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談北京:明代京城八絕

[複製鏈接]

1294

主題

6625

帖子

8373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37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ujie_alex 發表於 2008-2-6 00: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7-12-25    呂亦賢    北京晚報
***********************************************

老北京的民間文化豐富多彩,歷代傳承至今,充分體現了我們的古都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據《宛署雜記》記載,明朝嘉靖、隆慶年間(1522—1573)京城「百巧駢集,爭相高尚,即技藝之微,亦往往造極工巧,有古今所無者」。當時廣為傳頌的「都城八絕」就是一例。

最有名的是李近樓,此人中年雙目失明,常以琵琶自娛,新聲古曲,無不絕妙之極,且能左右手彈奏。有朋友來訪,以弦對之,酷似人語,字句清晰可辨;還能變聲調學二三人說話;模仿軍士操練,鼓樂叫喊聲聲;或模仿琴箏笛音,更是惟妙惟肖。在《宸垣識略》書中,對李近樓的評價是「平生羈愁哀怨,及人己胸中事,皆於鳴弦鐵撥發之」。

古代宴會上有一項投擲遊戲,賓主依次把「籌」(特製的竹木小棍)投送到壺中,以投中多少定高下,少者須飲酒。有位叫蘇樂的人,可用各種姿勢投壺,皆百發百中,他雙手各執一籌,雙臂大迴環擺動數次,二籌飛出去,同入一個壺中,或是一手握三籌投擲,又分別命中三壺,他還能背投,名曰「仙人背劍」,真是「蓋其工巧獨得,非人所可及者」。

郭從敬是個自幼「不樂拘檢」的人,曾出家為顯靈宮道士,常以踢球為樂,他可長時間讓球在自己身前背後飛動而不落地。還能接應幾個人投來的球,按其輕重緩急一一踢回給對方。讓人讚不絕口。

第四絕是王國用吹簫,「每發聲清韻徹室,飄飄然若有凌風之意」,聽者如入仙境一般。

蔣鳴岐為人異常聰穎,「頗知書義又善談論」,且書畫皆佳,最擅長的是彈三弦,曲調悠揚悅耳,還能模仿琴笛之音,可與李近樓的琵琶媲美。

閆桔園的圍棋已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與人對弈時,布勢十餘著,就能預知輸贏多少,「或棋窮日夜」,相隔數天後,再布原局,絕無遺漏,令人佩服不已。

張京的象棋也毫不遜色,與人對局開始不久,即可預測多少著兒后,是用車,或馬,或炮「將死」對方。此人性情謙和,不願與人多爭高下,常以和棋結束,雙方各得其樂。

最後一絕是劉雄的八角鼓,他擊鼓時輕重疾徐,聲聲清澈入耳,或與絲竹管弦合演,「節奏曲合,更能助其清響雲」。

明朝時期的京城八絕各有千秋,他們的精湛技藝,在民俗文化的歷史長河中,應佔有一席之地,與今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又是一脈相承,蘊含著我們的民族文化源遠流長。

一個人應該活得是自己並且乾淨。 - 顧城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沙發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6 06:01 | 只看該作者
民間藝人真是很厲害.

南京夫子廟街上捏泥人的, 到糖稀的,剪影的,抖空竹的, 也都是絕活.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5 23: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