤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