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年聖經通讀查經,第十一周, 書十八章 至 士十六章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3-10 05: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第11周        戰爭的果實──分地(二)
第1日        書十八至廿一章

在猶大、約瑟的子孫得了分地以後,約書亞使其餘支派的人(每支派三人)探察土地,然後將餘地分成七個部分,七支派抽籤分地。結果便雅憫得猶大與約瑟子孫所得之地的中間;西緬得猶大地的一部分;以薩迦得瑪拿西以北之地;西布倫則在以薩迦以北(中間位置),東與拿弗他利接壤,西與亞設相接。最後約書亞亦獲分得亭拿西拉城。當分地完畢,神要約書亞在迦南境內設六座逃城,保護那些無心而誤殺人的人。利未人之產業是祭司之職分,而不是土地所得,約書亞規劃了四十八座城邑供他們居住,另連在一起的還有屬城的郊野。聖經重申以色列人進駐迦南得地乃耶和華信實的具體表現,他「應許賜福給以色列家的話,一句也沒有落空,都應驗了。」(廿一45)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廿一章
便雅憫得地                六支派分地        逃城的保護        利未所得之分
得來不易之報償        憐 憫                    工人得工價
 
但支派所分配到的,是夾在猶大西北方山丘和地中海之間一小塊地土,這對於擁男丁已64,400人之支派而言,實在太少了。所以支派中有些人便遷到較遠的地方,造成了日後內鬨、佔地、殘殺之嚴重後果。(參士十八)
若歷史學家記載以色列人分地,他們準會寫下:以色列人大獲全勝,是因他們有天才戰略家約書亞、有勇猛善戰的百萬雄師、有精良的武器、有智慧過人的精密間諜系統……是真的嗎?憑那些東西便可以保證勝利嗎?從越戰美軍的慘敗看來,答案是絕對否定的。約書亞認定勝利得地的主因就是「耶和華將從前向他們列祖起誓所應許的全地,賜給以色列人……耶和華把一切仇敵都交在他們手中。耶和華應許賜福以色列家的話,一句也沒有落空,都應驗了。」(廿一43-45)在成功時,你是否也歸榮耀與神、深信他的應許?

金句:約書亞記廿一章四十五節:
耶和華應許賜福給以色列家的話一句也沒有落空,都應驗了。

[ 本帖最後由 來往加國 於 2008-3-10 05:18 編輯 ]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沙發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3-10 05:25 | 只看該作者
感謝上周唯慎弟兄的查經帶領。

願天父繼續引領我們的腳步,希望本周弟兄姊妹們能夠領受更多從神而來的啟示,以堅固我們的每一步。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3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8-3-10 13:4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 來往加國 的帖子

謝謝弟兄辛苦。

這幾章對我來說是比較「悶」的幾章。但是,二十章,說到避難城,讀馬太享利的解經,論到不同城市的名字,亦指向主耶穌基督--我們的避難所。非常有收穫。

It was kindness to the poor fugitive, that when he might not go up to the house of the Lord, yet he had the servants of God with him, to instruct him, and pray for him, and to help to make up the want of public ordinances.

Some observe a significance in the names of these cities with application to Christ our Refuge.
Kedesh signifies holy, and our Refuge is the holy Jesus.
Shechem, a shoulder, and the government is upon his shoulder.
Hebron, fellowship, and believers are called into the fellowship of Christ Jesus our Lord.
Bezer, a fortification, for he is a strong hold to all those that trust in him.
Ramoth, high or exalted, for Him hath God exalted with his own right hand.
Golan, joy or exultation, for in Him all the saints are justified, and shall glory.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4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8-3-10 13:47 | 只看該作者
我們從「逃城」的設立,似乎可以明確一點,不可殺人,指的是不可「蓄意」殺人,不可因仇恨所起的故意殺人。因為在二十章,神為那些誤殺人的人(any person without intent or unknowingly)設立了避難所。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8
5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3-10 16:2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來往加國 於 2008-3-10 05:13 發表
金句:約書亞記廿一章四十五節:
耶和華應許賜福給以色列家的話一句也沒有落空,都應驗了。


信心的保障,最大的安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3-11 07:2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唯慎 於 2008-3-10 01:09 PM 發表
Amen.

弗 4:7        我們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給各人的恩賜。
4:8        所以經上說、『他升上高天的時候、擄掠了仇敵、將各樣的恩賜賞給人。』

神當年怎樣應許以色列家給他們的產業,今天也如何應許給我們天 ...


感謝唯慎弟兄的分享。我想,我們相信神的應許,就是我們信仰的所在。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3-11 07:3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同往錫安 於 2008-3-10 01:44 PM 發表
謝謝弟兄辛苦。

這幾章對我來說是比較「悶」的幾章。但是,二十章,說到避難城,讀馬太享利的解經,論到不同城市的名字,亦指向主耶穌基督--我們的避難所。非常有收穫。

It was kindness to t ...


這幾章對於天生好戰的男士來說,也許不算悶。但這裡沒有攻城的謀略,也沒有兩軍勇士對決的場面,這只是一場信心之戰。約書亞僅僅是憑著信心帶領以色列人取得應許之地。

有時候我在處理生活中的事情卻沒有這樣的信心。有時候憑藉自己的腦力和體力也一事無成,禱告了卻沒有學會等待,常常擔心神的應許會不會落空。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3-11 07:3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追求永生 於 2008-3-10 04:22 PM 發表

信心的保障,最大的安慰。


感謝版主的點睛之言。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3-11 07:41 | 只看該作者

第11周 約書亞的遺囑 第2日 書廿二至廿四章

當分地完畢,各民安居樂業,約書亞已年紀老邁,他生平未試過風平浪靜的日子,晚年也不例外。各支派每有領土主權問題,領土糾紛與戰爭便一觸即發。約書亞自知時日無多,所以先祝福分得約但河東岸之兩個半支派之軍兵,勉勵他們盡心、盡性事奉神,又將擄獲之財物與百姓分享。豈知他們一回去,見兩個半支派的人在河邊築了一座神壇,以為他們拜偶像,正想攻打他們、嚴懲他們,幸有各支派首領明察秋亳,知道他們用意是見證神,獻祭與他。數年後,約書亞召聚了全會眾來,發表了一篇動人的臨別訓誨,對百姓愛顧之心表露無遺。他要求他們不要怕,謹守遵行神的誡命,信仰、婚姻上謹守原則,免招後患。最後,他與會眾重溫神信實之歷史,勸百姓專一事奉他,不可拜偶像。最後約書亞堅定地說:「今日就可以選擇所要事奉的……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廿四15),然後與以色列人立約、立石為記,才歸到他列祖那裡去。

第廿二章                第廿三章                第廿四章
被誤解之神壇       毋忘靠主、分別為聖     重新立約
內鬨危機                拜偶像危機                領袖危機
                   
摩西死後,他最得力的助手約書亞正好填補了這職位。約書亞跟了摩西數十年,做他的助手,但約書亞接替摩西以後,他並沒有為自己選助手,所以他死了以後,以色列即呈現領袖真空的狀態。約書亞沒有訓練出接班人,為士師時期的混亂埋下了伏筆,「那時以色列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弟兄姊妹,門徒訓練是訓練接班人的重要秘訣,你看重它嗎?
「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廿四15)你呢?若我們一家均屬神的僕人,縱有家人去世,我們必較易接納──神接他到他那裡服侍,不在這裡服侍,有何不好?但若我們事奉的,是名、利、錢……肯定我們經歷不到豐盛生命,更失去永恆賞賜!請計劃,你如何使你和你家事奉神?

金句:約書亞記廿四章十五節:
若是你們以事奉耶和華為不好,今日就可以選擇所要事奉的,是你們列祖在大河那邊所事奉的神呢?是你們所住這地的亞摩利人的神呢?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3-11 07:44 | 只看該作者
約書亞記中有一難題,就是神要求以色列人將迦南人完全除滅,是否合乎倫理。須知征服迦南不只是除滅人命的行動而己,它也意味著將一塊地分別為聖歸給神,因此需要將該地上一切與神以外之屬靈權勢有關的事物都要除去。迦南人不但拜假神,而且罪孽滿盈(見創15:16),以至全迦南地都在神的審判底下;只有將一切人畜物件都除去,才能在那裡建立一個忠於神公義法則的全新國度。當迦南人代表著敵對神的權勢時,只有把它完全除盡,才能向一切受造物彰顯神的公義。我們也能從士師記中看見,當以色列人未完全除滅迦南人時,所受的虧損何其大。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3-11 07:45 | 只看該作者
應許之地是神賜的,卻不是白白得來的,而是跟隨耶和華軍隊的元帥征服來的(5:13-14)。征服的過程不是靠血肉膀臂,乃是因著信。亞伯拉罕因信生子孫,以色列人因信過紅海(來11:11-12,29),如今得地業也須因著信(來11:30)。從前以色列人因為不信,不肯上去得,就倒斃在曠野(參民13,14章);這新一代的以色列人,因著信終於得著了,以色族從此可以安定,神對亞伯拉罕的應許也進一步應驗了(參創13:14-17)。

詩篇中將進迦南比喻作進入安息(詩95:11),因為以色列人進入迦南之後,就從此定居而不再遷徙。但希伯來書的作者再予以引申,說明迦南的安息是預表著一個更美的安息(來4:8,9)。以色列人進入迦南之後,還是因離棄神而常受擾害;但那更美的安息是在第二個約書亞(耶穌)帶領下進入的。凡是信靠順服主耶穌的人都能得著,並且將要得著永不衰殘的基業,得享永遠的安息。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3-11 07:48 | 只看該作者

門徒得勝的人生(轉貼)

經文:約書亞記5章
引言

在過去二十多年的事奉中,我見到無數的信徒在信主以後一直抬不起頭來做人,懼怕被人知道自己是信主的,在不信者面前顯得懦弱,無信心,患得患失,很怕被人評論,自卑,更談不上為主作見證。所以信主以後,他們經歷的,並非豐盛的人生,乃是更不喜樂的人生。為何如此?如何可以改變現狀?

今天,我們要從約書亞記5章看看門徒得勝之秘訣。

約書亞憑著信心帶領以色列人經歷約旦河水分開之神跡:祭司腳踏於水,水則分開,以色列人從旱地走過約旦河以後,他們即面對迦南最大強敵--耶利哥了!照軍事常識而言,以色列人渡河到了平原地帶后,前是高大城牆,可攻可守之耶利哥,后是漲過兩岸,絕不可退守之約旦河,以色列人是完全沒有防禦能力的,他們應做的,是速戰速決,強攻耶利哥,盼望能一口氣將它征服。然而,在這時候,神卻要他們「等」!神似乎要他們知道,最大戰役不是針對耶利哥,甚至不是針對任何敵人,國家,乃是我們自己。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3-11 07:49 | 只看該作者
要真正過得勝的人生,我們要學習等待神,並認清楚在等的時候問清楚三個問題:

一.認清楚「我不是誰?」

當以色列人渡河以後,神不單要他們等,不許他們速戰速決,他更吩咐他們一件不可思議的事:為所有在曠野出生,從未受過割禮的男丁行割禮。換句話說,全部軍隊,除了約書亞及迦勒,一律要行割禮,將男性陽具包皮的一部份切去。當時以色列男丁約有60萬;他們用什麼替他們行割禮?乃粗糙之火石刀。此舉其實是十分危險的,因割了以後,總有幾天傷口疼痛。據創34章所載,示劍全城男丁就是誤中雅各眾子的詭計,行了割禮,結果在傷口疼痛時,被雅各眾子盡行殺死。為何神要他們做那麼愚蠢的事?要訓練他們順服的功課嗎?可能是,神要以色列人知道,得勝不在乎兵多馬多,乃在乎耶和華。從經文看來,割禮有一個更重要的意義,是神要他的百姓清楚知道的「我不是誰?」割禮表明了神已將以色列人在埃及時的羞辱從他們中間輥出去了(書5:9)。神想他們知道,神的百姓已不再是奴隸,不再是「廢柴」,不再是無地位無身份無價值的。弟兄姐妹,神同樣已要我們藉主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救贖,給我們的心行了割禮,使我們知道,我們已不再是罪的奴隸,我們不再是以前一般無用,給人踐踏,不須再自卑,覺得自己無價值;我們不須再理會別人怎樣看我們,因主已經藉著十字架的愛及救贖將我們的羞辱輥出去了。

弟兄姐妹,在每日生活行動前,上班前,神都希望我們提醒自己,「我不是誰!」。問題是,你的心是否受了割禮?你是否已徹底將自卑,無自信,自覺無用,自憐,罪,壞習慣,過去「灰色的」影子,過去不幸福家庭之包袱,失敗之創傷……。徹底割走了?你是否仍被過去失敗陰影纏著,無法釋放出來?馬丁路得說得好:「我們不可能制止飛鳥在我們頭上飛過,但我們卻可以制止它在我們頭上築巢」。弟兄姐妹,我們對罪亦是一樣。雖然偶會失腳,但我們卻可以制止它在我們身上作主。幾個月前,一位在公司已做到頗高級的弟兄因有下屬的不順服,甚至挑戰他的權威,令他有很大壓力,且回想到少年時被老師責備,羞辱之痛苦經歷,我提醒他「你不是他的下屬,你不用看他做人,縱使他是你的上司,你亦不須看他做人」。若不順服,按公司規矩處理,甚至開除他們吧!但怎樣才可將羞辱輥出去?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3-11 07:50 | 只看該作者

二.認清楚「我是誰?」

神吩咐約書亞及以色列人做的第二件事情是要他們守逾越節記念神曾用羔羊的血救了他們,使他們不致喪失長子,不須受到神的審判,免去災禍。因神的羔羊已代替他們死了。到底這羔羊預表著什麼?

(a)創4:4--神看中亞伯及亞伯的祭物--羔羊,為什麼?可能因神吩咐,可能他的父母一直這樣行,且教導他跟著去行。

(b)創3:21--用來遮蓋二人身體之皮子到底是什麼?極可能是羊皮,因羊已犧牲了,所以能遮蓋他們。

(c)創22:13--羊代替以撒而死,作了獻給神的燔祭。

(d)利16:20-22--羊擔當以色列人一切的罪孽和過犯。

(e)賽53--那羔羊乃彌賽亞本人。

(f)約1:29--那羔羊就是主耶穌基督。

明顯,我們當清楚自己乃是主耶穌萬王之王用寶血買贖回來的,我們肯定有無比榮耀感,高貴感。最近看到一些女中學生為了要見到名歌星,長夜守候在他的門口,直到見到心中偶像為止,有人能得到他簽的名字,便覺得飄飄然。其實,名歌星算什麼?這些人的自我形象,可能比我們還差得多,看人做人。若沒有人捧他們,若被人冷落,他們可能自殺。然而,創造我們,真正掌管、擁有宇宙世界一切的主宰,竟肯為我死,以他的生命換回我們的生命,你對此有何感受?弟兄姐妹,要過得勝的人生,充滿自豪、信心、盼望,有優越感的人生,我們必須先問自己「我是誰?」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3-11 07:51 | 只看該作者

三.認清楚「神是誰?」

神吩咐約書亞及以色列人行完割禮及守完逾越節后,並未即時叫以色列人行動。神還是要他們多等一會兒。他要他們清楚神是誰以後,才讓他們行動。當時,約書亞靠近耶利哥,見到一個人拔刀,站在對面。明顯那是神的使者(主耶穌在舊約的顯現?)。從約書亞與他的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出一般人對神的看法,又可以看出神期望人對他的看法。

約書亞問「你是來幫助我的還是幫助我們敵人的?」我相信約書亞沒有認識到他是神,是主,所以這樣問,然而,今天信徒對著神禱告,也可能有這種態度--「我是主,神啊,你是「天佣」,是僕人,我要求你做之事,你要替我完成。」

對一般人而言,神是要聽人指揮的。但是神怎樣回應他們?他說「不是的!」「我既非來幫助你,也非來幫助你的敵人」「我乃是來作耶和華軍隊的元帥的!」(14-15節)誰是誰的上司?我們不是神的上司,但神卻是我們的上司。在美國南北戰爭的時候,林肯總統手下的將軍曾對林肯說:「總統先生,我相信勝利是屬於我們的。因為我們有神站在我們這一邊!」林肯笑著對他說:「將軍,我也相信勝利會屬於我們;但原因卻不是因為神站在我們這一邊,乃是因為我們站在神的那一邊!」林肯要解放黑奴,因為他清楚知道,在神面前,人人平等,我們必須制止任何人踐踏別人,鄙視別人,又將主基督的愛、自由、接納、與諒解帶到人類當中。他相信神會幫助他們,因為他們是遵主而行。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3-11 07:52 | 只看該作者

結論

約書亞如何面對神的吩咐呢?神要他們行割禮,約書亞就(亦作「立刻」)替百姓行割禮;神要他們守逾節,他們就守逾越節;神告訴他要來作他們的元帥,約書亞就作了兩件事:(1)他俯伏在地下拜,表明神是他的主人,是他的主宰。(2)他按神的吩咐脫鞋,表示願意將污穢除去,又願意謙卑順服神。結果,約書亞輕易的不用一兵一卒便攻取耶利哥。

弟兄姐妹,你要過一個得勝的生活嗎?你在作任何決定前,必須先問「我不是誰?」不要再容任何羞辱纏著你;其次問「我是誰?」認定自己已經是神的兒子,是用重價買回來的,是高貴、聖潔無比的。第三,認定「神是誰?」他乃是我們的主人。在我們做任何決定前,必先問問他的意見,按他意而行。

弟兄姐妹,在你的家庭婚姻,戀愛,工作,與人相處之中,你有問那些問題嗎?幾個月前在我事奉的地方,聽到一位太太大吐苦水,說自己丈夫有了情婦,她覺得人生很苦,很想死。我問她,「當我們想要為某人而活,為某人死時,應該考慮為愛我們、為大恩人去活去死,還是會為一些忘恩負義的人去死?」為一位忘恩負義、不忠於妻子的人去死,是否值得?將多些心機放在更多重要,更有意義的事上吧!對著這些人,我們怎麼辦?我介紹了林前7章及何西阿書1-2章給她看,鼓勵她看主人吩咐而行,切勿輕舉妄動。若她已問心無愧,便無須自責,放心事奉主好了!願你們能享得勝的人生,如約書亞一樣。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3-12 09:08 | 只看該作者
約書亞記至此全部結束。如果不能記住其中的許多情節,不要緊,再讀一次、兩次。。。。。。在這之前,能夠記住下面的一段經文,就不算白讀:

約書亞記 廿一章 四十五節:

耶和華應許賜福給以色列家的話一句也沒有落空,都應驗了。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3-12 09:11 | 只看該作者

第11周 惡性循環之禍根 第3日 士一至五章

當以色列人進駐迦南后,因有些地方尚未征服,所以戰爭仍持續。猶大及西緬雖征服了迦南人,取得耶路撒冷,表面看來是很成功,然而他們在幾方面都沒有遵行神的旨意,所以種下了嚴重的禍根:

1.沒有趕出迦南人 (參一19、21、28-31、33),以致迦南人成了以色列人「肋下的荊棘,「他們的神,必作你們的綱羅」。(二3)
2.事奉諸巴力,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二11)
3.與異教徒通婚 (三6)

以色列人離棄神,以致在士師期間,下列惡性循環經常出現:



從三至十六章,上述惡性循環至少七度出現。第一循環是三章一至十一節,神興起俄陀聶解救以色列人;第二循環是三章廿一至卅一節,神興起以笏成為以色列人的解救;第三循環是四章一節至五章廿一節,神興起底波拉及巴拉解救以色列人出困境。

第一、二章       第三章            第四、五章
背景             俄陀聶 1-11             底波拉、把拉
                 以笏 12-30
                  珊迦 31         

禍根            神的使者           神的神跡
                   
請思考:在摩西帶領以色列人的時代,他曾嚴厲吩咐以色列人要謹守三誡(申七1-5) :(1)滅絕趕出所有迦南地的居民 (2)不可與他們通婚 (3)遠離偶像。結果他們有遵守嗎?(參一27-36,二11-13,三5-7)

請回答:「沒有趕出」迦南人,是以色列人關鍵性的錯誤,造成日後禍患無窮。同樣,你有「全然趕出」自己的壞習慣、淫念、不造就人的論斷、罪的環境等嗎?若不趕出這些罪惡,會叫你有如何的後果?

金句:申命記十二章二節

你們要將所趕出的國民事奉神的各地方,無論是在高山,在小山,在各青翠樹下,都毀壞了。

[ 本帖最後由 來往加國 於 2008-3-12 09:18 編輯 ]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3-12 09:13 | 只看該作者

士師記簡介 背景

"士師"是指從約書亞當代的長老開始,到王國建立為止,其間的以色列領袖。他們興起的主要目的是"拯救他們(以色列人)脫離搶奪他們人的手"(2:16),而興起他們的是神,可見神才是選民的根本拯救者(見11:27;8:23)。
傳統認為本書作者是撒母耳,但證據不足。可能撒母耳收集了一些士師時期的記錄,而後有類似先見者撰寫成書(參代上29:29)。

寫作日期也不確定,但應該是在王國時期。書中一再出現"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之句(17:6;18:1;19:1;21:25),暗示它是在有王之後寫的。至於士師時期本身,則大約是在主前1375至1050年間,即中國的商朝後期至周朝初期之間。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8
20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3-12 09:2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來往加國 於 2008-3-12 09:08 發表
約書亞記至此全部結束。如果不能記住其中的許多情節,不要緊,再讀一次、兩次。。。。。。在這之前,能夠記住下面的一段經文,就不算白讀:

約書亞記 廿一章 四十五節:

耶和華應許賜福給以色列家的話一句也沒有落空,都應驗了。


感謝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0: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