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6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哲學知道點

[複製鏈接]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7-12-19 08: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古代第一位哲學家
周公是西周初期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第一位哲學家,有人尊奉他為奴隸社會的大聖人。儒家學說後來成為中國古代學說的主幹,也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周公被稱為是儒家道統的始祖。
周公姓姬,名旦,又稱叔旦,因以周地(今陝西岐山北)為其采邑,故又稱周公。生年不可考,卒年約公元前1095年。他是周朝的創立者武王姬發的弟弟。武王滅殷建國兩年後逝世,他的兒子成王姬誦繼位,因其年紀很小,由叔叔周公輔助攝政。武王伐紂滅商后封紂的兒子武庚於殷,令他的弟弟管叔、蔡叔監理他的國家。武王死後,管叔、蔡叔、霍叔對周公攝政很不滿,於是勾結武庚叛周。周公隨之東征,「降辟三叔」,殺死了武庚。此後,在洛邑(今河南洛陽)建立東都。先後分封宋、衛、魯、齊、燕等,封建71個小國,有效地鞏固了周朝的統治。因此,可以說,周公是周朝的實際創立者。
周公對成王的教導和輔佐,是有效果的。成王執政后,能按照周公規定下來的典章制度治理國家,重視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並在中原和沿海地區進行貿易活動,使商業走向發達。成王執政37年,繼位的康王執政26年,出現了「成康之治」的繁榮景象,是我國奴隸制發展的鼎盛時期。周公為了周王朝的事業,用盡了畢生的精力。到了晚年,他回到受封的地方。後來得了病,臨終前囑咐說:「死後,一定要把我埋葬在成周地方,以表明我不敢離開成王。」
周公死後,成王用最隆重的天子禮節,把周公葬在畢原(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那裡有文王陵和武王陵。把周公和文王、武王葬在一起,是表示周公的功勞大,完成了文王和武王的未竟事業。
周公為了鞏固周朝的統治,採取了一系列的政治措施,提出一套統治思想。在哲學上,據傳他為《周易》64卦之384爻作爻辭。傳說堯、舜、禹和三代夏、商、西周是中國古代哲學的發生時期,周公對其進行了總結和提高,達到了當時所能達到的最高水平。
孔子非常推崇周公,認為他是古代最偉大的聖人。孔子反覆說:「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孔子到了晚年,還感嘆「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後來的儒者也和孔子一樣,把周公奉為古代最偉大的聖人。


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帖子裡面也有周公的故事
http://www.backchina.org/main/sh ... page%3D1&page=2

[ 本帖最後由 NYLASH 於 2007-12-22 13:58 編輯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沙發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7-12-19 08:35 | 只看該作者

陰陽五行說

我國陰陽五行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傳說中的大禹時代。據說治水英雄大禹率先打破了「禪讓制」,把王位交給兒子啟。同姓諸侯有扈氏不服,起兵造反。啟於是率大軍親征有扈氏的大本營甘(今陝西戶縣西),臨戰前召集六軍將領說:
「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天用剿絕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罰。」
這段話,見載於《尚書·甘誓》,歷史學家們推測在公元前2196年。這裡的「五行」,大致就是今天我們所知道的金、木、水、火、土五物;「三正」,大致是與五行有關的正德、利用、厚生三政事。到了戰國時代,「五行」又增加了「相生相勝」的哲學成份。
五行說是講宇宙構成的元素的,即認為世界萬物是由水、火、木、金、土五種物質元素構成的。據《國語》記載,「和」與「同」是不同的,前者是一種元素與另一種元素參合,能產生新的東西並能得到發展;後者是同一種元素相加,不能產生新物,也不會有所發展。所以,要把土與金、木、水、火雜和起來,才能生成百物。這裡的五行,突出了土的作用,既反映了重視農業的思想,也是對五行並列觀念的修正。
至於陰陽,則是對自然狀態的一種描述,對世界的一種看法。是古人在觀察天文氣象、時節變化的基礎上萌發的。周人用兩種不同性質的陽氣和陰氣來解釋四季的變化和萬物的繁茂與凋衰。他們認為,在冬去春來之際,氣從地下向上蒸發,萬物便出苗生長;如果沉滯不能蒸發,農作物便不能茁壯成長。陰氣的性質是沉滯下降的,陽氣的性質是蒸發上升的,這陰陽二氣相互協調,配合有序,流轉正常,就風調雨順,否則就要發生災難。周幽王時的伯陽父,曾用陰陽二氣的失調來解釋當時發生的地震現象。他認為,陰陽二氣的流轉是有一定的秩序的,如果發生秩序紊亂的現象,陰陽二氣就各失其位,就要產生地震。
《道德經》說「萬物負陰而抱陽」,就是說,陰陽的矛盾勢力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易傳》的作者則進一步提出「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學說,把陰陽交替看作是宇宙的根本規律。後來,古人對各種現象進行抽象概括,以陽代表天、日、晝、暑、剛、強、前、男等,以陰代表地、月、夜、寒、柔、弱、后、女等,認為兩種勢力相互對立和依賴,是事物固有的屬性,是引起事物變化發展的原因。
陰陽五行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特色,對中國古代的學術和日常生活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例如古人取名也要照顧到五行協調齊全。
把陰陽與五行撮合在一起並加以神秘化的,是戰國末期的陰陽家,其代表人物為齊國人鄒衍。他提出「五德終始」說,把五行的屬性稱為「五德」,用來附會王朝興替和社會政治的擅替。漢儒們出於政治需要,在將古代的神權理論結合在一起的同時,又大規模地興起造神運動,使原來的天地鬼神信仰增補進新的內容。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3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7-12-19 08:41 | 只看該作者

八卦的「魅力」

八卦是從《周易》中來的。《周易》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經》,記錄了六十四卦的卦象和周人卜筮的部分卦辭和爻辭;另一部分是所謂《傳》,記載後人對卦爻辭的各種解釋和理論上的發揮。
《周易》是儒家的重要經典。對其作者,儒家學者編造出一套說法:伏羲畫卦,即畫出八卦的符號;文王重卦,即兩卦相疊,演出八八64卦;周公作爻辭,即每一卦有六爻,對64卦之384爻之每一爻作了解釋辭;孔子作《十翼》,即作10篇說明文。《易經》就是從原始的八卦長期演化而來的。
原始的卦由三爻組成,象徵天、地、人三者的關係。八卦是八種自然物(天、地、雷、風、水、火、山、澤)的象徵物。八卦每兩卦上下重疊,排成64卦,叫做重卦。每卦有三個要素:象、數、辭。古人占卜就是根據卦的象、數、辭做出綜合分析來推測吉凶禍福的。
《易經》中的有關八卦的思想反映了古人高超的抽象思維能力。德國著名哲學家黑格爾在講到我國《易經》思想時曾說:「中國也曾注意到抽象的思想和純粹的範疇。古代的《易經》是這類思想的基礎。《易經》包含著中國人的智慧(是有絕對權威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4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7-12-19 08:43 | 只看該作者

古代人崇拜什麼?

原始宗教主要表現為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兩種形式。
自然崇拜包括對天上、地下各種自然對象的神話和崇拜。幾乎所有的宗教都是由此發展而來。
在古代,由於人們對大自然的依賴感和神秘感,認為自然現象和自然力存在一種神秘力量在支配,就把它們奉為神靈,並且加以崇拜和祈禱。中國古代自然崇拜的對象極為廣泛,包括日月星辰、風雨雷電、河海山川、水火以及動植物類、男女生殖器等等,主要都是與人類生產和生活直接相關的自然物和自然力。不久,出現了將自然神人格化和社會化的複雜現象,人們由自然崇拜的人格化發展到相信天帝和天命,初步建立了以天帝為中心的天神體系。
鬼神崇拜首先來自對祖先的崇拜,古時的人死後,他的子孫非常想念他,夜裡做夢就會夢見他,因而認為人在死後還有靈魂存在,並且認為祖先的靈魂能夠行使神的職能和後代交流,所以子孫便以陪葬、祭祀等方式安慰先靈,祈求祖先保護自己。除了對自己的祖先崇拜之外,古人還對原始部落、部落聯盟和氏族共同體內的領袖、英雄、聖賢等,進行祭祀和崇拜。人們相信地上所發生的一切事情及結果,都是鬼神意志的體現,並且相信通過虔誠的方式祭拜和取悅神靈,就能影響神鬼的意志,從而對自己產生神秘的保佑作用。這樣,原始的宗教文化和形式就產生了,並且形成中國上古社會的普遍信仰。
殷商時代的統治階段最崇尚鬼神,社會上下廣泛興起祭祀神靈之風。為了和神靈溝通,這時有了專營此業的巫祝。殷商卜文,「巫」字像兩手捧玉狀,為事神之狀。卜者替人占卜吉凶,周代出現了占書《周易》。巫、祝、醫、卜是古代社會宗教活動不可缺少的職業。這些人都是當時的「大知識分子」,並不像後來名聲那麼慘。後世道教廟宇之中管理香火者稱為「廟祝」,還是古代社會遺留下來的稱謂。
周繼殷商而統治天下,把祭祀天地和崇敬祖先統一起來,成為敬天尊祖,規定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不是指西方的那個耶和華)。此時祭祀神鬼成為國家祀典,設置官員專門管理,並且形成了天神、地祗、人鬼的神鬼系統。《周禮》上說:「大仲伯之職,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祗之禮。」
屬於天神的有上帝、青黃赤白黑五帝及日、月、星、斗、風、雲、雨、雷、電諸神;屬於地祗的有社稷、山川、五嶽、四瀆之神;屬於人鬼的主要是各姓的祖先及本民族崇拜的聖賢、忠烈之士。春秋以降,巫風依舊,尤其以荊楚地區為甚。漢初劉邦注意保存傳統祭禮,增祀五帝,並下詔說:「吾甚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諸神當祠者,各以其時禮祠之如故。」漢武帝即位之後,「尤敬鬼神之祀」,祠太一神於東南郊,遍祀五嶽四瀆之神。而道教的多神崇拜正是直接承襲這些神道巫風而逐漸興起的,上述諸神也正是道教多神信仰的來源。許多神靈為道教所吸收,變成道教信奉的神祗。如上帝演化成為玉皇大帝、雷神演化成為雷聲普化天尊、社神演化成為土地神等等。其他如五嶽大帝、四海龍王、門神、灶神等,最初都是民間信奉的神靈,后又轉化成為道教之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5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7-12-19 08:45 | 只看該作者

盤古開天闢地

整個宇宙從何處而來呢?西方《聖經》中有上帝造就萬物的說法,中國古代也有自己的萬物由來傳說。
三國時吳國人徐整在《三五歷記》中記載了這樣一則神話:「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后乃有三皇」。大意是說,天地沒有分開的時候,就像一個雞蛋,盤古就生在中間。經過一萬八千年,這個像雞蛋的東西破開了,清的陽氣比較輕,就浮上去成了天,濁的陰氣比較重,就沉下去凝結成地。盤古就在天地之間。盤古一天能變九次,比天地更加神通廣大。天一日長高一丈,地一日加厚一丈,盤古一日也長高一丈。這樣又經過一萬八千年,天長到最高處,地落到最深處,盤古也長到了頭。以後才有三皇時代。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盤古開天地」說。
南北朝時期的一些學者還曾就當時關於盤古的種種傳說進行了概述,大意如下:從前,盤古死的時候,頭顱化為山嶽,雙眼化為日月,血脂化為江海,毛髮化為草木。秦漢間流傳的說法是:盤古的頭化為東嶽,腹化為中嶽,右臂化為北嶽,腳則化為西嶽。先儒的說法是:盤古的眼淚化為江河,氣息化為風,聲音化為雷,瞳孔化為了閃電……。這個時期關於盤古開天闢地的傳說,更為神秘了。
其實,就是今天在我國的一些少數民族中,類似的神話傳說仍然頗有影響。比如,在瑤族人的創世神話《盤古王開天地》中就有這樣的記載:「昔時上古天地不分,世界混沌,乾坤不正,無日月陰陽,不分黑白晝夜,是時無生。五彩雲生下盤古聖皇,鑿開天地,造陰陽,置人民。死後,左眼化作太陽日,右眼化作月太陰,嶺山茅草是頭髮,深潭魚鱉是心肝,牙齒化成金銀寶,紅血化成江水津,身肉化成瓦共土,身骨化成大石身,手足化成山樹木,手兒腳化星辰。」
類似這樣的神話傳說還流行在白族、壯族、苗族、侗族、彝族中間,足見盤古開天地傳說的傳播之廣,影響之大。這個傳說表現了中國古代人民對萬物宇宙由來的深思,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一個體現。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6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7-12-19 08:46 | 只看該作者

美女生太陽,太陽生萬物

《山海經》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的一部奇書,書中保存了許多遠古神話,其中包括天文方面的故事傳說。關於太陽的神話傳說,就有這樣的記載:
在遙遠的東南海外,有一個羲和國,國中有一個異常美麗的女子叫羲和,她每天都在甘淵中洗太陽。太陽在經過夜晚之後就會被污染,經過羲和的洗滌,那被污染了的太陽,在第二天升起的時候仍會皎潔如初。這個羲和,實際上是傳說中的上古帝王帝俊的妻子,她生了十個太陽,並且讓這十個太陽輪流在空中執勤,把光明與溫暖送到人間。這十個太陽的出發地十分荒涼偏僻,那地方有座山,山上有棵扶桑樹,樹高三百里,但它的葉子卻像芥子一般大小。樹下有個深谷叫湯谷,這是太陽洗浴的地方。它們洗浴完了,就藏在樹枝上擦摩身子。每天由最上邊的那一個騎著鳥兒巡遊天空,其他的便依次上登,準備出發……
《山海經》中類似的神話故事相當之多,詩人屈原在《天問》中所問之事,多與上述神話傳說有關。例如:
說圓圓的天疊了九層,是誰做過量度?
這麼浩大的工程,誰能完成營造的任務?
天的轉軸安在哪裡?邊緣又放在何處?
地上的八根擎天柱支在哪兒?為何東南低落?
說天分成九塊,它的邊界怎樣劃分又怎樣連屬?
天的角落彎曲處那麼多,誰能數得清楚?
天地在何處會合?為什麼歲時日月多以十二劃分?
太陽和月亮依託在哪兒?星宿怎樣列陳?
太陽從湯谷升起,到濛汜去就寢,從天亮到夜晚,一共要走幾多路程?
月亮有何德何能,每月都死而復生?
為了什麼需要,它把一隻白兔懷在腹中?
這些神話和詩歌,都以美妙的文學形式,描述了先民們關於天體的種種光怪陸離、富於想像的傳說。但透過這些誇張的言辭,我們不難發現,這事實上都反映了先人對天體構成的追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7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7-12-19 08:48 | 只看該作者

一個古老的傳說

在我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中,女媧永遠是一個讓人懷念的人物。女媧造人、補天的傳說一直傳誦至今。關於補天,《淮南子·覽冥篇》中記載說:在很久很久以前,人類曾經歷了一場大災難。那時,有四根柱子撐著巨大的天空,後來四根大柱子壞了,大地也出現了多處塌陷。天不再能夠覆蓋大地,大地也不再能夠承載萬物了。當時的人間到處大火熊熊,洪水滔天,烈禽猛獸攫食百姓。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她還勇敢地斬斷鰲足,作擎天的大柱子,終於使人們又過上了太平安寧的日子。
至於這個神話的具體內涵,有些學者給予了解讀。認為它事實上反映的是女媧治理洪水的一段不平凡的經歷。大意是這樣的:電閃雷鳴,引起原始森林熊熊的大火,山洪也暴發了,惡禽猛獸沒有棲息之處,就紛紛從森林中逃奔出來,亂飛亂竄,洪波中還有大黿巨蟒隨流而下。大雨連月不息,洪水汪洋,陰暗的天空看來好像是坍塌,吼哮的大地聽來好像要崩裂。在這種自然的大災變中,宇宙好像馬上要毀滅。由此產生了女媧補天的神話。 對於這則女媧補天的古老的傳說,神話學家曾做過各種各樣的解讀,就字面意義來說,它所描述的是:在洪荒時代,當宇宙發生大變動、天崩地裂的時候,天神女媧為了拯救人類於水火,毅然運用神力,與自然災害做鬥爭,不辭辛勞,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終於將災禍平息,使沉溺在痛苦深淵中的人類得以新生。
神話學家的解讀力圖揭示神話背後的宗教根源,為其提供一個合理的解釋。從這個意義上說,把女媧補天的神話解釋為一場我們的祖先與洪水的鬥爭,是有它的根據的。不過,從哲學和思想的角度看,如此的「補天」又意味著什麼,或說具有什麼樣的意義呢?那就是:它意味著先哲們對理想的追求,對完美的嚮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8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7-12-19 08:49 | 只看該作者

紫氣東來

相傳周大夫尹喜研習天文曆法,知前古而占未來。周昭王二十三年,出任函谷關令。他登樓遠望,但見東方霧氣繚繞,緩緩西來,狀若飛龍,驚奇道:「此乃紫氣而生,將有運而至,必有聖人西行度關。」乃齋戒。果然,數月之後,一代聖哲老子騎青牛前來。尹喜懇請他指點。老子見尹喜氣質非凡,是可度之才,便為其留下五千餘言《老子》上下篇:上篇言宇宙根本,含天地變化之機,蘊神鬼應驗之秘;下篇言處世之方,含人事進退之術,蘊長生久視之道。故唐代杜甫《秋興》(其五)詩曰:「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古時常觀天上雲氣,以預知吉凶徵兆。後人便以「紫氣東來」表示祥瑞。
據西漢司馬遷的《史記》記載,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歷鄉曲仁里(今河南鹿邑東)人。約生於公元前580年(周簡王六年),約卒於公元前500年(周敬王二十年)。據記載,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過關於禮的問題。老子曾做過周王朝的守藏史(管理藏書的史官),晚年過著隱居的生活。
《老子》(又名《道德經》)是老子的主要著作,這部著作對中國古代思想發展影響深遠,是古代哲學家取之不盡的思想源泉。歷代註釋《道德經》的著作不下千種。比較有影響的有漢代河上公注、魏王弼注、唐成玄英注、宋陳景元注、王安石注、蘇轍注、清魏源《老子本義》等。引人注目的是歷史上還有五位皇帝親自為《道德經》作注,他們分別是梁武帝、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和清世祖。
在先秦時期,先後有楊朱、列子、莊子等繼承和發展老子思想,從而形成了道家學派。戰國末期的道家將老子與黃帝聯繫起來,形成了黃老之學。兩漢之際,黃老之學的清靜無為思想與方仙道的神仙信仰相結合,形成了黃老道,老子被視為道的化身。東漢順帝時,張道陵在巴蜀鶴鳴山創立天師道,尊老子為教主,以「道」為最高信仰。因而,從道教創立伊始,老子就被奉為至尊天神。
唐朝尊老子為聖祖玄元皇帝,唐玄宗開元三年(公元715年)詔以二月十五日老子誕辰為玄元節。唐武宗繼位后,又詔二月十五日玄元皇帝降生日為降聖節,休假一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9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7-12-19 08:54 | 只看該作者

老子與孔子的對話

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對弟子南宮敬叔說:「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禮樂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願同去否?」南宮敬叔欣然同意,隨即報請魯國國君。魯君批准他前行,並給了他一車二馬一童一御,由南宮敬叔陪孔子前往。老子見孔丘千里迢迢而來,非常高興,教授之後,又引孔丘訪大夫萇弘。萇弘非常擅長樂理,教授孔丘樂律、樂理;並且引領孔丘觀祭神的典禮,考察宣教的地方,察廟會禮儀,使孔丘感嘆不已,獲益不淺。孔子在這個地方逗留了幾天。孔丘向老子辭行。老聃送他到館舍之外,給了他一些贈言,說:「吾聞之,富貴者送人以財,仁義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貴,無財以送汝;願以數言相送。當今之世,聰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難而幾至於死,在於好譏人之非也;善辯而通達者,其所以招禍而屢至於身,在於好揚人之惡也。為人之子,勿以己為高;為人之臣,勿以己為上。望汝切記。」大意就是說,我沒有什麼好送你的,就送你幾句話吧,不要誹謗別人,也不要過分誇獎別人,不要自傲。孔丘說:「弟子一定謹記在心。」
孔子走到黃河邊的時候,見到河水滔滔,濁浪翻滾,氣勢如萬馬奔騰,聲音如虎嘯雷鳴。孔丘站在岸邊很長時間,不覺感嘆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黃河之水奔騰不息,人之年華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處去,人生不知何處歸?」大意就說,河水不分晝夜地流,人的生命也是如此,不知道人生將會走到哪裡啊。聽到孔丘說這些話,老子就說:「人生天地之間,乃與天地一體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壯、老之變化,猶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則本性不亂;不任自然,奔忙於仁義之間,則本性羈絆。功名存於心,則焦慮之情生;利慾留於心,則煩惱之情增。」孔丘解釋道:「吾乃憂大道不行,仁義不施,戰亂不止,國亂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暫,不能有功於世,不能有為於民之感嘆。」
過了一會,老子指著浩浩黃河,對孔丘說:「你怎麼不學習水的德行呢?」孔丘說:「水有什麼德行啊?」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穀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也;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孔丘聽了之後,恍然大悟,說:「先生此言,使我頓開茅塞也:眾人處上,水獨處下;眾人處易,水獨處險;眾人處潔,水獨處穢。所處盡人之所惡,夫誰與之爭乎?此所以為上善也。」老子點頭說:「汝可教也!汝可切記:與世無爭,則天下無人能與之爭,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幾於道:道無所不在,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處地也;空處湛靜,深不可測,善為淵也;損而不竭,施不求報,善為仁也;圓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決必流,善守信也;洗滌群穢,平準高下,善治物也;以載則浮,以鑒則清,以攻則堅強莫能敵,善用能也;不舍晝夜,盈科後進,善待時也。故聖者隨時而行,賢者應事而變;智者無為而治,達者順天而生。汝此去后,應去驕氣於言表,除志欲於容貌。否則,人未至而聲已聞,體未至而風已動,張張揚揚,如虎行於大街,誰敢用你?」孔丘說:「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淺,終生難忘。弟子將遵奉不怠,以謝先生之恩。」說完,告別老子,與南宮敬叔上車,依依不捨地向魯國駛去。
回到魯國以後,孔子的弟子都紛紛問道:「先生拜訪老子,可得見乎?」孔子說道:「見之!」弟子問道:「老子何樣?」孔子道:「鳥,我知它能飛;魚,吾知它能游;獸,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網縛之,游者可用鉤釣之,飛者可用箭取之,至於龍,吾不知其何以?龍乘風雲而上九天也!吾所見老子也,其猶龍乎?學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妙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如龍之應時變化。老聃,真吾師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10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7-12-19 08:59 | 只看該作者

道如何生萬物

《老子》把「道」作為哲學最高範疇,建立了自己的哲學體系,認為「道」是產生宇宙萬物的本原和支配宇宙萬物的法則,又是人類社會所必須遵從的準則。
「道」的本來意義是道路的道,故從首、從走,引申而為規律、法則的意思。春秋時期,「天道」是指天象運行規律;「人道」是指人的行為準則。老子總結吸取了「道」的種種涵義,把它上升概括為具有事物存在的實體和發展變化的規律兩個特性。
老子認為,「道」是產生世界萬物的本原,萬物都是「道」的派生者。「道」是天地之根,萬物之母,萬物之宗。他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這就是說,萬物是可以言說的,而產生萬物的道,卻是不可言說的。可以言說的道,不是恆常不變的道;萬物是可以命名的,給萬物命名的道,卻是不可以命名的。因此,無名之道,才是產生天地的始基。「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可見,老子所說的「道」就是「無」,它是不具有任何具體物質屬性和形象的玄者。老子說:「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也就是說,「道」這個東西是空虛無形的,可是它永遠也用不盡,十分淵深,好像是萬物的祖宗。不知道它是由誰產生的,只知道它在上帝之前就存在了。
關於「道」的產生,宇宙萬物的過程和模式,老子也作了具體說明。他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這就是說,「道」實質上是「無」,「一」是代表由精神性的「道」產生具體萬物之前的一種混沌未分的物質整體,即陰陽未分的宇宙混沌本體;「二」是指宇宙元氣分為陰陽;「三」是陰氣、陽氣和沖氣。三氣變化而為天、地、人三才,三才具備,就可以生芸芸萬物了。
因此,總體上來講,老子的「道「不是客觀存在的真實物質實體,而是虛構的恍惚不定的精神本體,它不能被經驗感知,無形無象,是萬物的祖宗,是天地產生的總根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11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7-12-19 09:02 | 只看該作者

不出門就能認識天下

「不出門就能夠認識天下」,這是「滌除玄覽」的通俗解釋。
滌除玄覽是老子認識論哲學的集中體現。老子認為,認識最高本體的道,必須從複雜、多樣的耳聞目見的感覺經驗中掙脫出來,要站在更高處去認識。此即他所說的「滌除玄覽,能無疵乎」。玄覽,指在心靈深處,以道鏡自鑒自察,除去污垢。所謂玄覽無疵,就是把內心直觀比喻成一面最深妙的鏡子,如果能夠把這面鏡子打掃得乾乾淨淨,沒有一點灰塵,即人的內心不染外物,保持最大空虛和安靜,這樣萬物就會自然呈現在面前,為人們所認識。
「道」既然是世界萬物的本原,當然也是人的認識對象。人只要認識了「道」,就是認識了一切,不必要去認識外界事物了。因此,老子反對認識客觀世界的具體事物,更反對用人的感官接觸客觀事物,以至取消感性認識。他說:「無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無味令人口爽。」也就是說,人追求物質慾望,享受各種顏色、聲音、味道等,會使人眼瞎、耳聾、口味敗壞。這就把人的感官接觸、認識外界事物,看成是一種極大的危害。他說:「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謹。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就是說,人們要堵塞住耳目口鼻這些感官的竅穴,關閉感官的門戶,才能終身沒有毛病;如果打開感官的門戶,積極認識事物,將是終身不可救藥。
老子認為,認識事物,不要到客觀世界中去認識,特別是認識「道」,更沒有必要到實踐中去體認。他說:「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這就是說,人在認識事物時,不出門就可以認識天下萬物,不看窗外就可以知道天下萬物產生的規律,你越廣泛深入地接觸世界,你得到的知識就越少。因此,「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老子的這種認識觀點,在很大程度上與當時的天文學有密切聯繫。觀察天文,只能用從旁靜觀的辦法;求得天道運行的規律,光靠「觀」是不行的,要靠「玄覽」,即是用深遠的思維去考察。「玄覽」是用思想不是用感官去覽,是一種神秘的直觀。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12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7-12-19 09:07 | 只看該作者

柔弱勝剛強

老子在其哲學體系中賦予「道」以至高的地位,「道」的地位之所以無窮無盡,是因為它的本性是柔弱。這個觀點運用到人生方面,就是「柔弱勝剛強」。
首先,老子主張柔弱,反對剛強。他以人的身體為例,說人活著的時候,質體柔弱;死了的時候,就變成僵硬。又以草木的質體為例,說草木欣欣向榮的時候,質體是柔軟的,衰敗之後,就變成僵硬的了。進而推出一般結論:「剛強」的東西已失去生機,「柔弱」的東西則充滿活力。另外,他認為,只有「柔弱」的東西才能承受外力,剛強的東西則容易摧折。比如說,高大強壯的樹木容易引人砍伐,也很容易被大風摧折,而柔弱的小草卻能隨風飄搖,永遠不會折斷。老子還以水為例說明柔弱的作用。
因此,老子嘆息說,這種柔勝強、弱勝剛的現象,天下沒有人不知道,但沒有人能從中得到啟迪,從而真正認識到柔弱對人生的意義。相反,人們卻自我表現、自以為是、自我誇耀。「強梁者不得其死」,這是老子教人處世的警語。
其次,老子主張「處下」、「不爭」,反對「為天下先」。他以江海作比喻,認為江海處於低洼的地方,所以能容納百川之流,百川都匯歸江海。聖人具有「處下」、「不爭」的品格,所以能夠處於人民之上,而人民並不感到負累受害,樂於擁護他而不厭煩他。因為「不爭」,所以天下沒有人與他爭,也不會招來怨恨和罪過。「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也就是說,因為不敢居於天下人之前,所以能成為萬物的首長。在老子看來,「處下」、「不爭」的人生態度,也叫做「守雌」。
老子在書中反覆強調這些主張,例如說,委屈反而能保全,屈枉反而能伸張,低洼反而能充盈,破舊反而能新生,少取反而能多得,貪多反而迷惑。又說,善於作將帥的人不逞勇武,善於作戰的人不激怒,善於戰勝的人不對抗,善於用人的人對人謙下。
在「柔弱」與「剛強」這對矛盾當中,能夠看到「柔弱」的作用,是老子的獨到之處,也是他的深刻之處。這些都是他觀察自然和社會,從許多事物的轉化例子中得出的結論。對我們今天的為人處世、方法戰略也有一定的借鑒作用,因而我們需要批判地認識老子的這一思想。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13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7-12-19 09:08 | 只看該作者

骨肉之情與自然之理

老聃任周守藏室史,曾經多次回家省親,經常勸母親隨他一起去周;他的母親在陳國相邑住得很久了,人熟地熟,不願意遠遷到其它地方了。日月如梭,光陰荏苒,轉眼間已過三十餘年。
有一天,老聃忽然得到家訊,說他母親病危,老聃於是報請天子,趕快回家看望。等他回到家的時候,母親已經辭世。面對茫茫大地上一堆黃土,思想九泉之下母親之靈,回憶母親慈祥容貌、養育之恩,老聃悲痛欲絕,寢食俱廢,席地而坐,沉思冥想,忽然覺得自己愚鈍;順理追索,恍然大悟,如釋重負,愁苦消解,頓覺腹飢體倦。於是飽餐一頓,倒頭大睡。
老聃的家將和侍女們都感到很奇怪,等他醒來時,問其緣故。老聃說:「人生於世,有情有智。有情,故人倫諧和而相溫相暖;有智,故明理通達而理事不亂。情者,智之附也;智者,情之主也。以情統智,則人昏庸而事顛倒;以智統情,則人聰慧而事合度。母親生聃,恩重如山。今母辭聃而去,聃之情難斷。情難斷,人之常情也。難斷而不以智統,則亂矣,故悲而不欲生。今聃端坐而沉思,忽然智來,以智統情,故情可節制而事可調理也。情得以制,事得以理,於是腹中飢而欲食,體滋倦而欲睡。」大意就是說,人是有情也有智的,如果能夠以智統情,那麼就不會產生很多混亂了,許多事情也能想得很開了。
於是,家將問道:「智怎樣才能統領情感呢?」老子說:「人之生,皆由無而至有也;由無至有,必由有而返無也。無聃之母及聃之時,無母子之情也;有聃之母及聃,始有母子之情也;母去聃留,母已無情而子獨有情也;母聃皆無之時,則於情亦無也。人情未有之時與人情返無之後不亦無別乎?無別而沉溺於情,悲不欲生,不亦愚乎?故骨肉之情難斷矣,人皆如此,合於情也;難斷而不制,則背自然之理也。背自然之理則愚矣!聃思至此,故食慾損而睡可眠矣。」也就是說,人有骨肉之情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不能看透骨肉之情的根源和本質,一味地痛苦,就會違背自然的道理。眾人聽后,都感到豁然曠達。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14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7-12-19 09:13 | 只看該作者

無為而治

老子提出的「無為」不是現在意義上的「碌碌無為」的意思。
「無為」是老子提出的政治思想,主要是針對政治上的「有為」而言的。在他看來,「有為」政治帶來的禍害非常嚴重。「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法令滋彰,盜賊多有」,也就是說,防禁越多,人民越陷入貧困;法令越森嚴,盜賊越增加。「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統治者徵收大量賦稅,造成人民飢餓;統治者越是強作妄為,人民越是難以管理。
老子對「有為」政治進行了激烈的批評。他說道,大路很平坦,君主卻喜歡走斜徑。朝政腐敗了,弄得農田也全都荒蕪,倉庫十分空虛;統治者還穿著錦繡的衣服,佩帶鋒利的寶劍,吃厭了精美的飲食,搜刮更多的財貨。老子指責這樣的統治者為強盜頭子。從客觀上來講,這些是對春秋時期社會場景的確切描述,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老子提出統治者應該「無為而無不為」。「無為」指的是,統治者在表面上應該少一點慾望,少一點作為,對人民順其自然,這樣做,統治才能得到鞏固。
老子「無為」政治思想的提出是有其理論根據的。在老子看來,虛無的東西才是最有用的東西。道本身就是空虛而看不見的,它的作用卻是巨大的。例如車輪,如果沒有中間的圓洞,就不能轉動了。我們用的茶杯、瓷碗等器皿,如果沒有空的地方,就不能裝東西。門戶如果沒有空處,就不能出入。房屋如果沒有空處,也不能住人。因此,老子說,無和空才是有用的。我們對待事情,無為正是有所作為。如果人人按照無為的準則去過日子,去做人,國家按照無為的準則去治理,這樣一切事情都會很順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15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7-12-19 09:14 | 只看該作者

小國寡民

小國寡民是老子理想的社會和國家形態。
《老子》中有一段非常經典的話,充分體現了老子的這個思想,為後來人們所熟悉。這段話是:「小國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就是說,國家要盡量小,人民百姓也要盡量少,即使有了器具、車船、武器,人們也不去使用它們。甚至連文字也不要。必須使人民看重生命,不到處搬遷,使人民有吃有穿,能夠安居樂俗,不要有其他非分之想。相鄰的國家,雞狗的叫聲都能相互聽得到,但人民到老死也不相互往來。
老子認為,社會之所以混亂,互相爭奪,原因就在於人們慾望的過分,法令的繁多,知識的追求和講究虛偽的仁義道德等。老子對仁義道德也進行了某些批評和揭露,他指出,所以要講仁義忠孝那一套,都是因為大道廢棄,六親不和,國家混亂。因此,他認為,要使天下太平,沒有爭奪,就要取消知識,取消道德,取消新穎的器具和財貨。
在此基礎之上,老子提出了自己的歷史發展觀。他認為社會發展分為五個階段,即「道」、「德」、「仁」、「義」、「禮」。人類社會的最初發展階段是「道」統治的,一切純任「自然」,是完全「無為」的。以後的社會分別由德、仁、義、禮統治。老子認為每后一個階段與前一個階段相比,離「無為」越遠,美的善的東西越少,丑的惡的東西越多,因而離他的小國寡民的政治理想就越遠。
老子所追慕嚮往的社會,正是遠古的原始社會。老子的幻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春秋戰國時代戰爭頻繁,生活動蕩不安,統治階級對人民的殘酷剝削,人民迫切要求安靜修養和減輕剝削的願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16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7-12-19 09:19 | 只看該作者

禍兮福之所倚

老子觀察了天地萬物發展變化的情況,觀察了社會歷史與政治方面的成與敗、存與亡、新與舊、福與禍等對立物的相互關係,發現了事物內部所具有的一些辯證規律。老子的這個思想是辯證法的一個體現,也為現代人提供了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在眾多的煩惱中找到心靈慰藉的方式。
老子說過的一句很有名的話就是:「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就是說,禍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禍的因素,它們並不是永恆不變的。在一定條件下,好事和壞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漢朝有一部叫《淮南子》的書,這部書的內容很多是根據老子的思想寫成的。其中有一個「塞翁失馬」的故事,很生動地說明了「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道理。
「塞翁失馬」的故事是這樣的:古代一位住在邊塞的老人丟了一匹馬,同村的人知道了,都來安慰他,勸他別發愁,保重自己的身體。這位老人非常感謝大家的關心,他說:「我沒有發愁,丟馬也不一定是壞事,也許是好事呢!」過了幾個月,這匹馬又回來了,還帶回了一匹駿馬。同村的人知道后,都來向老人表示祝賀,老人說:「我的馬是回來了,還帶回了一匹駿馬,可這不一定是好事啊!」不久,他的兒子騎著這匹馬,把腿摔壞了。鄉親們又來安慰他,他說:「沒什麼,這也不一定是壞事呢!」不久,邊塞發生戰爭,村子里的青壯年都被征入伍,到前線去打仗,很多人都死在戰場上。老人的兒子因為摔壞了腿不能當兵打仗,因而保全了性命。
《老子》一書中,許多地方都深刻論證了相反相成和物極必反的道理。老子說,有和無是彼此相生的,難和易是彼此相成的,長和短只有彼此比較才出現,不同的聲音產生諧和,前後相互對立而有了順序。但是,另一方面,我們要清楚地看到,事物兩方面的轉化是有條件的。必須經過一系列的中間狀態,事物才會向相反的方向轉化。因而,在吸取老子「禍兮福之所倚」的生存智慧的同時,要重視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不能純粹以「無為」而等待良好結果的發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17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7-12-19 09:20 | 只看該作者

秦佚悼老子

據傳老聃長壽,活了160餘歲。他去世的時候,鄰里朋友都來弔唁。老人哭他,就像是哭自己的兒子一樣;少年人哭他,就好像哭自己的父親一樣。他們都非常懷念老子順民之性、隨民之情、與世無爭、柔慈待人的大德大恩。因此大家都悲不自勝。
這個時候,老聃的好友秦佚前來弔唁,他走到老子的靈前,不跪也不拜,只是拱手致意,然後哭了三聲就停止了。等到他要轉身回去的時候,鄰人攔住他問道:「你不是老子的好朋友嗎?」秦佚答到:「當然是啊。」鄰人就說:「既然是老子的好友,竟然如此薄情少禮,這樣做可以嗎?」秦佚說:「有什麼不可以的呢?」鄰人聽后,都很氣憤,隨之大聲責問他道:「你有什麼理由這麼薄情呢?」秦佚笑道:「吾友老聃有言,生亦不喜,死亦不悲。汝可聞乎?昔日老聃之生也,由無至有,聚氣而成,順時而來,合自然之理,有何喜哉?今日老聃之死也,由有歸無,散氣而滅,順時而去,合自然之理也。有何悲哉?生而喜者,是以為不當喜而喜也;死而悲者,是以為不當悲而悲也,放生時貴生,死時怕死,皆是以己之意願而強求生來、強求死去也,皆背自然之理而任己之情也。如安時而處順,則哀樂不能入也。而背自然、違天理,合於道乎?不合於道,可為老聃好友乎?老聃好友者,遵其言而動、順於道而行者也。吾既為老聃之友,故能以理化情,故不悲。」大意就是說,老子曾經說過,不要為生高興,也不要為死悲哀,今天老子去世了,是合乎自然的道理的,有什麼可悲哀的呢?如果我們都能夠順應時世,那麼就沒有什麼可以悲哀和高興的事情了。我作為老子的朋友,能夠化悲為理,所以不那麼悲哀。
鄰人聽完他的話后,好像都有點領悟了,於是又問道:「既然你不悲哀,為什麼又要哭三聲呢?」秦佚笑道:「吾哭號三聲,並不是因為悲哀,是在與老聃辭別呢。一號,是說他的出生合乎自然之理;二號是說他的死也是合乎自然之理;三號是說他所傳授的自然無為的道理也是合乎自然之理。老聃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合乎自然的道理,還有什麼值得悲哀的呢?」鄰居和朋友聽完以後,都說秦佚是老子真正的朋友,故推舉他為主葬之人。葬老子的時候,秦佚寫了悼文:「老聃大聖,替天行道,游神大同,千古流芳。」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18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7-12-19 09:22 | 只看該作者

百家爭鳴

百家爭鳴是中國學術發展史上一個重要階段,後來很多人仍然用這個詞語表徵思想的活躍。百家爭鳴的局面發生在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這個時候中國學術高度發展,各種學說紛紛出現。
所謂「家」,是指一種學說或是一個學術派別;所謂「百家爭鳴」,是說諸學派各抒己見、相互辯駁。
據記載,至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初期,以著作形式表述自己學術觀點的有189家。漢代史學家將它們分門別類,歸為10家,即儒家、道家、名家、法家、墨家、陰陽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和小說家。在這10家之中,雜家、農家、小說家所討論的問題很少涉及哲學。在這10家之外,對《周易》的研究當時已經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哲學,可以稱為易家;對軍事和兵法的研究當時也已形成了一種含有豐富哲學思想的學說,可以稱為兵家。
儒家,是在孔子思想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派學說。此派提出了「仁」、「義」、「禮」、「智」、「信」五大行為規範,並要求人們將其融會貫通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治理社會講究體恤百姓,兩國相爭講究先禮後兵,人際關係講究敬老愛幼,為人處世講究修身養性。主要代表人物有孟子、荀子等。
道家,是在老子思想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個學派。因為它推崇老子提出的道,主張一切行為都遵循於道,所以人們稱其為道家。道家講究順從自然,主張為人處世順從時勢、遵循物理,要像解牛高手一樣,游刃於牛體的空隙之間,讓牛體自然解開。主要代表人物有莊子、列子等。
易家,是藉助於老子宇宙學說、孔子人倫學說從《周易》中引申出來的一派學說。這一派別通過對自然的觀察,以陰陽變化解說世界萬物的變化和發展。主要代表人物是《易傳》的諸位不知名作者。
名家,是注重辯論技巧,探討名稱與概念之間、名稱與實物之間關係的一個派別,又稱為「名辯學派」。這一學派討論的問題很多,如「白馬非馬」等。有些觀點看上去極為荒唐,但卻揭示著某種真理,反映著一種思維邏輯,對人類的思維訓練很有益處。主要代表人物有惠施和公孫龍等。
法家,是注重以法治國的一個學說派別。它的主導思想涉及宇宙問題、人性問題、社會流變問題、規律方法問題等等,為以法治國提供了理論根據。比如認為人性是自私的,因而道德說教難以引人向善,只有以刑法管束,社會才能有序,人們才能安分。主要代表人物有商鞅、韓非等。
墨家,是以墨子學說為代表的一個派別。墨子講究人們之間的泛愛,反對諸侯之間的征伐,推崇恪守道德的賢才,提倡勤勞、節儉和名副其實。
陰陽家,是以陰陽解說事物存在和發展變化的一個學說派別。它與《周易》沒有太大的關係,相對於易家,它除了用陰陽解說事物存在和發展變化外,還引進了「五行說」,即用金、木、水、火、土解釋天地萬物的構成和變化。主要代表人物有鄒衍。
縱橫家,嚴格來說並非一個學說派別,而是一個以政治遊說為特點的謀士集團。他們或是勸說諸多弱國聯合起來抗擊強國,或勸說強國拉攏一些弱國以打擊另一些弱國,破壞弱國間的聯合。縱橫家的種種設想,雖然屬於政治謀略,但卻深含哲學道理。主要代表人物有張儀、蘇秦等。
兵家,是研究用兵韜略的一個學說派別。他們的學說,核心內容是兵法,指導思想是哲學,是哲學在軍事領域的具體運用。主要代表人物除了春秋末期的孫子外,還有戰國時期的吳起、孫臏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19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7-12-19 09:26 | 只看該作者

南華真人———莊子

莊子是一個出身於破落貴族家庭的知識分子,在家鄉做過管漆園的小官吏,有時還以打草鞋為生,生活貧困。可是他知識淵博,交遊甚廣,名聲很大。
莊子(約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戰國時宋國蒙(今河南商丘縣東北)人。他接受和發展了老子的學說,創立了一套講究同一、主張自然的理論。
有一次,楚威王專門派大員到他家裡,想用千金俸祿請他做楚國的宰相。他卻對使者說:「千金俸祿,價值高昂;一國之相,地位尊貴。不過先生是否見過祭祀用的犧牲之牛啊?當祭祀的人要把它拉去做犧牲時,給它披上錦繡,繫上彩帶,一時間是何等榮耀。可是當它要進入廟堂,知道自己將被宰殺的時候,想不享受這榮耀,而去做一個委身豬圈的小豬,都是不可能的了。拿千金讓我去當相國,與披錦繡系彩帶讓我去做犧牲牛有什麼區別呢?我聽說楚國有一隻神龜,已經死了3000年了,國君還把它當做神物,用錦巾包裹起來,小心放在木匣里,供奉在廟堂之上。請問先生,這隻龜是願意作為一把死骨受人尊重呢,還是願意活著自由自在地在泥塘里爬行呢?你們快走吧!不要再玷污我了。我寧願做一條泥鰍自由自在地在污泥中搖曳,也不願意去做一個犧牲牛去披錦挂彩。」
《莊子·列禦寇》載有兩則故事,非常巧妙地表現了莊子視金錢如糞土的境界。
宋國有個叫曹商的人,為宋王出使秦國。去時,宋王送車數乘;歸時,秦王又送車百乘。回到宋國時,路遇莊子,他嘲笑莊子道:「至於身處窮閻陋巷,貧困得靠織麻鞋為生,瘦得脖子枯槁、面帶菜色,是先生之所長,我曹商之所短也;而一見萬乘之主便得車百乘,卻是我曹商之所長也。」莊子鎮定自若,從容說道:「我聽說秦王有病召醫,凡破痤瘡擠膿者便得車一乘,而舔痔瘡者則得車五乘,所治的病癒下作,得車愈多。您莫非是專門舔他的痔瘡的吧?怎得車這麼多?您快滾開吧!」
另一故事講的也是某個因拜見宋襄王,而被賞車十乘的人,駕著車在莊子面前炫耀。莊子對他說:「河邊有戶窮得靠編織葦席謀生的人家,其子潛入深淵,撈得千金之珠。其父見了。慌忙說:『快用石頭砸了它吧!想那千金之珠,肯定在九重深淵的黑龍頷下。你能拿到它,一定是碰巧黑龍正在睡覺。假使黑龍醒了,你恐怕性命難保』。而今宋國之深,非只九重之深淵也;宋王之猛,非只兇狠之黑龍也。你能得車,必是碰上他睡覺了;假使宋王醒來,你將粉身碎骨矣。」
基於這種志向,莊子一生也沒有做大官,始終維持著平民的貧苦生活。莊子的學問與老子有著密切的淵源關係。如果說老子是道家的開山鼻祖,那莊子則是道家的第二代宗師。東漢時期出現的道教,尊老子為教祖,在後來的延續中給了老子很多封號,民間流傳最廣的有「太上老君」,由此莊子也受到了優厚待遇。到唐代,玄宗封他為南華真人,他的書《莊子》也被列為經典,人稱《南華真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20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7-12-19 09:28 | 只看該作者

奇物論

這是莊子的認識論。
莊子認為天地萬物表面上千差萬別,殊形異勢,本質上是同一無別、等齊均一的。莊子之所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是因為莊子觀察事物的角度與常人不同。常人站在人間觀人間,所以將事物放大了,將事物與事物之間的差別放大了;莊子站在宇宙源頭觀人間,所以將事物縮小了,將事物之間的差別泯滅了。
以奇物論為出發點,莊子否認認識的客觀標準,認為客觀事物是相對的,而且人的認識能力也是相對的。因此,所謂的是非觀念是由人們的「偏見」造成的。他說,人睡在潮濕的地方就會風濕腰疼,難道泥鰍也這樣嗎?人爬到樹梢上,就會膽怯害怕,難道猴子也這樣嗎?那麼,人、泥鰍、猴子三者,究竟誰知道天下的「正處」呢?莊子認為不好說。又如,人吃飯菜,麋鹿吃草,蜈蚣吃蛇,貓頭鷹吃老鼠,這四者究竟誰知道天下的「正味」呢?莊子認為也不好說。再如,毛薔、麗姬(傳說中的美女),人都認為是美人,可是魚見了她們逃到深水,鳥見了她們嚇得高飛,麋鹿見了她們趕快跑開,這四者究竟誰是天下的「正色」呢?還不好說。
甚至,莊子直接否定了認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秋水》篇中,記載著莊子和他的好友惠施濠樑上觀魚的一段著名對話。莊子說:「白魚出遊自由自在,是魚的高興快樂吧!」惠施說:「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高興快樂呢?」莊子說:「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高興快樂呢?」惠施說:「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了;你也不是魚,固然也不知道魚的高興快樂了。」這段話的結論是,人是不可能知魚之樂的,事物是不可認識的,最終得出了不可知論的結論。既然事物是不可認識的,那麼人們沒有必要去自找苦吃,耗費精力去追求知識了。所以,他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這就是說,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那是危險的。如果你一定要去追求無限的知識,就必然使自己陷入無窮的煩惱之中去。
我們不難看出,莊子看到了人們認識的局限性,卻又把這種局限性片面地誇大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9-29 12: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