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紐約監獄內的"大學生活":囚犯獲授外界認可學位

[複製鏈接]

9777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積分
1200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ullbird 發表於 2007-5-31 12: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帶著學士帽、穿著學士服、接受頒發的學位證書,這看起來像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畢業典禮。然而,這些從美國紐約巴德(Bard)學院畢業的學生們卻不能走出校門,進入社會。因為他們是紐約州最大的監獄東部管教中心(Eastern Correctional Facility)的服刑人員。

  在這裡,大部分的服刑犯是因搶劫、強姦、謀殺等惡性罪行而被囚禁的,刑期由7年到終身監禁不等。顯然,這不太可能是一個你走進去卻看到他們正在學習18世紀歐洲歷史的地方。然而,這所已經擁有6年監獄授課歷史的紐約巴德(Bard)私立學校,卻為紐約州的監獄在押犯提供大學教育,並授予他們外界認可的文科學位。

  或許與你的想象不同,這些犯人並不是在鐵欄後面上課。他們擁有一間「教室」,白天利用自由時間在裡面學習。所學的課程也很難,為了通過考試,他們幾乎每天學習5~6個小時。所有課程每學期都會變動,唯一不變的是課程性質。所有的都是文科,如英語、社會學、哲學和德語。

  學員薩利赫•以色列爾(Salih Israel)因搶劫殺人罪被判入獄20年。他選擇攻讀德語,是因為他想從原汁原味的德語中讀出德國哲學家們的思想。「黑格爾、馬克思、康德,他們許多著名的思想都是用德文表述的,」薩利赫解釋道。

  因16年前謀殺自己的母親而入獄的喬•博格米尼(Joe Bergamini)說:「職業技能課可以教你一些本領,以便日後找到一份工作。但是它不能教誨你如何思考,創造自己的生活。這是我們許多人面臨的問題。」同樣,因槍殺罪被判刑的肖恩•休(Reshawn Hughes)本不具備上大學的基礎。入獄前從沒有讀過書的他現在希望可以通過不斷學習獲得博士學位。

  目前,美國有超過200萬的監獄服刑人員,其關押的罪犯比例比其他任何西方國家都高。然而,在改造犯人方面,美國卻不見得那麼擅長,幾乎一半的犯人都有「二進宮」的經歷。

  幾乎沒人能否認對在押犯進行思想教育是幫助他們重獲新生的最好辦法之一。但是,當大部分的美國納稅人連為自己的孩子籌備教育經費都愁眉莫展時,誰又願意為這些監獄服刑犯們繳納上大學的費用?

  值得一提的是,巴德學院開設的課程沒有花費美國納稅人一分錢,而是靠私人募款來支持的。

  已經服刑17年的韋斯•肯恩(Wes Caines)說:「能在巴德學習這些精華課程是多麼幸運啊!對於我們這些被社會『放棄』的人來說,連我們自己都不相信能有這樣的機會,他們的投資和幫助使我們感到十分幸運。」當然,並不是每個在押犯都可以得到接受大學教育的機會。僅僅10%的申請人會被錄取。監獄生活壓抑枯燥,無怪乎他們想利用一切機會逃出牢籠,即便只能是思想上的逃離。

  「對這些高牆內的人們來說,這是他們的『心理救生圈』。即使他們距離出獄還有10年、15年或者20年的光景,這也是一線希望,」巴德學院校長里昂•波特斯坦(Leon Botstein)說道。

  巴德學院本身大多數的學生是白人或者有身份的人,比如馬克斯•凱諾(Max Kenner)。他在上世紀90年代還是學生的時候就提出了給監獄服刑犯授課的想法。他也曾經在監獄做義工。通過與犯人們的接觸,他知道他們對學習有極大的渴望,並發現,他從沒遇到過對給犯人提供大學教育毫無興趣的監獄管理者。但是教育很少能有機會向監獄招手。

  特伯薩•嬴(Tabetha Ewing)教授在巴德學院教授歐洲歷史。去年秋季,她開始在監獄教授歐洲歷史課。對於給沒有警衛看守的服刑犯上課有何感覺,嬴說:「當我關上門開始上課時,我才感到這多麼令人驚奇。我們對彼此都很和善。他們十分認真地聽課,以至於我還沒來得及考慮是否有警衛看守。我還會把課程設置的比本校更難些,因為他們實在非常努力。」

  儘管他們可以在有電腦的「教室」里學習(不能上網),但是,他們的學業大多還是在自己的牢房中完成的,伴隨他們的只能是嘈雜的吵鬧。也許對監獄在押犯產生同情是件困難的事,但是在這樣的環境完成學業的確不容易。

  特拉維斯•達善(Travis Darshan)承認,他的狹窄牢房不是理想的學習環境。但是他試圖把吵鬧的聲音過濾掉。他說:「當我開始讀書的時候,我試圖集中全部注意力,感覺就像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這種對學習的渴望讓巴德學院校長波特斯坦都感到驚異。

  巴德學院的監獄課程不僅在紐約東部管教中心開展,還延伸到紐約州的其他三個監獄,共有120名學生。在過去的20多年裡,他們的努力使服刑人員的「二進宮」率從60%降到15%。但是1994年國會取消了對在押犯教育改造的資金支持,許多課程被迫停止。

  在巴德學院看來,對服刑犯進行大學教育對監獄管理來說省事多了。打架鬥毆不會隨意滋生,相反,當你走近犯人的時候,或許會發現他們正在談論盧梭(Rousseau)和馬基雅弗利(Machiavelli)。

  由巴德學院的經驗可見,在今天的美國監獄,服刑犯們帶著強烈的學習願望,對自由的渴望,對新生活的嚮往站在公眾面前,這些彷彿使他們從特殊的身份一下轉變為最渴望知識的大學學生。
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我可以增加它的深度,我不能左右天氣,但我可以掌握心情;

我不能改變容顏,但我可以展露笑容,我不能控制別人,但我可以主宰自己;

我不能預知明天,但我可以把握今天,我不能樣樣第一,但我可以事事儘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1: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