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軍為防止戰時對手擊落衛星出台百星計劃(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7-6-23 11: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7年06月23日  國際在線-世界新聞報


                                                                 資料圖:美軍小型間諜衛星想像圖

  本報記者 魯曉冬

  防止對手擊落衛星  建立太空快反部隊

  美軍提出「百星計劃」,以利用盟國的衛星,打造出一張可在戰時監控全球的衛星網,並可以防備對手的衛星戰。

  美國《防務新聞》近日披露,美軍正計劃聯合其北約盟國,共同出資在地球低軌道發射部署約一百顆小型衛星,組成一個立體的對地衛星偵察體系,這個計劃被稱作「百星計劃」。

  悄悄推進「百星計劃」

  「百星計劃」又被稱作「太空快速反應聯盟」計劃。根據這項計劃,美國將聯合其25個北約成員國,以每個國家各「承包」5枚左右衛星的方式,向太空中部署100枚左右的小型衛星。

  有了這些小衛星,美軍及其盟友的戰場指揮官,在作戰時將可以非常靈活地調動這些衛星對相關地區進行偵察,獲取他們所需要的情報。不僅如此,北約的指揮官們,還可以根據戰局發展的需要,迅速實施衛星的緊急發射,以彌補可能被敵方擊落的衛星。

  據報道,今年5月,美國國防部已在科特蘭空軍基地,正式組建了衛星快速反應部隊。據美國空軍副部長羅納德·塞加透露,美軍組建衛星快速反應部隊的目的,就是為了應付在未來戰爭中,美國的大型軍事衛星遭受敵方攻擊后,迅速反應,以快速的小衛星部署,填補衛星空白。

  在美軍組建衛星快速反應部隊后不久,法國宣布在太空軌道上發現了20到30顆美國秘密衛星。法國國防部發言人布賴恩上校說:「利用(雷達)現有能力,我們準確掌握了美國人沒有透露的這些衛星的軌道、重量、機載發射機頻率、軌道方位。」軍事分析家猜測,這些秘密衛星很可能是美軍「百星計劃」的一部分。

  與此同時,美國雷聲公司為了迎合美國軍方的小衛星項目,最近推出了一種價廉、性能好、發射成本低的ARTEMIS小型衛星。這種成像偵察衛星的成本只相當於現役軍用偵察衛星的1/10,發射成本更是只相當於現役軍用衛星的1/30,而性能卻與現有軍用衛星不相上下。

  「百星計劃」有兩大特點

  從軍事戰術角度來看,「百星計劃」有兩大特點,一個是「小」,另一個就是「快」。首先,「百星計劃」均採用小型衛星。衛星作為一種高技術裝備,其造價也高得驚人。一枚可以在太空軌道上運行10年的美國軍用通訊衛星,價格高達8億美元。

  隨著反衛星武器的出現,衛星現在也成了可能遭到攻擊的目標。在未來戰爭中,高價值的衛星已經淪為和步槍、手雷一樣的「消耗品」。即便是美國這樣財大氣粗的國家,也承受不了一場大規模的「太空戰」。軍事衛星的小型化和批量化生產,勢在必行。

  美軍此番提出的「百星計劃」,其實就是一個將軍事衛星採取多國合作批量生產的計劃。根據美國《防務新聞》的報道,「百星計劃」中的小型軍事衛星,每一枚的報價為3000萬美元,價格比一架F-16C/D型戰鬥機還便宜。 

  另一方面,小型衛星具有「快」的特點,更適合作戰使用。軍事衛星屬於高技術的裝備,都是單件生產的,遠不是像坦克和步槍那樣可以批量生產。一枚軍事衛星的製造從計劃到開工再到經過各項試驗,直到發射上天,平均需要兩年時間。

  大型軍事衛星一旦被擊落,將很難及時補充。而小型軍事衛星則可以在數周內做好發射準備,利用低成本的運載火箭迅速發射到太空中。美國雷聲公司行政總裁布萊恩·阿諾德說:「小衛星雖不能完全取代大型軍用衛星,但作『臨時替身』毫無問題。」

  「百星計劃」經費不足

  雖然小型衛星的單枚報價僅相當於一架噴氣式戰鬥機,但是如果大量部署起來,也需要一筆不菲的開支。

  根據美國空軍今年2月提出的6年預算案,能撥給衛星快速反應部隊的只有區區4.09億美元,而6年之後每年的預算大約5000萬美元,這些錢對於打造一支合格的衛星快速反應部隊來說是遠遠不夠的。

  美國空軍副部長塞加感慨地說:「我們現在真是兜里沒錢呀,我們所能想到的就是節約開支,希望五角大樓能多給我們錢,這樣的話才能真正完成衛星快速反應部隊的建設。」

  眾所周知,在美國提出「百星計劃」之前不久,美國還提出了一個「千艦計劃」,要把各國的海上力量聯合起來,共同打擊「恐怖主義」,這一計劃最大的難題就是經費不足,並因此暫告擱淺。

  雖然「百星計劃」在規模上要比「千艦計劃」小很多,但所面臨的問題卻一樣。美軍大部分撥款都花在了戰場上,「百星計劃」命運如何,實在不樂觀。

  新聞延伸:拉攏盟國降低成本

  每當美國希望為某項軍事裝備研發計劃降低成本的時候,它總是會首先想起自己的盟國。

  以美國正在研製的F-35「聯合攻擊戰鬥機」為例,為了降低研製成本和採購成本,美軍提出了「聯合研製」的口號,並拉攏了澳大利亞、加拿大、丹麥、義大利、荷蘭、挪威、土耳其和英國等8個國家作為「研製夥伴國」。這些國家不僅要出錢參與飛機的研製,而且在飛機投產後還要負責「消化」掉近1000架該型飛機,佔到飛機計劃生產數量的三分之一。

  美國提出的「百星計劃」可以看作是「聯合攻擊戰鬥機」研製計劃的太空翻版。而這一次,美國希望北約的所有成員國都要出資建造「太空快速反應」衛星,而且每個國家要一次性地購買五顆衛星。美國對它的盟國開出的「誘人」條件是,「各國可以提升自身的太空技術開發能力,以及共享相關的情報信息,提升聯合作戰能力」。

  不過,這一次美國的盟國似乎不那麼容易上當。尤其是那些經歷過「聯合攻擊戰鬥機」研製的盟國更是如此。在合作開發F-35戰鬥機的過程中,由於美國對一些高技術的把持過嚴,導致它的鐵杆盟友英國曾一度威脅退出合作。

  在這次「百星計劃」提出后不久,許多北約國家首先表示出了擔心:美國對尖端科技的輸出管制之嚴格,是出了名的。如果到時候大家投了巨資卻被告知不能獲得技術轉讓,豈不是把錢往水裡扔?因此英國、德國和法國都保持沉默,看美國到底會拿出什麼籌碼。

  來源:國際在線-世界新聞報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沙發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7-6-23 11:10 | 只看該作者
  美軍提出「百星計劃」,以利用盟國的衛星,打造出一張可在戰時監控全球的衛星網,並可以防備對手的衛星戰。


資料圖:美軍現役「國防支援計劃」導彈預警衛星



資料圖:美軍偵察衛星太空中俯瞰地球



資料圖:外國在太空中部署的通信衛星



資料圖:偵察衛星對地球進行拍照作業想像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6: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