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難以至信:一個流傳了50年的國際大謊

[複製鏈接]

126

主題

149

帖子

10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周恩來總理出席會議


    一提到日內瓦會議,很多人馬上就會想起當年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拒絕跟周恩來握手的傳聞,就連大名鼎鼎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也在他的《白宮歲月》中說「周恩來對1954年杜勒斯拒絕和他握手的怠慢之舉耿耿於懷。」而若干年後,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則為了彌補杜勒斯的無禮之舉,在1972年他訪問中國走下飛機舷梯時,主動向周恩來伸出手來,云云。
   
    可見該傳聞已是世界性的,且有相當檔次了。除了流傳之廣,傳聞之繪聲繪色,非當時即跟隨周恩來左右,決不可能看得如此真切。
   
    然而,據作為中國代表團秘書長,在日內瓦會議期間始終陪伴在周恩來左右的王炳南回憶,所謂拒絕握手之說,純屬演繹。
   
    對此,王炳南曾回憶道:
   
    有人說,在日內瓦期間,周恩來總理要同杜勒斯握手,被杜勒斯拒絕了。實際上並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在整個會議期間,我始終在周總理左右。開會時,每次都是我陪著周總理入場。事先我對於從哪個門進去,座位在哪裡,都了解得很清楚。我在前引路,周總理和代表團成員跟著我一直進入我們的座位。
   
    會場座位是按每個國家的英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排列的。中國CHINA,C在前,美國USA,U排在後面,和蘇聯代表團在一起,距離我們很遠。國聯大廈會議大廳有好幾個入口處,我們同美國代表團不是從同一門進入會場,不可能碰在一起。會議中間有15分鐘休息,代表團成員可以到餐廳、酒吧間去吃點心、喝咖啡、茶和酒。我們代表團從不和美國代表團聚在一起。而且,總理非常審慎和嚴謹。杜勒斯是堅決反共的頭子,總理從來就沒想去和他握手。
   
   


   
會議中的周恩來


    據說,會議期間曾有記者問美方代表史密斯:「杜勒斯和周恩來有沒有什麼接觸?」
   
    史密斯回答:「如果有接觸的話,那就是我們在衛生間用過同一條手巾。」
   
    還有美國記者報道說:「雖然杜勒斯差不多每天都和周恩來在同一間房間里,但他從沒有和他碰頭,也沒有和他說過話。」
    筆者也藉助外交檔案反覆查證,始終沒有發現相關記載,應該說,王炳南的回憶是真實可靠和具有權威性的。
   
    其實,即使是處於敵對狀態的兩個國家,其外交官也是可以握手的,這是外交禮節,不是原則問題。
   
    王炳南在外交部曾經處理過一件事情。當時,中國駐丹麥的一個武官應邀前往一個軍事俱樂部參加活動,在那裡跟美國武官碰上了。美國武官上來握手,被我們的武官斷然拒絕,使在場的人都感到很尷尬。
   
    這件事一直報告到周恩來那裡。後來外交部做出規定,如果在外交場合碰到美國人,我們不主動上前跟他握手,但是如果對方來跟我們握手,也不要拒絕,要禮尚往來。
   
   


   
會議中的周恩來


    拒絕握手之說雖是杜撰,但當時中美關係之緊張,導致連雙方的握手都較引人注意卻也是事實。
   
    美國人是帶著對中國的敵視來到日內瓦的。
   
    前面說過,美國本來堅決反對邀請中國作為五大國之一出席會議,但如果沒有中國的參加,無論是朝鮮問題還是印度支那問題,都不可能得到解決,最後只好妥協一步。
   
    杜勒斯這個人是律師出身,是個極端反蘇反華和仇視共產主義的人。他在軍隊里服役的時候升至陸軍少校,1949年出任參議員,隨後擔任總統的私人代表和國務院顧問。
   
    1953年1月,杜勒斯出任美國國務卿,一直推行反共政策。他曾策劃和組織了片面對日和約,極力主張將美國第七艦隊開進台灣海峽,而且是對華封鎖、遏制政策的積極倡導者。他曾經叫囂,要「以一切可能利用的手段來對共產黨國家實行大規模報復」的戰略計劃。
   
    作為美國出席日內瓦會議代表團團長,他在制定與會方針時,特彆強調要孤立和打擊中國代表團,不許跟中國代表團人員接觸,包括不許跟中國代表團人員握手。
    日內瓦會議開幕那天,英國外交大臣艾登入場后,首先來到莫洛托夫面前跟他握手。莫洛托夫當即把艾登介紹給周恩來,兩人隨即握手致意,氣氛頓時變得非常和諧,在場的記者按動快門,記錄下這一場面。
   
    第三天是艾登擔任會議主席。
   
    受頭一天場面的啟發,艾登想照莫洛托夫那樣,介紹杜勒斯跟周恩來握手。
   
    艾登事先通過杜勒斯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宦鄉,想先徵求一下周恩來的意見。如果周恩來同意,艾登再去跟杜勒斯商量。
   
    宦鄉把英國人的意思向周恩來作了彙報,周恩來表示同意艾登的建議。
   
    艾登於是去徵詢杜勒斯的意見。
   
    杜勒斯卻表示,他不能接受艾登的建議,而且他還對艾登跟周恩來的接觸非常不滿。
   
    結果讓艾登討了個沒趣。
   
    在會議期間,除了美國人之外,其他代表團跟中國代表團的交往大都比較融洽,雖然會議之上難免有尖銳的交鋒,但會裡會外的禮節還是講究的。相反,杜勒斯卻感到很窘,會議開始剛一個星期便打道回府,由副國務卿史密斯留下應付門面。
   
    事實上,在這樣一個大型多邊國際會議上,代表團之間完全不接觸幾乎是不可能的。
   
    7月18日,舉行第23次限制性會議。
   
    會議休息期間,大家來到休息廳閑談。因為中間有20多天的休會,大家再次見面,相互問候。
   
    這時,史密斯主動來到擔任周恩來翻譯的浦壽昌跟前交談。周恩來看到后,走過來跟他打招呼,並向他伸過手去。
   
    史密斯大概是礙於杜勒斯不許跟中國代表團人員握手的規矩,沒好作表示。這當然有失風度和外交禮儀。對此,史密斯感到非常難堪。
   
   


   
杜勒斯

解密檔案中記錄了這次談話:
   
    史密斯:你這次作了很遠的旅行,又繞了很遠的路回來。(指周恩來休會期間對印度和緬甸的訪問———作者注)
   
    周恩來:是的。歡迎你回來。
   
    史密斯:我的夫人對於你送的書非常喜愛,她要我向你致謝。我希望我們兩國會趨向於更好的相互了解。
   
    周恩來:我也希望如此。
   
    隨後,周恩來過去跟法國外長交談,史密斯很不好意思地湊上來,插話道:「每次我走近周恩來先生,記者就會說我和周恩來先生握手了。」
   
    周恩來答道:「我已經伸出手來了。」
   
    史密斯趕緊辯解:「我剛才一手拿香煙,一手拿杯子。下回我會伸得比您快。」
   
    周恩來淡淡一笑,沒予理會。
   
    第二天,日內瓦會議結束。各國代表團來到休息室相互道別。史密斯也來了。
   
    當周恩來走進休息室的時候,史密斯趕緊上來搭話:「我剛才怕討論下去又要發生分歧,這樣簡短結束很好。」
   
    史密斯說著,伸出右手握住周恩來的左臂,這樣,既沒有破了杜勒斯不準跟中國人握手的規矩,又彌補了昨天的失禮。
強大的國家不可能沒有強大的軍隊,強大的軍隊離不開愛國的老百姓,民富才能國強

18

主題

1544

帖子

346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46
沙發
Deux 發表於 2007-12-3 12:36 | 只看該作者
如果上述描述屬實的話,杜勒斯拒絕與總理握手的事是真實存在的。儘管不是以流傳的那個戲劇性的場面的形式出現的。事實是艾登的提議被杜勒斯拒絕,總理是答應了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0: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