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台灣拼經濟才有前途

[複製鏈接]

506

主題

1329

帖子

70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fkfnew 發表於 2007-6-26 14: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聯合早報

  台灣在野國民黨的2008年總統候選人馬英九幾經波折終於選定副手人選蕭萬長,並在國民黨代表大會通過提名。從馬蕭配成局的消息曝光到大會定案,國民黨的選情迅速獲得加分效果。台灣媒體民調顯示,馬英九的支持率有大幅回升趨勢,蕭萬長的本土色彩也吸引不少綠營選民的認同,例如,《中國時報》民調顯示,馬英九支持度從5月底與立法院長王金平搭配破局后的32%,上升到40%,而謝長廷只維持在20%左右;《聯合報》民調更顯示馬蕭組合的支持率達50%左右,而謝菊配(前副行政院長葉菊蘭)只有23%,若換成謝蘇配(前行政院長蘇貞昌),也不過27%。尚未宣布搭檔人選的謝長廷面臨民調壓力不小。

  馬英九選擇了68歲的蕭萬長這位所謂「過氣」的國民黨政府時代「舊官僚」,儘管消息乍出少有好評,但是,民調隨即反映出老百姓還是歡迎這樣的資深財經技術官僚人選,也完全說明了台灣歷經數年的景氣凋敝、民生困頓和政治亂局之後,人民是望治心切。而所望之治,就是經濟發展、民生改善。馬英九制定的「拼經濟」競選主軸,看來獲得選民相當大程度的認同。他的競選宣言重申以「壯大台灣、結合亞太、布局全球」三步驟來重振經濟實力,要台灣每年經濟成長率以6%為目標、2011年人均所得達2萬美元、創造10萬個就業機會、失業率降到3%以下。這些「目標」以亞洲新興經濟體的標準來說並不高,當然更沒有語驚四座,但是,卻正是台灣普通老百姓越來越卑微又熱切期待的,說來實在令人浩嘆。

  台灣近十年來,有越來越嚴重的泛政治化現象,幾乎已到了「台灣版文化大革命」的地步。雖然奉行民主政治,但是,政治鬥爭慘烈,於是,是非不分、黑白顛倒幾如常事,族群情緒、民粹主義更是毫無顧忌地發泄發揮,還每多得逞。到了最近,甚至司法手段用於政治鬥爭也有越來越令人起疑的現象,司法判決不僅得不到普遍尊重,連貴為總統之尊者都能公開抨擊司法。正是如此亂局,原本在金融風暴席捲亞洲時屹立不倒的台灣,已掉到四小龍之末,比起中國大陸,更是不可望其項背。或許就是這樣殘酷的現實,讓台灣很多人轉而尊敬起金融風暴期間擔任行政院長的蕭萬長,對這位舊官僚倒添一份好感。

  馬英九能使明年大選的競選主軸導向經濟建設的議題,算是撥亂反正的起步。人們有理由期待,曾經擔任行政院長一年期間表現沉穩、主張「和解共生」、也重視改善兩岸關係來振興台灣經濟的謝長廷,同樣能在經濟建設方面拿出好主張來跟馬英九拼一拼。若能如此,則不論哪一組勝選,都是台灣之幸。

  然而,台灣經濟低迷的最大癥結,在政治鬥爭不休,而政治亂局的最大癥結,又在法治不彰;正由於法治不彰,讓政治人物幾乎可以為所欲為,不受應得的制裁懲戒,因此也就更增添了混亂,更沒有能力從事經濟建設,甚至使珍貴的經濟本錢被一再浪費於狹隘自私的政治目的之中。未來半年多里,馬英九所面對的最大變數,仍是司法問題,國民黨雖然解除了他「一審判決有罪」就喪失提名權的枷鎖,但是,誰也說不準是否這樣就能保他風平浪靜地參選。同樣的,被普遍認為與陳水扁關係不太密切的謝長廷,雖然代表執政黨,卻也面臨連串調查,並且可能被起訴,更使到大選情勢詭異莫名。在如此氛圍之中,要如何克服重重困難,確保司法莊嚴公正,政治公平競爭,各方好好拼一場經濟建設,台灣選民真是任重道遠啊。
愛江山,更愛美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20: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