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ZT:基督徒是真理的化身嗎?

[複製鏈接]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ousuo 發表於 2008-3-18 00: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章提交者:范學德 加帖在 貓眼看人 【凱迪網路】 http://www.

「如果信仰(學問)不轉向愛,有什麼價值呢?」


基督徒是真理的化身嗎?

范學德

1.
教會史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有人告訴沙漠教父——俄提諾的聖徒馬加流(Macarius of Optino ),說他的屬靈忠告很有教益。馬加流回信說,「這是不可能的,在我只有錯誤,所有好的勸導都是從神的靈而來;我只是碰巧正確地聽見了,並且沒有歪曲地傳給別人而已。」這裡有一個非常美好的教導,它表明了一個基督徒應該具有謙虛的美德——「在我只有錯誤」。

「虛心的人有福了」,凡是基督徒,大概都知道耶穌的這句話。聖奧古斯丁說,人的第一個美德是謙卑,第二個美德是謙卑,第三個美德還是謙卑。謙卑者必承認,「在我只有錯誤」。陶恕(A.W.Tozer)說,這是基督徒應該具有的根深蒂固的信念,並成為他整個生命的指南和引導。

但實際上,謙卑,這卻是基督徒最難學的一門功課。自從亞當墮落以來,人類根深蒂固的罪性的最集中的表現,就是驕傲。而驕傲的最高和最後的表現,就是在信仰(宗教)這個領域中,對於基督徒來說,自認為我對聖經的理解是最正確的,我最屬靈,我最愛主,這就是驕傲的核心。

然而,如果承認「在我只有錯誤」,那就意味著,我對聖經的理解不可能是最正確的,我很不屬靈,我對主實在是愛得太少,太淺。換言之,我既不是真理的代表,也不是美善的化身。


2.

最近這幾年,我經常在大陸的公共論壇上寫作。文章發表之後,常常會看到一些直接的評論,有的叫好,有的拍磚,拍磚也就是批評。有意思的是,即使是一些喜歡我文章的網友有時也抱怨,他們真的無法忍受某些基督徒向他們傳福音。為什麼呢?其一,有的基督徒自覺不自覺地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擺出高人一等的架勢,唯我獨尊;其二,這些基督徒以為唯有自己掌握了全部真理,說的都完全正確,根本就沒有仔細聽別人講了什麼,甚至根本就不想聽,凡是任何問題,他們都有了一套現成的絕對不變的正確答案。

這些現象我也看到了。並且我還觀察到了另外一點,就是雖然有些基督徒口上也讚美耶穌的柔和與謙卑,但是,在他們的態度和言詞上,卻很難看到耶穌基督的柔和謙卑,更看不到上帝之愛。人們看到的往往是相反,是驕傲自大,是心胸狹隘,是言辭尖刻,是得理不讓人,無理也爭三分,是很少公開承認自己的錯誤。

當不了解基督教信仰的人看到基督徒這麼傳講福音時,他們不但對傳講者心懷敵意,就是對耶穌基督,對福音,也不以為然了。

我在網路上在討論問題時,最頭疼的,也是這些自以為真理在握的兄弟姐妹,有時候,還沒有說上幾句,他就把你歸為另類,打成異端,甚至因為一句話與他們不合,就從此被他們視為「外邦人」,不可接觸者。

為什麼會這樣呢?

究其根源,就在於一點,這就是我們這些蒙恩的罪人,往往卻自覺不自覺地以真理的化身自居。

3.


基督徒是真理的化身嗎?

化身,最初是一個佛教用語,指佛或者菩薩暫時出現在人間的形體;後來,成為一個普通的概念,指抽象觀念的具體形象。在中國古代的小說戲文中,包公,包青天,就被老百姓看成是正義的化身。
無論從哪一種意義來說,基督徒都不是真理的化身。因為耶穌說得清清楚楚,他自己才是真理的化身,「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如果基督是真理的化身,那麼基督徒就絕對不是真理的化身,這兩者之間,非此即彼,絕對沒有調和的餘地。

在耶穌看來,他不僅僅是真理,而且是真理和道路,生命三合為一。換言之,真理如果不與道路和生命合而為一,那麼,它也就不是真理。


耶穌在回答彼拉多的審訊時說,他來到世上,就是為真理作見證。彼拉多聽完后自語,真理是什麼呢?對這一段對話,培根曾經評論說,善戲謔的彼拉多曾經說,「真理是什麼呢?」說了之後,卻不肯等待回答。而真理——耶穌這個人,就站在他的面前。

耶穌是真理。

耶穌還說過,我的話就是生命。

約翰福音一開頭就講,「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到過他的榮光,就是父獨生子的榮光」。和合本中「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一語,用現代中文來說,就是「充滿著恩典和真理。」 用「充滿著」或者「充滿了」來修飾真理,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耶穌代表了一切的真理,他展現了真理的一切美善(參《出埃及記》第33章第19節),真與善在他那裡完美地融為一體,不可分割。

看見了耶穌,就是看見了與生命合而為一的真理。

4.


加爾文在其大作《基督教要義》一開頭就指出,「真實的智慧主要地是由兩部分所組成:即對上帝的認識,與對自己的認識。」這就是說,一切的真理,主要地也都是由這兩部分組成的,上帝與人。
正是在耶穌基督這裡,我們看到這兩部分的真理合二為一。一方面,當我們看到了耶穌時,我們就是看到了上帝。正如曼寧(Brennan Manning)所說,「既然是道成了肉身,那麼,我們的問題就不再是『耶穌是否像上帝那樣?』而是『上帝是否像耶穌那樣?』」我們必須從耶穌基督來認識上帝,在耶穌基督裡面,我們看到了上帝;除耶穌基督以外,我們不可能也不會以任何方式看到上帝。

耶穌也是這麼說的,他說,你們若認識我,也就認識我的父;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使徒也是這麼見證的,約翰說,從來沒有人看見上帝,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

另外一方面,我們看到了耶穌,就是看到了人。自從亞當犯罪以來,所有的人,每一個人,都犯了罪,都偏離了正路,都是浪子。純潔無瑕的人,完美無缺的人,從來沒有犯罪的人,一個也沒有。所謂「偏離」,就是離開了上帝創造人時為人設立的目標,就是污染了人生命中的上帝的形象,就是匱缺了上帝的榮耀。一說到偏離,總是意味著離開了真正的人的目標。如果沒有一個真正的人的形象,我們就無法判斷人如何是偏離了並且是從哪裡偏離的。

只有耶穌,才是真正的人,在耶穌的生命中,我們看到了真正的人的形象,看到了上帝的形象。拉納(Karl Rahner)神父說得好,「耶穌是上帝的人性面孔」

耶穌是主,他是完全的神,又是完全的人,正如迦克墩信經所概括的那樣,「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是神性完全人性亦完全者」。這就是真理,這就是一切真理的基礎和核心。

5.


正是在這個根本點上,基督教信仰與一切其他信仰從根本上對立起來。基督徒傳揚耶穌基督,我們認為,普天之下,只有一個主,這就是耶穌基督;只有一條通向上帝的路,這就是耶穌基督;只要一個上帝的形象,這就是耶穌基督;只有一個真理,這就是耶穌基督。

耶穌是唯一的救主。彼得當年就是這樣宣告的,「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字,我們可以靠著得救。」(使徒行傳第四章)對於這個真理,基督徒不能不承認,不能不傳揚,不能不堅持,不然,他就不是一個基督徒,他信仰的就不是耶穌基督。

因為基督徒傳揚耶穌基督是唯一救主,因此,有些人說基督教不寬容。問題的關鍵當然在耶穌基督到底是不是唯一的救主,但這個問題可以置而不論,退一步說,哪一個世界性的大宗教,無論是伊斯蘭教,印度教,還是佛教,不把自己當作最終真理呢?

有學者指出,釋迦牟尼就否定了印度教的兩個基本主張:一是吠陀經的最高權威,一是階級種姓制度。而印度教在三個基本問題上從來都是絕不讓步,因果報應,吠陀經的最高權威和輪迴轉世。對於任何一個伊斯蘭教徒來說,可蘭經的地位絕對是不容置疑的。

真理必然是排他的,它排斥一切與之相反的東西。換言之,你可以認為所有的救主都是假的,但是,從邏輯上來說,他們不可能同時都是真的。實際上,就連高唱「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的共產黨人,最後,還是把自己當成了救世主,只不過這救主是一個集體——黨,或者一個偉大領袖。

其實,寬容是一個政治概念。《大不列顛百科全書》對寬容的解釋是:容許別人有行動和判斷的自由,對於不同於自己或傳統觀點的見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這裡最重要的就是,社會的政治權力無權用暴力的強制的手段來取消人們的判斷自由和行動自由。

洛克當年寫《論宗教寬容》,筆下直指政府的公共事務與宗教事務的區別,  他說,「公民政府的全部權力僅僅與人們的公共利益有關,並且僅限於長官今生的事情,而與來世毫不相干」,因為信仰的力量就在於自願和內心的確信,它付諸於人的良心。歷史已經一再說明,火和劍不是說服人們領悟真理的恰當手段,官長也無權使用暴力去懲罰他認為是反上帝的罪。只有爭論才是傳播真理的唯一正確的方法。

當然,寬容還包括對於不守陳規,特立獨行的思想和行動的包容,包括對於人性的弱點的忍耐。伏爾泰有句名言,「什麼是寬容?這是人類的特權。我們全都是由弱點和謬誤塑造而成的,讓我們寬恕彼此的愚蠢,這是大自然的首要法則。」

傳揚耶穌基督是唯一救主,這不僅不是不寬容,正是寬容得以成立的前提。寬容者,正是對於不同的觀點和見解的容忍,而若無觀點的不同,寬容從何談起?

6.

正因為基督徒要傳揚耶穌基督,因此,基督徒必須承認,耶穌基督是真理的化身,反過來說,我,一個基督徒,就必需承認我絕對不是真理的化身。

這就是說,其一,基督徒所傳揚的一切真理,都是從耶穌基督那裡領受來的,既然是領受的,就不能夠誇口這是我的,在主耶穌基督面前,我們永遠是學生;其二,當我們傳揚耶穌基督的時候,無論我們傳揚得如何好,我們都絕對不可能準確地完整地傳揚福音,我們的述說總會有不足,有缺點,有錯誤;其三,即使我們很好地傳講了耶穌基督,並在某些方面及某些時候將主的生命在自己的生命中很好地顯明出來,但我們絕對不可能把耶穌基督的生命完美無缺,始終一貫地表現出來。

說到底,無論基督怎麼樣地在我們的生命一天一天地長大,但我們與基督依然有無限的距離,在救主面前,我們不可能不是罪人。正如牟頓(Thomas Merton)所說,「我們從未進入和上帝關係中最深的實際,因為我們太少承認自己在上帝面前一無所有。」因此,我們需要誠實地在上帝面前承認,我一無所有,一無所是,這就是我的本相。

作為一個傳福音的人,承認這一點,就是承認我首先是一個接受福音者。我要成為一個虛心的人,在跟隨耶穌去傳揚福音的過程中,我要像耶穌那樣,柔和謙卑。十三世紀的神學家聖安多尼(Anthony  of  Padua)在他教的每一堂課中,都以這樣一句話作為開場白:「如果學問不轉向愛,有什麼價值呢?」在傳福音中,我們也應該這樣問自己:「如果傳福音卻沒有耶穌的柔和謙卑,沒有上帝的愛,那又有什麼價值呢?」





[此貼子已經被作者於2008-3-16 1:00:46編輯過]

[ 本帖最後由 sousuo 於 2008-3-17 05:40 編輯 ]
床前明月光

20

主題

387

帖子

421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21
沙發
metrotown 發表於 2008-7-11 13:44 | 只看該作者

通讀全文,頗為受益。像你這樣子的基督徒,我想應該不是很多的吧。

真理必然是排他的,它排斥一切與之相反的東西。

作為一個佛教徒,我就一點意見拿出來與你參考,希望能對你有所啟發,一如你的文章對我的啟發那樣。就我所理解的佛教教義來說,對真理的理解是另一種方式:真理必然具有普遍性,不可能排斥任何東西,否則真理就有不遍之處。反過來說,如果還有排斥的話,那麼肯定就不是真理,至少,不是佛教所認同的真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paullian 發表於 2008-7-11 13:4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metrotown 於 2008-7-11 01:44 PM 發表 [ZT:基督徒是真理的化身嗎? - 信仰天地 -  backchina.com]  

作為一個佛教徒,我就一點意見拿出來與你參考,希望能對你有所啟發,一如你的文章對我的啟發那樣。就我所理解的佛教教義來說,對真理的理解是另一種方式:真理必然具有普遍性,不可能排斥任何東西,否則真理就有不 ...

同感。
真理的相對面是謊言,謊言是不存在以及無法被驗證的東西。所以真理不應該是排他的,而是包容的,包容所有存在的東西。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7: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