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歪批金庸

[複製鏈接]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2-5 05: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歪批金庸 作者:金岡 (有刪節)

                        (之一) 男女觀

  查老先生退隱之後,武林群雄無主。後來的古、溫之流,功力相差太遠。不值一提。最近聽說查老先生久封越女劍,重操吳王戈,改行寫歷史小說。不知成就會不會超過高陽、南宮博、及當今大陸最走紅的二月河,再建一代霸業。

  金庸武俠小說,東邪兄有專評,網上諸位大俠亦曾有擁戴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之盛舉。所以輪不到在下來妄加評論。瞎說幾句,只能算是歪批胡侃。

  新武俠以寫人物、寫故事見長。人物、故事,當然無非兒女情長,悲歡離合。高手如查老先生,也脫不了此俗套。從《書劍恩仇錄》起、到《鹿鼎記》止,七部長篇,可以說是查老先生半生「功力」的總結。也是他男女觀的一個側面。

  基本上查老是重男輕女的。

  你看他書中的大英雄們無不有二三美女環繞於側,爭風吃醋。而眾「英雌」們卻或是從一而終,或是未嫁而死。僥倖嫁了別人,也只讓她做「名義夫妻」。

  假裝正經的如《書劍》的陳總舵主,有霍青桐、香香公主姊妹。老實憨厚的如《射鵰》的郭大俠,亦有黃蓉、華箏公主。更不用說三心二意的張無忌(《倚天屠龍記》),風流倜儻的楊過(《神鵰俠侶》)、令狐沖(《笑傲江湖》),到處留情的段譽(《天龍八部》),油腔滑調的韋小寶(《鹿鼎記》)。

  對「英雄」們的一群情人,則生怕她們「失節」。霍、香姐妹,一個叫她殉情而死,一個讓她終生不嫁。華箏公主亦「依長兄而居」,不肯讓她嫁人。小昭去了波斯總教做教主,處女終身是打了保票的了。周姑娘只是假新娘。殷離戀著的是「少年無忌」,算不得移情。楊過的幾個「紅粉知己」則或是殉情而死,或是終身不嫁。連當時只是小娃娃的郭襄也不放過。後來寫《倚天》時讓她在遍尋楊「大哥哥」不著后出家為尼。儀琳原來便是尼姑。段譽的幾個「姐妹」都給他娶回宮當妃子了。韋小寶更是「通吃」。

  查老開始還謹慎,嚴守「一夫一妻」制。到後來,就漸漸明目張胆了。《書劍》、《射鵰》還要裝裝樣子。《神鵰》的楊過就開始占口頭便宜了。《倚天》便含糊其辭半遮半掩了,認了殷離做「前妻」,又留下周芷若一句話。到《天龍》則公開三妻四妾。但還不敢大張旗鼓,最後用段譽繼位稱帝做擋箭牌(做皇帝總要三宮六院)。到了《鹿鼎記》則完全「胡天胡地」、肆無忌憚。連有夫之婦也「通吃」。人數也增至七個半(有一個屬「妾身未明」)。但利用了男子感情的如朱九真,就讓她死得很難看。岳靈珊移情別戀,嫁了林平之,也只讓他們做「

名義夫婦」。有名無實。且下場很慘。

  眾英雄中唯一的例外是喬峰。既無父母之命、又無媒[女勺]之言,只為了阿朱姑娘的一份情,生死相守,此情不渝。真正大英雄者自本色。不愧北國好男兒!


                             (之二) 英雄榜

  當年投票,網上眾人多喜歡《射鵰英雄傳》。此書可以說是金庸創作生涯的里程碑。老先生武林盟主地位由此奠定。所以排定「金榜」英雄譜,郭靖郭大俠自然當列榜首。

  但在下更偏愛契丹英雄蕭峰(喬峰)。

  你看他:

  為天下蒼生計,視功名富貴如糞土,生死榮辱為浮雲。當得起一個仁字。

  杏子林中,恩威並施,夷平幫中反叛。集賢莊裡,杯酒絕交、再戰天下英雄。當得起一個義字。

  少林寺前,一雙降龍掌,力敵三大高手,生擒慕容公子。一聲冷笑:「我蕭某大好男兒,竟與你這種人齊名!」干雲豪情,凜然正氣,羞煞南朝英雄。當得起一個勇字。

  突逢大變,半世英名付流水。回歸父母之邦,英雄本色不改,再創一代王霸業。當得起一個毅字。

  「北喬峰」威名遠播,中外皆知。連西夏深宮之中亦有所聞。卻為一丫環侍女,生死相許。當得起一個信字。

  俠之大者,亦不如也。

  查老先生有民族偏見。後來有所改進,但仍不徹底。外族英雄,僅蕭峰一人,且是輔線。(主線寫段譽。)至於韋小寶,查老先生說他是雜種,其父是那一族的可能性都有(見金庸為三聯大陸版寫的前言)。可他只算無賴而已,談不上英雄。至於新疆、西藏一帶的武林高手,無一不是大奸大惡之人。幾乎成了定式。(除了霍青桐。但她也只是「英雌」罷了。)

  查老對蒙古民族還算公平。郭靖生長在大漠,受蒙古人影響,為人正直,俠骨熱腸。一代大俠,當之無愧。

  北丐洪七公,一對降龍掌、一條打狗棒,掃盡天下不平事,打遍世間霸道人。性情豪爽,大義凜然。也算得上一代英豪。

  「北丐」、「北俠」、「北喬峰」,降龍十八掌一脈相承。三人佔盡天下英氣。南國好漢雖多,無一能及此「三北」。中華民族的陽剛之氣,恐怕真是多在燕趙悲歌之地,大漠荒原之上,白山黑水之間。

  查老先生不喜歡佛教。天下武林正宗少林寺,在查老先生書中基本上是被貶的。《射鵰》三部曲,《射鵰》中只見全真教之聲勢,不聞少林寺之大名。《神鵰》也只是到了最後,才在給郭襄姑娘送壽禮的名單中提到一位少林和尚。從此查老書中才見到有關少林寺的事迹。《倚天》中少林先是蠻不講理,逼走張三丰(君寶)。又逼死張五俠夫婦。再中趙敏之計,高僧束手就擒,寺廟慘遭洗劫。(此間有一事不明。趙敏假冒明教血洗少林,三大神僧坐視不救。為了看管謝遜的區區小事,反而大打出手。不知為何?)住持又被成昆挾持,險些再次全軍盡墨。《笑傲》中更是有高僧「盜」書還俗,一部辟邪劍法,惹起連環仇殺,死者數以千百計。《天龍》中少林住持先是因輕信濫殺無辜,最後鬧出醜聞自盡。《鹿鼎記》中更是不堪。屈從於皇權之下,讓個無賴太監做上僧。丟盡了臉。

  查老先生偏愛明教。《倚天》中明教光明二使、護法四王,各個英雄了得。比少林佛門弟子們強過百倍。《笑傲》中日月教任教主藝高膽大,天馬行空。氣魄膽略,武功計智無不在「正派」群雄之上。向問天忠肝義膽,光明磊落。任盈盈情真意切,心地善良。都為「正派」諸人所不及。

  郭靖祖籍山東,傳到其父郭嘯天方「移民」江南(見曲靈風揭破郭楊身世的一席話)。郭靖本人生於大漠。所以無論按中國演算法(籍貫說)還是美國演算法(出生地說),郭靖都應算北方人。其母李萍是浙江姑娘(蕭山人?)。所以銘願的基因論也言之有據。

  對書中人物的喜好乃至對查良鏞先生本人思想、成就的評價,見仁見智。在下不過拋幾塊爛磚頭(別誤會,不是蟻兄的板兒磚),為的就是引出諸位的金玉之言。


                               (之三) 群芳譜

  「金榜」群芳,首推「小妖女」黃蓉。

  但黃蓉婚後,性情大異。《神鵰》里的郭夫人,一改《射鵰》中黃蓉天真活潑的形象。評家多不喜歡《神鵰》,原因可能就在此。看來查老先生也是賈寶玉派:女孩兒家都是水做的骨肉,清純柔潔。出嫁成了女人,就變得面目可憎,齷齪不堪。

  查老大概獨鐘有「邪」勁兒的女孩子。除了剛出道時寫的《書劍》不作數,幾個長篇中女主角幾乎不是「小妖女」,就是「邪」姑娘。黃蓉、趙敏、任盈盈、殷素素自不待說。《天龍》的阿紫,若不算第一女主角,至少也是與王語嫣平分秋色。韋小寶諸妻,最有本事的當數蘇荃。活脫一個江青。(後半截寫她性情大變,沒有道理。實在是一敗筆。)建寧公主更邪乎。屬「虐待狂兼受虐狂」一路。唯有小龍女,出身「名門正派」。可脾氣古怪,世間罕有。

  配角的女高手中也以「妖」、「邪」居多。

  《射鵰》的瑛姑火候還不夠。寫到後來,「邪」得爐火純青的俯拾即是:《神鵰》的李莫愁、《倚天》的金花婆婆、滅絕師太、《天龍》的十惡不赦、《笑傲》的藍鳳凰、《鹿鼎記》的毛東珠。

  但查老也會落俗套。一例就是公主、郡主太多。西方童話是落難公主等她的白馬王子。金庸小說是公主、郡主追她的武林大俠。如《書劍》里霍、香姐妹,《射鵰》的華箏,《倚天》的趙敏,《天龍》的虛竹子太太,及定南王的一群私生女。《鹿鼎記》的建寧、阿珂(李自成做過幾天皇帝)、沐劍平、加上一位俄羅斯公主。成群結隊。(漏了阿九)

  查老的另一俗套是:英雄得美。十五部小說,幾乎篇篇如此。《書劍》第一美人兒香香公主是陳家洛的「第一情人」。《射鵰》的黃蓉、《神鵰》的小龍女、《倚天》的趙敏、《天龍》的王語嫣、《笑傲》的任盈盈都是書中第一美人兒。知道為什麼霍青桐、華箏、綠萼、程瑛、陸無雙、周芷若、儀琳一干人情場失意,終身未嫁?!長得不如人!王語嫣的兩位異母姊妹運氣好。趕上查老不裝正經了,得以榮升「姨太太」。《鹿鼎記》是「通吃」,不必多說。但韋小寶生不逢時,沒娶到書中第一美人兒。只好看著流口水。

  「金榜」美女,艷冠群芳的大概就是這位陳圓圓了。真正「傾國之色」。「大順國」被她「傾」了,「平西國」又被她「傾」一回。歷史上恐怕只有「傾」了四回國的西晉最後一位皇帝(晉懷帝)的羊皇后可以與之相比。


                                (之四) 奸惡圖

  「金榜」奸惡之人,首推岳不群。

  查老寫大奸大惡之人,常常臉譜化。象什麼「四大惡人」,直通通的就點出來了。不是惡貫滿盈、便是十惡不赦,再不就是無惡不作、窮凶極惡。唯有岳不群寫得與眾不同,不白叫作「不群」。你看他,江湖人稱「君子劍」,又是名門正派的掌門。矯矯不群,卓然君子。但都不過是遮人耳目的。實際上是惡貫滿盈、十惡不赦、無惡不作、窮凶極惡,通通佔全了。惡在明處的惡人好提防,這種惡在暗處的奸人則是最難斗的。陰險毒辣者如左冷禪亦非其對手,何況他人乎?

  《笑傲》其實是寫史諷今。書中那三位半男不女的奸人,看了叫人冒冷汗。三人走到那一步,都是心機太深害的。連初出茅廬的小林子也如此。若僅是為報滅門之仇,忍辱負重,倒也罷了。明知岳靈珊與令狐沖兩情相悅(在衡陽城中偷聽到的),卻不動聲色,暗插一腳。可見此人原來便心術不正。?

  武林中奸惡之人多善使毒,也是一特色。說來還算是「化學家」,那「解藥」便是為「中和反應」準備的。或是「生物學家」,精通遺傳變異、物擇天競之道。西毒歐陽鋒杖上兩條毒蛇,便是雜交變異而來,劇毒無比。?

  另一特點是大江東去,惡人西來。前面已經總結過了。西來的諸惡人,不少是「番僧」。此為查老先生不喜歡佛教的又一旁證。

  惡人不比邪人。黃藥師自號「東邪」,但並非奸惡之徒。令狐沖的「邪門歪道」朋友也不少,但其中奸惡者屈指可數。辨奸識惡,並非易事。岳不群便是一例。「金榜」奸惡圖,雖說臉譜化者居多,有此一嘴臉,也就算是見識不凡了。


                                (之五) 武功籍

  「金榜」武功,以「獨孤九劍」為尊。

  降龍十八掌、落英神劍掌、黯然銷魂掌,打狗棒法、彈指神通、六脈神劍,先天功、互搏術、一陽指,全真玉女合璧劍、明教乾坤大挪移、少林七十二絕技,以至九陰、九陽真經,加上蛤蟆功、吸星法、葵花典、辟邪劍,各有所長。但畢竟有招有式。唯「獨孤九劍」以無招勝有招,深得《孫子兵法》「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之精要。是以獨孤求敗仗劍橫行天下,欲求一敗而不得。而有「群雄束手,長劍空鳴」之嘆。英雄寂寞,古今一人而已!

  張三丰創太極拳、太極劍,「四兩撥千斤」,借招破招,與獨孤九劍殊途同歸,且更勝一籌。可惜後人僅得其皮毛。不然武當山下一戰,誰勝誰負,亦未可知也。

  「自古英雄出少年」。查老亦喜少年英雄。書中主角皆後生可畏。或遭逢際遇,得奇人指點,或深山古洞,得武林秘籍。年紀輕輕,便身懷絕技,武功高強。其實世間少年得志者,更有幾人?畢加索早年也很畫了幾年「工筆」,功力深厚之後,才改「寫意」,揮灑自如。張三丰、風清揚積畢生之功力,才成武林之泰山北斗。幾位少年英雄,不過修習前人傳下來的武功而已。風清揚一代宗師也不過如此。而張三丰創太極拳、劍,自非餘人所能比也。

  與其他武俠小說家不同,查老先生還會幾套陣法。最有名的自然是全真教的北斗陣。到《神鵰》時已演變成「北斗大陣」。可惜對付一流高手並無用處。重陽宮前一戰,被郭靖雙手互搏降龍掌打得落花流水。丐幫的打狗陣好象更厲害。有點象《水滸》里的連環馬。但機動靈活,不象連環馬用鐵索相連,打倒一個,帶倒一片。而是挽臂相連,可分可合。但不知為何只用來對付好人(郭黃)。其它尚有非人力所結之陣。如桃花島上的奇門八卦,歐陽峰的蛇陣。奇門八卦是死的,如諸葛亮的江邊石頭陣,通者自破。西毒的蛇陣才真正厲害。交起手來,洪七公的「滿天花雨」也只能略挫其勢頭。只有黃藥師的「碧海潮生」可與其抗衡。

  這位老毒物歐陽先生算得上武學大宗師。黃老邪所學太雜,不能專一。洪七公雖承前啟後,卻不能獨闢蹊徑。段皇爺連看家本領都沒學全。只有歐陽峰,憑著郭靖幾句胡言亂語,逆練九陰真經,竟也練到天下無敵。二次華山論劍,獨當三大高手。若非黃蓉耍賴,這「武功天下第一」當非他莫屬。即使王重陽再生,恐怕也非其對手。

  「金榜」武功另一特點是一代不如一代。《天龍》(北宋)、《射鵰》(南宋初),高手們尚空手過招(洪七公雖有打狗棒,但從來不用),只有二、三流人物(如全真七子,江南七怪)才動兵器。當然老毒物偶爾也用蛇仗傷人,占點兒兵刃上的便宜。但終非正派高手所為也。到《神鵰》(宋末),小一輩的已經拿起武器。《倚天》之後,更是全靠手中利刃。令狐沖離了劍,簡直廢人一個。要不怎麼後來興「唯武器論」了呢?!當年喬峰、郭靖赤手空拳打遍天下的武功大概早已失傳了。


                             (之六) 佳肴宴

  先講講美味佳肴。

  聽說國內有人開「紅樓飯店」,照大觀園菜譜上席。其實開一家「桃花島菜館」或「黃蓉飯莊」,也是一條生財之道。一套「郭黃相識菜譜」、一套「黃蓉拜師菜譜」,保證叫座。

  黃蓉是江浙姑娘,點的、做的,想必都屬「蘇揚菜系」。少了川、湘菜的辣,粵菜的怪。但在美國住久了,吃多了川、湘、粵菜。江浙菜的精緻反倒更令人垂涎。

  雖說內子是浙江人,在下卻從未吃過正宗的江浙菜。網上的行家,不知能否介紹一二?

  從黃蓉點的菜看來,江浙菜譜頗有特色。第一個不同就是先上甜食:四乾果、四蜜餞。不象其它中、西餐(包括日、韓飯館),先斟酒、上冷盤,最後上甜食。江浙菜譜的主菜(MAINCOURSE)想必講究精緻。黃蓉點的八個菜限於北方做得出的,尚不十分新奇。只是其中江瑤柱一味,說是滿城只有陳貨。想來定是南貨。在下從未聽說過此菜。內子竟也不曉得。網上諸美食家能否指點迷津?在下先謝過了。

  黃蓉自己做的,想來必是正宗。一道「玉笛誰家聽落梅」、再添一碗「好逑湯」。不僅菜做得精緻,名字也起得精緻。那道火腿豆腐,當是地道的浙江風味。不是嘉興火腿,便是金華火腿了。(那年在下去浙江走親戚,曾在嘉興一飽火腿粽子的口福。可惜後來再未嘗此美味。)美中不足的是查老先生此處有一敗筆。為套古詩,查老這道火腿豆腐取名「二十四橋明月夜」。說是只有黃蓉家傳的「蘭花拂穴手」才削得出這二十四隻圓圓的小豆腐球。但如此做來,豈不成了「二十四月昔月液」了?!

  黃蓉的這道「火腿豆腐丸」可以做一謎語的謎面,打一日子、或打一成語。猜出來的價錢可打五折。


                                  (之七) 歷史考

  金庸小說大多放在歷史的大背景下寫,且書中許多角色歷史上實有其人,以增加人物故事的真實感。這是查老先生與古龍的一大不同之處。也是以金庸、梁羽生為代表的新武俠小說家的一大特點。

  但武俠小說畢竟不同於歷史小說。所以作者也常常隨心所欲地「打扮」一下歷史。這也未嘗不可。只要不過分。當然其中分寸因人而異。在下所說,管窺而已。?

  《書劍》全篇,以乾隆身世之野史傳說為本。

  雍正一朝,誅殺甚多,民心不服。造成各種野史傳聞。前有奪嫡謀位之說,後有乾隆身世之謎。梁羽生小說多以此為背景,自成系列。查老先生的第一部長篇亦取材於此。但乾隆出於海寧陳家一說,無從查考,不足為憑。且陳家二少爺,首領紅花會,反抗朝廷,更是杜撰。陳家乃浙江大族,海寧一支更是歷百年而不衰,到清末民初才破敗。若有任何勾結「反賊」之舉,豈不早已滿門抄斬了?乾隆游江南,屢次御駕親臨陳府,且廣為張揚,不過為籠絡江浙官僚。若果真出身陳家,便會避諱,豈能如此大張旗鼓。

  《鹿鼎記》中,以康熙功業為主線。

  但將康熙一朝幾乎所有文治武功都加到韋小寶頭上,連遠在莫斯科的火槍手政變(歷史上實有其事)也說成韋小寶所策劃,似乎有些過分。順治出家,已屬奇談。若老皇帝尚在人世,鰲拜豈敢跋扈?畢竟這顧命大臣的權力是順治所授。太后專橫,亦是杜撰。當時太皇太后孝庄尚在人世,擒殺鰲拜即是她一手策劃。豈容兒媳胡鬧?說起孝庄后大玉兒,真是清史第一奇人。《鹿鼎記》中對她隻字不提,實在不該。傳說她初戀多爾袞,但為皇太極橫刀奪愛。無從查考。但她為滿清招降洪承疇確有其事。皇太極駕崩之後,她周旋於諸王之間,藉助多爾袞之力,使福臨登基。立滿清三百年父子相承之規。滿清入主中原,功在多爾袞兄弟。多爾袞由攝政王而叔父攝政王、乃至「皇父攝政王」,到死後追尊「成宗皇帝」(成者,得天下也),但終於沒有篡位,全仗這位孝庄太后從中周旋。致有「太後下嫁」之說。多爾袞死後,她又借謀反為名,削其封號,將正白旗精兵收歸天子自將,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順治駕崩,託孤顧命大臣。鰲拜專橫跋扈,再次危及皇位:滿清原有四大貝勒共同執政,以賢者(功勞大)為君之舊規。但三藩在外,反志已萌,唯懼鰲拜。所以孝庄暫時容忍,直到康熙長大成人。才授計於康熙,將其剪除。由此可見,滿清皇位繼承製度的兩次危機,都是靠孝庄化險為夷。從此才有三百年父子相傳。待到康熙晚年,已不再有權臣對帝位的威脅,而轉為諸皇子對帝位的爭奪。

  孝庄崩於康熙二十六年。其時三藩之亂已平,台灣重歸版圖,中俄界約勘定,滿清基業穩固。海靖河晏,天下太平。避而不提這樣一位女中豪傑,可算查老輕視女性的又一旁證。


                                (之八)情節辨

  與一般小說家不同,查老先生不喜故弄玄虛,亦不擅開門見山。長篇之開端總是緩緩道來,然後才峰迴路轉,書歸正傳。但總體結構寫得波瀾起伏,引人入勝。算得上大手筆。

 當然這種大部頭的作品,免不了在細節上出現紕漏。以查老先生之功力,亦不得免。最明顯的便是黃蓉年齡的錯算,已有不少人指出,不再贅述。也有人指出《射鵰》中說降龍十八掌一半是洪七公自行參悟出來的(見《射鵰》第十二回《亢龍有悔》),但北宋時喬峰就已會使。還有一事不明:洪七公的打狗棒法是丐幫鎮幫武功,在華山上「使」出來,精通「逆」九陰真經的歐陽鋒都要絞盡腦汁才想得出破解之法(見《神鵰》)。說是若比武時真正使出來,哪容西毒細想,必定一敗塗地。所以打狗棒法勝過「逆」九陰真經。而「逆」九陰真經又勝過九陰真經(見《射鵰》二次華山論劍)。九陰真經又勝過玉女劍法(見《神鵰》)。玉女劍法又勝過王重陽的武功(見《神鵰》)。為何第一次華山論劍洪七公不使打狗棒法去奪武功天下第一的名號?

  另外象前面提到的趙敏血洗少林時,無人可當。後來卻突然出來三大神僧大戰天下高手,連何太沖夫婦、白眉鷹王都命喪其手。顯然也是顧前不顧後之「漏著」。

  由郭黃年齡計算,有人認為華山論劍之期當為二十五年。但若真的翻翻歷史,這論劍之期應為四十年才對。

  鐵木真於公元一二零六年稱成吉思汗。是年郭靖南下赴嘉興煙雨樓十八年之約(見《射鵰》第六回《崖頂疑陣》)。所以當時郭靖應是十七歲。而第一次華山論劍至少應是一一八八年之前的事。《射鵰》一書終於一二二七年(成吉思汗駕崩),正逢第二次華山論劍,已是四十年之後了。是年郭靖三十八歲,黃蓉應至少三十九歲了。

  此外,《射鵰》一書始於南宋寧宗慶元五年,即一二零零年(見《射鵰》第一回《風雪驚變》)。但從蒙古紀年推算,是在鐵木真稱汗之前十八年,應為一一八八年。那時南宋還是孝宗皇帝在位。中間還隔了個光宗。

  即使從一二零零年算,到結尾處成吉思汗駕崩,也是二十七年了。其時郭黃年齡至少應在二十六歲以上了。

  草草寫了幾篇,都是橫挑鼻子豎挑眼。其實查老先生的小說在下是百看不厭的。他老先生在武俠小說方面的成就前無古人。以後有機會,再正正經經地評述吧。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4: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