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別讓距離阻隔你的愛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8-1-27 22: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打開觸覺的情感通道,多擁抱、撫摸孩子 

 





  ●告訴孩子,爸爸媽媽非常想念你,也很想回家看你

  

  ●寬容看待孩子的行為,把教養的棒子交給孩子身邊的大人

  禮物要不要親手交?

  阿雲和老公一起來溫州打工已有8年了,每年春節前正是找工作、跳槽的好空檔,為了多賺些錢,兩人有3年沒有回老家了。也想孩子,兩個孩子都失望好多回了,可沒辦法,只好給他們買些新衣服寄過去,「可他們長成什麼樣都不知道,衣服大小也不知道合適不合適?」阿雲傷感地說。

  禮物,對於成人來說是一個象徵。朋友幫了忙,送禮;孝敬父母,送禮;追女朋友,送禮。當你說不出情意、謝意、愛意的時候,禮物似乎成了把成人從言語表達的枷鎖中解脫出來的信鴿。而對於孩子呢?綁在信鴿腳上的信只有識字的人才能看出內涵來,孩子從一開始不知道什麼是禮物,到後來漸漸發現禮物的好處,而到很久以後才能明白禮物的涵義。而在這個過渡的過程中,或許有些敏感的孩子還會誤解:父母就是用一個禮物打發我。在對一些留守孩子的訪問中,絕大多數孩子希望自己的新年禮物就是爸爸媽媽能回家。

  記得有一部日本電視劇,主角是一位高中女生,是個問題學生,她的父母是當地非常傑出的人物,但是經常不在家。父母表示關愛的方式就是每天買最昂貴的壽司飯盒給她。而她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這個飯盒扔掉。後來,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她甚至不惜找別人綁架自己來勒索父母。所以,對孩子來說,只有父母實實在在的愛才是最需要的,給孩子的禮物就應該是他們最需要的東西!

  孩子太冷漠?

  去年夏天,一名安徽籍的打工者,在瑞安塘下鎮一起交通事故中身亡。十幾年來,夫妻兩人在溫州打工,兒子一直在老家。父親死後,孩子從老家被領來,其母親哭得死去活來,水米不能進,可孩子照樣吃、喝、睡。他的叔叔傷心地說:哥哥嫂子辛苦賺錢,都是為了孩子,卻不想這孩子比一個陌生人還冷漠。

  這是一個極端的例子。但是,幾年不在孩子身邊,孩子變得很生疏,已經成了很多在外務工者的心頭痛。一方面,為了照顧家庭,不得不外出打工;而另一方面,用心呵護著的孩子卻不願意走近這顆心,相互取暖!打電話回家,孩子卻躲在爺爺奶奶背後不願意接聽;詢問孩子近況,只是簡單地回答「還可以」;風塵僕僕地回到家,孩子卻不願意挨近……為人父母的心,難免不痛心。

  是孩子太冷淡?還是孩子在遭遇了幾年的分離之後,也在害怕再次分離?或者有的孩子已經開始為再次的分離在做準備:也許,讓爸爸媽媽繼續留在夢裡更安全,因為那樣我就可以留住他們,不被他們拋開,不再經歷分開的苦楚。也許,我應該只要擁有夢中的爸爸媽媽?

  打電話該怎麼說?

  因為小強不願去學校報名,家長來諮詢。細問起來,原來小強的父母一直在外務工,雖然經常打電話回家,但是每次都是問小強:成績怎麼樣?小強成績一直不是很理想,父母不免要說:我們在外面打工可都是為了你,你再不好好學習,怎麼對得起我們一片苦心?

  孩子不喜歡接爸爸媽媽的電話,可能有很多原因,其中一部分孩子就是害怕爸爸媽媽總是告訴他,讓他該做什麼,不要做什麼,整天只關注學習成績。在外的父母,很容易在電話中,將內心殷切的關懷轉化為控制。很多父母告訴過孩子,一定要聽爺爺奶奶和老師的話、每天放學準時回家,不要貪玩、遊戲要少玩,多看書……卻很少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其實很想他,很愛他,很希望在他身邊,過些時候就會回來……

  愛要怎麼說出口

  我院心理診療中心前段時間接待過一名16歲的精神分裂症少年,他的癥狀是老出現幻聽,老聽見爸爸媽媽在跟他說話,而實際上,這個可憐的留守孩子父母遠在新疆,他已經8年未見爸爸,7年未見媽媽!這個病例讓心理醫生都備感心酸。

  是什麼在呵護孩子成長?是什麼讓孩子覺得安全?答案只有一個,就是來自父母的愛。而父母親怎麼把濃烈的愛意傳遞給孩子呢?

  有些父母工作繁忙,即便是過年也沒有時間回到家鄉看看孩子,怎麼辦呢?

  善用言語。對於在外務工的父母,無法接觸到孩子,無法擁抱孩子、親撫孩子時,可以發揮言語的作用。比如說,告訴孩子,爸爸媽媽非常想念你,不是不喜歡你,只是因為生活的原因沒有辦法陪在你身邊,爸爸媽媽也不想和你分開。也可以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很想抱抱你,看你長高了沒有,變重了沒有。

  寬容地看待孩子的行為。請把教養的棒子結結實實地交給孩子身邊的大人,遠離孩子的父母要做的是多給孩子心理支持。具體來說,首先要多問原因。當知道了孩子的一些行為之後,不要馬上責罵孩子,而要詢問孩子為什麼這樣做;其次多說原諒。有些事情,孩子也已經知道自己做得不對,也很內疚自責,這個時候爸爸媽媽的一句原諒,也許能讓他放下思想包袱,活得快樂;再者要多鼓勵孩子,對孩子做得好的方面要殷切鼓勵,告訴孩子自己為他驕傲的心情。

  盡量回家看看孩子,或者將孩子接到身邊過個年。一次心靈的慰藉也許比幾千元錢更能影響孩子的成長。親子相聚,怎麼做才能克服一年未見的陌生感呢?您可以多帶孩子參與親子活動,比如全家出遊、唱歌、一起包餃子等等。

  另外,一定要多注意肢體的親近,打開觸覺的情感通道。對孩子來說,接觸是更加直觀,能夠把握的方式,也是我們交流情感的重要通道。把胸懷打開,讓擁抱變成自然!

  不論身在何地,細心關注孩子的成長,捧著我們的心貼近孩子的心,用這份溫暖和愛心,讓留守的孩子們過個溫暖的年,過上幸福的童年吧!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9: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