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李零:讀《論語》,談孔子

[複製鏈接]

9777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積分
1200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ullbird 發表於 2007-5-7 21: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什麼是喪家狗 
    什麼叫「喪家狗」?「喪家狗」是無家可歸的狗,現在叫流浪狗。無家可歸的,不只是狗,也有人,英文叫homeless。 
    讀《論語》,我的感受,兩個字:孤獨。孔子很孤獨。現在,有人請他當心理醫生,其實,他自己的心病都沒人醫。 
    在這本書中,我想告訴大家,孔子並不是聖人。歷代帝王褒封的孔子,不是真孔子,只是「人造孔子」。真正的孔子,活著的孔子,既不是聖,也不是王,根本談不上什麼「內聖外王」。「若聖與仁,則吾豈敢」,這是明明白白寫在《論語》裡面的。子貢說,孔子是「天縱之將聖」,當即被孔子否認。讀我的書,你會明白,為什麼孔子不接受這個榮譽,而他的學生一定要給他戴上這頂帽子。 
    我寧願尊重孔子本人的想法。 
    孔子不是聖,只是人,一個出身卑賤,卻以古代貴族(真君子)為立身標準的人;一個好古敏求,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傳遞古代文化,教人閱讀經典的人;一個有道德學問,卻無權無勢,敢於批評當世權貴的人;一個四處遊說,替統治者操心,拚命勸他們改邪歸正的人;一個古道熱腸,夢想恢復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惶,也很無奈,唇焦口燥,顛沛流離,像條無家可歸的流浪狗。 
    這才是真相。 
    孔子絕望於自己的祖國,徒興浮海居夷之嘆,但遍干諸侯,一無所獲,最後還是回到了他的出生地。他的晚年,年年傷心。喪子,哀麟,回死由亡,讓他哭幹了眼淚。他是死在自己的家中———然而,他卻沒有家。不管他的想法對與錯,在他身上,我看到了知識分子的宿命。 
    任何懷抱理想,在現實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園的人,都是喪家狗。 
  真孔子和假孔子 
    真孔子是教書匠的祖師爺。 
    歷代統治者給孔子的封號,全是屬於追封,即現在說的追認。這些顯赫的頭銜,幾乎全是假的,王、公、侯、聖,通通都是假的,真的只有一條,就是師。孔子在民間辦學,培養新君子,教他們讀古書,習古禮,然後去當官,當他認為的好官。他的學生,很多都當了官。後世的讀書人,不管教人的還是被人教的,不管是準備當官的還是已經當了官的,都奉他為老師。中國古代的職業神,例稱先某,比如耕田要奉先農,養蠶要奉先蠶,當木匠要尊魯班。先師就是最早的老師。北京孔廟,隔壁是國子監。孔子是教書匠的祖師爺。這條是真的。他活著的時候就是教書匠。
假孔子是歷代統治者的意識形態。 
    漢以來尊孔,主要是拿孔子當意識形態,特別是支配讀書人的意識形態。秦始皇,大一統,統一學術,失敗。他想統一,沒搞好,跟讀書人鬧翻,導致焚書坑儒。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對讀書人送溫暖,表關懷,才從根本上扭轉局面。他的獨尊儒術,目的不在復興學術,而在統一思想,令天下英雄,盡入彀中。孔子死了,人不在了,但意識形態,一直靠他抓。歷朝歷代,替皇上把思想門,站言論崗,全靠他。 
    我喜歡活孔子、真孔子,不喜歡死孔子、假孔子。 
  孔子不是聖人 
    聖人也叫聖者,其實是聖王,先秦古書都是這麼講。翻成現代話,就是英明領袖。孔子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聖人,誰敢不敬?《論語》、《墨子》、《老子》都敬。《老子》講聖人,比孔子還多,81章,三分之一都是拿聖人說事。他們都相信聖人,聖人是好人中的大好人。俗話說,好人總是多數,只有莊子,說壞人才是多數,甚至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聖人一級的好人,幾百年才能出一個,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聖人是帶有復古色彩的概念。聖人是什麼人?都是死人,沒有一個是活人。孔子說,他是見不著的。當聖人,要有兩個條件,一是聰明,天生聰明;二是有權,安民濟民。 
    沒有這兩個條件,不能當聖人。 
    我們要知道,只有全國人民的大救星,才叫聖人,這是孔子心裡的一把尺。 
    孔子的處世哲學 
    中國的知識分子,拙於謀生,急於用世(李敖語)。這是孔子的遺產。《論語》一書,從來不講謀生,除了做官食祿,其他營生,工農兵,做買賣,都不幹,尤其是種地,絕對不考慮。他培養的君子,在無官可當的情況下,一定要準備挨餓,寧肯粗衣惡食、住破房子,不改其樂。他的典型說法是,「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在他看來,種地,只會餓肚子;讀書,才能吃官飯。長遠看,吃官飯,肯定比種地划算。 
    處世,要看有道無道。 
    孔子認為,危險的國家,混亂的國家,不能呆。邦有道,一定要出來做官,不做官,守貧賤,是恥辱;邦無道,一定要躲起來,出來做官,求富貴,也是恥辱,他還告誡,邦有道,要直言直行,但邦無道,說話要小心,無原則的事不能幹,但有原則的話也不能講。有一次,孔子跟顏淵說,這叫「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誰能做得到?就咱倆。子路聽了不服氣,說打仗,您和誰在一塊兒(意思是碰到危險,誰來保護您),被孔子臭罵。他太莽撞,哪裡會玩這一套。 
    對於亂世,孔子的基本態度是,既不合作,也不抵抗。或者用王世襄先生的說法,是「既不自尋短見,也不鋌而走險」。這是他的處世之道。(作者:李零)
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我可以增加它的深度,我不能左右天氣,但我可以掌握心情;

我不能改變容顏,但我可以展露笑容,我不能控制別人,但我可以主宰自己;

我不能預知明天,但我可以把握今天,我不能樣樣第一,但我可以事事儘力。

198

主題

8841

帖子

199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1
沙發
xinjinni127 發表於 2007-5-8 14:39 | 只看該作者

于丹談過孔子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918

帖子

59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1
3
hz0313 發表於 2007-5-8 21:3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918

帖子

59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1
4
hz0313 發表於 2007-5-12 19:0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8: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