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三一真神

[複製鏈接]

24

主題

309

帖子

10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帝國驕雄 發表於 2007-2-15 15: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三一真神

  當聖經的作者告訴我們,所造之物的設計是要彰顯神時,我們就必須了解其意為,三一真神及耶穌基督自己,都要在受造之物中得彰顯。不僅子,父與聖靈,也要在創造中彰顯出來。借著所造之物,上帝的實在及神性都是『可以曉得』的。
  
  對心思開明,願意認識祂的人,上帝是偉大的一位,是十分清楚的。每一個人,即使別的甚麼也不知道,對自己個人的存在都是清楚感知的。人人都直覺地感知,必然有偉大的一位創造人的個體,所以人要對祂負責。現代科學家,比一般人,更應該能認識到他自身的基本科學因果原則所有的含意。只有一位有位格的神,才能構成包含個人位格之人類的第一因。這項偉大的真理已在第一章中詳細論述。
  
  創造的宇宙是一個,證明上帝只有一個。宇宙是一個(英文為universe, 不是 multi-verse) 現代科學家在其不斷努力尋求宇宙性規律,一致的諸般原則,及事物根本上的一致性上,認識到這一點。但是,這個宇宙,在其一致性中,仍然具有大的差異性,與多樣性。一個人類,但有許多人。一個基本的實體,但有無數的彼此之間的關係。這些事實豈不應該引領人,在潛意識中認為上帝也是不同的合一嗎?想到祂是一個,但顯出自己不止於是一位嗎?但是,初看起來,似乎這真會領人直接進入多神論,或泛神論,或二元論。早期各民族幾乎一般都漂入泛神的二元論或多神的信仰,我們或者由此可以獲得了解。從根本來說,這種漂流可以代表對創造主具有三個位格的神性之洞見的敗壞。因為,宇宙終極是一個『三一體宇宙』,特別反映出其創造主具有三個位格的特性。
  
  第一,多神的信仰是不合理的。若神不止於一個。就不會有任何一個神是無所不在,無所不能,而那是我們剛剛所說真神上帝所必須具備的條件。並且,宇宙並非多個宇宙。其在『時-空-物質』上之廣大榮耀的合一,只在其第一因是合一的第一因,而非多個第一因的聚合時,才能得著解釋。那多神聚合分擔創造責任的觀念,正是其自身的否定。
  
  其實,實際的多神信仰,通常只是將宇宙本身與上帝視為一體之泛神論的一般表達形式,在經驗中稱為精靈崇拜。一個在本質上與宇宙及其各樣組成的部分同義的神,絕不會是宇宙的因。 至於二元論呢?兩個相等彼此相鬥的善惡之神的哲學呢?實際上,這高舉了撒但至他所想要的地位--與上帝同等。在這項信仰中,撒但與上帝同樣是永恆的,在本質上是同樣的生靈,只是在道德上,他與上帝為敵。上帝是愛,是聖潔的,而撒但是恨,是惡的。二者被視為永遠相敵對。這樣的哲學的確表面看來有合理性。惡在世上是一股十分強大的力量。人幾乎可以相信,惡比善更強,相信在這兩個神中,撒但有更大的力量與地位。
  
  但是,我們已經明白,實際只能有一個第一因。那反對多神信仰的同樣的理由,也可用以反對二元論。即使在宇宙中有兩個彼此衝突的原則,但仍是一個宇宙。一個宇宙必有一個宇宙性的第一因。因此,若不是上帝創造了撒但,以後他變成了惡的,就是撒但創造了上帝,後來祂變成善的。他們不可能都同等是宇宙的第一因。 現在即使我們相信,真理永遠在受刑,錯謬永遠在寶座上,我們仍然必須要衡量那奇怪的事實,就是我們知道,誠實總是優於欺騙,對總是優於錯。若撒但真是所有人的創造主,若真的這世界大部分在他的控制之下,為何大部分的人雖然發現行錯是如此自然,但仍都感到他必須行義呢?在每個人裡面,都深切感知,愛,公義,聖潔,所構成的實際,比仇恨,不義,罪惡所構成的更高超。甚至不相信公義慈愛上帝的人,也不斷地因世上充滿仇恨殘暴而煩惱。這種現象唯一合理的解釋是,真實的創造是良善的,罪惡雖然侵入並強而有力,但只是暫時的。這樣,依因果律的原則,所有實體的第一因是上帝,撒但只是後來擾亂上帝創造的闖入者。當然,寫聖經的人所教導的正是這樣的教訓。
  
  總之,不論是多神論,泛神論,或二元論,都不能滿足第一因的條件。多神信仰(實際生活中是多神的泛神論)與宇宙的成因不合,二元論(二神)與普遍感知善勝於惡的成因不合,只有一神論(一神,既內在又超越)能毫無問題地成為第一因。後者必須是一神,具有沒有任何其它一位具有的完全的能力與聖潔。『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除我以外再沒有真神。』【賽 44:6】因果律,適當的應用, 不僅領人到主因,更領人生髮出一位永恆,具有位格,創造主上帝的觀念。
  
  那麼上帝如何能是三位呢?為了了解這一點,人必須記住,這項教義並不是說有三個神。『三神』與其它形式的多神論一樣,同樣是不可能與錯誤的觀念。只能有一位神,祂是那偉大的第一因,是一切實體的創造者。
  
  但是,若上帝只存在於祂那無法解說的合一里,祂就永遠不能真正為人所知。祂基本上是永恆的,無所不在的,超越的神, 是那偉大的第一因,是萬物的根源。但是,無所不在,就永不能在任何地方被看見,被聽見,被感知。又因為祂的創造不是隨便的,其中必有目的,並且,那目的必須是能傳達的。因此,祂必須以某種方式被看見,被聽見。祂必須是一位既是無限,又是有限的神;是無所不在及永恆的,但仍然能在時間及空間中為人所了解。祂必須看似矛盾的,既是源頭又是彰顯源頭的,既是父又是子。
  
  不僅這位不能看見,不能聽見的上帝必須在客觀中被看見,被聽見,也要在主觀中被了解,被經驗。所創造的生命必須與創造主的生命保持生命的聯結。上帝的靈必須運行在上帝的創造之上,必須住在其內,並使其獲得力量。聖靈的活動必須與父,子的活動有別,但又是與父,子不能分開的一位。  
  所以,上帝是一個上帝,但必須是父,子,聖靈。上帝在創造上是父,在宣告上是子,在給與上是聖靈。子是父的獨生子。聖靈是父,子二者永恆的施與者。
  
  三一真神的教義,不但不是不自然,或自我矛盾,而是深深地包含在實體的性質之中,及人對上帝直覺的感知里。人總是覺得,並在他心中知道,上帝在那哩,在每個地方,知道祂是萬有看不見的源頭。但是這項對上帝是永恆,無所不在的父之深徹的感知,人使之敗壞,成為泛神論,再最終化為自然主義。
  
  同樣的,人總是認識到,上帝總會有辦法在人的層面上顯示祂自己,好使人能夠看見,及辨別祂創造主的神性與旨意。但是這榮耀的上帝為子,為道的真理,人將之扭曲為偶像崇拜,不斷尋求或用物質,或用形而上的理論,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建造上帝的像。
  
  最後,人總渴想在經驗中認識上帝,並且如此,感覺上帝住在祂的創造之內,尤其在實際與人生命的聯結上彰顯祂自己。這就是上帝聖靈的實在,但是,人再一次敗壞了這項榮耀的真理,將其化為神秘主義,狂熱主義,甚至鬼魔崇拜。
  
  這樣,人總是感知,並且,他若是要,就可以了解,上帝是父,子,聖靈。但是,他卻將之敗壞,將真神上帝變成泛神論的自然主義,多神的異教崇拜,及鬼魔崇拜的交鬼。『我所找到的只有一件,就是神造人原是正直,但他們尋出許多巧計。』【傳 7:29】『因為,他們雖然知道神,卻不當作神榮耀祂,也不感謝祂。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無知的心就昏暗了。』【羅 1:21】這樣,三一真神的教義,不僅啟示在聖經之中,並且包含在每項事物的本性中。上帝既是萬有的創造主及維持者,期盼在祂創造的結構中,找到祂聖德清楚的見證,乃是合理的。『諸天述說神的榮耀;穹蒼傳揚祂的手段。』【詩 19:1】誠然 這正是羅馬書一章二十節所宣告的。


http://www.zschurch.com/bible/church/001/099/chapter04.html

24

主題

309

帖子

10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0
沙發
 樓主| 帝國驕雄 發表於 2007-2-15 15:11 | 只看該作者

空間的三一體

空間的三一體

  試著一個一個地去思想空間,時間,及物質。以空間來說,這個宇宙是個三度空間的宇宙。不多也不少。直線與平面之中都沒有真正的實體,這些只是思想中的觀念,並不真實存在。實體需要空間,而空間是三度的。更有進者,空間的每一量度都佔有全部空間,正如神的每一位都彼此同等,並完全是神。
  
  從人考慮被造的宇宙的自然觀點看,我們可以說,三度,或三向,是東西南北上下的方向。或者,簡單的說,稱它們為長闊高。每一個的範圍都是無限,也都佔有了整個空間。試想像只有一度空間存在,比如說長,即使它無限的大,也是無法想象或了解它是甚麼樣子。『從未有人看過一條線。』人若畫一條線,無論何等細,若要能看見,就必須有寬度,而有了寬度就不再是一條線,而成為平面了。這樣,一度空間的存在只能在二度空間的結構里表達出來。必須有第二度空間,才能顯明第一度。[b]必須同時有寬度才能顯出長度來。
  
  有了長與寬表達物體的實在時,我們才能看見。這用『二度空間』表示實際存在的方法,普遍為人採用。並且,實際說來,想象二度空間的東西,比在三度空間中容易得多。圖畫是畫在二度空間里,建築圖(即使是為三度空間的建築),也是在二度空間里畫出來。幾乎所有表達實體的方式都是如此。例如,典型的工學生,在學習工程製圖時,發現在二度空間中想象,比在三度空間中容易得多。雖然想象一度空間十分容易,但他發現用一度空間根本無法表現出任何實體。為了感知一度空間及三度空間,二度空間乃為必要,並已足夠。
  
  同樣的,那永在的父神,那無所不在的上帝的靈,是由成為肉身的道,上帝的兒子,上帝的第二位,彰現出來,使人可以看見。但是神實驗性的實在,則需要不僅承認子所啟示的父的存在,更需要借著聖靈經驗上帝實際的臨格。保羅寫道:『人若沒有基督的靈,就不是屬基督的。』【羅 8:9】又說:『我們....借著祂(基督)被一個聖靈所感,得以進到父面前。』【弗 2:18】同樣的,空間的實體不僅需要長度,寬度,也需要高度。雖然實體可以用二度空間表現出來,但那所代表的實際物體的存在,則需要完全的三度空間。雖然平面可以看見,卻不能經驗。真實的世界是個三度空間的世界,不多也不少。總之,我們可以說,長度的存在只能由寬度才能顯明,並要有高度才能經驗。雖然所有的空間是一個,但只能在二度空間中想象,並只能活在三度空間里。空間是以一個量度去辨識,在兩個量度中成為可見,在三個量度中可以經驗,正如上帝以父為名,在子里成為可見,在聖靈里可以經驗一樣。而且,完全的空間是以其容積量度,由其三度的量相乘而得。『三一體』的數學正是如此,它不是:1+1+1=1(這樣就會構成矛盾),而是:1X1X1=1,而那是完全莫測高深的真實。

[ 本帖最後由 帝國驕雄 於 2007-2-15 15:13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主題

309

帖子

10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0
3
 樓主| 帝國驕雄 發表於 2007-2-15 15:16 | 只看該作者
時間的三一體

  物理世界中三個宇宙性要素的下一個是物質。但是,因為適切的了解物質涉及對時間及空間適切的了解,我們就暫時跳過它,來看時間基本上的三一體性。
  
  認識到時間包括現在,過去,與未來,十分美妙。三者的意思有別,但都屬乎時間的整體。所有的時間都曾經是未來,並會成為過去。在此將來成為過去的過程之中,經過現在。未來是一切時間中未看見,未經驗的泉源。它是在現在一刻,一刻地成為可見,顯明出來。以後,它就進入過去,進入經驗的領域。人對時間的感知,只是關乎現在,但這並不損及他所了解及經驗的過去與未來的實在與意義。他有能力了解現在,甚至借著過去,對將來也能了解一些。但是他對過去的回憶及對將來的期望,是在他對現在的感知中想象里看見的。所有這些關係與作用,又與父,子,聖靈的關係與作用相似。父是看不見的源頭,從祂而出的子,將祂顯現出來給人看。聖靈再從子而出,施行解釋,使人有意義的實際經驗父與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主題

309

帖子

10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0
4
 樓主| 帝國驕雄 發表於 2007-2-15 15:26 | 只看該作者
  物質的三一體

  最後一個要考慮的是物質。前面已經說過,空間是在物質中具體地顯明出來,並且二者都在時間裡被了解及應用。顯然,物質只在以其所佔有的部分空間,及其發揮物質功能的時間長度被考慮及被了解。當然,以廣義說,物質與能同義。物質與能可以互換。能則包括光,熱,聲,電,放射,及所有其它能產生動作,完成功的能。當然,它也包括我們一般所認為那有原子及分子結構,有密度及慣性的物質。
  
  宇宙中每一個能與物質的顯現,都在時間與空間之內。任何有限的現象,某一個顯示,就有某一個空間與時間的長度,在時間及空間上都有始有終。每一個能的顯示都必然涉及某種形式的運動,其意義重大。光,熱,聲,都有速度。物質的原子結構本質上是空間巨大的運動。實際說來,說有能就必有運動顯現,是相當精確的說法。若有能存在,就必產生運動。它會做成「功「。所產生的運動可能有許多不同的形式。某種形式會決定所經驗的現象的種類--無論其為光,電,或堅硬,或其它的甚麼。我們就可以說,這就是物質的三一體。第一,有能,那不可見,但有力的源頭,產生運動或在運動中顯示自己(由速度,在某個時間中經過某個空間而得證明),最後,可經驗的所造成的現象。每一個,能,運動,現象,都不可分割地與其它二者相關聯。何處有物質,三者就都必存在,而實際說來,三者又都是物質。物質必是能,而能必顯現在運動之中,而運動又必產生現象。
  
  但是,還有一個普通的辦法了解物質與能中的『三一體』。既然每一個現象都在時間與空間中有始有終,就讓我們稱每一個這樣的情況發生為一個事件。如此,一次閃電,一個火花,一個樂音,或任何其它現象,都是發生在時間與空間中的事件。持續的時間或短,或長,所佔的空間或小,或大。即使是一座山,或一顆行星或恆星,都可視為佔有某一部分空間及時間的一個事件。在這個定義之下,我們不僅可以將物理現象納入,也可以將生物現象,心理現象,及屬靈現象納入。一個動物,一個默想,一個禱告,都是事件,都在時間與空間里有始有終。
  
  但是,話說回來,說任何事件都真正有開始,並非精確的說法,雖然其某種顯現的確看起來是這樣。與這事件相聯的有其直接的原因,及原因的原因,一直下去,經過一聯串的原因,直到創造的起始。同樣的,這事件似乎有清楚的結尾。但那事件實際的後果,繼續在空間與時間中展開,在宇宙還繼續持續之時,造成其它的事件。因此,每一個事件,都是不可分割地與其原因及後果相聯結。原因是事件看不見的源頭,而後果則是從其而出的東西。這又是充滿大自然各處的同樣的三一體。
  
  這樣,這個宇宙以一種最明顯的方式顯出是個『三一體宇宙』。這宇宙,以整體說,是一個『空間-時間-物質』的連續系統。空間有長,寬,高;時間有過去,未來,現在;物質以其寬廣的意義說,有原因,事件與後果(或能,運動,與現象)。在整個宇宙之中,我們見到這種根源,顯示,與意義的關係一再發生。這些關聯如此明顯與基本,我們就完全不以為意。它們看來是事物構成的當然部分,太明顯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主題

309

帖子

10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0
5
 樓主| 帝國驕雄 發表於 2007-2-15 15:31 | 只看該作者
本質上的結合

  雖然在上帝三一體神性中有著深奧的科學真理,在那偉大的上帝成為肉身的奧秘里,也一樣含有深奧的科學真理。耶穌基督既是神又是人,在兩方面都有實在的本質,祂完全是人又是真神,自從基督自己的時代起,它就一直是基督教教義的根基。這在基督里神人二性完全的結合,如此緊要,否認這項教義就被認為是敵基督者的假道【約壹4:2-3;15】。許多人曾扭曲或否認這項基督真正是人的真理,尤其在古時;也有更多的人懷疑耶穌真實的神性,尤其在現代。這兩個異端都假設,這完全不同的神人二性,不可能同時結合在一個人身上。
  
  但是,在上帝創造的世界里,到處奇妙地反映出這同一矛盾。那就是說,物質世界三個基本實體的每一個本身,都表現出一種那在子啟示自己性質里的那矛盾,互補的雙重性質。
  
  在神的第二位(上帝的一切豐盛都有形有體的在祂裡面居住)里,有那無所不在的永恆的神靈,受到有限人體的限制,及人有限壽命限制之明顯的矛盾。這些詞語,似乎依其定義,就充滿矛盾。
  
  但是就是在這顯然字義的矛盾之中,我們發現了物質世界性質中驚人的類似情形。那就是空間既是無限又是有限,時間是暫時的,也是永恆的。而這些正是我們用以描述基督神人二性所用的詞語。雖然空間在觀念上其本質是無限的,(我們無法想象空間的終極,因為空間之外仍是空間)我們只能用有限的距離去衡量與了解它。還有時間,我們所能想到的(時間之前與時間之後還可能有甚麼呢),是永恆地流過不完。我們只能量度及了解有限的暫時的時間長度。  同樣的,上帝雖然是無窮的,永恆的,但祂只能在人所能理解及能發出反應的有限的詞語中,為有限的,活在暫時時間裡的人所了解。上帝已在這些詞語中,在人子耶穌基督里將自己啟示給人。
  
  受造的物質世界的中心三一體,已經描寫為包括在時空發生的事件里。這些發生的事件,各式各樣,包括各種物質,光,熱,聲,放射,電,並生命本身的現象。雖然這些自然現象顯得各式各樣,但它們都有著一種一致性。它們都是一種運動,(當然,運動必須在時空中進行)並且,每一個都是某種能的展現。這樣,能就是各種事件及與之相聯的運動的基本原因。那從之而出的現象,(熱,光,物質等)乃是前面所討論的後果。
  
  能可以定義為完成"功"的能力。有熱,聲,電,化學能,機械能,及許多其它形式的能。物質本身也是一種能,可以在適當的條件下,轉變成其它形式的能。但是,無疑地,那基本形式的能是光。那維持地上物理及生物過程的各種能的源頭,就是從太陽來的光,或放射能。太陽的放射能,人相信是由將物質化為能的熱核子反應所釋放。物質與其它形式的能的關係,表示在著名的愛因斯坦方程式里。其中轉換的一個因子就是光速的平方。E=MC2。 光速在物理世界中是一個最特別的數字。科學家認為,在一切可能的情況之下,它都是一個常數,並且是這物理宇宙中我們所知道可能有的最大的速度。這樣,宇宙中一切其它較小的運動都以它作為比較的標準。
  
  到此我們要說,我們曾稱之為在時空中發生之事件的宇宙中第三個大實體,最後可簡單的說是能,而能又最終可以說是光。這物理世界最能表現創造主基督耶穌的,就是光。創造主在混沌黑暗中所說的第一句話就是:『要有光。』【創1:3】祂是『世界的光』【約8:12】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約1:9】現代科學一個最深奧的發現就是,光(所以,也是在基本原子結構中的物質)具有兩種性質,看來彼此衝突,但完全真實及和諧。在某種情況下,光顯出波的運動性質;在另外情形下,它的運動卻如一道粒子束。【注二】光(及物質的原子結構)的這項雙重性質,是現代科學最大的一項矛盾。一些物理學家說,這是一項矛盾,盼望更進一步的研究最後能夠決定,光的產生是波還是粒子。但是大多數的科學家都相信,光的這種雙重性質--他們稱之為互補性--雖然無法了解,但卻是真實的。它構成了那有名的『不定原則』(principle of indeterminacy)的基礎。這項原則說,在事物的性質之中,永遠無法完全決定那構成物質最終基礎的次原子粒子的行為。距離如此之小,速度又如此大,即使在想象中的量度,也不能精確決定。數學物理所有的強有力的工具,如『波的力學』( wave mechanics), 『量子力學』(quantum mechanics)也同樣地反映出這種基本的互補性。其一為研究波動的工具,另一為研究粒子或量子運動的工具。各有千秋。
  
  這樣,光的波的性質與光的粒子性質,就被接受為在科學上對光(因此,也是所有物質)的性質的有效描述。此刻顯現的是這個,此刻顯現的又是另一個,但二者都為真。人甚至可能認為這項特別的實體是光的兩種性質之『本質的結合』( hypostatic union)同樣地,世界屬靈的光的那一位,在完全的結合與互補之中,顯示了完全的人,及無窮的神。這物理宇宙,受造的世界,也以這種特別的方式,見證了主耶穌基督的『永能與神性』,因為『上帝一切的豐盛』,只『有形有體的住在祂裡面』。
  
  這物理學中特別的『互補原則』(principle of complementarity)是由波耳 (Niels Bohr), 及玻恩(Max Born)發展出來,但在現代物理髮展之前許久,就已經在聖經及神學中預先講到了。聖經那表面上的矛盾,乃是此項原則之美麗的例證。不僅基督神人二性的矛盾,還有揀選與自由意志,靠恩或靠行為得救,上帝的不改變與祂對禱告的響應,以及其它看來似彼此衝突的事,都說明了這項互補原則。每一種看來似乎矛盾的情況,都代表其後有一個更大的實際,如同一個銅幣有兩面一樣。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現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中,有一些已經認識到這種互相的關聯。比如那被認為是互補原則之主要創始人的玻恩,曾在討論這些關係時,講了下面的話:『但是那真正豐富我們思想的,是互補的觀念。在如物理學這種精確的科學中,竟有互斥及互補的情況,無法用同一個觀念去描述,而需要兩種說法,這就必定在其它思想領域裡,發生影響,我認為是,一種受歡迎的影響。....在生物學,生命的觀念本身會導致互補的替代想法:生物的生理化學分析與其自由活動兼容,並導致其在死亡上的極端應用。在哲學,也在自由意志的中心問題上產生類似的替代想法。任何決定可以一方面被認為是在意識中的一項過程,而在另一方面則是從外在世界在過去或現在而來的各種動機的產物。人若在這上面看出是互補,那自由與必然之間的衝突就會顯出是一種認識上的錯誤。』【注三】甚至物質與能的關係,或也可能是這項原則的進一步的例證。這兩個基本實體,在自然界顯然完全有別,但在本質上,卻完全彼此相等。那使二者發生關聯的因子是光速的平方。那是『世界的光』的一位,在這裡再度提到。那用權能的話托住萬有的是耶穌基督【來1:3】。那創造萬有的,也是包含萬有的【西1:16,17】。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主題

309

帖子

10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0
6
 樓主| 帝國驕雄 發表於 2007-2-15 15:35 | 只看該作者
上帝的恩典

  當然,聖經啟示上帝不僅是『永能』的神,也是『賜諸般恩典的上帝』【彼前 5:10】既然耶穌基督不僅彰顯了上帝的權能與聖潔,更是彰顯了祂無窮的愛與恩典。又因為祂是上帝完全神性的具體表現,而這神性又說已經清楚在祂所造之物中顯明,我們也就有理由問,自然中是否有上帝恩典福音的見證。
  
  使徒保羅講給路司得外邦人聽的信息,講到大自然見證上帝的恩典。他說:『我們也是人,性情和你們一樣。我們傳福音給你們,是叫你們離棄這些虛妄,歸向那創造天、地、海、和其中萬物的永生神。祂在從前的世代,任憑萬國各行其道;然而為自己未嘗不顯出證據來,就如常施恩惠,從天降雨,賞賜豐年,叫你們飲食飽足,滿心喜樂。』【徒 14:15-17】這樣,依照保羅的說法,在大自然中有上帝的見證,不僅見證祂創造的大能,也見證祂的施恩。這在祂不斷供給雨水,豐年,及一切使地上生命繼續生存的必需品上可以證明。
  
  但是這生命必需品的供給也必須在上帝咒詛地的背景之下去了解。雖然祂許久之前,曾對人的始祖說:『地必為你的緣故受咒詛;你必終身勞苦才能從地里得吃的。』【創 3:17】但上帝仍然賞賜食物與喜樂。所有受造之物都在敗壞的轄制之下。『一同嘆息、勞苦,直到如今。』【羅 8:21,22】人要從生荊棘,蒺藜,受咒詛的地,必須悲傷,流淚,流汗,才能得食物的見證,以及自己良心控告的見證,(羅 2:15)都在繼續不斷地提醒人,世界出了差錯。在他自己與那位其永能與神性借著所造之物明明可知的偉大的創造主上帝之間,有著大的鴻溝。最糟的是還存在著那位大仇敵,就是那所有的人都想逃避,而最終都無法逃脫的死亡。
  
  但這受造的世界仍然一再向人啟示希望的應許。雖然地不肯出產,需要勞苦及流汗才能增加產量,但果子仍然結出來。上帝年年從天降下雨水,五穀神秘地生長。冬天來到,咒詛愈來愈明顯,生物看來都要死光,但是上帝又讓豐年來到,大地更新。
  
  實際說來,天天都有東西讓我們想起死亡,黑暗,與罪惡。『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作工了。』【約9:4】那生命絕對不可少的光每天晚上消失,接著是悠長的黑夜。但是,那本該是恐懼,絕望,死亡的源頭,卻變成了休息,恢復的時候,因為人人都知道,第二天太陽會再升起。雖然,離了聖經的啟示,我們可能不知道它的意義,但我們仍然感到太陽的升起,正是上帝供給醫治及生命的見證。
  
  每一天,在日出之中,每一年,在春天來到的時候,都在見證得勝罪惡,得勝咒詛,得勝死亡的希望。有一天,『必有公義的日頭出現,其光線有醫治之能。』【瑪 4:2】到了一個時候,這世界要說:『因為冬天已往,雨水止住過去了。地上百花開放,百鳥鳴叫的時候已經來到。』【歌 2:11-12】這樣,在大自然中有著上帝恩典奇妙的見證。雖然,全世界都在敗壞的轄制之下嘆息勞苦,死亡是所有生物共同的經驗,但在死中總是仍有生命的盼望。而且,那人力完全無法達成,使春季每年迴轉,陽光每日回到世上的地球在軌道上的運行,及其在地軸上的轉動,應該使人向那施恩的上帝不斷獻上感恩與讚美。它們應該不斷提醒我們,人無法拯救自己。若沒有他的創造主的恩典,在這與之敵對的環境中,他是無助的。這位偉大的創造主也必須是他的救贖主,否則他就會完全失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主題

418

帖子

10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7
7
大雪無痕2 發表於 2007-2-16 13:38 | 只看該作者
謝謝!!!解了許多惑,受益匪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0 22: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