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88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請教--佛弟子認為,佛經是「誰」寫的?

[複製鏈接]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07-7-1 10: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基督教的一個基本假設,就是「聖經」是神的話語。

儘管聖經的作者,是有40多位作者,跨度1500多年,但是,基督徒相信,聖經的真正作者,是那位創造宇宙的主宰。

(當然,是否相信這個基督教的「公理」,是許多不信的朋友的問題,也是我們討論的話題。
同時,我們也知道,這個所謂的「公理」是無法論證的,基於的是一個「信」字,不過,這是我們說過許多許多的,也不是這個貼想討論的問題)

在這個貼,我們來比較一下,基督教與佛教的另外一個不同,對「經書」的定位。

能否請各位佛弟子,簡單的解釋一下,對「佛經」的定位。(類似與聖經的定位,或其他。)

謝謝。

517

主題

4041

帖子

13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73
沙發
zgb9333 發表於 2007-7-1 12:1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Servant

一個很好的題目,先抓把椅子當聽眾。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paullian 發表於 2007-7-1 12:1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ervant 於 2007-7-1 10:35 AM 發表
基督教的一個基本假設,就是「聖經」是神的話語。

儘管聖經的作者,是有40多位作者,跨度1500多年,但是,基督徒相信,聖經的真正作者,是那位創造宇宙的主宰。

(當然,是否相信這個基督教的「公理」,是 ...


據俺知道的..
佛經是佛祖在精舍里講法,他的弟子們記錄並整理出來的.
以及後人對佛經的研讀後所發展出來的.......
也就是說,如果定位為佛祖是佛教崇拜的神,那麼佛祖在人世時講法留下的經文由他的弟子編輯,.......
所以呢,佛經很少有分歧,翻譯錯誤,或者邏輯矛盾的地方,(跟聖經剛好相反.),'
按照佛教的認為,佛祖證得無上菩提后,心懷世人,於是留在人世講法度人成佛.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paullian 發表於 2007-7-1 12:18 | 只看該作者
佛經是在佛祖涅襢不久之後整理出來的因此他的準確度,完整程度比較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974

帖子

21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11
5
iamrabbit 發表於 2007-7-1 12:25 | 只看該作者
佛教經典分為「經、律、論」三部分,其中「經」是指釋迦牟尼佛的言語和教化,最開始應該是用巴厘文說的,但是巴厘文只有發音、沒有文字(像德語一樣,動詞放在一句話的最後;19世紀,西方學者用字母為巴厘文造字)(另外,如果我講一個我親身經歷的有關巴厘文的「神跡」,估計大多數同學會認為我神經病,呵呵)。釋迦佛滅后,佛弟子如阿難、迦葉等僧團眾人經過兩次大的結集,憑記憶背誦整理釋迦佛的教化,所有這些結集后的教化,即為「經」。然後這些經被翻譯成梵文,然後是漢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6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07-7-1 12:3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 iamrabbit 的帖子

謝謝。

這個問題,是兩個層次的問題。我們先來討論「知識」層次的,也就是仁兄所說的。

仁兄已經簡單的說了「經」的部分。能否簡單的說說,其他的兩部分,以及其在佛教中的「定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7
chico 發表於 2007-7-1 12:34 | 只看該作者
也許我誤解了。摟主這個帖子的目的非常明顯。聖經「神」的啟示,佛經「人」說的。神比人大。至少神教的教徒們這樣認為。假如真是這個想法,這樣比較有意思嗎?對靈命的成長,有幫助嗎?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8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07-7-1 12:5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 chico 的帖子

仁兄別急。。。

這是一個「兩個」層次的問題。。。。你說的是第二個層次的。。。我們還是先回到第一個問題,到底哪些是「佛經」。。。
(也許我沒有說明白。。。抱歉。。。。其實,準確的說,我也是想與大家一起交流,比較一下基督教與其他宗教。與其泛泛的比較,不如詳細的比較。我們能夠看到許多細節的差別,而我又不懂其他的宗教,就只要請求幫助了 )。

[ 本帖最後由 Servant 於 2007-7-1 12:51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7

主題

4041

帖子

13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73
9
zgb9333 發表於 2007-7-1 15:4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iamrabbit

原帖由 iamrabbit 於 2007-7-1 12:25 發表
(另外,如果我講一個我親身經歷的有關巴厘文的「神跡」,估計大多數同學會認為我神經病,呵呵)。...


你引起我的好奇心了,將來聽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7

主題

4041

帖子

13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73
10
zgb9333 發表於 2007-7-1 15:5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Servant

原帖由 Servant 於 2007-7-1 12:50 發表
仁兄別急。。。

這是一個「兩個」層次的問題。。。。你說的是第二個層次的。。。我們還是先回到第一個問題,到底哪些是「佛經」。。。
(也許我沒有說明白。。。抱歉。。。。其實,準確的說,我也是想與大家 ...




雖然還沒有漸入,但感覺有些要開始漸入佳境的意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11
問? 發表於 2007-7-1 18:1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Servant 的帖子

首先,我把佛經定義一下。

  佛經,簡單的說,名字最後有「經」字的佛教典籍,就是佛經。比如《楞嚴經》《華嚴經》等。收集在經藏。
  名字沒有經的,比如說《大乘起信論》《百法明門論》。這是對佛經比較權威性的註解,收集在論藏。

  從形式上說,以「如是我聞」起首的,稱為佛經。這條規矩是佛陀制定的。

  當然這兩條都容易偽造。實際上的辨別,要以大藏經的經藏為標準。

其次,佛經的內容。

  佛經的內容是佛陀的開示,是佛口述阿難尊者記錄的,同時有五百尊者作為旁證。可以說是非常嚴格的。

================================================================

關於比較,我談三點:

1.從經典的權威性比較。

  佛經是佛的開示,是佛教徒信仰的根本依靠。
  聖經是神的啟示,是基督徒信仰的絕對標準。

2.從經典的翻譯上比較。

  佛經的翻譯有嚴格要求。翻譯的人一定要開悟。開悟,大體類似於基督教講的先知的程度(接受神啟)。開悟的人才有資格翻譯佛經。
  而聖經的翻譯者,有沒有要求呢?怎樣保證聖經的每一種譯本都準確無誤的表達神的話?

3.從經典的解釋上比較:

  首先,佛經不能隨便解釋。嚴格地說,只有開悟的人才有資格講經寫註解。
  其次,中國自唐后每一個朝代,都要匯聚當時的高僧大德組成專家小組,對當代的註解進行篩選評閱,然後編入當代的大藏經。後人對於經典的解釋,要以歷代大藏經的文字為標準。
  大藏經制度保證了佛教在中國兩千年歷史,沒有發生教義上的嚴重分歧。

  那麼聖經的解釋有沒有標準呢?同一本聖經,每人都有自己的解釋,以哪一種解釋為標準?
  比如說「因信稱義」,這可以說是基督教最核心的教義了。以我之孤陋寡聞,至少聽過四種不同的解釋,誰對誰錯?
  為什麼今天的基督教分裂成了12,000個教派?在歷史上,由於教義分歧甚至引發流血,這又是因為什麼呢?

[ 本帖最後由 問? 於 2007-7-1 19:59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12
問? 發表於 2007-7-1 20:30 | 只看該作者
關於神啟的問題,我再談幾句。

首先,如果把「自有永有」定義成神的話。那麼佛教里唯一的真神是「自性」。
佛法不是釋迦牟尼佛自己發明的,而是從自性里流出來的。過去佛所說的法是自性的流露,未來佛所說的法也是自性的流露。這就保證了佛法的統一性。

所以請千萬注意。
1.佛教有神。佛和一切眾生都從神而生,以神為本。
2.佛法是神啟的。


但需特別說明,佛教里的神不是一個高級生命(所以佛教的神既不會發脾氣也不需要人榮耀 ),它也不是一個具體的事物(所以佛教不拜任何偶像,無論是有形還是無形,現實的或者歷史上的偶像都不拜。)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佛教並不採用「神」的說法,以免造成誤會。

[ 本帖最後由 問? 於 2007-7-1 20:54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13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07-7-1 22:1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1 問? 的帖子

謝謝問號弟兄。

1)權威性:

同意;

2)翻譯性:

聖經的翻譯,一定要是基督徒。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因為,基督徒的心中有聖靈,聖靈會帶領基督徒,在翻譯的過程中。

3)解釋性:

聖經解釋的權威性,從天主教的主教的絕對權威,到基督教的每個基督徒都有聖靈的帶領,都可以與神直接交流,可以看到聖經的兩條「軌道」(以前說過,聖經的教導,常常都是雙軌的。在雙軌之間,都是正確的)。

另外,對於「神」的話,有不同的理解,那是「一定會發生的」。

當我們每一個人,去解釋,理會,比我們「高智慧的人「的言語的時候,一定不能夠完全體會,我們的體會,一定不完全。更何況去體會比我們」高智慧的神「呢?

另外,聖經的翻譯,可能有不同的途徑。有些從最原始的版本翻譯。有些是基於某些翻譯版本來翻譯。所以,不同的版本,在某些字語上,有區別。這樣,要準確了解聖經的原意,需要謹慎。

不同的教派,也就沒有什麽奇怪了。不同的教派,對聖經的不同的部分,有特殊的領會。


不過,聖經的解釋,還是有」權威「的。。。請注意,這個網上的基督徒,在這裡所說的,很少是」你我他「的觀點,而是」基督教「的觀點。

至於仁兄說到」四種「因信稱義的觀點,能否說說,請木頭弟兄和永生弟兄來解釋一下?

至於佛教,是否有許多教派,我就不多說了,至少,大家看到不少的教派;
另外,對於佛教的解釋,在這個論壇上,我們看到的,聽到的常常是」我「是如何理解的。這個」我「,就是我們這個網上的作者。

也請各位讀者細細體會。大道理,是一回事;真正的行出來,是另外一回事。

[ 本帖最後由 Servant 於 2007-7-1 22:15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0

主題

8362

帖子

31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34
14
mm021 發表於 2007-7-1 22:37 | 只看該作者
hehe,在我看來,是半斤對八兩的關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974

帖子

21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11
15
iamrabbit 發表於 2007-7-1 22:3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3 Servant 的帖子

我再補充兩點問號兄的發言

佛教經典除「經」以外,就是所謂的「律」和「論」。

律是指佛弟子所要遵守的一些規矩和紀律,如出家人要守沙彌戒、菩薩戒等。在家居士至少要守五戒中的一戒(一般要做到不邪淫、不偷盜)。不知道同學們對弘一大師李叔同這個人了解多少,他是中國現代史上律宗的代表人物。

「論」,正如問號兄所說,就是歷代高僧大德對佛經的解釋,稱為論。

中國佛教史上唯一一個例外就是六祖慧能,他的「壇經」,是唯一一部為大乘佛教所在地(中國、日本、韓國)公認的非釋迦佛所說,又被稱為「經」的典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974

帖子

21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11
16
iamrabbit 發表於 2007-7-1 22:4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ervant 於 2007-7-1 22:13 發表
謝謝問號弟兄。

至於佛教,是否有許多教派,我就不多說了,至少,大家看到不少的教派 ...


沒錯,佛教教派也很多,而且,文人相輕這個道理似乎亘古不變。我就親眼見過南傳佛教的弟子如何對某些牛人對大乘佛法的解釋不屑一顧的,呵呵。不過這都是法門不同,各有各的造化。沒必要強求,也沒必要爭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974

帖子

21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11
17
iamrabbit 發表於 2007-7-1 22:5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9 zgb9333 的帖子

北京外國語大學有一位叫趙桐的教授,她和她先生鄧殿臣是國內研究巴厘文的專家。(不過他先生上世紀90年代就病逝了),我曾經有幸跟隨她學過一年的巴厘文,現在早忘光了,咳咳。

與我們同學的有一位姓林的工人師傅,現在應該在雲南剃髮修行了。就是這位林師傅,只有初中文化,沒學過外語。他來學習巴厘文的經歷「不可思議」。他是主動找到鄧殿臣趙桐夫婦,當著他們的面,(另外還有中國佛教協會的幾個法師在場),背誦了大段佛教經文,而且是用巴厘文!當場把鄧殿臣趙桐夫婦和其他人驚呆了。問他如何背得這些經文,林師傅說是他前天晚上夢中所得,而且夢中之人叫他去找鄧殿臣趙桐夫婦,而之前他們根本不認識對方。

同學巴厘文的還有北京法源寺的幾位僧人,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18
問? 發表於 2007-7-1 23:4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5 iamrabbit 的帖子

六祖壇經雖然稱做經(唯一的例外),但在大藏經裡面仍然收集在論藏里。

===============================================================

S君,我有一個感覺,也許冒犯了。我覺得從你提出的這個問題「佛經是誰寫的」,還有這句「至少大家看到不少的教派」,我感覺你對佛教似乎並沒有真正接觸過,或者說基本上沒有任何常識。我不知道這樣說是否符合事實?

我私下裡猜測,你說的這個「大家看到不少的教派」,這個「不少」你恐怕舉不出多於五個。 所以我覺得大家不要對自己不熟悉的東西說些過於外行的話,你說呢?

===============================================================

關於「我的理解」的問題,昨天注意到S君把那個「我」字專門加紅加大,呵呵!我相信你並沒有認真讀帖子。因為那個「我的理解」,不但有梵文的依據,而且有註解的根據。「我」只是從幾種不同的意思中,選擇一個最淺顯的說法而已。不知道S君對此有何意見?

當然了,平時大家一起討論,說一點個人心得這很正常。所謂「我的理解」是自謙,就是說不一定對。反過來,如果換成「佛這麼理解」,那有分歧的時候難免要打起來了。想想看,歷史上基督教教義分歧為什麼這麼大?(且先不去懷疑聖靈的英明領導 )不就是因為大家都把「我的理解」當成了「神的本義」嗎?如果北愛天主教徒會謙卑的說「我的理解」,他們會不會屠殺新教徒?

「謙卑」「不論斷人」的大道理人人會講,但實際上做起來並不是這麼容易的。

[ 本帖最後由 問? 於 2007-7-2 01:08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17

主題

4041

帖子

137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373
19
zgb9333 發表於 2007-7-2 00:5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iamrabbit

原帖由 iamrabbit 於 2007-7-1 22:59 發表
林師傅說是他前天晚上夢中所得,而且夢中之人叫他去找鄧殿臣趙桐夫婦,而之前他們根本不認識對方。



這個故事我喜歡,我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我相信,我也不怕別人說我神經病,(我也不知道是不是

iamrabbit 你相信嗎?其他聽故事的人有相信的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974

帖子

21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11
20
iamrabbit 發表於 2007-7-2 00:5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問? 於 2007-7-1 23:41 發表
六祖壇經雖然稱做經(唯一的例外),但在大藏經裡面仍然收集在論藏里。

===============================================================

關於「我的理解」的問題,昨天注意到S君把那個「我」字專門加紅加大,呵呵!我相信你並沒有認真讀帖子。因為那個「我的理解」,不但有梵文的依據,而且有註解的根據。「我」只是從幾種不同的意思中,選擇一個最淺顯的說法而已。不知道S君對此有何意見?
...



在問號兄面前班門弄斧一把,呵呵。「關於『我的理解』的問題」的理解。佛教講究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釋迦佛幾千年前就滅了,不可能到這個罈子來灌水;法指法門,不是某個人,也沒法參加討論;至於僧,還真不知道在這個論壇泡的同學中有幾個是僧人。

既然佛、法、僧都不在論壇上泡,所以只好說「我的理解」了 :lol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0: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