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反導問題上故意示弱 稱俄導彈能淹沒反導系統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8-4-6 10: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導彈防禦系統GMD攔截彈升空

    曠日持久的美俄反導糾紛最近出現了解凍的跡象。據俄新網4月1日報道,美國一再向俄羅斯示弱,並做出不到萬不得已決不啟用反導系統的承諾,布希日前在訪問烏克蘭時也承認,俄羅斯導彈足以「淹沒」美國擬議中的反導系統,暗示俄羅斯不用過度擔心。

    美聯社的報道還稱,有美方高官甚至樂觀地認為,布希將在周末與普京的會晤中就反導問題達成共識。但有分析認為,不管如何在反導問題上示弱,但美國發展反導系統的步伐從沒有停止。

    美方就反導問題頻放軟話

    俄新網的報道稱,4月1日正在烏克蘭訪問的美國總統布希在記者招待會上表示,「俄羅斯可以輕易地淹沒我們擬議中的導彈防禦系統」。他還準備在即將舉行的北約首腦會議上再次告訴俄羅斯總統普京,導彈防禦系統將用於對抗來自中東的威脅,而不是針對俄羅斯,它不會對莫斯科產生威脅。

    報道稱,本周末布希和普京將在索契進行會晤,屆時可能會達成兩國關係的戰略框架協議,白宮認為在歐洲反導問題方面可能會有重大突破。

    據美聯社報道,華盛頓還承諾,除非伊朗或者其他潛在對手出現「明顯且緊迫」的威脅,例如試射能打到美洲大陸的導彈,否則美國不會啟用部署在歐洲的反導系統。

    法新社2日的報道稱,布希還設想北約與俄羅斯進行「前所未有程度」的合作,前蘇聯時代軍事設施可能成為美反導系統中的組成部分。

    研發空基反導應對大規模威脅

    單從數量上看,俄羅斯擁有的導彈規模的確遠遠超過美國計劃在東歐部署10枚陸基攔截導彈的能力。但隨著俄羅斯核武庫的萎縮,俄軍的導彈數量正在逐漸下降。

    同時美國並不滿足「守株待兔」式的被動防禦模式,還打算主動出擊,直接攻擊敵方剛發射的彈道導彈。美國《航空周刊》4月1日報道,美國空軍正在發展一種AIM-120空空導彈的衍生型號,它能擊落處於助推階段的彈道導彈。

    一名美空軍高級官員透露,這種攔截系統的優勢在於價格便宜、可快速部署,還具備擊落太空中低軌道衛星的潛力。據稱,這種AIM-120的派生型被稱為NCADE,即「網路中心空基防禦單元」,單價不超過100萬美元。負責研製該導彈的雷錫恩公司項目副經理麥克·伯恩說,在白沙導彈試驗場進行的試驗已證明該系統的有效性。

   「飛毛腿」升空卻無法攔截的情況將不會再現

    雷錫恩公司最初打算讓「捕食者」B等先進無人機系統和將於2018年服役的未來轟炸機攜帶NCADE完成攻擊任務,不過美空軍則堅持這種導彈應該裝備F-22等前沿部署的戰鬥機。

    該項目一旦研發成功,美國現役大量的AIM-120和AIM-9空空導彈將可能通過改裝導引頭而具備反導能力,美軍大量部署在歐洲的戰鬥機通過搭載這種導彈將具備強大的反導能力。

    美空軍宣稱,1991年海灣戰爭中美飛行員看到「飛毛腿」導彈升空卻沒有辦法進行攔截的情況將不會再次出現。

    分析認為,儘管美國近來一再宣稱其計劃部署在歐洲的反導系統有所不足,但實際上美國正在研製的新型反導系統足以彌補其缺陷。裝備了NCADE導彈的美軍隱身戰機能在敵方縱深主動攻擊起飛段彈道導彈,使美國現階段「守株待兔」式的反導系統得到極大改觀。

   美國空軍還宣稱,「如果讓F-22攜帶NCADE導彈,在6萬英尺高度以2馬赫速度和45度仰角發射,足以對付近地軌道的航天器」。這將進一步擴大美國在反導和反衛星技術上的優勢。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113

主題

722

帖子

20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7
沙發
daling 發表於 2008-4-6 10:58 | 只看該作者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恐怖組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9: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