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物權法、釘子戶,中國又進入多事之秋

[複製鏈接]

1202

主題

3990

帖子

191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91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xwsxws 發表於 2007-4-2 21: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重慶冒出一個釘子戶,據說是「史上最牛的釘子戶」。房子沒拆已經兩年了,傲然挺立像塊陣地。

  但是應該看到:這個釘子戶並不能代表大部分群眾,並不是那些不公平拆遷、不合理拆遷有理無處申述的受害者。他是能把自己利益最大化、最有本事的一部分人。他得到的補償款已經遠超過其他拆遷戶。他如果成功意味著新的不平等,意味著先前和房地產商達成協議的人的不公平, 以此為例,一定會引出蝴蝶效應,爆發新的利益紛爭,引爆更多的社會衝突。

  開發商和拆遷戶之間不可能有絕對的公平尺度,時間引出的價值變化就是一項嚴重的不平衡要素。這類衝突既然法院已經裁決,那麼執行法院裁決是唯一的解決辦法。法院代表著政府和法律。事情已經鬧到這種程度,就絕沒有別的選擇。法律白條,政府威信的喪失,這意味著今後群眾再也不把希望放在政府身上,那麼找黑社會或者大規模暴動是必然的出路。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社會解構了。

  現在最興奮的是自由派人士,「以維權為名」大肆鼓噪,以為找到了摧毀政府的根據,巴不得政府威信喪失、垮台。尤其是地方主義很嚴重的省份,官方媒體竟然也乘機推波助瀾,他們的目標是挑戰中央權威。

  中國目前改革到了關鍵時期,已經不是經濟改革就能解決問題了。一部分人利用體制內優勢,以所謂保護和增值「國有集體財產」為名大肆侵吞國有財富。他們高唱著「國家和公眾利益」在拆遷、改制、接軌等等時機,大肆剝奪人民利益。用「響亮的口號」謀部門利益和個人私利,而普通人卻無法對抗。這樣的例子多了,很多人忿忿不平,因此為個人利益而激烈對抗例子越演越烈。既然政府人員有謀私的嫌疑,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也就喪失了威信和輿論支持。

  這都是政權失去權威,社會開始解構的信號。

  物權法的出台也是形勢所迫。一方面是老百姓維權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將不當財產合法化的圖謀。由於普遍出現的將國家、集體利益個人化,現在的社會找不到一條調節人與人之間利益共處、共贏之路。個人和個人之間,個人和政府之間都難以達成信任。達不成信任時,維護合法權益和擴張最大利益就難以區分了。解決的路子也不再是協商,而是暴力。網路的出現使得所謂「弱勢」一方有了依靠。「物權法」不過是「人質」,只有那些有實力有膽子人才會用,才能用得好。

  但是這種對立的成本實際是要轉嫁到整個社會的,是政府威信掃地,是社會解構。自由派以「維權」為名真正要的是奪權或者叛賣。

  社會解構是可怕的,一旦解構,中國又將是一盤散沙。又回到明末和清末民國時期,陷入列強橫行,被侵略、被奴役的災難處境,國家民族毫無尊嚴可言。

  強大的國家必須有堅強有力的政府, 說:「日本敢於欺負我們,主要原因在於中國民眾的無組織狀態。」。「帝國主義侵略者應當懂得:現在中國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

  這個道理,應該向全體人民強清楚,右派、自由派的背景和險惡用心應該被揭穿。

  政治體制改革滯后,是造成社會出現大規模動亂的根源,小的利益調節已經不能滿足人民對政府的要求。重建政府威信,必須重組中國的政治力量,要找到並依靠新崛起的政治群體,這是歷次改革和革命能成功的原因。

  當前人民群眾不滿的不是沒有所謂的民主權力,而是利益分配不公,黑箱操作,貪污腐敗,財富莫名其妙地被剝奪。所以迫切需要的是監督權的放開。而不是那些自由派以民主維權為名試圖奪權。

  現代科技技術為政治體制改革創造了條件,政治體制改革的當前的目標是:政府對外工作全部透明化;對非國防和安全領域的經濟文化建設決策公開化,專人負責;公務員財產公開化,全部做到網上公示。不留任何工作死角。廉政措施可以從部分部門開始,逐步擴展到整個政府。

  第二、聘請德高望眾由群眾或者網民選出的政府監督代表,他們有質疑政府決策的權力,並能隨時檢查政府部門工作。

  第三、同時要強化政府權威。令行禁止。只要人民群眾相信政府在為人民辦事,不謀私利,那麼任何困難都能克服,輿論永遠站在政府一邊。

  一道閃電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20: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