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未來民主社會沒有政黨制度

[複製鏈接]

25

主題

46

帖子

25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aming 發表於 2007-1-10 10: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未來民主社會沒有政黨制度
作者: 馬銘 於2007年1月


[小序]
說民主,道政黨。
這幾天,眾網友在天下論壇熱烈討論民主問題,特別是中國台灣省的民主問題。因此也來湊個熱鬧。

本文原是早前與網友「無數人派」討論「牛克思主義」而寫就的。「牛克思主義」的主要要點是:

法律為王:科舉+選舉+縣郡制:三權分立消滅政黨
其中也涉及到了兩個問題(應該可以說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兩個基點),一是經濟發展問題;二是道德問題(教化問題)。

無數人派小結為:
「三權分立+選舉+科舉+直選末尾淘汰制度+海岸法系民選獨立司法+新聞言論結社自由」

當然了,這是典型的「草根理論」,按網友無數人派的講法,你也可以稱它為羊克思主義,驢克思主義,這些都沒關係。有興趣者看一看,沒興趣者把它當非驢非馬的東西略過也就算了。

以下文字,由討論「未來的民主制度沒有政黨政治」而引起。

[正文]

中國古代王朝,有沒有黨爭? 肯定是有的,但是沒有明確的現代意義上的政治黨派,而更多地表現在圍繞利益形成的派別,這些派別有時是很短暫的,只是暫時的勢力聯合,有時是查對較長的,往往圍繞朝中某一兩個實力人物而形成。

為什麼形不成明確的黨派,因為上面有個皇帝。人們常說「家天下」,那麼作為臣子的政治人物們,你們怎麼能結黨營私呢?這就形成了中國人比較根深蒂固的對政治派別的看法。

在此,多談幾句「家天下」。實際上,家天下這種叫法也不太準確。中國王朝的更替還是比較頻繁的,從劉家換到李家,臣子作了皇帝,世襲弟子被滅門。一些綠林好漢甚至清楚地說到,皇帝輪流坐明年到我家。對於由儒學培養出來的讀書人來說,雖然忠君為第一規矩,但是,「替天立道,為民立命,為百世立太平」這種思想,卻是正統儒學歷經多少家皇帝統治而始終不變的第一要義。一些忠直的諫臣對皇帝的規勸往往就是「如果這樣,就要危險到江山社稷」,言下之意就是說現在雖然是你家天下但是明天就有座位換姓的可能。對於前朝的讀書人來說,前朝已亡令人懷念,但是只要新朝所做所為能得人心合儒學認可的道義原則,這些讀書人照樣會出來為新朝做事。忠義與天道,在儒家讀書人來說,是辯證的統一。


現在回頭再談「家天下之下臣子怎麼能結黨營私呢」。此中,除了皇家的制約外,其中還有更重要的內因,即社會意識形態的看法,主流的儒學認為,人類是遵守天道而形成的一個有機體,其核心是「家」。由家及國,修身齊家平天下,是儒家讀書人的理想境界。在家,父子關係最重要;在國,就是君臣。下孝上親,這樣才能保持家庭祥和;臣忠君親,國家才能穩定。父之親,在於血緣親情;君之親,在於視民如子,親民恤國,愛護民力。家是儒學核心之一,這是長期以來形成的中華文化與眾顯著不同的特點。

在家裡,同為血親,你怎麼能結黨營私呢?於國家,同為輔助天子治理國家為民立命的人臣,你怎麼能進行朋黨之爭呢?這也就是儒學常告誡讀書人的一句話「君子群而不黨」的原因。

以上是從義理上進行的理論分析,而實際上,在中國王朝中,雖無明顯黨爭,但是相互勾結共謀私利的事卻是很多。後人批判道,雖以德治國,但是內部權力紛爭,黑幕重重。

中國傳統的建國原則是放在高尚的道德基礎之上的(即天道為基礎,注意天道不是神道),雖然大家都清楚,人中聖者少,營私事情多,存在明顯的周期敗壞現象,但是只要這個天道在,那麼敗壞終歸有結束的時候,政治總是有清明的時候,天道總是有顯揚的時刻。


隨著漢后佛學的逐漸興盛,中國社會意識形態中又引入「因果報應」的因素。孔子告訴弟子要為天道而犧牲,即教導人們盡量守天道(守孝道顧忠義),希望天道在人間常轉不衰,這是孔子理想主義的表現之一。而佛教中卻明確指出了因果點明了報應,於是給那些總是努力但是總是發現理想與現實差距很大的人們以一個慰籍,即天理人心在誰也逃脫不掉,這種因果報應對營私者是一種警告,對君子是一種提醒。

其實,為什麼佛學與中國傳統社會結合得那麼好,不僅是因為因果報應,而且更主要的是佛學講求一種修練,一種顯人之本性恢明人類「良」知的修練,佛即知者、覺者,根本擺脫了人類營私的原和因。在中國人的社會裡,人人都希望「公」無處不在,但是事實卻往往相反,有時你自以為執公義而事實上卻傷害了不少無辜之人。因此,佛學乾脆擺脫了人間這些事事非非,求一個回歸本性,超脫塵間。從人類對生活的根本追求或者說從哲學意義上,佛學給中國傳統的讀書人又一條認識 「天道」、追求「天道」之路。近代以來,大陸中原佛教高德,提出了「人間佛教」明確口號,佛教不僅求得是一個自了漢,而是積極入世,通過教化、通過感化來幫助建立一個更好的社會。可惜,近現代以來,民族危機和社會動蕩,西學日盛,使佛學被迫退至一隅。現在大陸的佛學,彷彿回到佛教在中原最初傳播的時刻,有香火無高德,有寺廟而無叢林(古代佛學興盛之時,高僧經常開壇講座,經常演講之所還被建起了叢林,就象現代學院一樣,眾人聚在一起共同研習)。也許,現代佛學在中國,只是一種暫時的狀態:重新認識自我、重新積聚力量。

現代意義上的政治黨派,是來自於西方。歐洲中世紀以來,人們重新發現了古代希臘羅馬文明,並藉此來擺脫宗教統治,擺脫政教合一,擺脫「神道」(注意神道不是天道,在中國傳統社會中並沒有出現過大範圍內的神道統治現象)。在新技術和新興資本階層興起過程中,傳統的皇家士族、封建土地擁有者與新興的資本投資階層進行長達百年以上的利益較量和鬥爭(注意中國王朝制度也不是西方學術意義上的土地封建制)。利益如何分配,位置如何排列,地位如何確定,就成為鬥爭的焦點。在鬥爭過程中,逐漸產生了上議院下議院,逐漸產生了司法行政分立。從歐洲到美洲,當歐洲的清教士來到新大陸后,內心雖然依然信奉著基督,但是更多是喜悅,擺脫了傳統的壓制,開始建立自己的新家園,散落在廣大土地上的一個個家園被建立起來了,這些家園的主人們雖然每個人擁有的園子不大、園主的力量也不強,但是大家聯合了起來,進行獨立革命,終於擺脫了歐洲宗主國的制約,打跑了想搞現在果子的歐洲原貴族們。獨立是獨立了,但是應該建立怎麼樣的一個國家?既然大家是聯合起來進行戰鬥的,那麼出於利益均衡、利益共享的原則,在以各地自治的基礎上,在充分維護各個家園主人的利益基礎上,建立聯合美利堅國。各個園主雖然是自治,但是大家也清楚聯合的作用大,於是在美利堅國內部進行合縱連橫,那麼在美國歷史上擁有實力的各個政治大黨逐漸也就形成了。

有網友說:
「結黨是人類的天性。為了共同的利益肯定要結黨。即便制度上不叫政黨了,實際上也一樣存在。政黨存在實際上使鬥爭簡單化,沒有政黨各自為政反而容易陷入無序狀態。政黨是有存在的道理的。」
網友無數人派說:
「現有選舉制度以政黨互斗競爭為基礎,來源於古代的武裝奪權,即使是現代,在條件不好的地區,也極容易重新轉化為武裝鬥爭,政變,至少是惡鬥。未來的民主制度應該放棄這種方式」、「沒有了政黨政治,用不著黨斗來消耗社會資源,用不著周期性的竟選社會動蕩,政府倒台」


不同的網友,對政黨提出不同的看法。沒有對錯,只有不同的環境和各種制度實施之初的條件不同。


北美政治現在以自治為原則之一,但是存在不存在自治被衝擊,不同文明被重整的可能性呢?美國是個年輕的國家,1980年代以來著名的「文明衝突論」的意義不僅在於世界範圍內國與國的政治鬥爭,更深的考慮卻是在美國內部如何整合各種不同的移民人群。在這種整合過程中,自治原則會不會被逐漸淡漠?

加拿大的魁省搞獨立(大家應該都清楚自治不等於獨立,主體意識不是分離),70年代主張獨立的魁人黨,這是一個地方性政黨,隨著它的組建並上台,70年代後期在本地區通過強制立法把法英兩語混雜變成了一語獨大,然後80年代又搞出題目含糊的獨立公投運動。80年代後期,魁人黨不滿足於地方上政治鬥爭舞台,由其主要精神領導人物組建了一個全國性的政黨魁人黨團,意即在加拿大聯邦範圍內為爭取魁省獨立而進行政治活動。現在魁人黨團在聯邦議席中擁有的席位雖然不到 1/6,但卻是國會中第二大在野黨,對執政的少數黨政府頗具「危脅」。魁省主張獨立的勢力先後建立地區性和全國性政黨來鼓動獨立,這是一個很好的現代政黨如何產生和如何發揮作用的例子。

中國的台灣省也存在類似的情況。大家都在說台灣亂象,其實是在說,兩個主要的擁有不同意識形態的政黨展開了 「你死我活」的鬥爭,從現象觀察來說,后建的民進黨更具「角色兇狠」的特點。我看,老大難「國民黨」要不勝利要不投降主動轉變本黨意識形態和宗旨,除此以外是很難與民進黨在同一朝野共存的。對近來的台灣的政治發展形勢,本人有一個不成熟的觀點,即「民主與獨裁只有一步之遙,獨立與統一也只是一念之差」,並分別送給阿扁總統和馬英九主席。關於台灣政壇,大家都比較熟悉,本人就不多講了。在此,只是說明政黨是如何製造社會動亂的,在某種政黨鬥爭中根本不存在民主協商和平共處等現代民主原則,有點只是消滅異已一類政黨獨佔全部政治局面。其實,社會不穩定,整個地區發展方向不明確,必然會導致政治傾向根本不同的政黨們在百姓面前惡鬥。所以有些台灣的年輕朋友說,不管是藍的綠的,都滾出台灣最好!


由政黨談到了中國傳統社會,談到現代政黨制的一些現象,碎碎絮絮,見笑於方家,權當作一個背景文字,僅供各位網友參考。

11

主題

1212

帖子

28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83
沙發
nnd 發表於 2007-1-10 18:12 | 只看該作者
是無政府主義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5

主題

46

帖子

25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5
3
 樓主| maming 發表於 2007-1-10 23:0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nnd 於 2007-1-10 18:12 發表
是無政府主義嗎?


法律為王:科舉+選舉+縣郡制:三權分立消滅政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12: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