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楞嚴經》精要句偈摘錄

[複製鏈接]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8-1-12 05: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本《楞嚴經精要句偈》,由本站Webmaster摘錄。模仿南懷謹老師之《楞嚴法要串珠》而成。但比南老師之「串珠」內容要多。「串珠」總共僅千字不足,本文有1萬字左右(約為整部份量的七分之一),平均每卷約1千字。
    2、本來,《楞嚴經》是一個完美整體、不容增減一字,若我們能力足夠、修學已久,一定要誦讀完整經文。(因為摘錄必定難免「顧前遺后,顧后遺前」。)
    3、但鑒於如下原因而成此文:很多初學者,剛開始的時候,沒有完整通讀整部《楞嚴經》的能力。他們往往聽說了《楞嚴經》的殊勝功德而決意受持,但往往是一著手捧讀,便知難度非常大,若無毅力、無決心、或者缺乏一些方便方法,則很多人難免最終棄之高閣而已。若先讀這個《精要句偈摘錄》一段時間,待讀出一些法味之後,再通讀整部,此為不得已而為之的減低讀經困難梯度的讀經前方便。(先讀摘要,後讀整部,這也是本人以前突破讀經困難的一個小經驗)]






卷一精要句偈

  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凈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汝今欲研無上菩提真發明性。應當直心詶我所問。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云何二種。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凈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阿難,汝今欲知奢摩他路,願出生死。今復問汝。即時如來舉金色臂,屈五輪指,語阿難言。汝今見不。阿難言見。佛言,汝何所見。阿難言。我見如來舉臂屈指,為光明拳,耀我心目。佛言:汝將誰見。阿難言:我與大眾,同將眼見。佛告阿難。汝今答我,如來屈指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見,以何為心,當我拳耀。阿難言:如來現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為心。佛言。咄。阿難,此非汝心。阿難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當名何等?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於今生,認賊為子,失汝元常,故受輪轉。

  於是如來,普告大眾,若復眾生,以搖動者名之為塵。以不住者,名之為客。汝觀阿難頭自動搖,見無所動。又汝觀我手自開合,見無舒捲。云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從始洎終,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性心失真,認物為己。輪迴是中,自取流轉。

[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08-1-12 05:34 編輯 ]
日知而智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沙發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8-1-12 05:15 | 只看該作者

卷二精要句偈

  諸善男子,我常說言,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云何汝等,遺失本妙,圓妙明心,寶明妙性。認悟中迷。晦昧為空,空晦暗中,結暗為色。色雜妄想,想相為身。聚緣內搖,趣外奔逸。昏擾擾相,以為心性。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無差別。如來說為可憐愍者。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己為物,失於本心,為物所轉。故於是中,觀大觀小。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身心圓明,不動道場。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

  佛告文殊,及諸大眾:十方如來,及大菩薩,於其自住三摩地中,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華,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凈明體。云何於中有是非是。文殊。吾今問汝。如汝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為無文殊。

  如是世尊。我真文殊。無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則二文殊。然我今日,非無文殊。於中實無是非二相。

  佛言:此見妙明,與諸空塵,亦復如是。本是妙明.無上菩提.凈圓真心。妄為色空。及與聞見。如第二月,誰為是月,又誰非月。文殊。但一月真。中間自無是月非月。是以汝今觀見與塵,種種發明,名為妄想。不能於中出是非是。由是真精妙覺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當知如是精覺妙明,非因非緣,亦非自然,非不自然,無非不非,無是非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汝今云何於中措心。以諸世間戲論名相,而得分別。如以手掌撮摩虛空,只益自勞。虛空云何隨汝執捉。

  阿難。一切眾生,輪迴世間,由二顛倒分別見妄,當處發生,當業輪轉。云何二見,一者,眾生別業妄見。二者,眾生同分妄見。

  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8-1-12 05:16 | 只看該作者

卷三精要句偈

  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凈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汝猶不知如來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凈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阿難。當知世人,一處執鏡,一處火生。遍法界執,滿世間起。起遍世間,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汝尚不知如來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凈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一處執珠,一處水出。遍法界執,滿法界生。生滿世間,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汝宛不知如來藏中,性風真空,性空真風,清凈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阿難。如汝一人微動服衣,有微風出。遍法界拂,滿國土生。周遍世間,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阿難。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來藏。當觀虛空,為出為入,為非出入。汝全不知如來藏中,性覺真空,性空真覺,清凈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阿難。如一井空,空生一井。十方虛空,亦復如是。圓滿十方,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阿難。汝性沉淪,不悟汝之見聞覺知,本如來藏。汝當觀此見聞覺知,為生為滅,為同為異。為非生滅,為非同異。汝曾不知如來藏中,性見覺明,覺精明見,清凈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如一見根,見周法界。聽嗅嘗觸,覺觸覺知,妙德瑩然,遍周法界。圓滿十虛。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阿難。汝心粗浮,不悟見聞發明了知,本如來藏。汝應觀此六處識心,為同為異,為空為有,為非同異,為非空有。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識明知,覺明真識,妙覺湛然,遍周法界。含吐十虛,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爾時阿難,及諸大眾,蒙佛如來,微妙開示,身心蕩然,得無掛礙。是諸大眾,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見十方空,如觀手中所持葉物。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圓,含裹十方。反觀父母,所生之身,猶彼十方,虛空之中,吹一微塵,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漚,起滅無從。瞭然自知,獲本妙心,常住不滅。禮佛合掌,得未曾有。於如來前,說偈贊佛。

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
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
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恆沙眾。
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
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
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審除微細惑。
令我早登無上覺。於十方界坐道場。
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4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8-1-12 05:17 | 只看該作者

卷四精要句偈

  佛言。富樓那。如汝所言,清凈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聞如來宣說,性覺妙明,本覺明妙。富樓那言。唯然,世尊。我常聞佛宣說斯義。佛言。汝稱覺明。為復性明,稱名為覺。為覺不明,稱為明覺。富樓那言。若此不明,名為覺者,則無所明。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自相渾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起為世界。靜成虛空。虛空為同。世界為異。彼無同異,真有為法。

  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唯殺盜淫三為根本。以是因緣,業果相續。

  富樓那。如是三種顛倒相續。皆是覺明,明了知性,因了發相,從妄見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因此虛妄,終而復始。

  觀相元妄,無可指陳。猶邀空華,結為空果。云何詰其相陵滅義。觀性元真,唯妙覺明。妙覺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復問不相容者。

  眾生迷悶,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不動道場,遍十方界。身含十方無盡虛空。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里轉大法輪。滅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

  妙覺明圓,本圓明妙。既稱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自諸妄想展轉相因。從迷積迷以歷塵劫。雖佛發明,猶不能返。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識迷無因,妄無所依。尚無有生,欲何為滅。得菩提者,如寤時人說夢中事。心縱精明,欲何因緣取夢中物。況復無因本無所有。如彼城中演若達多,豈有因緣自怖頭走。忽然狂歇,頭非外得。縱未歇狂,亦何遺失。

  富樓那。妄性如是,因何為在。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則汝心中.演若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勝凈明心,本周法界。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譬如有人於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覺知。窮露他方,乞食馳走。雖實貧窮,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願從心,致大饒富。方悟神珠非從外得。

  是故阿難。汝雖歷劫憶持如來秘密妙嚴,不如一日修無漏業,遠離世間憎愛二苦。如摩登伽宿為淫女,由神咒力銷其愛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與羅侯母.耶輸陀羅.同悟宿因。知歷世因貪愛為苦。一念熏修無漏善故,或得出纏,或蒙授記。如何自欺,尚留觀聽。

  汝等決定發菩提心,於佛如來妙三摩提,不生疲倦。應當先明發覺初心二決定義。云何初心二義決定。

  阿難。第一義者,汝等若欲捐捨聲聞,修菩薩乘入佛知見,應當審觀因地發心,與果地覺為同為異。阿難。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滅,無有是處。

  第二義者,汝等必欲發菩提心,於菩薩乘生大勇猛,決定棄捐諸有為相,應當審詳煩惱根本。此無始來發業潤生誰作誰受。

  以諸眾生從無始來,循諸色聲,逐念流轉。曾不開悟性凈妙常。不循所常,逐諸生滅。由是生生雜染流轉。若棄生滅,守於真常,常光現前,根塵識心應時銷落。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云何不成無上知覺。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5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8-1-12 05:19 | 只看該作者

卷五精要句偈

  爾時世尊憐愍阿難,及諸會中諸有學者。亦為未來一切眾生,為出世因作將來眼。以閻浮檀紫金光手,摩阿難頂。即時十方普佛世界,六種震動。微塵如來住世界者,各有寶光從其頂出。其光同時於彼世界,來祇陀林,灌如來頂。是諸大眾,得未曾有。於是阿難及諸大眾,俱聞十方微塵如來,異口同音,告阿難言:善哉阿難。汝欲識知俱生無明,使汝輪轉生死結根,唯汝六根,更無他物。汝復欲知無上菩提,令汝速證安樂解脫.寂靜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阿難雖聞如是法音,心猶未明。稽首白佛。云何令我生死輪迴,安樂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

  佛告阿難。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識性虛妄,猶如空華。阿難。由塵發知。因根有相。相見無性,同於交蘆。是故汝今。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凈。云何是中更容他物。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真性有為空 緣生故如幻 無為無起滅 不實如空華
言妄顯諸真 妄真同二妄 猶非真非真 云何見所見
中間無實性 是故若交蘆 結解同所因 聖凡無二路
汝觀交中性 空有二俱非 迷晦即無明 發明便解脫
解結因次第 六解一亦亡 根選擇圓通 入流成正覺
陀那微細識 習氣成暴流 真非真恐迷 我常不開演
自心取自心 非幻成幻法 不取無非幻 非幻尚不生
幻法云何立 是名妙蓮華 金剛王寶覺 如幻三摩提
彈指超無學 此阿毗達磨 十方薄伽梵 一路涅槃門

  由汝無始心性狂亂,知見妄發。發妄不息,勞見發塵。如勞目睛,則有狂華。於湛精明,無因亂起。一切世間.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勞.顛倒華相。

  阿難。我說佛法從因緣生。非取世間和合粗相。如來發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隨所緣出。如是乃至恆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頭數。現前種種,松直棘曲,鵠白烏玄,皆了元由。是故阿難。隨汝心中選擇六根。根結若除,塵相自滅。諸妄銷亡,不真何待。

  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圓明,成法解脫。解脫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薩從三摩地,得無生忍。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6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8-1-12 05:23 | 只看該作者

卷六精要句偈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世尊。由我供養觀音如來。蒙彼如來,授我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與佛如來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應,入諸國土。
  世尊。我復以此聞熏聞修,金剛三昧無作妙力。與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眾生,同悲仰故。令諸眾生,於我身心,獲十四種無畏功德。
  世尊。我又獲是圓通,修證無上道故,又能善獲四不思議無作妙德。
  一者,由我初獲妙妙聞心,心精遺聞,見聞覺知不能分隔,成一圓融清凈寶覺。故我能現眾多妙容,能說無邊秘密神咒。其中或現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萬首,八萬四千爍迦羅首。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萬臂,八萬四千母陀羅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萬目,八萬四千清凈寶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護眾生。得大自在。
  二者,由我聞思,脫出六塵,如聲度垣,不能為礙。故我妙能現一一形,誦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無畏施諸眾生。是故十方微塵國土,皆名我為施無畏者。
  三者,由我修習本妙圓通清凈本根。所游世界,皆令眾生捨身珍寶,求我哀愍。
  四者,我得佛心,證於究竟。能以珍寶種種,供養十方如來,傍及法界六道眾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長壽得長壽。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佛問圓通,我從耳門圓照三昧,緣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為第一。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阿難。云何攝心我名為戒。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
  阿難。又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
  阿難。又復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偷,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偷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偷,必落邪道。
  阿難。如是世界六道眾生,雖則身心無殺盜淫,三行已圓,若大妄語,即三摩地不得清凈,成愛見魔,失如來種。

[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08-1-12 05:25 編輯 ]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7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8-1-12 05:26 | 只看該作者

卷七精要句偈

  阿難。汝問攝心。我今先說入三摩地,修學妙門,求菩薩道。要先持此四種律儀,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葉。心三口四,生必無因。阿難。如是四事,若不遺失。心尚不緣色香味觸。一切魔事,云何發生。若有宿習不能滅除。汝教是人,一心誦我.佛頂光明.摩訶薩怛多般怛啰.無上神咒。斯是如來無見頂相,無為心佛從頂發輝,坐寶蓮華所說心咒。且汝宿世與摩登伽,歷劫因緣恩愛習氣,非是一生及與一劫。我一宣揚,愛心永脫,成阿羅漢。彼尚淫女,無心修行。神力冥資速證無學。云何汝等在會聲聞,求最上乘決定成佛。譬如以塵揚於順風,有何艱險。

  阿難。是佛頂光聚.悉怛多般怛羅.秘密伽陀.微妙章句。出生十方一切諸佛。十方如來,因此咒心,得成無上正遍知覺。十方如來,執此咒心,降伏諸魔,制諸外道。十方如來,乘此咒心,坐寶蓮華,應微塵國。十方如來,含此咒心,於微塵國轉大法輪。十方如來,持此咒心,能於十方摩頂授記。自果未成,亦於十方蒙佛授記。十方如來,依此咒心,能於十方拔濟群苦。所謂地獄餓鬼畜生,盲聾喑啞,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大小諸橫同時解脫。賊難兵難、王難獄難、風火水難、饑渴貧窮,應念銷散。十方如來,隨此咒心,能於十方事善知識,四威儀中供養如意。恆沙如來會中,推為大法王子。十方如來,行此咒心,能於十方攝受親因,令諸小乘聞秘密藏,不生驚怖。十方如來,誦此咒心,成無上覺,坐菩提樹,入大涅槃。十方如來,傳此咒心,於滅度后付佛法事,究竟住持,嚴凈戒律,悉得清凈。若我說是佛頂光聚般怛羅咒,從旦至暮,音聲相聯,字句中間,亦不重疊,經恆沙劫終不能盡。亦說此咒名如來頂。汝等有學,未盡輪迴,發心至誠取阿羅漢,不持此咒而坐道場,令其身心遠諸魔事,無有是處。

  佛言:阿難當知。妙性圓明,離諸名相,本來無有世界眾生。因妄有生。因生有滅。生滅名妄。滅妄名真。是稱如來無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轉依號。阿難。汝今欲修真三摩地,直詣如來大涅槃者,先當識此眾生世界二顛倒因。顛倒不生,斯則如來真三摩地。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8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8-1-12 05:27 | 只看該作者

卷八精要句偈

  阿難。如是眾生一一類中,亦各各具十二顛倒。猶如捏目亂華髮生。顛倒妙圓真凈明心,具足如斯虛妄亂想。汝今修證佛三摩提,於是本因元所亂想。立三漸次,方得除滅。如凈器中除去毒蜜,以諸湯水並雜灰香,洗滌其器,后貯甘露。云何名為三種漸次。一者修習,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進,違其現業。

  云何助因。阿難。如是世界十二類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謂段食、觸食、思食、識食。是故佛說一切眾生皆依食住。阿難。一切眾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諸眾生求三摩提,當斷世間五種辛菜。是五種辛,熟食發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縱能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咸皆遠離。諸餓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與鬼住。福德日銷。長無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薩天仙,十方善神,不來守護。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現作佛身,來為說法,非毀禁戒,贊淫怒痴。命終自為魔王眷屬。受魔福盡,墮無間獄。阿難。修菩提者永斷五辛。是則名為第一增進修行漸次。

  云何正性。阿難。如是眾生入三摩地,要先嚴持清凈戒律。永斷淫心。不餐酒肉。以火凈食,無啖生氣。阿難。是修行人,若不斷淫及與殺生,出三界者,無有是處。當觀淫慾,猶如毒蛇,如見怨賊。先持聲聞四棄八棄,執身不動。後行菩薩清凈律儀,執心不起。禁戒成就,則於世間永無相生相殺之業。偷劫不行,無相負累,亦於世間不還宿債。是清凈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須天眼,自然觀見十方世界。睹佛聞法,親奉聖旨。得大神通,游十方界。宿命清凈,得無艱險。是則名為第二增進修行漸次。

  云何現業。阿難。如是清凈持禁戒人,心無貪淫,於外六塵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歸。塵既不緣,根無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國土,皎然清凈。譬如琉璃,內懸明月。身心快然,妙圓平等,獲大安隱。一切如來密圓凈妙,皆現其中。是人即獲無生法忍。從是漸修,隨所發行,安立聖位。是則名為第三增進修行漸次。

  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如幻十種深喻。奢摩他中,用諸如來毗婆舍那,清凈修證,漸次深入。

  佛告文殊師利。是經名大佛頂悉怛多般怛羅無上寶印,十方如來清凈海眼。亦名救護親因,度脫阿難,及此會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亦名如來密因修證了義。亦名大方廣妙蓮華王,十方佛母陀羅尼咒。亦名灌頂章句,諸菩薩萬行首楞嚴。汝當奉持。

  阿難。一切眾生實本真凈。因彼妄見,有妄習生。因此分開內分外分。

  阿難。內分即是眾生分內。因諸愛染,發起妄情。情積不休,能生愛水。是故眾生,心憶珍羞,口中水出。心憶前人,或憐或恨,目中淚盈。貪求財寶,心發愛涎,舉體光潤。心著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阿難。諸愛雖別,流結是同。潤濕不升,自然從墜。此名內分。

  阿難。外分即是眾生分外。因諸渴仰,發明虛想。想積不休能生勝氣。是故眾生,心持禁戒,舉身輕清。心持咒印,顧盼雄毅。心欲生天,夢想飛舉。心存佛國,聖境冥現。事善知識,自輕身命。阿難。諸想雖別,輕舉是同。飛動不沈,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9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8-1-12 05:29 | 只看該作者

卷九精要句偈

  阿難。如是地獄、餓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羅。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諸有為相。妄想受生。妄想隨業。於妙圓明無作本心,皆如空華,元無所著。但一虛妄,更無根緒。

  阿難。此等眾生,不識本心,受此輪迴,經無量劫,不得真凈,皆由隨順殺盜淫故。反此三種。又則出生無殺盜淫。有名鬼倫。無名天趣。有無相傾,起輪迴性。若得妙發三摩提者,則妙常寂。有無二無,無二亦滅。尚無不殺不偷不淫。云何更隨殺盜淫事。

  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汝等當知。有漏世界十二類生,本覺妙明覺圓心體,與十方佛無二無別。由汝妄想迷理為咎,痴愛發生。生髮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是迷頑妄想安立。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里。況諸世界在虛空耶。汝等一人發真歸元,此十方空皆悉銷殞。云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振裂。汝輩修禪飾三摩地。十方菩薩,及諸無漏大阿羅漢,心精通氵曶,當處湛然。一切魔王及與鬼神諸凡夫天,見其宮殿無故崩裂。大地振坼水陸飛騰,無不驚懾。凡夫昏暗,不覺遷訛。彼等鹹得五種神通,唯除漏盡,戀此塵勞。如何令汝摧裂其處。是故鬼神,及諸天魔,魍魎妖精,於三昧時,僉來惱汝。然彼諸魔雖有大怒。彼塵勞內。汝妙覺中。如風吹光,如刀斷水,了不相觸。汝如沸湯,彼如堅冰,暖氣漸鄰,不日銷殞。徒恃神力,但為其客。成就破亂,由汝心中五陰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當處禪那,覺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奈汝何。陰銷入明,則彼群邪咸受幽氣。明能破暗,近自銷殞。如何敢留,擾亂禪定。若不明悟,被陰所迷。則汝阿難必為魔子,成就魔人。如摩登伽,殊為眇劣。彼唯咒汝,破佛律儀。八萬行中,只毀一戒。心清凈故,尚未淪溺。此乃隳汝寶覺全身。如宰臣家,忽逢籍沒。宛轉零落,無可哀救。

  阿難當知。汝坐道場,銷落諸念。其念若盡,則諸離念一切精明。動靜不移。憶忘如一。當住此處入三摩提。如明目人,處大幽暗,精性妙凈,心未發光。此則名為色陰區宇。若目明朗,十方洞開,無復幽黯,名色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劫濁。觀其所由,堅固妄想以為其本。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陰盡者,見諸佛心,如明鏡中顯現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猶如魘人,手足宛然,見聞不惑,心觸客邪而不能動。此則名為受陰區宇。若魘咎歇,其心離身,返觀其面,去住自由,無復留礙,名受陰盡。是人則能超越見濁。觀其所由,虛明妄想以為其本。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陰盡者,雖未漏盡,心離其形,如鳥出籠,已能成就,從是凡身上歷菩薩六十聖位。得意生身,隨往無礙。譬如有人,熟寐寱言。是人雖則無別所知。其言已成音韻倫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語。此則名為想陰區宇。若動念盡,浮想銷除。於覺明心,如去塵垢。一倫生死,首尾圓照,名想陰盡。是人則能超煩惱濁。觀其所由,融通妄想以為其本。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0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8-1-12 05:31 | 只看該作者

卷十精要句偈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陰盡者。是人平常夢想銷滅,寤寐恆一。覺明虛靜,猶如晴空。無復粗重前塵影事。觀諸世間大地山河,如鏡鑒明,來無所黏,過無蹤跡。虛受照應,了罔陳習,唯一精真。生滅根元,從此披露。見諸十方十二眾生,畢殫其類。雖未通其各命由緒。見同生基,猶如野馬熠熠清擾,為浮根塵究竟樞穴,此則名為行陰區宇。若此清擾熠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習,如波瀾滅,化為澄水,名行陰盡。是人則能超眾生濁。觀其所由,幽隱妄想以為其本。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陰盡者。諸世間性,幽清擾動同分生機,倏然隳裂,沉細綱紐。補特伽羅,酬業深脈,感應懸絕。於涅槃天將大明悟。如雞后鳴,瞻顧東方,已有精色。六根虛靜,無復馳逸。內外湛明,入無所入。深達十方十二種類,受命元由。觀由執元,諸類不召。於十方界,已獲其同。精色不沈,發現幽秘。此則名為識陰區宇。若於群召,已獲同中銷磨六門,合開成就。見聞通鄰,互用清凈。十方世界及與身心,如吠琉璃,內外明徹,名識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命濁。觀其所由,罔象虛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

  識陰若盡,則汝現前諸根互用。從互用中,能入菩薩金剛乾慧。圓明精心,於中發化。如凈琉璃,內含寶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心,菩薩所行金剛十地,等覺圓明,入於如來妙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此是過去先佛世尊,奢摩他中,毗婆舍那,覺明分析微細魔事。魔境現前,汝能諳識,心垢洗除,不落邪見。陰魔銷滅。天魔摧碎。大力鬼神,褫魄逃逝。魑魅魍魎,無復出生。直至菩提,無諸少乏。下劣增進,於大涅槃心不迷悶。若諸末世愚鈍眾生,未識禪那,不知說法,樂修三昧,汝恐同邪,一心勸令持我佛頂陀羅尼咒。若未能誦,寫於禪堂,或帶身上,一切諸魔,所不能動。汝當恭欽十方如來,究竟修進最後垂範。

  佛告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凈,非留死生及諸塵垢。乃至虛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覺妙明真精,妄以發生諸器世間。如演若多,迷頭認影。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稱為自然。彼虛空性,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

  阿難。知妄所起,說妄因緣。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何況不知,推自然者。是故如來與汝發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

  阿難。是五受陰,五妄想成。汝今欲知因界淺深。唯色與空,是色邊際。唯觸及離,是受邊際。唯記與忘,是想邊際。唯滅與生,是行邊際。湛入合湛,歸識邊際。此五陰元,重疊生起。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佛告阿難。諸佛如來,語無虛妄。若復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羅夷,瞬息即經此方他方阿鼻地獄,乃至窮盡十方無間,靡不經歷。能以一念將此法門,於末劫中開示未學。是人罪障,應念銷滅。變其所受地獄苦因,成安樂國。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萬億倍,如是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11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8-1-12 15:29 | 只看該作者
chico啊~
1949~~2000的歌典俺在音樂時空都發完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9

主題

3669

帖子

79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98
12
james2000 發表於 2008-1-12 17:41 | 只看該作者
這《菩提樹下》好像有點冷冷清清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

主題

174

帖子

10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0
13
魯智淺 發表於 2008-1-12 21:4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2 james2000 的帖子

謝謝!這裡的冷清需要大家共同維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4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8-1-12 23:1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1 子竹青青 的帖子

謝謝青青,作了一件大好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15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8-1-13 11:5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4 chico 的帖子


20張終於全部上傳完啦.

美好的歌聲真讓人感覺幸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68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盤古教紅衣主教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680
16
人間的盒子 發表於 2008-1-13 12:1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子竹青青 於 2008-1-13 11:50 發表

20張終於全部上傳完啦.

美好的歌聲真讓人感覺幸福


謝謝青青,我也去下了,這次聖誕節盒老公幫我弄了個iPod,正好朝裡面多加點。
我那麼好的簽名什麼時候沒了,氣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17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8-1-14 08:5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6 人間的盒子 的帖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18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8-1-14 09:49 | 只看該作者
說老實話,沒看明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9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8-1-14 10:2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8 子竹青青 的帖子

對自己要求太高了 ,一看就明白,你至少是初住菩薩了
聽了你的老歌,想起了好多往事。其中一件是,1988.1.18,伊爾18,108 人的空難。我同宿舍的一個人就那次遇難了。8 也不吉利呀!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20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8-1-14 10:4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9 chico 的帖子

啊噢,人這個動物通過一切來尋找安全感和安慰感。就是不敢正視自己的內心。
如果明白什麼是無常,那些數字又有什麼重要呢?

阿彌陀佛,看不明白原來是正常的啊。嘎~~~
簡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2: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