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專訪導演李纓:《靖國神社》為何被叫停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08-4-5 08: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靖國神社》導演李纓

  3月31日,《環球時報》記者從紀錄片《靖國神社》導演李纓處得知,原定在4月12日公映該片的4家日本影院已經決定放棄公映計劃。日本《產經新聞》和《日本體育》等媒體報道說,原因是一些政治團體對其政治中立性表示疑問,要求中止上映。

  在3月26日的香港國際電影節上,《靖國神社》剛剛獲得最佳紀錄片人道獎,當時李纓導演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就表達了對能否如期公映的憂慮。3月30日,《環球時報》記者採訪到了李纓,他已經預感到「4月12日公映幾乎是不可能了」。李纓說,在日本,從來沒有哪一部影片遇到《靖國神社》這樣的問題。之前也曾有韓國人拍攝慰安婦,有日本軍人講述戰爭中的暴行,也有關於南京大屠殺的影片……這些影片在放映中都遇到過右翼宣傳車的威脅抗議,但每部影片都繼續放映。李纓沒有想到,日本影院這次會將《靖國神社》下馬。

  李纓說:「這已經不是一個影視問題,而是一個社會問題。戰後日本歷史上還從來沒有過這樣的事:政治對文化藝術形成這麼大的挑戰,這是一種變相的政治迫害。這跟日本提倡所謂文化立國是矛盾的。」李纓從一些方面了解到,有一股「看不到的勢力」讓有關公司覺得若上映此片,將在日本社會沒法生存,在如此強大的壓力下才做出了放棄的舉動。

  李纓告訴記者,日本方面不會說封殺,但會施加壓力。一是從資助的文化體制上。《靖國神社》本已通過了所有正常的審查,現在的事實卻是政治審查高於所有其他審查。他的電影公司被以國政調查權的名義徹底調查。二是在出演者方面,國會議員曾直接給出演該片的老刀匠施加壓力。三是通過右翼的威脅,對影片的製作、發行、宣傳等相關人員施加壓力。

  李纓說,自民黨眾議院議員、曾是小泉辯護律師的稻田朋美,日前公開發表聲明攻擊《靖國神社》。稻田認為,這不是一部日本影片。事實上,李纓在日本拍攝的5部影片都曾以日本影片的名義參加柏林電影節,雖然他是一個中國人,公司的董事會成員也都是中國人,但這個公司是一家依照日本法律建立的日本公司,而且李纓本人也是日本電影導演協會會員和國際委員會委員,攝影師、剪輯都是日本人。稻田朋美一方面強調自己懂法律,理解受法律保護下的文化自由,並不是針對影片的內容。但另一方面,稻田又說《靖國神社》有意識形態上的問題,比如說用軍刀,用天皇等這樣的表達方式。稻田還認為,靖國神社不可能不是一個政治問題。

  面對這樣的矛盾,李纓很無奈:「我這個片子打出了一個巨大的問號,戰爭後遺症的根源在哪裡,停止公映給出的答案就是拒絕反映。這已經成了戰爭後遺症的併發症,那就是失語症。」日本最大的二戰歷史教育是原子彈。在日本人的意識中,受害者的意識非常強烈。日本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田原總一郎曾告訴李纓,從來沒有看過這麼強有力地追究靖國神社的電影,日本人看後會覺得很難受,但必須面對。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呂新雨在香港國際電影節上看過這部片子。她說,這部影片很震撼。它不是告訴你事實是什麼,而是讓你體會一種氛圍。影片一開始表達的是靖國神社的神聖性,如果只保留前半部分,感覺就像歌頌靖國神社的片子。但影片更深入的是把這個建構的過程給解構了。如今沒能如期公映,呂新雨說,這也說明了這部片子的力量。這個力量不是事實的證詞,而是解構了日本作為戰爭美學的意識形態的過程。很遺憾,日本民眾失去了反思戰爭意識形態的契機。以天皇、靖國神社、武士道的美學構成了一個意識形態運作的體系,當年可以驅使日本士兵成為殺人機器,現在也可以驅使日本民眾不去思考戰爭事實本身。


來源:環球時報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22: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