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屠殺與正義後面還藏著什麼?

[複製鏈接]

10

主題

385

帖子

8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無言 發表於 2007-12-15 07: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剛看了屠殺與正義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 ... &extra=page%3D1

我對信仰問題沒什麼要說的,確對長春圍困戰這段歷史感到極為震撼。所以就在網上查找了幾篇想關文章,卻發現那個叫Crossing顯然掩蓋了一些重要的事實。




下面是查到的一些資料(摘錄):

長春圍困戰是在1948年5月23日至10月19日間發生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人民解放軍(下稱解放軍)與中國國民黨領導的軍隊(下稱國民黨軍)之間在中國吉林省長春進行的一場圍城戰。

5月23日開始,解放軍對防守在長春城的國民黨軍形成包圍,切斷空中運輸, 進行長達150多天的軍事圍困和經濟封鎖,期間發生了幾次大的交戰和幾十次零星交火,守軍的糧食、燃料極度缺乏,很多平民餓死,最後以國民黨六十軍與新七軍投降,解放軍進駐長春結束。長春戰役是遼瀋戰役中的一部分,解放軍佔領長春宣告了遼瀋戰役第一階段的結束。

長春戰役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個大的圍城戰役」,以10萬解放軍圍困10萬國民黨軍。 東北解放軍的意圖是打算圍城打援,以一部分部隊進攻長春,吸引瀋陽的廖耀湘兵團北上救援,然後在途中將廖耀湘兵團保衛殲滅。但由於攻打長春的解放軍與守城的國民黨軍兵力相當,裝備不如國民黨軍,而瀋陽的廖耀湘兵團又拒絕北上援救,所以東北解放軍始終沒有下決心強攻長春。後來解放軍決定先攻下錦州,切斷東北國民黨軍南逃路線,將東北的國民黨軍滯留在東北戰場,逐個消滅,因此主力南下,長春戰役形成了圍而不攻的局面。

。。。

在5月底丟掉機場后,國民黨軍長春守軍的糧食供應只能靠空投。 根據當時美聯社分析,一天要出動四十架次的飛機才能滿足需要, 而由於空投飛機受到解放軍炮兵和高射機槍的射擊,常常來不及空投就逃跑, 或者在高空亂投,不能投入城內。六月底,鄭洞國組織了戰時糧食管制委員會並頒布《[[戰時長春糧食 管制暫行辦法]]》,規定市民自留的口糧數量只許維持3個月,其餘按限定價格賣給市政府以保證守軍的需求,否則一旦查獲將沒收糧食並嚴懲。守軍在城內搶奪民糧。到了夏天,市區居民出現糧荒,留有存糧的居民不敢「光明正大」地舉炊,有不少人因此病餓死亡。由於城內糧食極度缺乏,加上有人投機倒把,城內的糧價飛漲,從最初的幾元一斤漲至一萬元一斤。 中央銀行長春分行不得已發行本票, 面值也由幾十萬一張發展到幾十億甚至幾百億一張。 6月28日,長春大批饑民彙集到康德會館後院糧庫,衝破警戒,搶糧充饑。國民黨軍隊和警察開槍彈壓,造成多人死亡。

7月19日,衛立煌命鄭洞國守長春,牽制共產黨軍大批主力南下。最初,長春守軍還禁止居民出城。7月下旬,蔣介石致電鄭洞國, 從8月1日起,疏散長春哨卡內人口, 只准出哨卡, 不準進哨卡,將大量居民疏散出城。這就是國民黨軍的「驅民養軍」政策,以降低市內糧食的消耗。

7月20日,中共東北局討論認為攻打長春一舉全殲守軍沒有把握, 應以最大主力開始南下作戰為好,並上報中共中央軍委。22日,中央軍委回電贊同。

鑒於城內居民成分的複雜,尤其是有不少國民黨軍政人員也化裝成難民試圖混出城去,圍城部隊開始時一度對長春的出城者嚴格審查后才予以放行,大量饑民滯留在城外中間地帶,又不被守軍准許回城裡,結果出現了大批死亡。圍城部隊發現中間地帶有饑民大量死亡的現象后,於8月中旬下令在指定哨卡一律放饑民過封鎖線,並對出城的饑民予以救濟。出城的難民共被收容了15萬餘人。

8月4日至6日,國民黨國防部在南京召開軍師會議,會上曾經討論從東北撤退,固守華中的部署, 但因失去東北在國內外影響太大,故未果。

8月14日,中共吉林省委作出《關於處理長春外圍難民的決定》,決定成立處理難民委員會,處理難民的收容,救濟等事宜。8月16日解放軍第一兵團召開軍事工作會議, 根據上級指示,縮小包圍圈,進一步圍困守軍,第一兵團司令部也向前移動到距長春十公里德四家子村。8月17日,東北人民解放軍改編為東北野戰軍。

進入9月,長春城內一片混亂, 有人很多餓死街頭,無人收屍。甚至發生賣人肉的事情。

9月12日,解放軍向義縣、灤縣一線的國民黨軍發起攻擊, 遼瀋戰役正式打響。9月底解放軍主力揮師南下北寧線,六縱、十二縱也奉命調往通江口、開原一線, 只有獨立第6、7、8、9、10師和后調來的獨立第11師六個師,以及地方部隊繼續圍困長春。

自6月25日至9月底,一共進行大小戰鬥30餘次,解放軍殲滅國民黨軍約3000人,有13500多國民黨軍士兵向解放軍投降。解放軍在外圍戰鬥中僅有400餘人傷亡。

圍城期間,全市的中小工廠的廠房設備大部被破壞。全市的房屋有30%被拆毀,輸電設備有33%被拉走,供水設備有70%被破壞。國共雙方在城外和城裡掩埋的屍體總數是12萬左右。

。。。



長春圍困戰造成了很多貧民由於經濟封鎖的不到糧食而餓死,具體餓死饑民的數目尚存在爭議,死亡人數也一直是個謎團,作家張正隆在《雪白血紅》里估計長春圍城餓死了十五萬人,日本人估計是餓死二十萬人左右,當時在城中國民黨軍隊的段克文回憶錄估計餓死了六十五萬。這一點使得很多研究者給予長春圍困戰負面的評價,認為共產黨應該為這一問題負責。國民黨方面認為,解放軍在圍城期間的行為構成戰爭犯罪;共產黨方面則認為城內國民黨軍實行 「殺民養軍」、「驅民養軍」政策,見死不救,長春慘劇的責任應歸於國民黨軍隊,其重要理由就是長春解放后國民黨新七軍和六十軍手中仍有大量餘糧,其中新七軍的餘糧可以堅持半年左右。但共產黨也承認「為時不長的延誤確實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響」、「長時間圍城,也給城市人民帶來了一些苦難。


另一篇文章:

這又是危言聳聽,並不合乎歷史。圍困長春期間的居民死亡數,筆者曾專門了解過,根據國民黨方面在被圍期間掩埋的屍體數和人民解放軍在城外和進城后掩埋的屍體數,總計是12萬人左右。當然在當時那種戰亂中,這個數字並不可能十分準確,卻也相差不會太大。從長春市區居民的增減數看,日偽統治時長春人口最高為60多萬(包括日本居民10餘萬人),國民黨統治時雖有難民進入,但因日本人被遣返,市區工業蕭條,生計困難,出者多而入者少,市民曾降到不足40萬。後來因松花江北和吉林省內的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有許多地主及其家屬為逃避鬥爭紛紛躲入長春市內,周圍一些縣市裡受國民黨「正統」觀念欺騙宣傳的一些居民,也隨國民黨軍退入城內。因此到1948年3月長春被圍時,居民達到50多萬人。人民解放軍在圍城期間共收容並安置城內出來的饑民20多萬人,入城時市內居民只剩不足20萬人,由此算來,非正常死亡數字約超過10萬人。



原帖由 Crossing 於 2007-12-14 05:47 發表
這種慘劇,我們向誰訴說?導致屠殺的基因是什麼?現在還存不存在?


不管怎麼樣,很明顯這個叫Crossing(很想問問Crossing,作為一個相信神的人不知道是否應該隱瞞真相?)的人顯然把這場慘劇的責任全部嫁禍到了中共方面。相信一個有理智的人都應該能分析出作為守軍的國民黨軍是應該承擔主要責任,而共產黨則應該承擔次要責任。而戰爭,遭殃的永遠都是平民百姓。

36

主題

2804

帖子

1302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02
沙發
snortbsd 發表於 2007-12-15 07:49 | 只看該作者
well, those "crossing"s, self-d "christians", hide their real political agenda behind the religion. personally i don't believe they are believing in the christ and they have morals taught by the bible.

honestly they disgust me the most!!!

[ 本帖最後由 snortbsd 於 2007-12-15 16:20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5

主題

1181

帖子

633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原教旨伊斯蘭Jihad聖戰戰士,簡稱聖鬥士

Rank: 3Rank: 3

積分
633
3
伊蘇 發表於 2007-12-16 09:25 | 只看該作者

不知道那個「屠殺與正義」帖子的題目為什麼看不到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4: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