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新加坡利用SARS危機想一舉搞垮中國的大內幕!

[複製鏈接]

29

主題

208

帖子

10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yipso 發表於 2007-11-21 23: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來國際關係的基本常識就純粹利益關係,沒有永遠的朋友,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但許多中國人雖然通過各種代價學到這個基本常識,卻有往往意無意在腦子裡留了個後門,對新加坡另眼相看,多少帶點感情,幾乎把它當成一個遠親。很多中國人有種模模糊糊的感覺,覺得全世界猶太人都向著猶太人,那全世界華人也該都向著華人。新加坡是華人為主的國家,跟中國又不接壤,沒什麼利益衝突。過去中國鬧「極左」,「輸出革命」,影響了兩國關係不難理解。現在中國不搞 「階級鬥爭為綱」了,全力以赴搞經濟,改革開放歡迎外資,而新加坡跟中國同文同種還採用簡體漢字,應該是既熟悉西方又熟悉中國,自然是中國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的受益者,所以一直不知不覺把新加坡當朋友,對新加坡一直容忍再容忍,優惠再優惠。中新建交以來兩國貿易額、投資額大幅度增長且不論,中國還通過聘請新加坡頭面人物當中國國策顧問,把海峽兩岸的「汪──辜」會談地點選在新加坡等方式給足了新加坡面子;更在東南亞金融危機時不惜自己吃虧,堅持人民幣不貶值,幫助東南亞各國穩定貨幣,從而在關鍵時刻直接幫助了新加坡。要知道,金融業是新加坡的支柱產業之一。中國犧牲自己穩定金融,新加坡的收益最大。中國為新加坡所做的已經超越了國際關係常識中的「絕不為別人犧牲自己利益」 的基本原則,把新加坡當朋友對待了。那新加坡又是如何對待中國的呢? ──新加坡早就聲稱,自己要當東南亞最後一個跟中國建交的國家,建交后仍然
跟台灣保持軍事合作關係。而且說到做到。

──李光耀、吳作棟在各種場合的講話都喋喋不休提到中國的增長是世界最大的挑戰,將來亞洲的穩定取決於如何對待中國的崛起之類的話。李光耀更說過,作為中國人的後代,他知道中國人的忍耐力很強,但同時知道中國人的爆發力也很強,非常記仇。東亞、東南亞的國家在歷史上都得罪過中國。一旦中國強大,這些國家必然遭到中國的猛烈報復,所以必須讓中國永遠成為二流國家。
──新加坡一直鼓吹美國是東南亞重要的平衡力量(平衡誰?)美軍撤出菲律賓基地后,新加坡立刻提出美軍可以在新加坡補給,現在新加坡已經成為美軍在東南亞的唯一立足點。


──中國首先提出和東盟合作。新加坡為平衡中國的力量,大力提倡印度-東盟合作。本來印度在東南亞沒有立足之地,都是新加坡硬拉進來的。新加坡是東南亞第一個和印度進行聯合軍事演習的國家。時間是2000年,當時印度還處在核試驗后的短暫孤立時間。印度核試后,東盟對印度進行核試驗不但不進行譴責,反而給予默許或支持。這其中新加坡起了很大作用。印度外長核試后首先訪問
的東 盟國家就是新加坡。


──在中國和東盟建立自由貿易聯盟的過程中,新加坡總是在提醒東盟各國要團結一致,要注意到自己和中國是競爭對手等等。
──中國人在新加坡受歧視的現象屢見不鮮。中國女運動員到新加坡旅遊時集體遭到商店店主無緣無故的侮辱后,新加坡報刊輿論一反「顧客是上帝」、「顧客永遠正確」的商家原則,大肆貶低、嘲諷中國人,為那個流氓店主辯護。
……
經歷了這次「非典」(SARS)災禍,中國其實應該感謝新加坡才對。因為第一,它幫助相當多的中國人搞清了一個基本問題:誰是中國的敵人,誰是中國的朋友;從而第二,補上了一堂國際關係基本常識課,從此明白跟人打交道時什麼是必須留神的,什麼是必須不當回事的,什麼是應該從反面理解的;第叄,幫助中國甩掉了一個大包袱,從此可以一心一意只為中國自己謀利益而無需再婆婆媽媽地瞻前顧後。
通過「非典」(SARS)災禍,中國人對新加坡至少可以得出叄條結論:一不是東西,二不懷好意,叄不能客氣.
所有這些都是在這次「非典」(SARS)爆發之前發生的事,是許多中國人把新加坡當親戚朋友、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幫人渡過難關時發生的事。當中國遭受「非典」(SARS)災害之際,新加坡又做了些什麼?
──4月6日新加坡總理吳作棟響應美國華盛頓郵報「封殺中國」的號召,公然拒絕訪問中國。《聯合早報》論壇得意洋洋地說「吳作棟的舉動得到東南亞國家的讚揚和歡迎」。
──5月2日吳作棟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公開質疑中國治理SARS的能力,宣稱中國會花掉2到3年的時間來治理SARS,在此期間,外資應該撤離中國,而不應該「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東盟防SARS峰會開始是有中國的,新加坡建議這是東盟自己的會議,沒必要請別人。會後吳作棟得意洋洋宣揚說其他東盟國家領導人都看他的態度,是他帶頭拒絕中國建議的,宛如自己是東南亞國家的英雄般。
新加坡的這些動作並不是簡單的不友好,也不是無足輕重的姿態,而是非常惡毒的蓄意傷害,是趁人之危落井下石、企圖一舉置中國於死地的敵對行動。因為這些行動的目標後果是:一,掀sdf起一場新的全球反華浪潮,重新封鎖中國,徹底破壞中國改革開放、發展經濟的大環境。二,動員外資撤離中國,給中國經濟造成儘可能大的困難,爭取讓中國經濟崩潰。叄,破壞中國人民對中國政府抗災治國的信心,讓中國政府的指揮失靈,從而造成中國社會象前蘇聯那樣的總崩潰

在中國局勢基本穩定下來今天,有人可以說上述判斷是危言聳聽,是小題大作,是無稽之談,等等。但別忘了,正因為新加坡是華人為主的國家,正因為中國曆來把新加坡當朋友,在許多人眼中,新加坡對中國的情況更了解,更客觀,更不含偏見,更權威。因此新加坡對許多國家的對華態度影響更大。當災難突如其來、人心惶惶不知所措的時候,一個謠言便足以殺人,就象股市危機時一點風吹草動就足以讓股市崩盤,搞得實力不足的人傾家蕩產一樣。同樣,在SARS危機突然爆發、全世界諸多國家還沒拿準對策、正在舉棋不定之際新加坡一馬當先高調反華,帶頭封鎖中國,其影響力遠遠超過平時,也遠遠超過其實力,大有「一句頂一萬句」的架勢。如果不是中國政府當機立斷採取斷然措施穩住了陣腳,如果不是中國人民團結一致奮起抗災取得成效,如果不是中國人通過自己的努力控制住了局勢,如果國際社會真的認為中國已經搖搖欲墜,則必定會有一大群投機家一哄而起附和新加坡的號召,那新加坡利用SARS危機一舉搞垮中國目標就真可能實現。新加坡在關鍵的時刻、在關鍵的地方向中國捅了關鍵的一刀,這個事實千真萬確,不容置疑。中國之所以沒有***,並非因為新加坡手下留情,也並非因為新加坡刀藝不精,僅僅因為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的實力、堅強和團結一致的努力超出了新加坡的預料,因而未能得逞。現在新加坡見勢不妙,拚命想把自己拉出的屎往回舔,於是動員各種輿論工具,硬要把關鍵時刻的滿眼凶光解釋成一臉柔情。無怪乎一時間為它擦屁股的文章鋪天蓋地,什麼「新加坡是獨立的主權國家,沒有必要考慮中國的利益」,「沒有惡意」,「國小不得不如此」,「法制國家,令出必行」,「向來對中國友好」,「都是華人國家,不要苛求」(怪了,當新加坡向中國下刀子時這幫人怎麼連屁都不放一個,這會想起「同是華人」來了),更有甚者還藉機倒打一耙,又拿「民主自由「之類指責中國,如《我為新加坡辯》、《為什麼要懲罰新加坡》、《中國應該反省自己》之類。(殺人未遂還振振有詞,真是臉皮比屁股還厚,子彈頭都打不透。)與此同時也不忘了搞點糊弄人的小動作。比如同樣一條在東盟防SARS峰會上吳作棟會見中國總理溫家寶的消息,在新加坡中文報紙上的報道是吳作棟為取消訪華向中國解釋並道歉,在英文報紙上則隻字不提道歉一事。表面上讓中國人看了感覺好一點,但實際上半點意義也沒有,因為英文才是新加坡真正的官方語言。
新加坡這番精彩表演讓中國人大飽眼福,從頭至尾看了一套國際關係文明戲,從張牙舞爪到搖尾乞憐,從恩將仇報到死皮賴臉,從大言不慚到裝傻充楞,真是人間百態樣樣俱全。這種教人如何看人的活教材平時花錢都買不到。就憑這個,中國人也該好好謝謝新加坡。
很多中國人始終搞不懂:為什麼新加坡要反華?中國倒底什麼地方得罪它了?
(恐怕當年美洲的印地安人也曾有過類似的疑惑:為什麼這些白人要殺印地安人,連投降了都不放過?印地安人到底什麼地方得罪它了?這也難怪,印地安人大概不懂什麼叫」殺人越貨「。)
這正是充滿東方哲學的人的腦子理解不了奉行西方哲學的人的行為的關鍵之處。你以為不得罪、不冒犯、表善意就該天下太平,現實世界偏偏不吃你這一套。
東南亞各國都有自己悠久的歷史、傳統和文化,唯獨新加坡例外。它原本不是一個國家,只是馬來亞的一部分,是馬來亞因為反華人的關係一腳踹出來的。雖然華人占多數,但認同中國文化傳統的華人從來是最底層,國家的」統治精英「則無不是接受過英國及西方名校全套精心教育的」高等華人「。這些人也就是所謂的」黃香蕉「──黃皮白心,雖然長了個華人樣,心眼裡卻最瞧不起中國文化中國人,最在行的莫過於向白人搖尾巴,向華人瞪眼睛。(這跟中國那幫」XXXX精英「算得同父異母──一個*性。)所以雖然華人居多,主流思想卻是東西雜交,不倫不類,結果那地方不僅沒有資源,而且沒有歷史,沒有傳統,更沒有文化特色,整個一個人造的雜種怪胎。
怪胎歸怪胎,人家精神上可是繼承了大英帝國的精神優越感,念念不忘自己當年曾經是大英帝國控制亞洲的最大的軍事基地。那時雖然必須對白人畢恭畢敬,卻可以傲視亞洲各國一切」土人「,那是何等風光。可惜好景不長,大英帝國衰敗了,新加坡的風光也跟著跑了,不得不另謀生路。當中國經濟崛起之前,新加坡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金融業、出口加工業、旅遊業、航運業都上得了檯面,成了亞洲」一小龍「,日子還挺風光。但隨著中國經濟崛起,新加坡的那點看家本領很快就不靈了。
東南亞其他各國因為各有自己的歷史、傳統和資源優勢,所以跟中國的經濟都各有互補性,面對中國的經濟崛起都能夠既看到挑戰又看到機會,適應起來也沒多大困難。而新加坡則不同。你能幹的中國早晚也能幹,而且遲早比你幹得更好。利用同文同種、中西相同的優勢搭上中國經濟發展的順風船共同繁榮對新加坡本不是難事,但這樣一來新加坡就得放下二總管的臭架子,真正從心理上平等對待原來最瞧不起的中國人。而對於習慣於蔑視中國人的這些」精英「們來說這可比要他們的命還難受。李光耀關於必須讓中國永遠成為二流國家的說法才真實表達了新加坡統治」精英「們心中的理想目標(中國是二流,新加坡自然屬於一流,高人一等)。難怪東南亞那麼多國家,唯獨新加坡叫嚷」中國威脅「論最起勁。又難怪新加坡那麼起勁希望把西方列強的海軍請回來,以便自己重新靠提供軍事基地混日子。(真是 **從良,不忘本行。)但是只有美中對抗的形勢之下美國才肯掏腰包在新加坡維持軍事基地。所以新加坡實際是惟恐中國天下不亂,念念不忘加劇中國周圍的緊張局勢,所以才一會兒請美國軍隊來,一會兒又拉印度軍隊來,有事沒事都叫喚一通中國威脅論,目的無非是為了提高自己軍事基地的身價。
總之,新加坡過去的繁榮是建立在中國貧窮落後、軟弱可欺的基礎之上的。中國的崛起打破了這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而他們又不肯適應形勢,把自己變成中國繁榮昌盛的既得利益者,所以要想方設法制止、破壞,至少延緩中國的崛起。這才是新加坡如此惡毒反華的最根本的原因。這跟是不是華人、得不得罪毫不相干。
面對新加坡的破壞,中國應該也必須在必要的時候給以適當的回擊,絕不能手軟,更不能心軟。理由很簡單,因為這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而且不費多少氣力,容易做到有理、有利、有節。
首先要認清,新加坡對中國的敵意是出於根本的利害衝突,除非中國自願亡國破產,否則絕不能使新加坡滿意。就是說,樹欲靜而風不止,中國想避免也避免不了。其次要明白,對新加坡的破壞聽之任之危害極大,因為其影響遠遠超過新加坡本身。新加坡一直得意洋洋宣揚說其他東盟國家領導人都看新加坡對中國的態度來確定自己對華政策。如果此說法是真的,那就證明新加坡至少是東南亞反華勢力的根子,反擊了新加坡就可以鎮住這些反華逆流。如果此說法是假的,那就說明新加坡是」扣著P眼上樓──自抬自「。對這種江湖騙子必須徹底剝去他行騙的資本,免得別人上當受騙。讓人認為中國把新加坡當朋友,認為跟這新加坡可以反華而不受懲罰就是新加坡招搖撞騙最大的資本。你不反擊,那新加坡的餿主意就會有人相信,這對中國的危害就更大。這個世界上是小人當道,不僅從來恩將仇報,而且專會乘人之危落井下石。但對付小人也不難,因為其另一特點是欺軟怕硬:饒過一個,冒出一堆;收拾一個,老實一群。所以對付小人必須以眼還眼,以牙還牙,茶飯之德必賞,捱齜之怨必報。  
總之對付小人必須用小人之道。
用君子之道對付小人是把眼藥往肚裡吞,自己瞎了眼。中國要要收拾新加坡其實容易得很,既不必動槍動炮也不必大喊大叫,不動聲色就可以叫它吃不了兜著走。其實這也沒什麼可保密的,簡單講就是從此不再把新加坡當什麼朋友,公事公辦就是了。別看簡單一句話,過去中國不知為此背了多大包袱,吃了多少暗虧。遠的不說,當初亞洲金融危機,中國自己吃虧穩定亞洲金融,除了為香港主要就是為了新加坡,惟恐它經濟垮了更拚命大叫中國威脅論。同樣,好些對中國有利的事為了怕衝擊新加坡中國也一拖再拖。比如,與泰國合作修建完成克拉地峽運河工程,這再技術上、財政上並無多大困難,一旦實現必將擺脫對危險的馬六甲海峽的依賴,也可減少受制於人的風險,經濟上對中國泰國都有益無弊,但必將對新加坡的航運業大大不利。中國始終對這個工程猶豫不決,不能不說主要顧慮之一新加坡的反應。又比如,發展通過緬甸輸油管、陸路運輸的建議也不是沒人考慮過,這些工程能更進一步減少中國對外航運對東南亞諸國的依賴,但中國遲遲沒動手的主要考慮之一顯然是不願意跟新加坡鬧僵。
現在新加坡自己主動跟中國翻臉,從此中國考慮這些經濟建設項目時再也不必替新加坡著想了,完完全全乾乾脆脆只替中國自己的利益著想,誰也休想再對此說叄道四。這對中國實際是一大解脫,這難道不是好事?再有,中國跟東南亞諸國只需國與國直接打交道就是了,本來就沒必通過「東盟」。「東盟」實際成了新加坡手舞足蹈、抬高身價的舞台,除了對新加坡有利外對中國和其他國家沒多少好處。中國從此不聲不響把「東盟」晾在一邊,直接跟有關國家打交道,實際就拆了新加坡的台,減少這個江湖騙子行騙的機會。這對誰都沒傷害,唯獨給新加坡穿小鞋。另外,如果中國完成克拉地峽運河工程或緬甸陸路運輸工程,美國利用新加坡為基地封鎖中國的可行性就會大打折扣,美國使用新加坡基地的重要性也相應減少。這樣一來,新加坡想賣炕也賣不出好價錢了。如果賣出去了,那主要用途與其說是對付中國,不如說是對付周圍的穆斯林國家。那些國家自然不會不明白這點。那樣一來,想收拾新加坡的國家自有其人,用不著中國說什麼做什麼了。
正因為新加坡是華人為主的國家,又是反華急先鋒,中國以新加坡為突破口反擊國際反華勢力副作用才比較小。它自以為高人一等,動不動對別人指手畫腳,國際上真正肯為它淌渾水的人沒幾個,犧牲自己利益為它火中取粟的國家可以說幾乎沒有。所以反擊新加坡不會給「中國威脅論」提供多少炮彈,卻很可以好好教訓那些靠反華吃飯的華人「精英」:別看你整天反華有人喝彩有人付帳,真倒了霉沒人理你!
中國這樣做對中國有利,對當事國有利,只對新加坡不利。如果有誰對此口出怨言,那正好用得著新加坡最喜歡的邏輯來回答:「新加坡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不能因為中國犧牲新加坡的利益。」同理,中國也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不能因為新加坡犧牲中國的利益。這正是新加坡精英們最不屑的中國文化的精華之一: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如此而已,豈有它哉!!!

29

主題

208

帖子

10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1
沙發
 樓主| yipso 發表於 2007-11-21 23:06 | 只看該作者
許多新加坡人說,新加坡留不住中國人才,究其原因最主要的還是歧視。比如,中國知識分子和洋人、新加坡人、馬來人、印度人干同樣事,甚至更重的活,但是拿的工資卻比他們低很多,這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原因很簡單:你們來自中國。曾經有位老兄找老闆理論,老闆卻說,你知足吧,這是你在中國的工資的十幾倍!說到這裡,我順便說一下中國在這兒的留學生和勞工。我曾和許多中國留學生交談,對這兒的學校滿意的我一個也沒遇到,反而都大呼上當。就其原因,還是他們在中國時對新加坡的印象太好。而事實上這種印象是錯誤的。許多博士生評論新加坡的兩所主要大學,認為在中國前五十名也排不上。中國學生對新加坡的大學的失望甚至釀成令人痛心的事件。這裡提醒中國人,來新加坡前千萬注意:一、不要對新加坡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二,簽合同時一定要慎之又慎。有一位中國中山醫科大學五年制大學本科畢業的女學生,就因為對新加坡有著錯誤的認知,不慎與新加坡某政府部門簽訂了留學三年的合同,畢業后在新服務六年。來新后才發現所謂留學培訓。竟是與一幫初中生同學護士課程,畢業后的服務還是當護士,連他們的生活補助都比馬來西亞同學低。在種種歧視之下,加之想到自己的青春如金歲月就要這樣流逝,該生心灰意冷,第一次自殺未成,只是跌斷了腿,她並沒有得到令人滿意的醫治,大約三月後,她第二次自殺成功。她的父親老淚縱橫:一個他們用很大心血培育出來的大學生,如花似玉,本應有個光輝的前程,來新加坡后還給他們的卻是一冰冷的屍體。另一個例子就是新加坡某經營旅遊和餐飲的公司通過勞務公司從中國招收許多服務員來新工作,他們也是因為簽訂合同不慎,來新加坡后發現上當。(順便提一句,現在的中國對外勞務公司多如雨後春筍,而對他們的管理,卻疏如九江的防洪大堤。他們為一已之利,置國家勞工的利益不顧,各省市縣相互內部競爭、壓價,只管坐收漁利,從來不關心勞工的死活。)他們每天被迫工作14到 16個小時,周末也不例外,從來沒有加班費,有一位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畢業生畢業後到了一家外企工作,工資也沒少掙,卻憑著對新加坡的錯誤認識來到該公司,來后,後悔已來不及了。更令人氣憤的是,在該公司,有些中國女孩不堪工作重負,為了能有個較輕鬆的工作,便"學壞":被迫向其新加坡上司奉上其肉體......

象在中國有許多敗家子一樣,新加坡也有許多令人不齒的人,最近就發生了兩件事:一是東北一所大學的曹姓副教授,為人慈祥,是一個人人說好的母親,剛退休到新加坡來照顧女兒,竟被一輛小汽車撞倒,肇禍司機當場逃逸,使曹副教授失去了第一救助的機會,因失血過多身亡(新加坡的報紙報道時所用的詞是,該司機當場"匆忙離開",而避免使用"逃"這個字,因為新加坡人怎麼可能"逃"呢?!這也反映了新加坡一些新聞工作者的虛偽)。其女悲痛萬分,決心要找出肇禍司機,至今仍無結果;二是中國一30歲左右的女子非法偷渡到新加坡,找工作時碰到一個50多歲的男子,答應幫她找工作。該男子發現此女頗有姿色,便利用找工作為誘餌多次姦汙該女子,該女發現上當后,找上兩個老鄉教訓他,后竟發展到殺死該男子。現在該女及其兩老鄉終日以淚洗面,等待他們的將是法律的最嚴厲的懲罰。

西方人評論新加坡領導人自我感覺太好(never short of self-regard)事實上他們是有資格驕傲的,因為他把國家建設得另人刮目相看。新加坡人的自我感覺也是太好了,這些如果你們與新加坡一些人在一起呆常了也會有這樣的感覺。這是他們的優點,也是他們招人討厭的原因之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8

主題

1335

帖子

483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3
3
洪水烈火 發表於 2007-11-22 00:03 | 只看該作者
交一個朋友好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70

帖子

7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5
4
moosey 發表於 2007-11-22 13:3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70

帖子

7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5
5
moosey 發表於 2007-11-22 13:3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主題

193

帖子

4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3
6
就是膽小 發表於 2007-11-22 16:06 | 只看該作者
李哥、吳哥都是華人的後代,還是和為貴吧。SARS事件就是中國政府無能的表現,如果不是蔣延勇大夫挺身而出,恐怕這個傳染病真的要衝出亞洲、走向世界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主題

64

帖子

20

積分

註冊會員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1

積分
20
7
rodrod 發表於 2007-11-23 04:46 | 只看該作者
SARS是對中國危難關頭(包括戰爭)時動員能力的一次檢閱,實踐證明中國在關鍵時刻還是有能力解決一些全局性的問題的。7天時間建立了全新的小湯山醫院,這在任何國家都是一個奇迹!所以,SARS是壞事,但也有積極的方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12: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