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白俄逃亡上海始末

[複製鏈接]

215

主題

2419

帖子

882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有房有車(十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8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hickenrun8 發表於 2006-10-26 11: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白俄逃亡上海始末

戰艦紛紛抵申城
俄國「十月革命」後曾有過幾年內戰,到1922年10月,紅軍已取得全面勝利。俄國資產階級濱海地區臨時政府最後一任首腦季捷裏赫斯將軍下令,所屬軍隊向中朝邊­境附近撤退,並宣佈讓所有自願離境者隨同出國。
在人潮滾滾的白俄流亡者中,首批是博羅金將軍率領的第一團和莫爾恰諾夫將軍的第三團,夾雜著沒錢的男女平民逃到了中國境內的琿春附近,總共約有七千人左右。其後­,跟隨而至的白俄輾轉到哈爾濱和東北各地,人數多達二十萬。
比較有錢的兩千多名白俄則爭相投奔斯塔爾克海軍少將,買票坐船從海路逃亡。當時斯塔爾克麾下有大小軍用船隻三十多艘,其中戰艦、炮艇、軍用運輸船、客輪、貨輪、­破冰船、軍用駁船、軍用通信船、掃雷艦、海關緝私艦、快艇等,應有盡有。這些船隻早已裝滿了原有的沙俄海軍官兵和軍需品,還有與軍隊掛邊的士官武備學校的學員。­在這種滿員待航的情況下,從彼得格勒、莫斯科、波羅的海沿岸逃亡到濱海地區的白俄難民,又手舉盧布潮水般地湧上了船。
為逃避蘇俄紅軍的追趕,這三十多條戰船滿載九千多難民,駛往朝鮮元山港。但這些逃難船隊剛進永興灣,便受到日本員警的阻攔。斯塔爾克一面向日本當局提出抗議,一­面派人與駐元山的各國領事館交涉,呼籲救助白俄難民。在西方外交和輿論的壓力下,日本當局允許老弱病殘5300人上岸,暫居在元山海關的空屋中。
在三十多人相繼病死後,斯塔爾克萬般無奈,只得帶領15艘最為堅固的艦船,載著三千多人向中國的上海駛去。白俄難民船隊開到距上海100海裏時,突然遭到強颱風­襲擊,「德德莫夫中尉」號炮艇被巨浪打翻,37人葬身海底。1922年12月5日,斯塔爾克率領14艘艦船終於馳抵吳淞口。這使中國官方和上海租界當局慌亂不堪­。北洋政府立即下令,除有特殊情況者外,白俄難民一律不準上陸。
斯塔爾克決定實施小股登陸,但都被中國官兵發現並送回。偷渡不成,白俄難民中有朋友和親戚在上海的便提出投親靠友。上海當局覺得這個理由不太好拒絕,於是,滬上­軍政要人和中國紅十字會理事長莊得之、美國駐滬紅十字會會長白汕脫與俄國難民領袖斯塔爾克、上海俄僑通商事務局會辦格羅謝等,共同協商解決的方案。斯塔爾克說明­艦船上的糧食所剩無幾,燃煤已到山窮水盡地步,懇請中國當局允許難民上岸脫離苦海。上海當局根據北京政府指示,同意籌款賑濟,並當場認捐二萬元,供給燃煤200­0噸、麵粉1500袋,但仍要求難民儘早離滬。斯塔爾克回到旗艦「貝加爾」號,傳達中國當局的處置方策,決定力爭使中國政府接受700名少年孤兒士官生。幾經交­涉,中國政府終於同意白俄士官生和在滬有親戚朋友的一千二百多人在上海登陸,其餘的人隨斯塔爾克分乘12艘較好的艦船前往馬尼拉。
哪知到了1923年3月14日,第二批白俄難民180人又到達上海。他們在朝鮮元山將乘用的俄艦賣掉,然後到日本轉乘「長崎丸」抵滬。1923年6月28 日,第­三批七百名白俄難民乘俄艦「埃利多拉多號」又到了吳淞口並滯留不走。9月14日,由遠東哥薩克軍團首領格列博夫率領的兩艘戰艦又駛進上海長江口,與前艘戰艦匯合­。中國海軍派「永績」號軍艦上前阻攔,並上船檢查,發現所載軍火頗多,遂限格列博夫48小時內率部離開上海。
格列博夫素以性格倔強著稱,他拒不降下俄羅斯帝國的三色國旗,更不交出船上的武器。為達到離船登岸的目的,他派人分散乘小船自己設法混上岸去。真有一百餘人偷登­成功,他們拿出銀兩買通上海租界當局,在法租界租到一幢房屋,以登岸養病為名,讓哥薩克官兵24人一組,輪流上岸休養。格列博夫發現吳淞口浦東沿江有兩處房子,­被稱作驗疫所閒置未用,就與江蘇特派交涉員許秋帆聯繫,將兩所房子借給白俄難民輪流居住。
1925年春,格列博夫因食物中毒到岸上休養,白俄難民發生衝突,三艘戰艦相互開槍開炮,死傷三人。中國當局擔心他們鬧出更大的事情,就與蘇聯方面聯繫。這時白­俄難民另一首領阿尼西莫夫將軍帶74人也向蘇聯駐上海領事提出請求,被准予回國。另一艘戰艦「紮希特尼」號則開往東北,賣給了奉系軍閥張作霖。剩下的「鄂霍次克­」號年久失修接近報廢。格列博夫手下已有40人在貧病交加中死去,剩下的120人最後被中國當局收容。
乘勢站穩腳跟
時至1923年底,有3236名白俄難民進入了上海。其中西伯利亞和哈巴羅夫斯克兩所士官武備學校的700名孤兒士官生,經一年多學習,已有530人前往塞爾維­亞深造,後來成為南斯拉夫王國軍隊的軍官,其中170人自願留在上海。上海當局剛鬆了一口氣,不料又有大批白俄難民自哈爾濱南下,這些難民大多一貧如洗,淪入社­會底層。
正當白俄難民苦不堪言時,中國轟轟烈烈的第一次革命戰爭給他們提供了在上海站穩腳跟的機會。1925年2月,上海日本內外棉紗廠工人在鄧中夏領導下舉行了大罷工­。5月14日,日本資本家竟開槍打死工人顧正紅。在共產黨領導下,5月30日上海舉行大規模罷工,發生了震驚世界的「五卅慘案」。這時北伐軍已攻佔漢口、九江等­地,迫近上海。上海租界當局急得火燒眉毛。格列博夫敏銳地發現,面對中國人民的反帝浪潮,帝國主義在上海的兵力極其微弱。於是他大力宣傳他指揮的遠東哥薩克仍是­一支很有戰鬥力的部隊,可供列強保衛上海公共租界。格列博夫還帶領上海租界頭目實地察看,列強大員也大吃一驚,這些剽悍的哥薩克到上海三年有餘,但尚武之風依然­未減,天天進行軍事訓練。留在上海的原士官武備學校的學員也都每天黎明集合操練。
當時,上海租界當局正緊急從外籍雇員裏選拔青壯年,組織「萬國義勇隊」,於是撥出專款,正式授命格列博夫籌組「俄國義勇隊」。大筆金錢一下使流亡上海的數千白俄­從死亡線上掙扎了出來,成為「萬國義勇隊」的主力。這些原哥薩克官兵住在營區被免費供給膳宿,還能支付薪金,收入接近租界工部局雇員,生活一下子變得相當優裕。­不久後,上海萬國商團的俄國分隊被擴大為俄國聯隊。其他白俄僑民發現這是個機會,也紛紛向格列博夫和前俄國駐上海總領事格羅謝求援。此時上海許多工廠、企業停工­,急需召募人員。格羅博夫便提出可用白俄難民代替罷工的工人和職員,以此破壞和抵制罷工鬥爭。這正中外國資本家的下懷,於是由俄國聯合會出面,向上海各大工廠和­外國人開辦的企事業單位派去所需的俄國難民。大多數白俄難民找到了工作,得到了較為優厚的報酬。大批滯留在哈爾濱的白俄得此消息,也紛紛南下到上海謀生,致使上­海的白俄達一萬三千五百多人。
在隨後的「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殺中,「白俄義勇隊」又追隨帝國主義勢力,幫助蔣介石搜捕和屠殺工人及革命者。為獎賞白俄在上海萬國商團的「卓著表現」,蔣介石­政府和租界當局准許他們成為上海的合法市民;還把沒收的俄國三色國旗作為一種榮譽交還他們,作為萬國商團俄國聯隊的隊旗。格列博夫也成為上海俄僑界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從此白俄難民在上海站穩了腳跟。1929年,中國和蘇聯在東北邊境發生武裝衝突,在哈爾濱的白俄又有一千三百多人南下進入上海。
抗日戰爭爆發後,許多白俄難民參加了抵禦日本侵略者的戰鬥。其中最著名的是莫洛契科夫斯基。他1926年來到中國,先任軍閥張宗昌屬下的白俄鐵甲車隊指揮,後任­北伐軍總司令蔣介石的軍事顧問。1937年日寇發動全面侵華戰爭,莫洛契科夫斯基積極參加「八•一三」上海保衛戰,他率領白俄勇士組成的一列鐵甲車,向盤踞上海­北站與閘北的日本侵略者猛烈炮擊。後為掩護中國部隊撤出上海出了大力,堪稱淞滬抗日英雄。其後為重慶特務機關在上海辣斐德路(今復興中路)559號處架設秘密電­台,遭日本憲兵隊逮捕,莫氏開槍自戕,年僅45歲。
帶來了俄羅斯文化
近兩萬名白俄在上海定居後,他們的文學藝術才能得到了超常發揮,創造了輝煌的俄羅斯東方文化。白俄在上海,最叫得響的是話劇演出,俄國著名表演藝術家普裏貝特科­娃•克拉林,曾聯合一批白俄藝術家在上海組建了「上海俄國話劇團」,在「巴黎大戲院」演出輕音樂喜劇、滑稽短劇,在「法國公學」演出嚴肅戲劇。普裏貝特科娃•克­拉林作為著名導演,還親自上臺領銜主演果戈理的《欽差大臣》和《聰明誤》、《伊凡雷帝》、《白癡》等俄國古今名劇,使中國觀眾大開眼界。普裏貝特科娃懷著極大的­熱情關心中國的話劇事業,她親自輔導上海業餘劇人演出俄羅斯名劇《大雷雨》。她還導演過中國戲劇家曹禺的《雷雨》,並主演女主角周繁漪,對中國話劇的發展起了作­用。
白俄音樂家對上海的音樂發展也有卓越貢獻。「上海公共租界工商局音樂隊」的多半成員,都是極有音樂造詣的白俄音樂家,他們每週在上海蘭心大戲院舉辦室內音樂會,­夏天則在工部局公園裏進行露天演出,演奏的都是歐洲著名音樂作品。由於白俄音樂家聲譽很高,國立上海音樂專科學校聘請紮哈羅夫擔任鋼琴系主任,聘請蘇什林等擔任­教授。上海俄僑還組織了著名音樂團體「捷列克哥薩克合唱團」、「利德欽男聲合唱隊」、「東正教堂合唱隊」等,都很有影響。俄國芭蕾舞在國際上素具盛名,著名芭蕾­舞女演員克•彼•馬克佐娃1923年來到上海定居,應邀開辦芭蕾舞學校,培養了一批中國和白俄芭蕾舞演員。她又聯合塔坡•斯韋特拉諾娃另開設了一所芭蕾舞學校,­還聯合一些俄國芭蕾舞藝術家組成「俄國歌舞團」,在蘭心大戲院演出,對中國芭蕾舞的發展有一定影響。在上海,還產生了一批白俄作家,他們反映白俄的逃亡和流浪生­涯。其中較著名的是俄僑詩人、社會活動家斯韋特洛夫,他出任俄僑文藝團體「上海丘拉耶夫卡」的會長,出版過幾個詩集,曾翻譯過魯迅的小說、老舍的《柳家大院》、­艾青的《向太陽》。此外,上海還出版了《上海柴拉報》、《斯羅沃報》等俄文報紙。
逃到中國來的白俄共有25萬,大都與東正教有關。東正教、天主教、耶穌教並稱為基督教的三大教派。著名俄僑領袖西蒙主教於1926年在當時上海俄僑聚居中心百老­匯(今大名路)一帶的惠民路,修建了一座提籃橋求主堂,搜集到一些精美聖像,還組織起一個頗像樣子的教堂合唱隊。1927年春,僑居上海的白俄大都遷入上海法租­界,在復興路建起了一幢三層樓、頂上有鐘樓的聖母堂。為紀念已故沙皇尼古拉二世,1934年,又在上海法租界建起一座聖尼古拉斯教堂,成為上海白俄僑民的一大宗­教盛事。此外,白俄僑民還在上海先後建立了「主顯堂(閘北俄國禮拜堂)、霍山路聖安得列教堂、衡山路俄國商業提喚堂等。
抗戰勝利後,由於蘇聯對白俄政策的改變,旅居中國的白俄陸續返回了蘇聯。
摘自《白俄中國大逃亡紀實》王俊彥著中國文史出版社2002年1月版
文匯報2002/12/18
老霉欽定冥豬是木馬病毒,一旦中了,NGO和普世媒體立馬變身子彈和導彈。。感謝老共89年為中國接種了病毒的疫苗,看看後面的軟腳蟹國家。。就明白了。哈哈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1: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