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期刊王國」德國的媒體發展路線

[複製鏈接]

208

主題

1591

帖子

482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han_z 發表於 2008-4-21 01: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期刊王國」德國的媒體發展路線
--------------------------------------------------------------------------------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報    |    作者: 卓宏勇    |    2008-4-8  
 

德國是世界出版大國,也是期刊王國。在只有8000多萬人口的德國,卻有6000多種期刊在競爭。在報刊亭、書店和超市,到處都可以看到色彩繽紛的期刊。在咖啡館、在湖畔,經常可以看到德國人靜靜地拿著一本雜誌,沉浸在閱讀的快感中。
  德國設置有殯葬類期刊

  德國的報紙、刊物幾乎在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購得。翻看德國的期刊,感覺印刷都很精美,色彩鮮艷。插圖很豐富,圖片的清晰度高,一看就知道是非常專業的攝影師拍攝的照片。尤其是時尚類期刊,每一張圖片都是藝術品,即使是不講究藝術性的烹調類刊物,做出來照片也流光溢彩。

  德國期刊另外一個特點就是市場細分,專業化程度高。各種卡車、DVD、摩托車、帆船、烹調、健身期刊應有盡有,甚至還有殯葬方面的刊物。尤其是當你看到各種各樣汽車、火車等機械類的雜誌,你就會明白德國的汽車工業、高速鐵路為什麼能夠世界領先了。另外,德國色情類雜誌也不少。

  從售價來看,我發現大眾類期刊定價一般是兩三歐元,印刷精美的時尚類刊物大約是五六歐元。例如時政類的新聞周刊《焦點》4.2歐元,人文地理類雜誌德國《國家地理》3.9歐元。另外類似於國內的男人、女人之類的雜誌價格比較高。《Maxim》號稱「theworlds』biggestmen』smagazine」,定價8.8歐元,我翻了一下,感覺就像是國內的《男人裝》。另外,德國電視類期刊一般是1—2歐元,專業類雜誌大都定價在3—5歐元,學術類期刊由於發行量少,價格則非常高。

  專業雜誌種類多發行少

  今天琳琅滿目的德國報刊是從二戰後的廢墟里經過鳳凰涅磐浴火重生而來的。如果以創辦時間先後為標準,德國的報刊業分三種:一類是傳統的老報刊,例如《民生報》;一類是二戰剛結束時英美等國家頒發許可證出版的報刊,例如《世界報》、《南德意志日報》;一類是近些年新誕生的報刊,例如《時代》、《焦點》等。

  如果按照類別來分,可以分為大眾類期刊和專業類期刊。據德國專業期刊協會副主席Voss女士介紹,德國目前共有2400—2500種大眾期刊,其中發行量、廣告量最大的是新聞類、婦女類和電視類期刊。專業類期刊共有3500多種,主要集中於工業、手工業和建築業。專業雜誌雖然種數比大眾類期刊要多,但是發行量要少得多,發行量大的大眾類期刊一周的發行量就能達到100多萬。另外在廣告方面,專業雜誌作廣告要比大種類雜誌便宜得多,一般一個頁碼1.5萬歐元左右,而《明鏡》周刊、《明星》周刊、《焦點》雜誌等大眾類期刊一頁的廣告要達到3—4萬歐元。

  德國專業期刊規模都不太大,平均年銷售額只有900萬左右。2006年所有專業雜誌的銷售額是19.13億歐元,2001年最高達到19.87億歐元,後來進入了波谷,現在情況有所好轉,但是始終未達到2001年的水平。由於網路的推廣和使用,德國期刊的廣告收入2003年曾跌到近年的谷底,現在情況有所好轉。Voss女士介紹,2006年德國專業期刊中13%的收入是通過圖書以外的途徑獲得的,例如進軍國外市場,向網路拓展,增加講座、展覽、培訓等方面的服務。

  正所謂「蛇有蛇路,蝦有蝦道」,德國各類期刊分別有自己的發行渠道。其中大眾期刊38.9%靠報刊亭、超市等發行,45.2%的靠訂閱,其他渠道佔15.9。專業期刊中90%靠訂閱,在報刊亭很難見到專業期刊的影子,另外很大一部分靠贈閱。

  目前德國只有郵局能發行報刊,其他公司只能涉足其他物品的投遞或者物流配送。

  不少德國期刊與中國合作

  「2007年德國賣的最好的雜誌有:《好顧問》、《資本》、《經濟周刊》、《歐元》、《焦點金錢》、《經理人》、《動力》等。」漢堡傳媒學院副院長SteffenBurkhardt博士給我們介紹說。

  德國期刊儘管眾多,但是市場競爭的結果必然會「吹盡黃沙始現金」,目前最有競爭力的大都集中在5大期刊集團:

  鮑爾集團(HubertBura):1875年在漢堡建立,是家族企業,不上市。在世界各國出版160本報刊,在德國就有40本。他們還涉足電視業務。德國鮑爾在國內出版發行各類雜誌,包括《都市麗人》、《品位》等。

  斯普林格集團(AxelSpingerAG):2005年的營業額達到23.9億歐元,有1萬名員工。報刊有《歐元》(Euro)、《圖片報》(Bild)、《世界報》》(DieWelt)等。

  布爾達媒體集團(HubertBurda):是德國兩家著名出版集團VogelMedia與BurdaMedia的合資出版企業,是全球三大紙媒體出版集團之一。創辦於1892年,在汽車、機械、化工、貿易及計算機和通信等領域出版一百餘種報紙和雜誌。

  古納亞爾集團(GrunerJahr):屬於貝塔斯曼集團麾下,它在全世界24個國家出版有約300種雜誌。它出版的《明星》周刊最高發行量達到700萬份,現在由於競爭的加劇,降到100萬份。

  明鏡集團(SpiegelVerlag):是家族企業,由家族、古納亞爾集團和員工三方共同持股。由於明鏡集團的員工也持有股份,所以記者的收入在德國是最高的。他們常用辛辣的文筆表現當下的時政,出版有《明鏡周刊》、《經理人》等。明鏡集團的網上刊物目前全德國最成功。

  不少大的集團都跟中國有合作。例如,經新聞出版總署批准,德國弗戈博達媒體集團與多家合作夥伴進行版權合作,將旗下多個全球著名期刊引入中國,目前已經擁有CHIP《新電腦》,FOTO《數碼攝影》和《e製造》等多個媒體品牌。古納亞爾集團在中國與中國的中輕社合作成立了公司,合作出版《瑞麗》、《父母》、《新知客》、《汽車博覽》、《大眾汽車》等。據古納亞爾(GrunerJahr)集團國際雜誌部總裁克萊恩介紹,他們非常看好中國的市場,但是古納亞爾的視線不僅局限於中國,還希望以中國為出版基地,向亞洲其它國家進軍。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漁父 張志和(煙波釣叟) http://www.geocities.com/zhizhang99/my_links_gb.htm

208

主題

1591

帖子

482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2
沙發
 樓主| zhan_z 發表於 2008-4-21 01:52 | 只看該作者
德貝塔斯曼集團進軍中國西部傳媒零售市場

來源:新華網  2007-9-23  作者:王秀瓊 海明威





 德國傳媒巨頭貝塔斯曼集團22日在成都宣布,為拓展中國西部媒體產品零售市場,集團旗下的貝塔斯曼書友會在西南地區的首家門店正式落戶成都。

    貝塔斯曼直接集團中國區總裁璦秉宏說,貝塔斯曼書友會目前在中國21個城市擁有40多家門店,大部分位於東部沿海地區,成都門店的開張是其向西部擴張戰略的重要一步。

    據他介紹,貝塔斯曼書友會全國門店都已實現盈利,且發展勢頭良好,他們計劃明年在中國再開20家新店。

    貝塔斯曼集團是綜合性傳媒和娛樂公司,1995年即進入中國。它旗下的貝塔斯曼書友會在中國擁有150多萬會員,以目錄、網路、電話和門店等多渠道營銷圖書和音像製品。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漁父 張志和(煙波釣叟) http://www.geocities.com/zhizhang99/my_links_gb.htm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

主題

149

帖子

4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3
3
anti-nazi 發表於 2008-4-21 03:38 | 只看該作者
我想現在大家已經知道應該怎麼辦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10: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