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杯子的哲學——談空

[複製鏈接]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問? 發表於 2007-9-1 21: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答應了寫就寫幾句吧。。。
大S說佛教講空就是虛無,就是消極,就是人生無意義。
非也非也!

我試著用大約一百字,把這個空講清楚,看能不能做到?

比如說,一個杯子,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
一個實心的杯子,你能用它喝水不?
就是因為空心,果汁啊可樂啊農夫山泉啊,想裝點啥裝點啥,對不?

我們的心就象個容器,裡面裝著各種觀念和慾望。
要常常把這些東西倒一倒,讓心「空」著,這個心才好用啊。
用來體驗人生享受生活啊。。。

數了數,一百二十多字。

[ 本帖最後由 問? 於 2007-9-1 21:29 編輯 ]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沙發
 樓主| 問? 發表於 2007-9-1 21:27 | 只看該作者
哦!也許有人好奇,我給出佛經文字的依據。

《心經》上說:以心無掛礙故,離一切苦。真實不虛。

心無掛礙:心空了。
離一切苦:最圓滿的「平安喜樂」。

真實不虛:你看,都不虛了,你非說佛教是虛無,說不過去了吧?

[ 本帖最後由 問? 於 2007-9-1 21:31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1

主題

472

帖子

342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42
3
02lin2 發表於 2007-9-1 21:41 | 只看該作者
如把「平安喜樂」。也算一種物,那心還沒倒空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4
 樓主| 問? 發表於 2007-9-1 21:4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 02lin2 的帖子

明白了就明白了,當下一放,就是了。

不明白,繞來繞去,那就只能我思我故在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1

主題

472

帖子

342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42
5
02lin2 發表於 2007-9-1 22:04 | 只看該作者
因JDT祈禱為獲得「平安喜樂」。所以他們相信這是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1

主題

472

帖子

342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42
6
02lin2 發表於 2007-9-1 22:07 | 只看該作者
我覺得佛教的空是摒棄一切感覺所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7
 樓主| 問? 發表於 2007-9-1 22:0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 02lin2 的帖子

你覺得不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4

主題

2227

帖子

67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74
8
confuse 發表於 2007-9-1 23:1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02lin2 於 2007-9-1 22:07 發表
我覺得佛教的空是摒棄一切感覺所得

我不同意這種看法。這是對「空」字面上的理解。我所理解的佛教的所謂「空」在於理解了世界的發展變化規律。因為世界的發展變化規律是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認識這個規律也好,不認識也罷;理解這個規律也好,不理解也罷,世界都會依照那個規律運行,而不會偏離。那麽,當我們認識、理解了這個規律后,我們就能夠坦然地面對我們所受到的一切果報。

但是「空」是否摒棄了人的一切感覺呢?答案應當是否定的。個人認為:「空」表達的是如何面對這些感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9
NYLASH 發表於 2007-9-1 23:15 | 只看該作者
0 也是一個數字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10
 樓主| 問? 發表於 2007-9-1 23:2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9 NYLASH 的帖子

這恰恰是《金剛經》下部要討論的問題。但既然大家沒打算真信佛,我也就不打算真的跟大家詳細討論。

知道個大概,別再說佛教是消極,就夠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11
NYLASH 發表於 2007-9-1 23:3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0 問? 的帖子

和尚說: 吃飯睡覺就是禪, 何必拘泥於是否"信" 或是"不信" 呢.     
什麼都"不信" 才是更好的"信".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1

主題

2102

帖子

115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1
12
柏桐 發表於 2007-9-1 23:3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0 問? 的帖子

不說佛教, 也還是說你問?消極! 連下地獄都不怕, 還怕大家不打算真信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40

主題

6187

帖子

2113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盤古教主

Rank: 4

積分
2113
13
kickbird 發表於 2007-9-2 01:31 | 只看該作者
.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7

主題

4041

帖子

13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73
14
zgb9333 發表於 2007-9-2 01:4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問? 的帖子

實在是個很好的比喻,人的心就好比那個杯子,杯中裝滿了各色飲料,如同心中裝滿的各種念頭。此時的杯子還是杯子嗎?不,是飲料。想看看杯子的啥樣嗎?看不見,只有喝了飲料,才可以看清楚那個杯子。
當你認識到這點,要喝掉飲料,看看杯子時,你就是在修行了,也不見得非得去廟裡弄個儀式啥的。
飲料好喝,心念難除,您還千萬別除錯了, ,誰不知道該除什麼念啊?
杯子變不了,但是心念要是常除的話,心就會變大了,可以裝下更多的東西,反正我相信這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68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盤古教紅衣主教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680
15
人間的盒子 發表於 2007-9-2 01:5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onfuse 於 2007-9-1 23:12 發表

我不同意這種看法。這是對「空」字面上的理解。我所理解的佛教的所謂「空」在於理解了世界的發展變化規律。因為世界的發展變化規律是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認識這個規律也好,不認識也罷;理解這個規律也好 ...



先謝謝問?朋友開始這個討論。

認識規律服從規律就是明智的人對人生的態度,當然認識規律是個永久的工作,這和我說的當基督徒是個永遠的課題一樣,基督徒總說自己"是基督徒"而不是"做基督徒",我認為這非常非常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974

帖子

21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11
16
iamrabbit 發表於 2007-9-2 02:5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 問? 的帖子

與問號兄探討。

苦和最圓滿的「平安喜樂」並不是x軸的兩端,

苦和樂是X軸和Y軸的關係,兩者是相互垂直的兩個向量,或者至少是correlation不大的。離苦只是離開苦,不意味著一定得樂。

[ 本帖最後由 iamrabbit 於 2007-9-2 02:56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17
 樓主| 問? 發表於 2007-9-2 04:22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各位的回帖。

我只是想藉此帖向大家透露一點佛教修行的味道。

但是這個話題按照基督教的話說,比較「屬靈」!
所以我不想再過分深入討論了,到此為止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18
Servant 發表於 2007-9-2 10:1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7 問? 的帖子

目的就是把大S信主前的觀點,批個痛快?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0

主題

142

帖子

11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2
19
有無 發表於 2007-9-3 08:01 | 只看該作者
  
  《心經》云:「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古人云:「有即是無,無即是有。若不如是,必不須守。」「道有之時,纖塵不立。道無之時,橫遍虛空。」

  ......

  杯子裝東西時,正是空時。杯體本空,不妨裝東裝西。
  

[ 本帖最後由 有無 於 2007-9-4 11:53 編輯 ]
有無且置,即今如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20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9-3 11:2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onfuse 於 2007-9-1 23:12 發表

我不同意這種看法。這是對「空」字面上的理解。我所理解的佛教的所謂「空」在於理解了世界的發展變化規律。因為世界的發展變化規律是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認識這個規律也好,不認識也罷;理解這個規律也好 ...

俺支持這個看法.
簡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23: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