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入世五年 WTO中唯一贏家?

[複製鏈接]

91

主題

367

帖子

164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6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terfallsz 發表於 2006-12-13 09: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評社香港12月11日電/德國之聲網12月11日載文《中國入世五年 WTO中唯一贏家?》,摘要如下:



  2001年12月11日,整整5年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可以說世界上最大的市場接受了自由貿易的遊戲規則,國際政治、經濟和媒體都歡呼不已。現在,中國和WTO的蜜月期已過,與其他成員國的貿易摩擦日漸頻繁。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經過了15年的艱苦談判。北京政府為此調整相應的法規,大幅降低進口關稅,並做出全面開放市場的承諾。中國領導層認識到,只有參與自由的世界貿易,才能保證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並吸引更多的外資。當時一個內政上的考慮是:通過入世加大改革壓力,使市場經濟的道路不可逆轉。



  入世使中國本已騰飛的經濟如虎添翼。過去5年裡,中國經濟每年以近10%的速度增長。今年中國取代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和德國的世界第三大貿易國。2001年時,中國還排名第七。上海WTO事務諮詢中心的世貿問題專家赫鴻昌認為,中國經濟從入世獲益的「主要是出口部門。因為加入WTO以後中國的出口產品在外面遭遇的貿易壁壘,包括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都極大地降低。還有利用外資。由於加入WTO之後,國內的經濟規則、市場規則逐漸向WTO靠近,外資進入的門檻降低了。外資在國內經營的風險降低了。所以這幾年利用外資高速增長。」



  在這一轉軌過程中失落的是虧損的國有企業和農業。中國在入世時保證將減少農業補貼,同時開放農產品市場。



  就像中國的農民無法抵禦來自美國的廉價大豆和棉花一樣,其他國家的紡織、製鞋、電子和玩具工業也因中國產品大批湧入國際市場而受到生存威脅。世貿成員國今年頭六個月進行的反傾銷調查中,有1/3是針對中國的。在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的WTO專家迪恩-施彼南格爾看來,原因是中國企業的競爭力越來越強。在工業國之間也是如此:「如果壓力太大了,就上訴法庭,比如波音和空中客車。其他產品也是如此。感覺壓力承受不住了,就說對方是在傾銷。我不相信哪一家企業會在一段較長時間裡推行傾銷政策,它會破產的。因此工業國指責中國為進入市場而使用傾銷價格,這在99.9%的情況下是站不住腳的。」



  不過,強制轉讓技術總比偷取技術要好。前不久,歐盟貿易專員曼德爾森訪問中國時將侵權稱為對歐洲競爭力的最大放血。德國人目前還普遍擔心越來越多的工作崗位,包括技術含量高的工作崗位逐漸流向中國。在自由化的世界貿易中難道只有眾多失敗者和一個大贏家——中國嗎?WTO專家施彼南格爾的回答是:「不,不,正相反。我們都從中獲益。也許一些發展中國家面臨比較嚴重的問題。但這不是因為中國入世,而是由於這些國家經濟體制的改革不如中國那麼有效,因而缺乏競爭力。」

0

主題

2918

帖子

59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1
沙發
hz0313 發表於 2006-12-13 11:4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03: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