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什麼中華文明沒有消亡

[複製鏈接]

517

主題

4041

帖子

13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7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gb9333 發表於 2007-9-22 02: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為什麼古代四大文明,其他幾個國家的文明都逐漸消亡了。為什麼世界上那麼多的國家和民族,曾經建立過那麼波瀾壯闊的文明史,最終卻都歸於沉寂了呢?看看現在的埃及、土耳其、奧地利、蒙古......有太多這樣的國家和民族了。

到底為什麼?為什麼幾乎只有中國,以及中華文明最終卻得以比較完整和系統的保存下來?為什麼只有中國,經歷過那麼多災難和痛苦,卻最終挺了過來,開始走在了崛起的道路上?

想來想去,我只想到了兩個字:人口。

自有了大一統的中國,有了漢族這個意識之後,中國上千年的文明史中,漢族在國家的人口數量中始終是處於絕對多數的。無論是漢人王朝的唐、宋、明,還是少數民族政權的元、清。即便是最為嚴酷和黑暗的蒙元時期,蒙古人把南方的漢人當作第四等人,卻依舊最終倒在了以漢族為主體的農民軍隊之下。為什麼歷史上歷次少數民族叛亂,國家內亂,外敵入侵,政權更迭,卻始終沒有打破這個國家賴以維持的基本體系:即以漢族農民為主體的社會形態,以及以漢族文化為主體的意識形態?說起來還是人口數量的緣故吧。

在冷兵器時代,數量始終是決定戰爭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同時也是決定國家實力的因素之一。或許在某一個歷史時期,處於絕對少數的少數民族政權上了台,卻最終會在歷史的長河中,敵不過數量這個因素而慢慢走向衰敗。

在古代,許多國家小的人口只有幾十萬,中等的也就是幾百萬,至於上千萬人口的國家,確實是不多的。而處於古代史中的中國,卻在絕大多數時期里保持著漢族人口超過千萬這個規模和數量級。

這是一個絕對的優勢:戰爭中死即便死掉過半的人口和軍隊,卻依然可以保有超過千萬級別的人口數量,這是一個恐怖的有生力量。以至於只需要國家埋頭穩定再發展十年以上,就又是一次重新的崛起了。這樣的一塊「剩餘麵包」,對於任何一個其他民族和政權都是難以啃下的。因此除了宋朝是因為國家和民族積弱多年(遼、西夏、金多番輪戰),才最終倒在了蒙古人的鐵騎下。其他諸如漢、隋、唐、明,卻大多都是先倒在了自己人的手裡,包括後來的中華民國。

一個民族的文明和文化,其實就是附庸於這個民族之上的。只要這個民族還保有相當的規模和數量,那麼這個民族的文明和文化就很難會消亡,或者是被其他民族同化。悉數漢民族幾千年的文明史,除了漢服以及發形在後來的滿清統治中被逐漸以暴力壓制乃至消亡,其他漢族文化基本都得到了比較良好的保存和傳承。

數量的優勢不僅在冷兵器時代具有重要的力量,即使是到了熱兵器時代,依然可以發揮巨大優勢。日本鬼子當年的侵略,再國家勢力處於絕對略勢的時候,最終數量因數也爆發了巨大的力量。相比其他國家,中國和中國文化對於戰爭的耐受性可能是最大的,這不僅與中國人在歷史上飽受多次戰亂有關,說到根本還是與數量有關。即便是抗日戰爭時期,我們有上千萬的人口傷亡,卻依然很難動搖這個國家的根本。中國有句老話「只要人在,就沒問題」,在這裡就可以突出的顯示。雖然大規模的人口犧牲在了戰爭之下,這是一個悲哀的話題和悲哀的現實,但只有悲哀卻不夠。國家和民族還是要生存,所以那些不曾死在戰場上的人們只要繼續挺起胸膛,再次迎向敵人的子彈。

設想一下:如果當年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國土面積不變,人口卻只有諸如澳大利亞或者加拿大現在三千萬左右這個級別,那麼當年的那場戰爭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我個人猜想:恐怕真的不用打八年抗戰了,因為或許真的八個月下來,中國就徹底亡國,政府倒台了。

因此,以歷史的眼光來看:漢族對於中華文明做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同樣漢族對於中華文明的災難也承受過巨大的犧牲。歷史上只要統治者善於治理和統治國家,善於發揮漢族人口多的這一優勢,中國就會處於強勢地位。反之,無論是少數民族統治者,還是漢人統治者,如果治理國家不善,就會給國家乃至民族帶來巨大的災難。看看曾經不可一世的成傑思汗的黃金家族們,現在的外蒙古又是一個何等狀況呢?如果當年的蒙古有著同樣不少於漢族的人口,恐怕現在亞洲,乃至歐洲的版圖就不是這樣劃分的了吧?

但是,到了現在,畢竟環境和情況變化了,我們的思維也需要跟著變化:這是一個以質量取勝的年代了,無論是什麼都開始講究質量以及素質了。所以傳統的數量優勢論早已經過時,這是事實。但是,卻不一定意味著完全可以不顧數量了。加拿大、澳大利亞是發達國家不?答案是肯定的。他們的人口卻始終維持在幾千萬這個級別上。如果不是美國這個因素,一旦發生大規模的國家與國家間的戰爭,會是什麼樣的狀況?中國不會有人罩著,同樣中國人也不需要別人罩著我們,凡事只有自己靠自己。人口不維持在一個合理的數量級上,何談國家實力和崛起?記得看過一個調查報告,忘記是在哪裡了,上面講:中國一直以現在這樣的狀況執行計劃生育,預計到2050年左右,中國的人口會維持到7億左右這個級別。而5至7億這個數量級,是最適合中國自身情況的一個數字了。仔細考慮一下,我個人是相當贊成這個狀況的,現在國家的人口數量還是太多了,這是個事實哦。

但是,即便是到了現在,中國還是具有古代中國的一個共同特點:即漢族人口仍然處於絕對多數的地位。中國人講究主體這個講法(可不是朝鮮的主體思想啊),樹木也需要有一根穩定而堅實的軀幹才可以成長,國家同樣是這樣的。試想如果中國沒有10億左右的漢族,將是何等狀況?各個民族數量相當,那不是成當年的蘇聯,南斯拉夫了?那麼後來的蘇聯和南斯拉夫如何呢?覆巢之下,豈有完卵?而樹倒之下,又豈有沒散的猢猻?也正是漢族的存在,才可以使得這個國家在多數時期保持統一和完整,保持在有外敵大規模入侵的情況下,最終可以戰勝敵人。

始終有少數人總想挑撥民族間的矛盾和對立,那是有他自己的陰謀的。試想:任何少數民族,只要不鬧國家分裂和獨立,那麼他們民族的利益,同樣是和漢族的利益共通的。大家都需要就業,都需要吃飯,都需要受教育,都需要社會保障等等等等。在這些方面,現在國家政策上根本沒有任何歧視,甚至許多方面對少數民族還是有照顧和政策傾斜的。作為中華民族中的老大的漢族,這樣的寬容的氣量還是有的啦,目的也是為了保持國家和民族的穩定發展。一直想不通為什麼會有極少數新疆的東突分子妄圖新**立?獨立了真對他們有好處么?恐怕得到好處的最終只有那些政客罷了。至於他們本民族的利益,我絕對相信在獨立後會受到重大的打擊。

其實可以有這樣一個層遞關係:漢族的穩定繁榮是國家的穩定繁榮的基礎,而國家的穩定繁榮同樣也意味著少數民族和少數民族地區的穩定和繁榮。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恐怕就是這個樣子的了吧?歷史的現實發展,早已經把55個少數民族的利益和漢族的利益捆綁在了一起,這是最現實的實際。無論是妄圖獨立的某些少數民族極端分子,還是某些極端大漢主義分子,都不得不考慮的一個問題了。

我非常反感一些所謂的「民族虛無論」,這樣的一些論調直接就會破壞中國的國家組織結構。那樣就真成了56個民族,56盤散沙了。再次聲明我非常尊重其他55個少數民族,尊重它們為中華民族做出的貢獻,也同樣尊重在中國遭受災難時所做出過的犧牲,但是這裡不包括少數別有用心的民族分子在裡面。

最後,真誠和忠心希望56個民族真的可以兄弟姐妹一家,讓那些歷史上曾經上演過的民族悲劇不會再次重演。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21: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