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相聲小品必將淪為世界歷史文化的糟粕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07-4-8 08: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張懷舊  2007-3-20
  
  長期以來,中國人一直迷戀著相聲與小品這兩種所謂雅俗共賞、所謂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一度陷入走火入魔的境界。相聲的起源,據史料記載,它最早發源於北京與天津街頭小攤小販的激情叫賣。歷史已經告訴我們,相聲=叫賣,關於這一點,後現代相聲藝術大師郭德剛已經將它演繹得淋漓盡致,所不同的是,郭德剛賣的是減肥藥,而那些小攤小販賣的是糖葫蘆與狗不理。我堅信,郭德剛如果扛一把糖葫蘆或者提幾包子走上街頭,一定被眾人搶購一空。但這瑣碎的文化零食永遠也成不了民族的正餐,它永遠也填不飽那些因為文化匱乏而飢腸轆轆的人民大眾。它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全民族的胃下垂,嚴重阻礙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健康發育。

  為什麼我們如今耳熟能詳的那些相聲演員多來自於京津兩地呢?這與他們自古以來一直擅長的叫賣有著深刻的歷史淵源。同樣道理,為什麼小品演員多來自於東三省?因為小品直接起源於「二人轉」,作為中國頭號小品藝術家,趙本山先生一直就是在二人轉的舞台下茁壯成長到四十歲才走上歷史舞台的。所以我說,中國的小品是「一個人開著十億人的玩笑」,如果說這也是藝術,那我恐怕真要狠狠地崇拜一下中國人了,因為中國人太開得起玩笑了。
  「下蛋的公雞,公雞中的戰鬥機」,這就是中國人?
  
  很多年了,中國人一直沉迷於自己的快樂與微笑,從不思考。他們渴望快樂,因為他們剛剛快樂起來沒多久,算起來三十年還不到;他們喜歡微笑,因為他們很少能夠真正地微笑,他們常常睚眥必報。是相聲與小品讓他們綻開了燦爛的笑容,他們無一例外地喜歡上了它。

  讓我們來看看相聲藝術的表現形式吧。比較有名的是馬三立的《逗你玩兒》,這相聲好笑吧?好笑!確實好笑。講述的是一個孩子幫她媽媽看著那些曬在繩上的衣服不讓別人偷走,有一小偷過來告訴那孩子他的名字叫「逗你玩兒」,並教孩子說了幾次,後來小偷把衣服偷走了,孩子喊:「媽媽,有人拿衣服。」媽媽在屋裡問:「誰啊?」孩子說:「逗你玩兒。」小偷偷了好幾次,孩子都如實向媽媽稟報,媽媽問是誰,孩子就說「逗你玩兒」。如果你聽了這個故事實在想笑就笑吧,沒什麼。這是藝術嗎?是小偷的藝術?這分明就是在惡毒地咒罵中國人,傻斃孩子,傻斃母親!我每次聽到這樣的相聲,內心總會泛起悲哀,一點也笑不起來。

  除了馬三立,還有馬季、侯寶林等,在他們的所謂作品中,無一例外地誹謗了中國人。他們在台上說著,台下十幾億觀眾激情澎湃、掌聲雷動、哈哈大笑……他們用笑聲淹沒了自己卑微的人格。

  後來又出現一幫繞口令的,一口氣說了很多人名、地名、菜名,你想不鼓掌都不行。接著就開始拿葡萄與扁擔說事: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 扁擔長,板凳寬,扁擔沒有板凳寬,板凳沒有扁擔長,扁擔綁在了板凳上,板凳不讓扁擔綁在了板凳上,扁擔偏要扁擔綁在了板凳上……這叫什麼?文學藝術還是潑婦吵架?這種低智商的舌頭遊戲流行起來之後,風靡全國,到小學一看,那些孩子沒事就說這幾句,互相攀比看誰說得流利,我就參加過這樣的比賽,我感到可恥。

  相聲,說是藝術,倒不如說是雜耍,它為中國人民創造了無比豐富的文化糟粕。

  後來觀眾鼓掌鼓累了,結果他們就不要屁臉主動要求大家鼓掌。馮鞏一上台就說,觀眾朋友門,偶想死你們了!僅以此招博得台下的一陣掌聲。他也是實在沒折了才跟呂麗萍演電影、跟周淘演小品的。他太有才了。
  
  
  終於有一天相聲市場不景氣了,觀眾疲憊了,好,東北人民振逼一呼,走,干小品去!潘長江一得瑟,舉國歡笑,就好象潘長江不是中國人一樣。是的,潘長江演過不少日本鬼子,也許很多中國人是把他當作鬼子來微笑的。

  《賣車》《賣拐》系列、《超生游擊隊》、《策劃》等等等等,不是教人學壞就是叫人耍心眼。如果把這些小品翻譯成外文傳向全世界,恐怕全人類都要為此瞠目結舌,他們會問,原來地球上還有這類人?事實上,中國人一點也不擔心被人貽笑大方,《劉老根》、《小房東》,他們拚命地策劃著一集又一集的文化喜劇,他們絕不會意識到這是國人的意識悲劇。本性使然,利益使然,智商使然。

  小品,說是藝術,倒不如說是伎倆,他教會了中國人勾心鬥角、爾虞吾詐的高超技術。

  
  除了養活一大批油嘴滑舌、嚼舌頭根、不勞而獲的跳樑小丑之外,相聲與小品的社會價值幾乎為零,歷史可以證明這一點。根據進化倫的原理,人民群眾絕不會永遠做傻斃,他們總有一天會成長起來,一步一步地摒棄偽文化,興緻勃勃地追求真藝術。

  中國有最好的相聲演員,但拿得出手的演說家卻一個也沒有,相聲演員永遠也不可能參加像美國那樣的總統競選,似乎全體中國人都在說相聲,很滑稽。中國有最好的小品演員,但永遠也不會有湯姆.克魯斯那樣的演技,事實上全體中國人都在演小品,很搞笑。

  
  請大家在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為相聲或小品歸個類吧,到底是文學還是藝術?是音樂還是舞蹈?是電影還是話劇?我自然科學還是思想理論?傻眼了吧?不笑了吧?如果要我歸類,我會毫不猶豫地將它歸在垃圾的一類。也許我這麼做會讓很多人傷心,這會讓他們失去很多快樂,但我想說的是,以醜陋與麻木作為代價去換取笑聲,這樣的代價是不是大了點?
  
  外國人創造了芭蕾舞、讚美詩、詠嘆調、舞台劇,人有《大河之舞》、《小天鵝》、《獻給愛麗絲》,我們有什麼?我們唯一的辦法就把農民送到國外表演小品,讓他戴上帽子捲起袖子告訴世界人民:我是農民,我是一位中國農民,我是地球東方的農民卓別林!我非常有才!是我創造了中國的舞台文化,我是中華民族不可多得的一塊瑰寶!

  《醜陋的中國人》我沒看,我一看標題就知道內容了,我不忍目睹那樣的慘烈場面,我怕我年僅三十歲的生命承受不了那樣的憤怒。

  但凡是藝術、是文化,都會廣為傳播、貫通歷史、傳承經典、書寫文明。為什麼相聲與小品傳不到國外?因為它只是中國人自愚自樂的工具,它對於全球化進步思潮的發展沒有任何的益處,對於全人類的智商提高也沒有任何的積極意義,所以它永遠也得不到世界人民的認可!即便有一天相聲與小品僥倖成了中國的國粹,它也必然被世界文化擋在大門之外,它是世界歷史的污點與笑柄,它必將成為全人類集體唾棄的文化糟粕,就象中國青代婦女的裹腳布一樣,走投無路、壽終正寢才是它必然的歷史命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21: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