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貼)傅雷只是一個美好的夢想嗎?

[複製鏈接]

41

主題

1317

帖子

29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轉自:http://www.biopatent.cn/bbs/post ... amp;tpg=2&age=0

傅雷只是一個美好的夢想嗎?
——近年目睹翻譯界之怪現狀
楊 青


本報記者 楊 青

誰還像傅雷那樣譯書?

傅雷作為一名翻譯巨匠,他的翻譯質量和成就幾乎人人稱道,但是傅雷本人卻不自信,一改再改,《高老頭》改了三次,《約翰·克里斯朵夫》也改了兩次。這幾乎都是大的改動,說到具體的翻譯,他一般要經過六道工序,更是改了又改。可他總覺得自己無論譯哪一本書,不能從頭至尾都好。

他在《傅雷家書》中談到:「這幾日開始看服爾德(伏爾泰)的作品,他的故事性不強,全靠文章的若有若無的諷喻,我看了真是慄慄危懼,覺得沒能力表達出來。那種風格最好要必姨、錢伯母那一套。我的文字太死板,太「實」,不夠俏皮,不夠輕靈。」甚至在譯完后還感嘆:「從初譯以後,到寄出為止,已改過六道,仍嫌不夠古雅,十八世紀的風格傳達不出。」

誠如楊絳所言:有人說傅雷「孤傲如同雲間鶴」,傅雷卻不止一次在鍾書和我面前自比為「牆洞里的小老鼠」。楊絳以為傅雷並不矯情,也不是謙虛,只是道出了自己的真實心情。這說的是傅雷的個性,其實挪用來形容傅雷在翻譯上的心境也很確切。在許多讀者的眼中,傅雷是翻譯界的一名巨匠,他的翻譯風格的傳神的表達形成了一個獨特的高度,猶如雲間鶴一般需仰視才見。但具體翻譯中的傅雷卻如牆洞中的小老鼠一般,每次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和傅雷的翻譯境界相比,現在的翻譯界可謂翻天覆地,換了人間。說起現在的翻譯界來,不僅是讀者搖頭,連翻譯界業內人士也搖頭連連。

同濟大學文化批評研究所學者王曉漁揭秘的一篇《史上最牛譯者》在網上流傳甚廣,一位29歲的龍婧4年譯了23本書,而且作品類型跨度很大,從文學到商業,再到學術,幾乎無所不能譯,稱得上是史上最牛譯者。但是王曉漁馬上就又發現了一位「李斯等」,其譯著成績遠遠超過了龍婧,因為他從業時間更長,影響範圍更廣,生產規模基本達到集團經營的地步。從1996年編著的《垮掉的一代》被批評為抄襲起,他的譯著事業一直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多到無法統計的翻譯數量讓王曉漁心服口服把「史上最最牛譯者」的稱號趕緊拱手相送。

「姑媽還是舅媽」問題竟無人管

業內人士分析說,為了追求商業利益最大化,一些出版社,或違規向出版社購買書號出書的民營書商,出版譯著時盡量壓縮翻譯時間、降低翻譯成本,往往找一些沒有太多翻譯經驗和知識積累的大學生當廉價勞動力,有時為趕進度安排多人分段翻譯後進行粗糙拼接,其質量自然可想而知。

記者手頭有一本《影中漫步》,是首次在大陸翻譯出版的去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多麗絲·萊辛的自傳。這部既無序言,又無後記,譯者的名字都「藏」在「圖書在版編目數據」里。開讀內容發現錯訛頗多:不僅傳主的兒子的名字從彼得變成皮特,又從「他」變成「她」,隨心所欲。最令人意外的是在書中「姑媽」一詞的後面出現了這麼一條獨特的註釋:(姑媽還是舅媽,還伯母?沒有讀前面的部分,所以不知道)。這真是一條精彩而坦誠的註釋,也是譯者分工合作的程序的幕後交待。問題是就是這樣一條等待核實的疑問居然從最後的統稿者以及責任編輯和校對者的眼皮下溜過去,走到前台和讀者直接見面了。捧讀這樣滿嘴沙石的譯本,讀者的感受可想而知。難怪一些老翻譯家說,現在的翻譯作品,已經不能挑錯,只能挑對了。

海天出版社的法語編審、國內年輕的法語當代文學的翻譯者胡小躍認為現在有些原著寫得很好,但譯文不忍卒讀。他從法國拿了很好的作品過來,譯完一看發現搞壞了,賣不掉了。他感嘆:譯者不給作家增光彩也罷,能如實譯介過來就算功德。但現在很多譯者達不到這個要求。他作為編輯,只能見錯就改,但改幾頁還行,總不能改整本書吧。

就譯書中隨處遇錯,說到編輯的責任,胡小躍一肚子的苦水。他說,以前的編輯一年做兩本書,譯稿一遍遍求證查閱。現在出版社搞體制改革,編輯一年要出十本二十本書,還有經濟指標的壓力,再加上編輯的素質,很難嚴格把關。以前的編輯水準很高,可以指導譯者。可現在的編輯有的根本不懂外文,能改錯別字就不錯了。所以整體譯書的翻譯質量太可怕了。以至於有的人看中文譯著看不懂,看外文原文反倒能看懂了。

遇到譯不好的本子,胡小躍只能怪自己運氣太差,所託非人。除非差得太多,不再做第二次想,通常情況下,只要能過得去,就還得合作。因為現在專門搞法國文學翻譯的,全國應該不超過二三十人。有水平的專家不願意翻東西,因為稿費太低,翻譯的東西又不能賺學術成果,評職稱,寫論文都用不上。國外有專門的翻譯學院,而我們現在真正的翻譯專業沒有,高校雖有翻譯課,也重視不夠。翻譯門檻太低,基本上懂外語就能翻。有的人中文、外文水平好,但翻譯的東西不行,就是缺乏翻譯的技巧,而這要很長時間的磨鍊才行。跟高校溝通幾乎是沒用的,他們有他們的概念。跟法國大使館協商,前年在北京法國文化中心搞過一個短期的法語翻譯培訓班,人數少,力量單薄,解決不了大問題。

但南京大學研究生院教授、法語翻譯專家許鈞卻認為,目前的翻譯有時代的原因,翻譯速度很快,不給你精雕細琢的時間,其中確實有出版社的問題,但也有讀者的問題。恰恰是因為社會對於翻譯質量不重視,可以容忍劣質的譯本。想想看,生活中哪怕速食麵超標一點點,也有人關注。但是譯本質量如何,讀者不關注,所以翻譯質量差,不能單純怪譯者或出版社,這應該是一個社會「合謀」的結果。

整體上評書的質量糟糕得可怕

保障翻譯質量的條件多有欠缺

網上有一名自稱「爛翻譯」的自白,他羨慕傅雷所處的時代,可以靠翻譯的稿酬住上小洋樓。可以一天翻譯一千字,慢功出細活。但現在翻譯的生存條件惡劣。稿酬低,報酬少,在現實生活中靠翻譯什麼好處都撈不到。而且得一天翻一萬字,才能勉強糊口。在這種條件下,翻譯的質量真的無法保障。

身兼翻譯和責編的胡小躍更能體會其中的苦衷。他覺得搞翻譯和創作相比,一賺不了錢,二出不了名,翻譯比創作付出得更多,得到卻更少。在目前出版社不可能提高翻譯稿酬的前提下,的確讓不少年輕人視翻譯為畏途。

在胡小躍的眼中傅雷是一個幸運兒,他可以追求自己的風格,研究自己喜歡的作家,翻譯他的作品。現在傅雷那樣的生活只能是一個翻譯家的美好的夢想了。翻譯界很多人願意像傅雷這樣的工作,但沒有這種條件。所以他覺得傅雷雖然受到政治上的衝擊,他的個人悲劇也令人同情,但從翻譯行業來說,他是幸運兒。

一批評朋友就成了仇人

胡小躍承認,很少人願意出來做翻譯批評,不敢寫任何東西。翻譯很難得,一個人能出來做這種事,不圖名不圖利,打擊人家很殘酷。胡小躍稱,現在他對翻譯批評不敢做,否則誰也不願意給我幹活。自從擔任編輯以來,因為翻譯質量問題退稿壓稿,結果很多朋友成了仇人,很好的朋友形同路人。去年他因為退一位教授的書稿,結果被罵得吐血,直到今年這位教授才肯檢討。沒辦法,遇到差錯他只能一遍遍退稿,其實退到第三遍的時候,裡面的差錯基本全被他改完了,但結果仍然是一通臭罵。

其實傅雷曾經因為翻譯批評得罪過人。1954年北京召開翻譯工作會議,傅雷未能到會,提了一份書面意見,討論翻譯問題。他大概忘了例句都有主人,信手舉了許多翻譯謬誤的例句,沒料這份意見書大量印發給與會的翻譯者參考,結果觸怒了許多人,都大罵傅雷狂傲。有一位老翻譯家竟氣得大哭。錢鍾書曾為此寫信責備傅雷,這也是楊絳記憶中錢傅兩人鬧過的一次彆扭。在楊絳看來,把西方文字譯成中文,至少也是一項極繁瑣的工作,譯者儘管認真,也不免掛一漏萬;譯文里的錯誤,好比貓狗身上的跳蚤,很難捉拿凈盡。

區別是,老一輩的翻譯家一邊在譯,還一邊在努力捉拿跳蚤,務求減少。而新一代的譯者卻對跳蚤視而不見,覺得它的存在是理所當然了。

就像優秀的文學創作離不開文學批評一樣,翻譯質量的提高,也需要翻譯批評相伴相生。可惜的是,現在的翻譯質量成了麻繩串豆腐,提不起來,翻譯批評也跟著成了老虎的屁股,輕易不敢有人去摸了。

41

主題

1317

帖子

29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94
沙發
 樓主| 愛國有罪嗎? 發表於 2008-4-12 22:15 | 只看該作者
其中,「去年他因為退一位教授的書稿,結果被罵得吐血「「傅雷曾經因為翻譯批評得罪過人。「可見中國人情和人治是法制的一大阻礙。
中國的人情關係文化,需要改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

主題

1317

帖子

29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94
3
 樓主| 愛國有罪嗎? 發表於 2008-4-12 22:18 | 只看該作者
"有水平的專家不願意翻東西,因為稿費太低,翻譯的東西又不能賺學術成果,評職稱,寫論文都用不上。"對抗功利主義的辦法就應該像美國人一樣,提倡興趣,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不是凡事從功利的角度來看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

主題

1317

帖子

29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94
4
 樓主| 愛國有罪嗎? 發表於 2008-4-12 22:20 | 只看該作者
"社會對於翻譯質量不重視,可以容忍劣質的譯本。"
道德的淪喪,良知的喪失都和社會的容忍度有極大的關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

主題

1317

帖子

29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94
5
 樓主| 愛國有罪嗎? 發表於 2008-4-12 22:21 | 只看該作者
反對藏獨。
促進中國進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13: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