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華人的基督教情節和白人的去基督教趨勢

[複製鏈接]

995

主題

4748

帖子

153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3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iebling 發表於 2007-3-25 21: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華人的基督教情節和白人的去基督教趨勢

  作者:ContiConti

  《我們曾經都是魚》讓人聯想到這些年來的轟轟烈烈的海外華人信仰基督教
的情形,以及對比之下歐美白人中去基督教的趨勢也愈演愈烈,彷彿一個人一生
都在追趕別人,到頭來還是比別人慢了半拍,反倒不如靜下心想一想,什麼是應
該追求的,什麼是應該捨棄的。

  奇怪的是海外華人信仰基督教的人士中,以知識分子居多,什麼博士什麼教
授都孜孜不倦地傳道佈道,不以科學理性對待人生,而是號召親友或華人眾生入
教。那麼為什麼這些學了大半輩子科學的華人,還是要以反科學來作為自己的后
半輩子的信仰呢?這是不是和大部分出國的留學生在國內沒有接受過真正的科學
教育有關係呢?還是他們到了西方后,沒有真正能領悟到西方社會的科學精華,
而把多年以前西方的宗教狂熱視為Fashion?還是因為華人社交圈太小,傳道士
們趁虛而入,以『團聚互助』為名,將他們網羅進去?個別傳教士還有政治原因,
來籠絡來自大陸的『迷失』的華人?

  可能這些原因都有。正像黑人的教會裡大部分是黑人在那裡靈魂附體一般地
又唱又跳一樣,華人教會裡很少見到白人的身影。有趣的是,去教堂做禮拜等
『聖』事,現在也轉變為各個教派自己的行動了,教堂早就變成某個地區、某教
派以及某個種族的聚會地點,而有些教派還互不買帳,為爭正宗而互相敵視。而
西方人的去宗教化,也是非常明顯的。在物質文明極大進步的今天,西方白人傳
統上的禮拜日還有多少人上教堂?還有多少青年人有著真正的宗教信仰?在教堂
里,多數是白髮蒼蒼的老人,可見宗教信仰的衰退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不知研究
宗教的人有什麼高見,這種狀況是不是應該稱作『當代基督教的異化』。

  曾問過信教的人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回答多數是含糊其辭,不過總是以非理
性的執著來回擊。那麼對於中國人來講,信仰應該是自由的,不過起碼應當認識
宗教的歷史、內涵還有當代的變化。如果把科學當作掙錢的飯碗而把信仰當作無
往不勝的工具,就好像腳踏兩隻船的偽特聘教授一般,干著兩邊討好的事,還喊
著反科學的口號。要是真信仰上帝,為何不統統辭職不做教授不當博士?可見華
人當中信教的大多數人,恐怕只是『迷』信了。

  不知道如果有一天,歐美的白人大都不去教堂不信仰基督教,這些華人傳道
士還有沒有今天的底氣了。

4

主題

152

帖子

3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3
沙發
hellen_luo8705 發表於 2007-3-26 06:0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liebling 的帖子

頂!

我們這兒的留學生(都是博士)也有不少人入教。他們入教的原因大致如下:

剛來時候人生地不熟,沒有人關心。入教的老生(也是中國人)就會在Orientation上面跟新生說:我們帶你們去熟悉環境,讓你們認識更多的中國人。當然,他們不說明白他們是教會的。然後帶新生購物,之後就立即帶到挺遠地方的一個教堂(那是他們入教的地方),唱歌,吃飯,聽講座。好多新生以為真是幫助自己的呢,結果聽了半天教堂的東西,發現原來目的是讓自己入教!

老生還把新生名單分配開來,形成一對一或者一對二的攻勢,大體上就是周末的時候開車帶你去比較遠但是東西比較全的超市購物,然後上教堂。有些人礙於面子,又覺得周末去趟超市的待遇確實挺好的,到了教堂還有吃有喝,還可以碰到其他中國人說說話充實自己單調無聊的生活,所以就半推半就,去聽了。然後稀里糊塗就洗了。

入教之後卻發現要交工資,學生沒有錢,交得少,覺得不好意思了,於是幫教會幹吸引新教徒的「善事」,變成老生去找又一幫新生去了。另外有一些人就干起了在教堂里講故事的任務。掛著理工科博士頭銜去做神如何正確的報告殺傷力那叫強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3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7-3-26 10:09 | 只看該作者
對於中國教會沒有白人的原因,大部分原因是中國人教會用國語或粵語講道。

基督教是信仰,與科學是兩個領域,基督教不反科學,也不反智。

我們教會是跨整個大溫哥華地區的,並無地域之分。

白人也有年輕人信教,老人比年輕人多,原因之一也許是年輕人本身就不如以前生養眾多,另外一個原因有些教會對可能忽略了護教,導致年輕人對真信仰了解不多。

教會的目的是傳講神的真道,領受聖禮,肢體間操練愛心。教會不是營利組織,奉獻是因為萬物源於神,奉獻為表我們感恩之心。奉獻主要用途包括牧師,傳道的薪水,教堂維護的開資,福音事工,差傳,宣教事工,培訓事工,關懷事工等。奉獻是基督徒的本份,捐得樂意,才為神悅納。奉獻需要操練。

很感恩,那些默默付出的學校的高年級學長,他們關心的不是低年級同學的錢包,他們關心的是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知道賺得整個世界,失去生命有何益處呢?

[ 本帖最後由 同往錫安 於 2007-3-26 10:11 編輯 ]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152

帖子

3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3
4
hellen_luo8705 發表於 2007-3-27 09:12 | 只看該作者
香港的巴士roadshow的手機鈴聲下載廣告是這麼說的:要想獲得該支歌曲作為手機鈴聲,只要撥打*****即可!然後出現一行小字:為了彌補通信公司的運營成本,每支歌曲收取6元費用。你說這個公司是不是非營利性的?

即使是非營利性組織,也不是說是做好人好事的,而只是收入大於成本部分如何處理。如果被當作利潤分配,就是盈利組織,如果收入大於成本部分繼續進行投入(比如建教堂,招收臨時工人,開信徒集會等),不做成賬面上的利潤,就是非營利組織。對兩類組織的劃分,由各自的章程而定。公立學校是非盈利組織,難道學校就不賺學生的錢嗎?如果花錢為了壯大基督教,而不是給教徒們分紅,就可以說基督教用教徒的錢做自己的事,就是剝削,就是從信徒的口袋裡掏錢。「捐得樂意,才為神悅納」,這句話的目的是為了讓信徒們不但要交錢,思想上還不能遲疑,不能捨不得。要不然,主會不高興的!

「很感恩,那些默默付出的學校的高年級學長,他們關心的不是低年級同學的錢包,他們關心的是他們的靈魂。。。。」很坦白地說,我也不知道他們是否關心我們的靈魂,我只知道只要有人表現出對基督教不感興趣,下回就不會有人開車帶他們去超市。生活都不關心了,談何而來關心靈魂?

還有一個建議,如果斑竹是大學的學長的話,千萬記著不要給剛來的兩眼一抹黑心情孤獨中國學生太多的壓力,即使他們不願意上教堂聽講座,也發揮一下同是中國人的精神,在生活上幫幫他們。

如果不是,請原諒,當我沒有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5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7-3-27 12:17 | 只看該作者
恩,奉獻有時的確成為未信主的朋友的一個障礙。其實只有當我們懷著感恩的心的進候,我們才可能樂意奉獻。

如果三五知己喜歡登山活動,大家拿出錢來作為基金,可能不會有什麼抱怨之類,因為大家都很ENJOY,錢沒有白化,是嗎? 而我們奉獻也有這樣的一部分原因,教會要傳揚福音,培訓門徒,資料等都要開支啊。。。而我們得到的是世上最好的寶貝-主自己。心在哪裡,財寶就是哪裡。這是我的體會。

我不是學長,但是你提到的那些狀況值得關注,關心他人是本份,不應當是手段。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3 14: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